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国家地理
2069100000004

第4章 法国(2)

宫内的中央大厅为20米长,11米宽。东侧是“布饶厅”,西侧是“德拉克鲁瓦厅”。穿过“布饶厅”就是国会图书馆,馆内陈列着52面战旗,均为拿破仑当年缴获的敌国战旗,此外还有拿破仑远征前让学者为他撰写的有关埃及的文献。馆内藏书约60万册,其中有卢梭等人的手稿、一些原始笔录、12世纪的圣经、全套的“官方公报”、年鉴、报刊等珍本。

中央大厅直通半圆形的议会大厦,其两层环形走廊被20根大理石柱划分为使团席、听众席和记者席。主席台两侧耸立着分别代表“自由”、“秩序”、“雄辩”、“谨慎”、“正义”和“力量”的6尊雕像。议长席为一把桃花心木靠椅,其后悬挂着19世纪雅典式的高布林巨幅挂毯。8行约500个座位的议员席设在大厦中央。此外,议会的各议会党团、各个委员会的会议室也分设其间。

凡尔赛宫和园林

凡尔赛宫位于距巴黎西部15千米的凡尔赛镇,面积为1.11平方千米,其中建筑面积只占0.11平方千米,其余为园林面积。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当政时期,于1661年动工。1682年,凡尔赛正式取代巴黎,成为路易十四政权所在地。大规模的宫殿和园林兴建始于1685年,在1689年最后落成。

宫殿建筑在东西的轴线上,成南北对称之势。连花园也呈几何图形状。雕像、喷泉、花坛、草坪、柱廊等分布在长达3千米的中轴线上。宫殿的主体长707米,以王宫为中心,宫室、教堂、剧院等则分布在两翼。凡尔赛宫外观雄伟壮丽,室内都是大理石镶砌而成,各种装饰和雕刻、挂毯及巨幅油画等琳琅满目。二楼的“镜厅”是凡尔赛宫中最著名的部分。长方形镜厅长73米,宽14米,400多块的大镜片分别安装在17面落地窗上,在四周墙壁上,也以相同的镜片镶嵌。拱形天花板上绘着巨幅油画,这幅巨画描绘了中世纪人们生活的场面。站在厅堂中央,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在巨镜中看出一连串由大而小的影子,在明亮的虚幻中让人忘乎所以。当年皇室贵族尽情欢乐、豪华奢靡的生活可见一斑。在宫殿西侧,是凡尔赛宫的园林。这座园林从南到北分为三部分,以水池为中心,南北两端皆为花坛。跑马道、喷泉、水池、河流与假山、花坛、亭台楼阁一起,使凡尔赛宫的园林成为欧洲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的杰作。凡尔赛宫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作为近代史的重要见证而闻名于世,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就在凡尔赛宫于1783年1月20日签订;德皇威廉一世的加冕典礼也于1871年1月18日在镜厅举行;《凡尔赛和约》即协约国对德和约也于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签署。当年与会代表所用的一切用品,作为法国人光荣的纪念,仍保存在镜厅的一角。如今,这座壮观的王宫成为无数游客的参观之地。

枫丹白露的宫殿和园林

枫丹白露的宫殿和园林,在法国巴黎以南60千米处的枫丹白露镇上。“枫丹白露”的意思是“美泉”,得名于该地一眼清澈碧透的小泉。

枫丹白露由弗朗西斯一世建于16世纪,它是在12世纪的城堡遗迹上建筑起来的。这座极其华美的宫殿坐落在一片面积为1.7万公顷的美丽森林之中。它是拿破仑与妻子约瑟芬的经常游玩之地。然而,也正是在这里,拿破仑于1814年签署了他的退位书。

枫丹白露的宫殿由白马院、椭圆院、源泉院等几个部分组成。建于1504.年的大臣殿建在白马院的北面,南面则是建于1738年的路易十五配楼。源泉院南面是建于1750年的宏大院,东面则是建于1768年的配楼,另有弗朗索瓦一世的长廊建于院北。椭圆院内的建筑有圣路易纪念塔、赫梅斯廊、王子院、官员院、拿破仑住宅等。在这座西方艺术宫殿里,有一座陈列中国艺术的中国馆,成为这座宫殿的独特之处。在这座馆里,多为明清时代的艺术品,如中国明清时代的名画和香炉、牙雕、玉雕、金玉首饰等上千件艺术珍品。

枫丹白露的花园在枫丹白露宫东面,呈方形,其面积有0.03平方千米。花园中处处是青松碧波。王宫贵族和拿破仑欢宴之处是一座浅黄色的八角亭,位于占地4公顷的鲤鱼塘中。面积达1.7万多公顷的森林就在枫丹白露宫殿附近,多为高大的乔木,如橡树、桦树、山毛榉等。

亚眠大教堂

亚眠大教堂,在法国索姆省亚眠市内。

亚眠大教堂建于1220年。组成亚眠大教堂的是三座殿堂、一个十字厅和一座后殿,其十字厅有133.5米长,65.25米宽,43米高。

亚眠大教堂分三层,其玻璃窗开创了建筑史上突出采光的新阶段,因为高达12米的彩色玻璃几乎成为教堂的墙壁。教堂有巨大的连拱,花叶纹饰在拱门与拱廊之间。教堂的支撑柱都是束形柱,由四根细柱和一根圆柱组成。有高62米和67米的两座塔楼,分立在教堂的南北两端。亚眠大教堂的著名之处在于表现宗教题材的雕像。《最后的审判》雕塑在正门,殉道者像雕在北门,圣母生平则雕在南门。因此,称这些雕像为“亚眠圣经”绝对不为过。

在哥特式风格顶峰时期建造的亚眠大教堂,是法国最大最美的大教堂之一。

奥朗日古罗马剧场和凯旋门

奥朗日古罗马剧场和凯旋门,在法国沃克吕兹省奥朗日市内。奥朗日古罗马剧场,是法国现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大剧场之一,始建于公元1世纪奥古斯都执政之时。剧场呈半圆形,正面是一道长103米的高墙,剧场的正门在高墙的中央,看台则筑在山坡上。奥朗日的凯旋门位于城北的亚格里帕大道,以作为奥古斯都王朝最壮观的乡间凯旋门而闻名。门上的浮雕以当地抵抗外来的侵略的斗争历程为雕刻内容。

加尔桥

加尔桥,在法国的加尔省境内。

尼姆水渠由罗马人开凿于公元前20年,长约50千米,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内马乌苏城的用水问题。加尔桥的修建则是让水渠跨过加尔河。

加尔桥高约50米,有上中下三层。由6个半圆拱支撑的下层,长约42米,用于行人;起支撑作用的中层,有11个拱,长约243米;由35个小拱支撑水渠的上层,长约275米。加尔桥的中、下两层全用巨石建成。桥身为轻度曲线型,桥墩底部建有分水角,其作用是用于抵御洪水。

阿维尼翁历史地区

阿维尼翁历史地区,属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沃克吕兹省,在距马赛西北约85千米处。

1309年,阿维尼翁因罗马教皇克勉五世的迁都而成为教皇都城。全长4300米的阿维尼翁的城墙,建于14世纪。教皇的宫殿,在有柱廊围绕的椭圆形广场的对面。这座宫殿的面积达1.5万平方米。

阿维尼翁的圣贝内泽桥,在12世纪初建成。大桥由21座桥墩,22个巨大的拱洞组成,全长900多米,是欧洲中世纪桥梁建筑的杰作。大桥北侧是正殿呈船头形的圣尼古拉礼拜堂。

阿尔勒的古罗马建筑

阿尔勒的古罗马建筑和罗马式建筑,在法国阿尔勒市内。

阿尔勒的繁荣期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时值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其政治地位的顶峰时期为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统治时期。城内有竞技场、剧场、地下门廊等建筑。作为罗马帝国最古老的剧场之一的露天剧场,建于公元前46年。剧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可供2.6万名观众同时观看。有一道双层马蹄形拱廊的地下门廊,长约190米,宽约76米,罗马帝国时期曾经用来储藏粮食。建于公元4世纪的普罗旺斯大浴室,其屋顶呈优美的半圆形。

阿尔勒城内的圣特罗菲莫教堂、圣母教堂以及回廊等一批罗马式建筑,出现于11~12世纪。其中,圣特罗菲莫教堂拥有高达20米的罗马式大殿。

科西嘉岛

科西嘉岛地处法国大陆的东南方、地中海中部。北隔利古利里海,和尼斯遥遥相望。它是法国最大的海岛,也是拿破仑诞生地。

岛上层峦叠嶂,郁郁葱葱。钦托山海拔2706米,是科西嘉岛的最高点。岛上多海峡、海湾和小岛。该处属海洋性气候,温度1月为10℃,8月为23.9℃,烟波浩淼,让游者心旷神怡,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1769年,拿破仑一世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及其家族几乎与阿雅克肖城的每一处古迹都有关系。拿破仑诞生的一座普通楼房位于夏尔街上,几经修缮成为博物馆,专门用以介绍这位名人生平的业绩。拿破仑塑像耸立在临海的戴高乐广场上:一长方形的小坛坐落在石质的方坛中央,小坛上是一匹健壮的战马,它一蹄腾空,气势昂扬,拿破仑足踏马镫,披大氅,戴头盔,左手轻挽马缰,头微昂,两眼凝视着西北方。他所视处的海峡对面是法国广袤的土地。四名武士分立方坛四角,形态各异,威风凛凛。此外,市府大楼里还有拿破仑家族的展览厅,该城还有以拿破仑命名的街道。尽管后人对拿破仑的功过评价不一,但阿雅克肖城的人民却始终以他为荣。水果和橄榄油是科西嘉岛的主要产品,此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四季如春,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着科西嘉岛,四季常青的灌木和古老的森林给科西嘉岛也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