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全集
20751200000020

第20章 好生活需要好心绪(5)

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的心理学者赛尔(Robert Thayer)就确认了两种关键的日循环节奏:精力和紧张。这两者可能同步前进,或者是向反方向前进,交互形成不同的情绪状态。大多数人想要达到的是被他称为“平静精力”的状态。比如,在上班的时候,你的精神集中于手边的任务,但却不紧张,这时你享受工作。到了晚上,在接近就寝时,当你放松地阅读时,你可能感受到“平静的倦意”。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赶着截稿的记者,手边有着一条大新闻,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处理。专注于手上工作的同时,眼睛还紧盯着时钟。你的下巴、颈部、肩膀和背部的肌肉都紧绷着,这就是赛尔所谓的“紧张精力”状态。

如果事情进行得不顺利,该联络的人找不到,传真机又卡纸,又没时间吃午餐,头也开始痛了起来……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这就是赛尔所谓的“紧张的倦意”。在这种状态下,微小的不顺利或是压力,都会产生极大的冲击。这是大家都不想要的状态,有些人运用积极的方式来面对,例如运动,有些人则运用消极的态度来处理,例如吃东西、抽烟、喝酒,甚至服用禁药。

不是每一天都会经过这四种情绪节奏。一如前面所提到的,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内处理事情,能确保你投注最大专注力,并尽最大的努力。由于你每天的行程大概都差不多,所以情绪应该也循着一样可预期的模式。任何打断你的日常节奏的事情,都可能改变你的情绪状态。

很多人起床时,会感到轻微的忧郁。通常这种感觉在一两个小时后就会消失。但是在消失之前,你可能会发现你在速度与警觉性方面的表现比较差。这些例行的活动包括,准备午餐、赶公交车或火车、在上班车潮中驾驶。

你无法避免这些早晨的低潮,但是你可以用事前计划来降低它的影响力。到了接近中午时分,正是精神最振奋的时候,根据赛尔的说法,这正是你最可能经历平静精力状态的时分。所以如果状况许可的话,这也是面对困难任务的时机。由于这时候,你的社交意愿也高,所以也是很好的会议时间。在某些工作中,或是某些日子里,这也可能是紧张精力的高峰期。

午后,接近午餐后低潮的时间,正是紧张倦意期,容易发脾气,所以这不是一个适合思考个人问题的时机。这种事情,最好是留在入夜时分平静倦意期再进行。在这个时候花半个小时“担心”个人问题,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答案,或是至少让你在就寝时,不至于满腹心事。

入夜后,是最佳的阅读和社交时分。与别人互动会很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会让你产生比实际上还要清醒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你在聚会时神采奕奕,但是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却连眼睛都睁不开的原因。

赛尔的研究还发现,面对相同的问题时,被测验者往往会在下午感觉问题比较严重,上午则感觉问题比较轻微。同时,当他们感到疲倦、紧张的时候,感觉问题比平静、有精神时来得严重。

在理想的情况下,你应该将需要全神贯注、压力大和重大的任务,留在精力充沛、神志清醒的时段处理。对大多数人而言,在下午时分展开一件重大的计划是个错误。就寝时刻不是讨论未付账单、孩子问题、两人关系,甚至旅游计划的最佳时机。敏感而复杂的问题,需要专心全力处理的事,最好是留在周末上午时讨论。度假计划通常不牵涉到重大的决策,所以刚入夜时,当大家都处于平静精力期时也许是最好的时刻。

凡事要往好处想

常在商店中见到一尊佛像,但这尊佛像与其他的佛像大异其趣。他光着大肚皮坐卧于地,咧嘴露牙地捧腹大笑,看起来特别具有亲和力。他便是“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的弥勒佛。

弥勒佛之所以令人敬服的特质,就在于他的“豁达大度”。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亦有坏的一面,有乐观的一面,亦有悲观的一面。这就好比一个碗缺了个角,乍看之下,好似不能再用;若肯转个角度来看,你将发现,那个碗的其他地方都是好的,还是可以用的。若凡事皆能往好的、乐观的方向看,必将会希望无穷;反之,一味地往坏的、悲观的方向看,定觉兴致索然。

有一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女公务员,由于时常挑灯加班赶写材料,慢慢地脸上长出一小块黄褐斑。她很在意这一小块斑,不时用小镜子照照,看看斑是退了还是长了。不时又用手去擦一擦这块斑。心里一直打鼓:这块斑会不会扩大?要是长得满脸都是,自己在挑对象时身价会不会就降了个等级?想呀想呀,夜深人静时,还在床上翻来覆去,久而久之竟落下个失眠症。

结果呢,晚上睡不沉,白天吃不香,脸上的小斑变成了大斑,颜色由浅黄变成了深黄。

无独有偶。另有一位女性,她是一位很看重生命、看重身体的人,总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害怕自己生病,特别害怕自己得癌症。看到报上登载的癌症预兆信号,她时不时地要对号入座。一会儿皮肤上长一个痣,天天观察这颗痣长大了没有?变了没有?会不会是皮肤癌?一会儿又为大便干了、大便稀了、大便拉得不成形而忧心忡忡,担心会不会得了直肠癌。当胃返酸、吃下东西不舒服时,又担心起会不会得了胃癌。每天从早到晚,想入非非,疑神疑鬼。总之,心情总是处于担忧、害怕状态,很少有高兴和开心的时候。时间久了,麻烦真的来了。有天她发现真的得了癌,而且是乳腺癌。

周围很多这样活生生的实例告诉世人,越是害怕其发生的事,往往越容易发生。像升学、招兵,接受体检者担心心平静不下来会影响量血压的结果。结果越是想平静下来,心情越是平静不下来,年纪轻轻的壮小伙竟成了高血压病人了。过去,每年7月的7~9日被人们戏称为“黑色日子”,现在改为了6月的7~9日。这几天,多少考生担心自己睡不好、吃不好而影响考试成绩。说来也怪,害怕不好的结果,千真万确又出现了。一位高中毕业生,平时品学兼优,硬是读书的料。高考前的这天晚上,他因早就担心睡不好,果然彻夜失眠,弄得考试发挥不好,结果这位出类拔萃的尖子在高考中却名落孙山。

上述这种专往“坏”处想的人,是有其思想根源的。这就是一种消极的、直线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本来事物的发展演变有多种结果与可能,害怕坏结果出现的人,就只往悲观的方面去想,不断地放大、重复不好的结果。其结果呢,不好的小事情、小问题慢慢地变成了大事情、大问题。

凡事往好的方面想,自然会心胸宽大,也较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宽大的心胸,不但可以使人由别的角度去看事情,更能使自己过着无人而不自得的日子。有一回,释尊的一位大弟子被一位婆罗门侮辱,但他对于婆罗门的辱骂只是充耳不闻,未予理会。因为他知道,一个会以辱骂别人来凸显自己的人,在个人的修养和品行上都有问题。婆罗门见到他无端被自己辱骂,不但没有生气,且微笑地答辩,真不愧是圣者,终于自知理亏忿忿地离开了。

这便是豁达,即佛家所谓的圆融。

豁达一些,也要大度一些。就拿鞋子来说吧,我们买鞋子都知道要多预留一点空间,否则穿久了,会因脚和鞋子摩擦得太厉害,而起水泡,甚至磨破皮,以致痛苦难忍。又如赴约,应提早五分钟或十分钟到场,也一定比剩一分钟赶到的心情轻松多了。谚云“宰相肚里能撑船”,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是最好的例证。他对于化解愤怒的方法更是幽默。

有一次,演说前有一位不赞同他的人,递了张纸条给他,上写着“笨蛋”二字,丘吉尔看了之后,并没有生气或面露不悦的神色,只是拿着那张纸条幽默地说:“我常常接到许多忘了签名的信,今天我第一次接到没有内容,却有签名的信,难道这是他的签名吗?”随后将纸条展示给在座诸位观看,引得哄堂大笑。

愤怒是不好的情绪,但大多数的普通人往往控制不住它。我们都有过这种经验,就是盛怒之后,再反省便会发现:“我当时也可以不必那么愤怒的,其实事情也不是那么严重,不知道他(受气者)现在的感受如何?”但当遇到那种使人愤怒的情景时,往往会按捺不住怒火。于是,我们必须透过日常生活不断地磨炼自己,使自己也拥有化解、疏导愤怒的智慧和能力。由于我们不是顿悟的圣者,便只有靠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功夫,使自己臻于能忍辱、能容人的境界。

换个角度看世界

有个小男孩,心情低落的时候就将身体倒立起来,因为眼中的世界发生了改变,他的心情就会好起来。每个人在工作上都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一味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只会愈加郁闷。如果能像小男孩那样换个角度看问题,结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小柳是广州一家管理培训公司的讲师,这天一大早,他搭乘出租车去郊区一家企业做培训。因正好是交通高峰时刻,没多久车子就卡在车阵中,此时前座的司机先生开始不耐烦地叹起气来。小柳随口问:“最近生意好吗?”司机先生抱怨说:“有什么好?到处都不景气,你想我们出租车生意会好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赚不到什么钱,真是气人!”

小柳岔开话题说:“你的车很大很宽敞,即便是塞车,也让人觉得很舒服。”

司机先生激动地接过话说:“舒服个鬼!不信你每天坐12个小时看看,你还会不会觉得舒服!”小柳被抢白了一顿,只好不说话了。

第二天同一时间,小柳又搭乘出租车去郊区那家企业做培训,然而这位司机先生却给了小柳截然不同的感受。一上车,一张笑容可掬的脸庞转了过来,伴随的是轻快愉悦的声音:“你好,请问要去哪里?”真是难得的亲切!小柳告诉了司机先生目的地,出租车就平稳地向前驶去。然而没过多少时间,车子又陷在车阵中不能动弹。前座的司机先生手握方向盘,开始轻松地吹起口哨哼起歌来,显然今天心情不错。小柳忍不住搭讪:“看来师傅今天心情很好嘛!”司机先生笑得露出了牙齿:“我每天都是这样啊,每天心情都很好。”小柳说:“可大家都在说经济不景气,工作时间长,收入不理想。”

司机答话说:“没错,我也有家有小孩要养,所以开车时间也跟着拉长为12个小时。不过,日子还是很开心,我有个秘密……”

他停顿了一下:“我总是换个角度来想事情。比如,我觉得出来开车,其实是客人付钱请我出来玩。像今天一早,我就碰到你,花钱请我陪你到郊外玩,这不是很好吗?等到了郊外,你去办你的事,我正好可以顺道观赏郊外的景色,抽根烟再走啦!”

两位司机先生,都在相同的环境下开车,心情却大不相同。最根本的区别是,第一个司机先生总是考虑不好的因素,比如经济不景气,每天工作12个小时,却赚不到什么钱。这样他就陷进消极的情绪里,牢骚满腹,郁闷不已。而第二个司机先生却总是向好处想,既然大环境不能改变,为什么不去想想开心的事情呢?他把为客人服务,看作客人花钱请他玩,角度一转,心境遂豁然开朗,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你在工作中碰到对自己不利的情况,如果也能向好的方面想,多想想积极的因素,就不会郁闷了。比如,老板安排额外的任务让你加班,你推辞不掉,你就把这看作锻炼自己的机会,心想,利用公司的资源,不用交培训费,却提高了技能,这不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吗?再比如,公司让你接手一个烂摊子,前面几任都毫无建树,成了烫手的山芋,如果你把这看作表现自己、赢得老板青睐的机会,心想,一直干些平凡的工作,终于有重要的工作要干了,如果把烂摊子管理好,公司里谁不对你刮目相看呢?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这样一想,你就会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哪有时间唉声叹气呢?

再来看一个故事:

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

“别提了,真是不幸哦!”另一个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得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是睡觉,我儿子还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

“那女儿呢?”

“那她可就好命了。”妇人满脸笑容,“她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她做家事,全部都由自己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扫地、带孩子,而且每天早上还端早点到床上给她吃呢!”

相同的情况,站在自己和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工作中有些事情,如果你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你就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就会心情郁闷。但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就会发现别人做事的合理性,如果换成自己,也会那么做的,这样你就会心平气和了。比如,你请求同事帮忙,同事手头确实很忙,就直接拒绝了你,如果换成是你,你可能也会这么做,那还生什么闷气呢?再比如,你是公司里的业务骨干,同事偷了你的点子露出了马脚,你要求公司辞退那名同事,甚至以辞职相要挟,可是公司却将同事调到了别的部门,因为那名同事也是个人才,如果你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你还要辞退那位同事吗?

同一件事情,用消极的眼光去看,难免会沮丧,而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就会从中获取力量。每个人在职场发展过程中,总要经历沟沟坎坎,这与一帆风顺比起来,未必不是一笔财富。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工作在一天一天地重复,成功却不见踪影,甚至你还会遭遇这样那样的失败,如果你总是消极地看待这些,难免会无比沮丧,失去信心,感到前途一片黑暗。如果你这时积极地展望一下成功时的辉煌景况,如项目成功后你将获得不菲的奖金,你将用这笔钱购买新房,一家人居住其中,其乐融融,或者用这笔钱买辆款式新颖、动力强劲的家庭轿车,假日里载着全家去郊游,你就会顿时拂去心头的不快,鼓起干劲,快乐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你也一定会像故事中的秀才一样,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换个角度看世界,一切便皆有不同。所以心情郁闷的时候,就该换换思考的角度了。

笑是保持健康的良药

每天早上,在印度孟买的大小公园里,都有许多男女老少站成一圈,一遍又一遍地哈哈大笑,他们是在进行“欢笑晨练”。

美国阿尔卡丹医生开设了200多家“欢笑诊所”,人们可以在诊所里学到各种各样的笑:“哈哈”开怀大笑,“吃吃”抿嘴偷笑,抱着胳膊会心微笑……阿尔卡丹医生用笑这剂良药来治疗人们心情压抑等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