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国家地理
2069100000054

第54章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北濒地中海,面积为2381741平方千米。

阿尔及利亚境内多高原和山地,8%的国土面积为沙漠覆盖,沿海有狭长的平原。北部地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去阿尔及利亚旅游,首选之地应是首都阿尔及尔,那里的古城堡非常有名。杰米拉、廷加德、姆扎卜谷地等地也有许多古迹。

贝尼·哈玛德的卡拉城

贝尼·哈玛德的卡拉城,地处玛迪德山附近,就在阿尔及利亚北部姆西拉省境内。

卡拉城位于丘陵地带中,这里山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一千多米。城南的古栈道是外界进入卡拉城的惟一通道,它凿于弗雷吉河谷中,城西有加莱因山峰,城东有弗雷吉河的峡口,这里环境清幽。

卡拉城始建于1008年,它是哈玛德王朝的第一个首都,毁于1152年。这是11世纪的一座典型的穆斯林城市。

卡拉城城内集中了大部分古老建筑,其中玛纳尔纪念塔呈方形,每一边长20米,玛纳尔宫由几栋楼阁组成,每个楼阁朝向不同,4只雄狮装饰着西楼院的石砌水池,形态迥异,惟妙惟肖。

大清真寺是阿尔及利亚第二大清真寺,坐北朝南,呈长方形,长63.3米,宽53.2米。位于清真寺北侧的瞭望台,底座是方形,边长6.5米,塔高24.8米,远远望去,此塔直插云际。通过塔内的127级旋梯,可以直达塔的顶部,站在这里可饱览城中美景。

姆扎卜谷地古城遗址

姆扎卜谷地古城遗址,地处阿尔及利亚的艾格瓦特省境内。

五座要塞城市分布在姆扎卜谷地中,它们都是伊巴德教派修建的,面积近四百平方千米,每座城市正好占领着一座小山头。清真寺周围的居民住房和其他建筑物巧妙地修建在山城上,从山下往上望,正好呈金字塔形。各种建筑外形美观,布局得当,艺术色彩浓厚,每座城市都极其和谐,至今在城内仍见不到高楼大厦,这使城市更显安宁,更加古色古香。山坡上的建筑物的颜色大致分为黄、白、蓝三色。黄色是沙漠的颜色,蓝色以避免害虫的侵袭,白色能反光避热。

人工栽培的棕榈园是五座城市共有的景点,种类繁多的观赏性植物种植在棕榈树下。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足以让今天的人们刮目相看了,它是人工绿洲的生命之源泉。为防范洪水泛滥,人们在姆扎卜河及其支流上修建了许多水坝。巧夺天工的抽水设施和星罗棋布的水井,加上纵横的水渠,满足了灌溉的需要。

杰米拉

杰米拉,地处阿尔及利亚塞提夫省杰米拉市。

早在史前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公元1世纪末,在盖尔吉尔河、贝塔梅河之间的多石地带已出现了古罗马人建立的城市,他们还为城市加了一道城墙。城内有无数条街道,其中有一条主干道由南至北纵贯全城。岁月穿梭,这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昔日的壮景仍在。巍然挺立的凯旋门,雄姿依存。集会广场、公共浴池、剧场、教堂遗址等仍历历在目,昔日的车辙痕迹依稀可辨。

杰米拉市中心广场是当时的政治活动中心,它的地板是石条铺成的,长48米,宽44米。一座祭坛位于广场的中心,东南两侧的门廊带有遮顶。广场北侧的神殿供奉着朱庇特主神、天后朱诺和智慧之神弥涅乐瓦。广场西部有一座法庭也称“朱利亚大殿”,38米长,14米宽,柳西厄斯·维勒和马可·奥勒留的雕像立于大殿南端,他们是罗马帝国的两位皇帝。

这座城市富有罗马建筑风格,城中保留了为数不少的古迹,其中有许多著名古迹。其中的神庙是为了纪念罗马塞普蒂米厄斯王朝,它始建于公元2世纪末,地处古城的南部。神庙三面有廊檐和圆柱,规模算不上大,祭祀等各种宗教仪式时常在这里举行。除此之外,还有公共浴室和厕所,它们建于公元2世纪上半叶。塞维鲁家族的宗庙、农神庙、建于公元216年的卡拉卡拉拱门、可容纳3000人的剧场等建筑,都保存得相当不错。提帕萨提帕萨,地处阿尔及利亚的卜利达省境内,与首都阿尔及尔相距70千米。

提帕萨原为腓尼基人商业城市,公元1~2世纪先后被拉丁人和罗马人占领。相传公元4世纪初,守护此地的圣萨尔莎毁损一尊神像,她因此被杀,尸体被投入大海,海水汹涌澎湃,随后她的坟墓出现在岸边。公元430年汪达尔人占领了这座城市。公元600年以后,不少阿拉伯人来到这里,并定居下来。腓尼基时期、罗马时期、拜占廷时期的许多建筑遗迹至今还保留在城中。

提帕萨古城的发掘工作还没有结束,已发掘出的古迹主要有考古区和陵墓区。

考古区最著名的古迹当数露天剧场。剧场呈椭圆形,地基则是长方形,东西走向,长轴有80米。两座“无名庙”耸立在广场两端,广场四周环绕着门廊,是谁建了“无名庙”,成了历史之谜。两排圆柱将司法大堂隔成三个跨闻,大堂旁边的广场长50米,宽25米,地板上的石铺至今保存完整。

陵墓区位于城墙外,这里的圣萨尔萨教堂闻名远近,无数次殡葬礼仪在此举行。从公元2世纪起圣萨尔萨山就用以埋葬西方基督徒,后来一座规模庞大的陵园逐渐成形。圣萨尔萨教堂位于山顶上,一座拱顶大殿处在主堂后面,两旁是侧殿。侧殿顶上耸立着两个圣坛,通往圣坛的楼梯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