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全集
20751200000023

第23章 好生活需要好心绪(8)

无论怎样,你的确无法彻底驱除悲观的情绪,但为必然会失去的事情而没完没了地悲伤是没有意义的。纵然你失去了挚爱的亲人,失去了情同手足的朋友,或者你失业了,企业垮了,梦想破灭了,也不必沉湎于悲观中无法自拔,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浪费青春和生命。悲观简直是一副慢性毒药,迟早有一天你会被它折磨得失去生存的勇气。

悲观还是乐观取决于心境

你为什么总是失败,无数次的失败将你推入黑暗的世界,享受不到成功的阳光。你想过没有,是谁挡住了你的阳光?

每一种心态都是每个人对人和事的不同看法。那些态度消极的人,总是把他们的失败归罪于整个世界,浸没于失败的泥潭不能自拔;而乐观的人会告别过去,掸掉灰尘,带着梦想重新上路。

当安德鲁·卡内基还是一个苏格兰男孩时,他来到了美国。起初他只是一名临时工,但后来他成为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

曾有一段时间,有43个百万富翁为他工作。几十年前,100万美元可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即使是今天,它也同样是数目不小的一笔钱。有人问卡内基,他是怎样与人相处的?卡内基回答:“与人相处就像是挖金子。如果你想挖出一盎司金子,你得挖出成吨成吨的泥土,才能得到这一盎司金子。可是在你开始挖时,你并不是要找泥土,而是要找金子。”

你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呢?是金子。如果你打算在人和事身上寻找缺点和错误,你将会找到很多。你在寻找什么呢?卡内基的回答告诉我们,每个人和每个环境中都有一些积极的方面,有时我们不得不挖得更深一些才能看到这些积极方面,因为它们可能并不明显。而且我们已太习惯于寻找他人和环境的错误之处,以至于我们忘记去看其中积极的方面。

罗伯特·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船,他正在哈得逊河岸上展示他的新发明。

那些悲观者和怀疑者们聚集在周围观看。他们评论说,这船永远不会开动……哎哟,你瞧,它真的开动了。而当船顺河而下时,那些说船永远不会开动的悲观者们又开始大喊,说这船永远也停不下来。

无论是安德鲁·卡内基“金子与泥土”的深刻,还是罗伯特·富尔顿蒸汽船一事的诙谐,都让人禁不住陷入沉思,不同的人即便面对同一个事物怎么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见解呢?我们的失败、挫折、痛苦、忧伤等一些悲观情绪应归罪于谁呢?心态,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那么挫折和失败将成为你的财富,丰富你的人生。

悲观主义者说:“人活着,就有问题;有了问题,就有可能陷入不幸。”世界上总有许多悲观主义者,自以为生存在一个岌岌可危的时代,只有自己的苦恼不幸最多。他们总认定自己最不幸,一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形容的“不幸的人总自傲着自己是不幸的”。然而,威尔玛·鲁道夫的故事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别的启迪。

威尔玛·鲁道夫出生在田纳西州的一个贫穷的家庭,在4岁时,她同时得了肺炎和猩红热。这两种致命的病使她因小儿麻痹症而瘫痪,她不得不戴上钢套,医生说她将永远不能用脚走路。但她的母亲不断地鼓励她,她告诉威尔玛,有上帝给的天分、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信念,她能做到她想做的任何事情。威尔玛说:“我想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9岁时,她不顾医生的反对,取下了钢套,迈出了医生说的她永远不可能迈的第一步。13岁时,她参加了她的第一次比赛,远远地被甩在最后。接着,她参加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还是落在最后。直到有一天,她终于第一个冲过了终点。

在15岁时,她在田纳西州立大学遇上了一位名叫埃德·坦普尔的教练。她告诉他:“我想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坦普尔说:“有你这样的精神,没人能阻止你,我会帮助你的。”

她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日子来到了。在奥运会上,你会遇到最出类拔萃的对手。威尔玛就遇到了一位名叫尤塔·海因的对手,这个人从来没有失败过。第一个项目是100米赛跑,威尔玛打败了尤塔·海因,赢得了她的第一枚金牌。第二个项目是200米赛跑,威尔玛第二次打败了尤塔,赢得了她的第二枚金牌。第三个项目是400米接力赛跑,威尔玛与尤塔再次交锋。

在接力赛上,跑的最快的人总是跑最后一棒,她们俩都成了这样的一锤定音的人。前面的3个人跑过了,很顺利地传递着接力棒。当接力棒传给威尔玛时,掉在了地上,而尤塔正全力冲向终点。威尔玛捡起接力棒,像箭一样射了出去,结果她再次战胜了尤塔,赢得了第三枚金牌。这已成为了历史:

一位曾经瘫痪的妇女在196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其实,人生与其说有不幸的事实存在,毋宁说是悲观的观念带来不幸。

懊悔、叹息、焦虑、不安、烦闷、苦恼……当这些悲观消极的感情正在燃烧的时候,不幸的念头也愈来愈大。人之所以不幸,多半是情绪上的不幸,因此,倘能驱除不幸的气氛,就不曾有什么不幸。悲观无益,把你精神的窗户打开来面对着跳跃的阳光吧!

把烦恼挂在“心外”,清除“心中”杂念

一个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

他见山脚下绿草丛中一个牧童在那里悠闲地吹着笛子,十分逍遥自在。年轻人便上前询问:“你那么快活,难道没有烦恼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年轻人试了试,烦恼仍在。于是他只好继续寻找。

他来到一个小河边,见一老翁正专注地钓鱼,神情怡然,面带喜色,于是便上前问道:“您能如此投入地钓鱼,难道心中没有什么烦恼吗?”

老翁笑着说:“静下心来钓鱼,什么烦恼都忘记了。”

年轻人试了试,却总是放不下心中的烦恼,静不下心来。于是他又往前走。他在山洞中遇见一位面带笑容的长者,便又向他讨教解脱烦恼的秘诀。

老年人笑着问道:“有谁捆住你没有?”

年轻人答道:“没有啊!”

老年人说:“既然没人捆住你,又何谈解脱呢?”

年轻人想了想,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烦恼正是被自己设置的心理牢笼束缚的东西。

要想从烦恼的牢笼中解脱,首先要放下心中一切杂念。

一个农场主,雇了一个水管工来安装农舍的水管。水管工的运气很糟,头一天,先是因为车子的轮胎爆裂,耽误了一个小时,接着,电钻坏了,最后,开来的那辆载重一吨的老爷车也趴了窝。他收工后,雇主开车把他送回家去。到家时,水管工邀请雇主进去坐坐。在门口,满脸晦气的水管工没有马上进去,而是沉默了一阵子,又伸出双手,抚摸门旁一棵小树的枝丫。待到门打开时,水管工已是笑逐颜开,和两个孩子紧紧拥抱,再给迎上来的妻子一个响亮的吻。在家里,水管工喜气洋洋地招待这位新朋友。

雇主离开时,水管工陪他向车子走去。雇主按捺不住好奇心,问:“刚才你在门口的动作,有什么用意吗?”水管工爽快地回答:“有,这是我的‘烦恼树’。我到外头工作,磕磕碰碰总是有的。可是烦恼不能带进门,这里头有太太和孩子嘛。我就把它们挂在树上,让老天爷管着,明天出门再拿走。奇怪的是,第二天我到树前去,‘烦恼’大半都不见了。”

烦恼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淤积心中,不仅会影响健康,而且会传染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给自己养成一种排解烦恼的习惯,把烦恼挂在“心”外的某个够不着的地方,让它像离开了生长的土壤一样消失灭亡。

古印度有个故事:

佛陀为了消除人间的疾苦,就从人间选了一百个自认为最痛苦的人,让他们把各自的烦恼写在纸上。写完后,佛陀又让他们把自己手里的纸条相互交换一下。这一百个人交换过手里的纸条后,个个十分惊奇,都争着从别人手里抢回自己写的。他们发现和别人的烦恼相比,自己的根本不算什么。

上天给人间的苦难与月光一样的均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活得容易,更没有一个人整日为鲜花和掌声所包围。知道了这一点,就不要再为自己的拥有和失去烦恼,抱怨命运的不公。安于自己所处的境地,努力着,抗争着,让时间去慢慢地将心中的烦恼和苦痛化解,才是聪慧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