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
--陀思妥耶夫斯基
才能在寂静中造就,而品格则是在世间汹涌波涛中形成的。
--歌德
3.朱德--“不管干什么,都要安心自己的工作”
朱德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任军长。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随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朱德教子故事:
朱德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认真学习马列和毛泽东著作。早在1951年,他的女儿朱敏还在苏联上学,每次回国度假,朱德总要问她是否学习了毛泽东的著作。由于朱敏中文程度差,阅读有些困难。他就抽出时间,让女儿坐在自己身边,扳着女儿的手,一字一句地给她读毛泽东的著作,一边读,一边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难懂的词句。
后来,他的子女陆续参加了工作,开始了独立生活,朱德对孩子们说:“你们都独立了,生活也很不错,今后在生活上不需要帮助你们了,但是马列著作,我还是要给你们买,帮助你们学习的。”每当假日,孩子们来看望他,他必要孩子们汇报学习情况。
朱德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学习,而且教育他们身体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不止一次地告诫孩子们:“不管干什么,都要安心自己的工作,干哪一行,就得把哪一行干好。”
1953年,女儿朱敏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产假刚满,朱德就催她去上班。他对女儿说:“你安心去上班,孩子放在我这里,我替你安排好,不要惦记。”并且一再嘱咐她:“你上班后要住在学校宿舍里,不要老回家,要好好工作,和群众打成一片。”在朱德的教育下,朱敏安心工作,每逢节假日才回家看望父母和自己的孩子。
直到临终以前,朱德还告诫子女们:“人活着是为什么?活着就是要工作,要革命!”
育子点拨:
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德在女儿朱敏还是学生的时候很注意培养她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总是让她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有时还讲解一些难懂的词句。这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在现时代,做家长的虽然不一定要给孩子讲马列主义,但对树立孩子良好的心态却是不可忽视的。
后来等到朱敏参加工作,能独立生活了,朱老总还不忘教导女儿对工作的态度。告诉女儿要热爱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这些都表明朱德对女儿深挚的关怀和爱护。
一位家长说:“自己上初中一年级的孩子在上学路上总是控制不住低头数脚下的石头或地砖;不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讨厌考试、讨厌上课、讨厌学校。”这位家长的孩子明显出现了学习上的障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正确引导、帮助树立良好心态尤为重要。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语言、态度、行为,一些小毛病很可能就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信号,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与重视,多创造与孩子间良好的交流氛围,不要等心理问题像积木一样越垒越高,导致严重后果,才想到要去解决。
对于此阶段的孩子,家长应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表达能力、生活习惯以及遇到问题正确寻求帮助的能力,避免出现不自信、自卑等性格缺陷。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胜利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的确,在家庭中,父母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亲切的微笑,一句表扬的话语,一声柔和的呼唤,都是对孩子极大的肯定和鼓舞。因此,要抓住孩子的点滴成功给予充分的欣赏和鼓励。以此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家庭虽小,天地无限。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会带给你一份惊喜;还给孩子一点自由,他会创造一个奇迹。解放孩子的思维,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展现在眼前的将是一片明丽和灿烂!
另外,现在社会中的单亲家庭也为数不少,而且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日渐突出,因此,单亲家庭孩子的心态、心理的健康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下面,就一些单亲家庭中孩子的良好心态的树立说说几点建议和做法。单亲家庭的家长要想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家长要调整好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孩子是敏感的,会感受家庭的变化。所以,不要企图隐瞒发生了什么,那样会增加他的不安,失去对大人的信任。他有权力知道家庭破裂的事实,这有助于他的勇敢面对。真诚面对孩子的问题,你们的家庭的确发生了变化,但最重要的是,要告诉他(她),你们仍像以前那样爱他(她)。
第二,不要在孩子面前讲另一方坏话,不要相互破坏形象,当着孩子的面,使用污辱性的语言,一味指责对方。父母在谈话中,尽量不要出现“坏”和“好”这样的字眼。可以告诉他,父母亲就是无法相处了。在这段情绪混乱的时期,绝对不适合对配偶做任何评判,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
第三,夫妻双方不冷漠、敌视对方,做朋友。分手后,孩子仍是双方共同的,只有平静商谈教育孩子的事,才能让其有宁静的学习、生活心态。双方要经常保持和孩子的联系。尤其是孩子的监护方,应允许另一方探视,并享受亲子之情。
第四,与孩子共同担起家庭的责任。不要为了弥补而过度补偿、溺爱,对待他们的生活,要像对待正常的孩子那样,物质和娇纵都无法替代精神上的缺失。单亲的孩子需要更早地承担责任,走向成熟。
第五,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让孩子经常带同学来家中玩。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六,不要向孩子诉说离婚是谁谁的错,不要向孩子控告对方的无情和不负责任。不要试图将自己的创伤作为孩子今后成长的借鉴。孩子需要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他们有自己探索和憧憬的权利。“妈妈不要我们了”、“男人都是坏东西”之类的语言,会使他们失去对世界的信任和对未来的信心。
以上几点都是需要作为单亲家庭的双方教育孩子时特别注意的。
教子小径:
1.朱德总是不忘让朱敏看马列、毛泽东著作,即使在朱敏独立生活后也仍是如此。可见朱老总的拳拳爱女之心。
2.当朱敏参加工作后,朱德又教导女儿要热爱工作,干一行爱一行。
3.朱德一生都不忘对子女树立积极心态的教育,临终时还告诫子女要奋斗、工作,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名人教子名言:
一个人如果态度正确,便没有什么能够阻拦他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态度错误,就没有什么能够帮助他了。
--托马斯·杰斐逊
关键的不是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而是我们的心态。
--J·E·丁格
每个人都是自己幸福的缔造者。
--艾普斯·克劳迪厄斯
4.朱自清--“躲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4年分别担任《文学季刊》和《太白》杂志编辑,一生著作多达一百九十多万字,尤其是对散文创作和古典文学研究颇有成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朱自清教子故事:
朱自清是一位很有骨气的爱国知识分子。解放前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反蒋反美斗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气节。毛主席曾高度评价过,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和影响身边的子女,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
朱自清的三儿子在中学读书时由于受父亲的影响积极参加爱国活动。有位好心的朋友担心这孩子可能出事,便对朱自清的夫人说:“孩子在学校里活动得很厉害,思想太左,你要注意管管他,现在很危险啊!”
朱夫人对孩子的安全很担心,便把这件事告诉了朱自清,问他此事究竟该怎么办?朱自清却说:“左?左才是中国的出路,是青年人的出路!这样乌七八糟的政府,不叫孩子左,难道还叫孩子右吗?”
朱夫人说:“这样有危险啊!”朱自清却说:“反美反蒋本来就是危险的事,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躲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
有一次,朱自清发现孩子在作文里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今天,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骂、敢怒、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这可诅咒的时代!”他看过之后,觉得孩子有见解、有骨气,便把孩子找来,赞扬了他的行动,鼓励儿子不屈不挠,参加反美反蒋的革命斗争。
朱自清还向孩子借通俗易懂的宣传革命的小册子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来阅读,他对孩子说:“我过去在这方面了解得很不够,要从头学起,要从初步的东西学起。”
朱自清还经常和儿子一起谈革命道理,参加他们的各种爱国活动,他说:“青年人精力足,顾虑少,讨厌传统,讨厌原则,而现在,这些传统,这些原则既在动摇之中,简直想一脚踢开去,你们要创造新传统、新原则、新中国、新世界。”他的话对孩子们教育很大,使孩子们从他身上学到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坚定了信念:只要正确,就要坚持下去,不屈不挠,奋勇抗争。
育子点拨:
朱子清坚持对孩子闯正路的教育是非常正确的。一个人应该有所追求,在当时的形式下,教育孩子爱国的主要方式就是进行革命,去进行斗争,不要躲在老母鸡的翅膀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这样的爱国思想和爱国方式的教育是符合当时时代的潮流的。
在当今时代,家长对于培养孩子的爱国思想应怎样认识?应该怎么教育和培养呢?
爱国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学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上下五千年,爱国主义以一条粗重的红线贯穿其中,艰苦卓绝奋斗,创造灿烂文化,抵御外来侵略,推动社会进步,爱国主义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爱国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过去、今天和未来。人们都会背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人们都会讲“精忠报国”的故事,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多数国民的心里扎了根。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爱国主义精神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每位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