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外名人教子经典60篇
20558200000023

第23章 技巧--非标准方法所赢得的(2)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多,孩子即是家长的又是国家的,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家庭,也有利于国家。子女教育是一门学问,我们不赞成棍棒教育,要他做每件事,都应向他说明道理,而不是主观武断,比如他学习的兴趣不强时,可以这样跟他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你将来要有出息,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现在就应该学好每一门科学文化知识。”说话时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平和,使他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精神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涯中去。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很大程度上在凭兴趣学习,哪一门他特别感兴趣,他就会多投入,比如,孩子从小喜欢拼装各类模型,什么船模、车模、航模等,我们就应尽量满足他的要求,给他买模型,还可以在他成绩考得好时给予奖励模型,这样连环效应,使他对其他各科成绩都用功。

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读书,看到书头就大,就可以诱导他从读安徒生的童话书起步,从《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富有教育意义的篇章入手,启发他到书里去找乐趣,慢慢地他就会有所醒悟了,就能长时间的坐住了,此时就因势利导,到图书馆去给他借他喜欢看的一些文学作品,以拓宽他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给他配备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课外读物,或者一些类似的工具书、光盘等等,使他学习的积极性更强。

教子小径:

1.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启发或锻炼孩子的想像力或文思等等。

2.通过对一些有意义的文章的阅读,适时地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3.对孩子的批评上也应像谢安管教侄子谢玄那样,讲究一些方法,不要太直接了,以免损伤其自尊心。

名人教子名言:

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50.陈景润--“教育孩子要灵活,要分阶段。”

陈景润简介:

陈景润(1933-1996),生于福建福州。中国现代数学家、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代表作品:《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历任中国科学院 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50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要改进。60年代以来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证明了命题“1+2”,将200多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其后又对此作了改进,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深受称赞。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景润教子故事:

陈景润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他有个儿子名叫陈由伟。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长,使他的思维方法更具有个性。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

陈由伟天生聪明,每当他拿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便严肃批评儿子。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一边说:“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他能拆开玩具证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问题。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对。”

由伟上小学后,常常向陈景润谈自己的事,学习、劳动或与同学的往来。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或表扬或批评纠正。很快,他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

陈景润认为,教育培养孩子,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法也要不同。这正是这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与众不同之处。陈景润欣慰地讲,教育孩子要灵活,要分阶段。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方法分不开。

育子点拨:

陈景润的教子方法可说是经验之谈,值得广大父母借鉴。

下面我们就家长如何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来谈一谈。

先从幼儿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上说起吧。一般来说,幼儿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是在成人影响下,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一定条件下产生的。1岁前的幼儿还不能有道德判断,也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之间就可以看到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关系--道德行为的最初的形态。1到2岁儿童间的关系主要有:

不良的相互关系:攻击性的动作,如夺取玩具、打小朋友、骂人等;防御性的动作,如哭等。良好的相互关系:情绪上良好的游戏;共同游戏,如使用某些玩具大家一齐玩;配合其他儿童,帮助其他儿童。

在家庭早期教育中,防止幼儿不良的相互关系、培养与巩固良好的相互关系是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方法主要是:对幼儿好的行为,父母做出愉快的表情,说“好”、“乖”;对幼儿不好的行为,家长做出不愉快的表情,说“不好”、“不乖”。这样,孩子就在父母和成人的态度中得到体验,巩固好的行为,防止与克服一些不好的行为。对幼儿说道理往往不奏效,讲道理也常常是“好”、“不好”,“乖”、“不乖”之类的简单评价。最初的道德判断,3岁孩子已经能分为两大类,即好人和坏人。还应指出:幼儿只有一些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萌芽的表现,对他们不能作过高的估计,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因为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是不稳定的,需要成人经常加以鼓励和督促。例如:当孩子看见别的儿童折花时,他正确地提出警告说:“妈妈说的,折花就是不乖。”但是也可能过了一会儿他自己也忍不住折起花来。因此,对幼儿经常地、耐心地、反复地进行教育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从孩子小时候起,就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

幼儿的注意的范围也是相当广阔的。这时不仅有众多的自然现象引起他们注意,而且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和他们生活周围的好多现象也可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个阶段的孩子对那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比较熟悉的和诱人的、鲜明的事物容易注意。所以,我们在组织孩子学习和活动时,从内容到方法上,都要力求颜色鲜明、新奇有趣、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以引起他们的注意,进而培养其有意注意,达到学习和活动的目的。学前期儿童的注意很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而转移,因而家长在组织孩子学习与活动时,要善于排除不必要的外界事物的影响,以便保证学习和活动顺利进行。要注意的是,让学前期孩子长时间的从事某一活动是不适宜的。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幼儿期的记忆有明显的发展,幼儿不但能够在各种活动中无意地识记很多事物,而且开始能自觉地、有目的地识记。其中无意识记占主要地位。具体形象的、生动鲜明的、能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带有手势和表情的语言,以及经过多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接触的认识对象,往往容易被幼儿无意识记。父母和成人可利用这个特点帮助孩子进行识记,逐步培养其有意识记能力。这时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识记往往依靠机械识记。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见到:一个两三岁的娃娃竟能背诵一二十首诗词或儿歌,但并不完全了解其意义。可见幼儿机械识记能力是较强的,因此,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可适当让孩子机械地识记一些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是可以逐渐理解其意义的。机械识记的东西遗忘的比较快,因而需要及时地、经常地进行复习,不断地进行强化,才能巩固在记忆中。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其抽象逻辑思维刚萌芽。我们在家庭早期教育中教孩子数的概念时,1、2比较容易教,孩子也比较容易领会,3的概念就不那么容易了,原因是生活中,一个人、一文笔、一辆车,两只胳膊、两条腿,两只耳朵、两只眼,既常见又具体形象,可是3就不那么多见了,因此孩子掌握时就比较困难。这与年幼孩子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直接有关系。所以,幼儿如果没有一定的感性知识和经验,是不可能概括认识事物的。当然,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词,孩子也是不能正确概括事物的。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去施教是至为重要的。

对于空间和时间概念,幼儿也是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掌握的。例如,问孩子“什么是下午?”孩子会说:“吃过饭。睡完午觉、就是下午。”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依靠直接经验。因此,比较抽象的时间空间概念的掌握就比较困难些。如,孙子成成跟他妈妈到爷爷家来串门,爷爷向:“成成,你爸爸怎么没来?“爸爸去姨姥家了。”“什么时候去的?”“后天去的。”(实际是昨天去的)显然他是不懂“后天”的涵义。幼儿不会分析事物的内部涵义,不会分析语言的转意或寓意。针对这个特点,父母要特别注意正面引导,不要讲反话或讽刺话。

家长或父母们应了解、知晓这个规律,从每个孩子的发展阶段和现状出发,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的效果。

教子小径:

1.陈景润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以民主对待为重,以使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成长。

2.陈景润认为孩子有好奇心是好事,这样可以激发他的求知欲,做父母的应该支持。

名人教子名言:

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只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

--布鲁尔·卡特

儿童的其他嗜欲应该小心地控制,但是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

--洛克

好奇心是强有力的智能的最为持久的特征之一。

--塞·约翰生

51.李大钊--要根据孩子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李大钊简介: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李大钊教子故事:

李大钊日常工作繁忙,而且时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他性格开朗,坦荡无私。李大钊在百忙中仍关心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首先,他教育子女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有天傍晚,李大钊告诉孩子们,想听听他们唱歌。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围绕在父亲身旁,用嘹亮的歌声唱起他们熟悉的《校歌》:

啊,我们可爱的孔德,

啊,我们的北河沿!

你永远是青春的花园,

你永远是美丽的王国!

饮我们幸福的甘泉,

绐我们生命的力

……

李大钊高兴地看着孩子们,幽默地说:“北河沿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怎么能说是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呢?这首歌的歌词太不现实了,这不是教孩子睁着眼睛撒谎吗?”接着,李大钊又告诉孩子们:“会有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这样合乎理想的学校的!不过,在今天这样的社会根本做不到。只有将来实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我们的孩子才能进入那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李大钊借此机会便教孩子们唱《国际歌》、《少年先锋队歌》等革命歌曲。他一边教唱,一边结合实例讲解歌词的意思,使孩子们在娱乐中深受教育,从小便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李大钊不仅从思想上教育孩子们,而且特别注意从实践中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冬天下大雪了,李大钊对孩子们说:“雪下大了,我们快拿扫帚到院子里扫雪吧!要是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哇!”孩子们听了很高兴,立即拿了扫帚要出门,祖母和母亲急忙拦住,奶奶说:“外面太冷,冻坏了孩子怎么办?”李大钊说:“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干。何况人只有经常活动,身体才会有抵抗力,扫扫雪哪里会冻坏。呆在屋里不动弹,才更经不住风寒呢!”说完,李大钊便带着儿女出了门,一边扫雪,李大钊一边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

第三,尊重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李大钊平时很注意研究儿童心理,能根据孩子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首先表现在他尊重孩子上。有一年夏天,李大钊从北京回家,给女儿星华和她的哥哥每人买回一包礼物--笔、墨、仿格纸。孩子们很是高兴,立即研墨展帖。可是小星华因为是第一次临帖写大字,所以左临一张,右临一张,横竖都不像,气得小脸通红,直想哭出声,于是赶紧放下笔,偷偷躲到后院,直抹眼泪。李大钊的妻子看见女儿在哭,正准备过去问个究竟,被李大钊拦住了。他说:“我记得一本什么书上写着: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一不留神,用小刀划破了自己的手指。这小女孩立即把伤口包扎好,谁也不让看见。你说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这是女孩子的一种好胜心。”妻子这才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儿,李大钊把星华从后院叫回来,指着星华写的字说:“字写得很好,可是还不太整齐,要是天天耐心练习,就一定会写好的。你看哥哥写得也不整齐呀!可是他不着急,沉得住气。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把字慢慢地写好!”父亲的话给了小星华很大启发,同时也使她认清自己爱急躁的缺点。从此,星华不仅耐心练习写大字,而且有意识地改正缺点,养成了沉着冷静的好习惯。

正是在李大钊的精心教育和培养下,他的儿女刻苦学习,积极投身革命,后来都成为党的优秀干部!

育子点拨:

在这个故事中,李大钊对子女的品德和人格的教育是值得我们现在的家长学习的。下面,我们就从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上来谈一谈。

首先,家长要了解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学会科学地教育孩子。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些什么特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身体与心理变化?有的家长对此一无所知,而这些知识在很多相关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中都有介绍,作为家长要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就要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对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