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国家地理
2069100000013

第13章 捷克

捷克地处欧洲中部,面积为78864平方千米,是一个内陆国。

捷克的东部是喀尔巴阡山地,中部为何谷地,西部是平原。境内多小河流。

捷克境内有不少历史名城和古堡,名胜古迹颇多,有“中欧花园”的美誉,旅游业较发达。

中欧名城布拉格

布拉格历史地区坐落在捷克首都布拉格。

布拉格历史地区始建于公元928年。捷克王朝曾于1230年在此设立第一座王城。13~15世纪,这里成为中欧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348年,以查理四世名字命名的查理大学在这里创立。1357年,这里还修建了查理大石桥,这座长516米、宽9.5米的大石桥由16座桥墩支撑。桥的两端各建有塔,桥栏则雕刻了30座石像。

1918年,布拉格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于1993年1月1日分裂后,布拉格成为捷克共和国首都。依山傍水的布拉格城里,古迹众多,分布有2000多处受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

布拉格分为四个小区,即老城市、新城区、城堡区和小城区。老城区形成于13世纪上半叶,是当时的商业和手工业区,后来,这里成为城市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它的周围逐渐发展起来。老城广场位于老城区的中心,在广场上的老市政厅是13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市政厅的前面是建于15世纪的民族英雄胡斯的塑像;广场以南的伯利恒教堂是当年胡斯做神甫的地方;广场东南方的卡罗利努姆宫是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物。于19~20世纪改建的新城区是商业中心,有著名的瓦茨拉夫广一场,著名音乐家德沃夏克博物馆即位于瓦茨拉夫广场西南,此外,广场附近还有一个名为乌卡利恰的小餐厅,以圣餐杯为餐厅的招牌。

濒临伏尔塔瓦河的城堡区位于左岸的小丘上,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布拉格城堡就耸立在这里。此外,还有著名的圣维特大教堂也在这里。圣维特大教堂始建于1344年,波希米亚王的遗体即被放在教堂的地下灵堂内。位于城堡区以南的小城区始出现于公元10世纪,但在13世纪中叶才形成城市的居民区。这里有弯曲狭小的街道,有以巴洛克风格为主的许多宫殿式建筑,有建于17~18世纪的圣尼古拉教堂,有为战功赫赫的捷克名将华伦斯坦建筑的华伦斯坦宫等,中世纪的风貌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捷克克鲁姆洛夫历史地区

捷克克鲁姆洛夫城始建于13世纪。距首都布拉格140千米。初建时,捷克克鲁姆洛夫城的建筑以哥特式风格为主。后来,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城市里也建造了一些圆顶气派的塔和回廊,还有夏天的离宫、冬日的庭园和带旋转舞台的露天剧场等建筑物也相继建成。

捷克克鲁姆洛夫城l766年建造了欧洲历史最悠久的洛可可式剧场。现在,这个剧场被辟为博物馆和档案馆。

捷克克鲁姆洛夫城还保存着一条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街。

多瑙河畔的克鲁姆洛夫古城,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自然环境优美,这里还保留了不少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建筑,吸引了无数表现派画家,其中以生于奥地利的希勒最为著名,现在城中的国际文化中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勒杜尼策及伯卢契策的文化景观

捷克包括东部的摩拉维亚和西部的波希米亚两部分。摩拉维亚南端的勒杜尼策和伯卢契策于13世纪中叶被列支敦士登家族所拥有。后来,这个家族又将两地和布热茨拉夫的土地合并,并使这里成为列支敦士登家族领地的中心。经过多次改建,勒杜尼策和伯卢契策形成了以巴洛克式为主兼有文艺复兴式的建筑群体。勒杜尼策城是整个建筑群体的中心,笔直宽阔的街道将主要场所和建筑连成一体。道路两旁,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林和高耸入云的尖塔。广场上柱廊成排,在大街的会合点建有古朴的尖顶石柱。列支敦士登大公约翰·约瑟夫一世于19世纪初期建设勒杜尼策、伯尼契策时,还将英国风景式庭园风格引入到建筑中来。

现在的勒杜尼策和伯卢契策将哥特式、罗马式、新哥特式、巴洛克式等多种风格的建筑汇集在一起,建筑和风景式庭园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