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国家地理
2069100000056

第56章 摩洛哥

摩洛哥位于非洲的西北端,扼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咽喉,面积为458730平方千米。

摩洛哥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北部有狭窄的平原,南部和东南部为半沙漠。属地中海式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摩洛哥既有风景如画的海滩,也有引人入胜的沙漠绿洲。马拉喀什、非斯、得土安等老城有不少古迹。达尔贝达曾以影片《北非谍影》而享誉世界,游客不可不到此地一游。

非斯的老城

非斯坐落在中阿特拉斯山麓,西端与首都拉巴特相距190千米。公元9世纪初,伊德里斯王朝的第二代国王在位时兴建了该城,此王朝是摩洛哥的第一个王朝。非斯是摩洛哥国土上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非斯的老城街道狭窄,马、驴等是主要运输工具。12世纪时,非斯有785座清真寺,其中卡拉奥因大学兼清真寺最著名。270根巨柱呈拱形相连,寺内可供2万人同时做祷告。它是伊斯兰思想传播的一个中心,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座高等学府。

16世纪萨阿德王朝时期修建的两个城堡,位于非斯城南北山坡上,至今保存完好。北边城堡内有座兵器博物馆,里头存放着宝剑、马刀、大炮等兵器,它们有的是摩洛哥自己制造的,有的是外国赠送的,其中有把宝剑,上头刻着中国汉字,相传是中国皇帝赠送摩洛哥国王的礼品。另一座巴塔博物馆,这里曾经是一座王宫,历代王朝的珍宝珍藏其中。

马拉喀什的老城

马拉喀什的老城地处摩洛哥的马拉喀什,最早建于1062年。历史上摩洛哥几个王朝相继在这里建都。

马拉喀什的老城的城墙长达10千米,是在1126~1127年修建的。城内的遗迹主要有城堡、优素福·本、塔什芬清真寺、阿里·本‘优素福宫等,这些遗迹均建于阿里莫拉维德时期。

库图比亚清真寺是北非最优美的建筑艺术,建于1195年。清真寺的尖塔高达67米,装饰得富丽堂皇。相传修砌尖塔时曾拌入了960多袋名贵的香料,至今尖塔似乎还能传出阵阵芳香。

城内还有一座圆顶陵墓,是16世纪萨阿迪王朝的遗迹,此外,还有19世纪的巴希亚王宫和达西赛义德博物馆等。

阿伊·本·哈杜村

阿伊·本·哈杜村,坐落在摩洛哥的瓦尔扎扎特,是在公元8世纪建造的,由6座“卡斯巴斯”建筑群组成。“卡斯巴斯”是当时极其流行的建筑样式,堡垒式的住宅,城堡式的粮仓,风格独特。这种建筑异常牢固,在装饰技巧和砖的使用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制砖的材料是泥土和稻草,先将两者拌好灌进木模,木模有两个槽,一次可制两块砖坯,灌好的木模放在阳光下晒干。建土墙时,挖好基沟,后铺上石料,然后填土夯实。墙体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筑垒,极其坚实。现知最早的“卡斯巴斯”是在公元7世纪建成的。

“卡斯巴斯”建筑的特别之处在于一般只在上部进行装饰,根据需要,装饰砖可坚垒或者横砌成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

达尔贝达

达尔贝达又名卡萨布兰卡。位于大西洋沿岸,东北与首都拉巴特相距88千米。达尔贝达一词在阿拉伯文中的意思是“白屋子”。从海上眺望这座城市,看到的是一条高低不平的白线夹在碧蓝无垠的海水与天空间。这里原是500多年前的安发故城,本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占领这座城市。摩洛哥独立后恢复了达尔贝达的名称,但此名称远不如卡萨布兰卡来得响亮。

达尔贝达市内旅游胜地不少,有非洲最大的水族馆、联合国广场、新市街的阿拉伯人区、阿拉伯同盟公园等。大清真寺是最吸引游客的古迹,整座寺院古色古香,气势恢弘,是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典范。此外,王宫、西迪布·斯迈拉陵墓、梅迪耶区的手工艺品市场和摩洛哥艺术博物馆都是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近期世界最现代化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已顺利竣工。此清真寺规模不小,据称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清真寺,而现代化的程度则远在第一大清真寺之上。清真寺的尖塔高达200米,寺内可供2万名信徒同时做祷告,其中光是两个夹层楼面就容得下6500名女信徒,另外,它还有一个足以容下8万名祈祷者的广场。寺内中央大厅的屋顶可以移动,面积有3700平方米,移开后,5分钟之内大厅就变成露天就餐处。这个中央大厅有50个重达1200公斤的米兰诺水晶枝形吊灯,将整个中央大厅照得通体明亮。

一年一度的国际博览会使卡萨布兰卡驰名世界,一部好莱坞影片《卡萨布兰卡》(也译《北非谍影》)为世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