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国家地理
2069100000012

第12章 波兰

波兰位于中欧东北部,北临波罗的海,面积为312683平方千米。

波兰的地势北低南高,中部下凹,大部地区为平原和低地,地面平均海拔低于欧洲平均高度。

波兰的旅游业比较发达。首都华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克拉科夫是有名的疗养地,奥斯维辛则有德国纳粹残杀400万人的集中营。

华沙历史地区

华沙古城始建于13世纪,从1596年开始成为波兰的首都。1655~1657年瑞典战争时,华沙遭严重破坏,以后,强国又多次入侵和瓜分这一城市。1918年波兰复国后,华沙再次成为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毁灭性破坏,城内的建筑物有85%以上被炸毁。1945年华沙解放后,华沙按原样重建,保持了它中世纪的风貌。

华沙的旧城在维斯瓦河西岸,周围环绕着红砖砌成的内墙和外墙分别建于13世纪和14世纪,四角高耸着古式城堡。中世纪巍峨壮观的红色尖顶建筑群都集中在这里,著名的有古城堡——昔日皇宫,它被称作“波兰民族文化纪念碑”,另外,还有许多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都很古老。

克拉辛斯基宫是一座巴洛克式建筑,是华沙最美丽的建筑,瓦津基宫体现了波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另外,圣十字教堂、罗马教堂、圣约翰教堂、俄罗斯教堂等建筑都很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波兰伟大作曲家肖邦的心脏就被安放在圣十字教堂。高耸的纪念碑、雕像或铸像在市内随处可见。维斯瓦河畔的美人鱼青铜雕像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齐格蒙特·瓦萨三世纪念柱坐落在华沙古城的城堡广场上,与美人鱼一起构成华沙城的标志。作曲家肖邦的铜像就建在瓦津基公园中,诗意般地立在巨大的喷泉旁。肖邦庄严地坐在暴风雨中的一棵大树旁边,刚刚离开钢琴的右手高高举起,像在侧耳倾听。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的诞生地一一佛里塔大街寓所和肖邦的故居现在都成了博物馆,里面保存着他们生前用过的许多东西。著名建筑还有宪法广场,它位于华沙最繁华的中心,有6条大街在这里交汇。

克拉科夫历史地区

克拉科夫城以艺术和文化著称。城内的克拉科夫大学,创建于1364年,天文学家哥白尼青年时代曾就读于这所大学。哥白尼在这里学习时使用过的一些天文仪器至今被保存在大学里。

克拉科夫老街的中央广场十分开阔,号称“欧洲第一大广场”。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是克拉科夫的经济活动中心。始建于14世纪的苏根尼策的纺织会馆,坐落在广场正中,以前主要经营衣服和布料。纺织会馆在1555年遭到一场火灾,损毁严重,后来经过改建,新增了文艺复兴式的装饰性的墙壁。

瓦韦尔宫最早建于l4世纪中叶,1502~1536年进行扩建,是文艺复兴式建筑,17世纪初又进行了改建。议会大厅的天花板上装饰着194个木刻人头雕像,制作精细,形象逼真。19世纪,瓦韦尔宫被改建成兵营,后受到严重破坏,1905年,政府着手进行了修复工作。

著名的圣玛利亚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257年,其主要部分于1497年重建。教堂的双塔高耸入云,塔灯戴着金色的王冠。较高一座的尖塔为哥特式,上端还建有一个号角楼。耶稣会教堂是巴洛克式建筑艺术的典范,设计者为波兰最著名的建筑家扬‘特列瓦诺。教堂的外观威严壮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

克拉科夫还有一座犹太教教堂,建于15世纪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破坏,后来进行了修复,成为犹太博物馆。

奥斯维辛集中营

著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波兰南部,与北边的首都华沙相距大约240千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占领波兰后,接管了奥斯维辛附近的一座兵营,后来这个兵营竞发展成为纳粹最大的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四周布满了带刺的高压电网,高大的监视塔上架着机关枪。

当年,凶残的德军将欧洲近30个国家的无数无辜平民关押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党卫队首先对他们进行挑选,缺少劳动能力的老人、妇女、儿童和身体残疾的男子,或被枪杀,或被送进毒气室里毒死,甚至被纳粹党卫队的军医用来进行人体实验。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被剃成光头,手腕被刺上编号,然后被关进隔离区。遭受纳粹残酷虐待的人很少能活命,侥幸活下来的,大部分被送到比尔凯纳尔集中营做苦力,为德军制造合成橡胶。

集中营设有焚尸炉、毒气室和电压高达6000伏的电网,大约有400万不同国籍的人在这里惨遭杀害。1945年1月,盟军解放了奥斯维辛。

1946年建立了奥斯维辛殉难者博物馆,这向世人昭示着纳粹战争的滔天罪行。一个独特的纪念碑耸立在博物馆内,集中营头目赫斯被绞死的绞架以及法西斯溃逃时来不及运走的两吨重的头发、用具、饰物等遗物陈列在馆内,无一不让人触目惊心。

托伦中世纪城市

托伦中世纪城市,是波兰的历史名城,它西面的不远处就是威斯托拉城。

托伦城始建于中世纪初期。城市最初呈长方形,城内的几条街道都有10多米宽。托伦城的市政建设代表着欧洲中世纪城市建筑的风格。市政广场中间的商铺和布坊是1259年建造的。1274~1279年,塔楼、面包房,以及市政大厅和法庭相继在这里落成,城市规模扩大,在这一阶段,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各自独立的。1343年,商铺旁增加了屋披。1393年,市政府为了将那些独立的建筑连在一起,决定建造一座新的市政大厅。1603年,市政厅得到彻底翻建,市政厅的第二层融合了文艺复兴和哥特式风格,既加强了时代性,又保留了历史风貌。市政厅于1703年毁于战火,1737年得以恢复原貌。在这里的中世纪建筑中,13世纪的圣约翰教堂、14世纪的圣詹姆士和圣母教堂是最为有名的,圣约翰教堂悬挂着波兰最大的钟。波兰最古老的城墙遗迹、最古老的哥特式市政厅、古老的粮仓和波美拉尼亚博物馆,都是该城的重要景观。托伦古迹中还有一处“斜塔”,是最珍贵的奇观。它是一栋三层楼建筑,建于14世纪,是当年税务人员的办公处兼住宅。后因地基下沉,建筑倾斜成68度角,却没有倒塌。后经加固地基和楼身,现已不再倾斜。

托伦也是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故乡,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作“哥白尼城”。在这里,哥白尼的塑像和天文纪念碑随处可见。哥白尼博物馆坐落在哥白尼大街17号,这是一幢三层楼的房子,1473年,哥白尼就出生在这里。

马尔堡的条顿骑士团之城

马尔堡历史地区条顿骑士团之城,坐落在波兰北部的马尔堡。

马尔堡属于欧洲中世纪的建筑,是当时最大的城堡,始建于1276年。在1457年前,条顿骑士团一直把这里作为首都,后来这里归入普鲁士的版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尔堡又被波兰得到。除了条顿骑士团城堡幸存之外,马尔堡的建筑大部分毁于1945年的战火,现存市政厅、教堂和断墙等几处建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