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说:“这叫做幸福?其实不是我找你的麻烦,是你找我的麻烦!你们根本不理解人!”
这对母子似乎各有各的道理,因为两代人的意识、观念有不相同的地方,而各自又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于是意见往往就不一致,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这种情况在许多家庭中并不少见,只不过矛盾的程度不同而已。
应该说,孩子与母亲吵架,毁坏母亲心爱的东西是不对的。但是,这位母亲确实也是不会理解自己的孩子。想想看,孩子高考失利,心理正处在一种低谷状态,本来就有许多心事想与别人倾诉,有许多重负需要有人来为他分担。如果在这时,母亲能用体谅的态度善待孩子,体谅他心里的痛苦,孩子心里会好受些的;然后再以母亲的爱心感化他,引导他走出低谷,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也就是说,要细心地了解孩子,但好些父母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想法。父母除了给予孩子各方面的关爱,还要从各方面观察孩子,了解他们学习、生活的各种情况,了解他们的各种心理需求,然后采取不同的方法指导、鼓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多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言行习惯;要与孩子亲近,培养与孩了共同的兴趣,如下棋、听音乐、看球赛、游泳等,与孩子谈天说地,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如果你了解自己的孩子,那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就一定能找到较好的方法。
教子小径:
1.马克·吐温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以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2.马克·吐温非常注意女儿在一些琐碎事情上流露出来的情感,并且用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他觉得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心理特征,也可以加深父女之间感情的交流。
3.为了提高女儿的写作水平,马克·吐温经常有意安排一些错误,让女儿来发现、改正。
名人教子名言:
个人的精神要常常加以洗刷,同时更有重新改造的必要,如果忘掉就会失去幸福。
--莫罗阿
渺小的精神太易受到琐事的牵制,伟大的精神看到这一切琐事却不为其所累。
--拉罗什富科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列·托尔斯泰
60.雨果--必须让他们明白人生的意义和成功的艰辛
雨果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巨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他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文学才能。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雨果教子故事:
雨果在家庭中一向以模范家长自居,且努力使自己在父爱、理财、治家、教育等各方面成为佼佼者。他常说:“我的家庭,就是我的幸福。”
雨果和妻子在婚后生有两儿、两女。他一方面为自己年纪轻轻就能享受天伦之乐而无比自豪;另一方面,他怀着一种巨大的责任感,为养活这六口之家而拼命地写作,创造金钱。
雨果不仅以浪漫主义的情怀向孩子们挥洒父爱,而且以他精湛的诗艺把这种爱心诉诸诗歌,他一生为儿孙们写下了大量的诗歌。
像雨果这样既严格教育子女又讲究适当方法的人恐怕不多。这位天才很清楚自己的成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他虽不希望子女们都像他那样当大作家,但必须让他们明白人生的意义和成功的艰辛。他用的方法是:“既要让儿女们服从命令,又要让他们感到父爱之心。”
在孩子们的学习方面他对孩子们要求是很严的,尤其是拉丁语课。1840年7月31日,当他得知小儿子弗朗索亚在统考比赛中得了奖金时,他感到十分自豪,在百忙之中,他毫不犹豫地驱车赶回家中,与全家共同庆祝。
雨果勤奋耕耘着,也督促家人努力写作。在他的影响下,长子查理不但能写小说,还能写剧本;次子弗朗索亚埋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小女儿的日记也坚持不懈地记。雨果的家简直成了文学作坊。
雨果的生活向来都是紧张而热烈,勤奋而富有节奏。诗人卓有成效的个人生活,对儿女们本身就是一种熏陶。他乐观的生活态度,毫不动摇的自信,亢奋的精神状态,坚持冷水浴的顽强意志,笔耕不辍的勤奋劳作……随便哪个方面,对孩子都是一本活的教科书。
但是,就是这个百万富翁,生活上常常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雨果向来衣着简朴,随便而大方。他念念不忘从前的贫困,他的钱除了养家,还救济别人。他把家务开支总数的三分之一几乎都用来帮助了他人。不难看出,雨果的“吝啬”、“守财”,既是为了磨炼意志,也是为儿女们留下一个勤俭持家的榜样。
育子点拨:
雨果对子女的教育是严厉的,但严厉中又不乏方法,这都出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这一点,现在的家长或父母可以借鉴一二。下面,我们就如何严格教育子女而又不失关爱上进行一些论述。
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天性。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教育,就难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但爱而不教,管而不严,自然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把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
一、爱而不溺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就容易与望子成才的愿望背道而驰。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理智的,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否则,就会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变成了溺爱,孩子让家长干什么,家长就干什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逸恶劳的懒惰生活,养成一种自私、任性、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人说,对孩子的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是促进孩子走上不幸道路的开端。这是值得每位家长深思的。
家长对孩子要做到爱而不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真挚的爱,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能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愿望,又要让孩子关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第二,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无止境的。对孩子的需求要具体分析,要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不能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养成越来越贪婪的恶习。一旦父母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当其欲望强烈而又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走上邪门歪道,这是每位家长需要注意的。
第三,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就尽量给予满足。如孩子要求给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儿童书画及必要的生活、娱乐用品,一般应给予满足。若家长一时难以办到时,应向孩子说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时,家长既要积极为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节约俭朴,防止养成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
二、严而不厉
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前面讲了如何关心爱护的问题,这里再讲一下严格要求的问题。
这里的“严”不是“厉害”,不是打骂,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为前提的。如果“严”得出了格,就会走向反面,为此家长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实际情况又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要求4岁的孩子跟在父母身后走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与父母走得一样快一样远就不合理了。
第二,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须是适当的,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过高,孩子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第三,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让孩子明白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不能模棱两可,让孩子无所适从。
第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认真做到,不能说了不算数,或者干也行,不干也行,而是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否则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严格教育的出发点是因为爱。当然严格教育也不能随心所欲,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毕竟孩子自己才是成长的主体,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学习,去收获成功,也去体验失败。做父母的责任是给孩子帮助、支持、鼓励和必要的保护,但是要得法、巧妙、自然,要科学还要艺术,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教子小径:
1.雨果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既要让他们服从命令,又要让他们感到父爱之心。这种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名人教子名言:
在一个母亲身上有些东西是没有理性的,同时,也有些东西超出了一般理性。
--雨果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孩子受到母亲的照顾,感觉到愉快。爱的种子就在孩子心里发展起来了。
--裴斯泰洛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