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将源兵魂
2082300000025

第25章 练兵(四)

洛川算是把后世军队中的一些纪律搬到了自己的队伍里,因为他发现如今的大汉朝队伍训练大都是普通的格杀训练,就连士兵之间的格斗训练都很少,即使有,上官也不怎么重视。士兵的素质普遍低下,对此洛川感觉到与后世自己见到的军队相比要差上太多。

看着这一张张略显稚嫩的脸孔,洛川心中乐开了花。自己这个光杆司令终于手下有兵了,想起汤振那张欠扁的脸,洛川就忍不住想要发笑。

“稍息。”洛川冲着面前的队伍大声说道:“首先,本将要恭喜你们通过了层层选拔,从四百人中脱颖而出,现在本百户宣布你们已经成为了本将手下的士兵。”

新兵们脸上大都出现了欢喜的表情,他们的确有高兴的理由。十天的时间他们看到了身边数名新兵的离去,他们被淘汰时的沮丧历历在目。自己这些人终于能够留下来了,不仅仅是因为能留下来更重要的是自己这些人获得了认可。能通过重重选拔,说明他们不仅仅是幸运儿,更是四百人中的精英。

眼前的这些人可以说都是白纸,他们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没有那些兵油子身上的痞气。而且洛川在挑选这些人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太过聪明,要性格憨厚的。这样的兵比较可靠,更加具有凝聚力。换句话说就是都是这样的二愣子,比较好控制,不会跟你玩心眼、不听命令。洛川可不想千辛万苦练出来的嫡系到最后却不听自己的,那笑话可就大了。

“下面我宣布第一条命令,你们这一百人共分为十个小队,根据你们前些天的表现我从你们当中选出了十个人作为你们的小队长,这些小队长直接对我负责。李简、李繁、苏改、赵从古、博洛、程远、田单、彭真、东方恪、杜预出列。”洛川声音一落,十人相继出列,动作利落干练,完全没有了前些天动作的迟缓无序,可见他们已经比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一张张脸上刻满刚毅眼神的脸庞,洛川心中一阵澎湃。洛川振了振嗓子,昂声说道:“尔等可愿意与本将同生共死、共赴未知大敌,无论生死!”

“愿意!”声音整齐洪亮,将临边树丛里午睡的鸟儿惊醒,纷纷飞出了巢儿。

“你们可愿意舍小家为大家,为我大汉流尽最后一滴血!”洛川继续道。

“愿意!”声音再次整齐划一。

“当敌人欺侮你们的妻儿,抢夺你们的土地,你们该怎么办?”洛川高声道。

“杀死他们!”

“杀光他们,报仇雪恨!”

……

答案千奇百怪,花样众多,但无疑都透露着一份血性。这就是洛川想要的答案,现如今的大汉朝就跟历史上的大宋朝一样重文轻武,文人墨客在如今的大汉朝已经升到了巅峰地位,武人的声音几乎在朝堂上绝迹,即使有武将,也只不过是一个听客罢了。

回想宋朝仁宗时,大理犯边,宋仁宗赵祯却找不到一个武将率兵作战。狄青因文官集团的排挤在出得京师之后抑郁而终,杨文广则驻守大宋西陲,防范西夏。除了二人以外,宋仁宗和诸位文官才惊讶的发现整个大宋朝几十年间竟然没有一个出众的武将。虽有悔悟,却悔之晚矣。大理万余流寇,入大宋如入无人之境,大宋虽有数万将士却只能被动防守。

直到流寇离去之后,宋仁宗和文官集团才大松一口气。赵祯立志要建武学院,培养武将,能当大任的武将。可是想得好但是实施起来却是千难万难,武学院的初建就遭到文官集团的大力阻挠,一个由着大宋皇帝推建的武学院竟然只存在了不到百天便宣布倒闭。

归其原因便是因为文官集团怕武将的崛起会威胁到自己这些人的地位,虽然武学院只不过是一个未知事物,但是作为一个未知威胁,文官集团也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掐灭。

细数这一大批文官集团,你会发现其中大多家喻户晓。从一开始的范仲淹、欧阳修到后来的司马光、苏洵三父子、王安石、程浩兄弟、章淳、柳公权、韩琦等等,哪一个不是挑出来在历史上能震三震的人物。可尽管他们能力出众,但是仍然避免不了眼光的局限性。

如今的大汉朝和彼时的大宋朝如出一辙,如今虽然大敌当前,但是无论朝堂上的文官还是王宫都没有丝毫危机感,武将因为连遭打击,也早没有了开国时的雄心壮志。整个国家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外强中干,哪怕突厥人不来,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大汉朝只怕便不复存在。

虽然只是来这个世界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但是洛川已经深深感觉到了大汉朝的症结所在。既来之,则安之,洛川甚深感触到要想将大汉摆脱危机,只有将重文轻武的观念在无论是皇帝王宫还是文人墨客亦或是平头百姓的心中抹去,只有如此,大汉才有希望。

对于如何实现心中的这个想法,洛川心中有一个大致的想法。成立武学院,建立武举,重赏军功,这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仅凭自己小小百户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无疑是痴人说梦,只有自己达到一定高位,有了足够实力,有了诸多支持者之后这个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否则,这些只不过是一席空话。

在洛川苦练新兵的同时,庆州府正面临着一股不小的劫难。庆州府地处大汉北部边陲,与突厥交界。突厥是游牧民族,丝绸、茶叶等等都是一些紧俏的物资。因此,庆州府一带吸引了不少大汉和突厥的客商,来往较为密切。

近些年来,由于防范松懈,加上大汉连年干旱,流民草寇比比皆是。占山为王者,落地为寇者四处可见,不仅仅如此,突厥也时常有一些流寇跨过边界来到大汉界内劫掠。庆州府正是突厥流寇最为严重的地带,虽然上至官府下至平民百姓对此严加防范,但是这种现象却从来没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状况。

弘武二十七年七月余,一股由四五十余骑的突厥流寇流入庆州府内,因这些流寇流动性大,不以控制,短短数日间便造成了庆州府诸多损失。造成这些损失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这引起了庆州府数十万百姓的极大恐慌,因为这股流寇的存在,百姓都不大敢外出,生怕遇见这一股突厥流寇。这些流寇生性残忍,遇上他们便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

虽然庆州府尹周晋连下几道剿匪命令,但是一来流寇流动性大,今日在此处,明日可能就在百里之外,不好抓捕。而来这股流寇生性残忍,战斗力强悍,庆州府的将士极为胆寒,所以一时之间拿这一股流寇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

虽然庆州府上下人心惶惶,但是相比之下洛川的心情却是格外敞亮。洛川正想着怎么才能练兵,试试自己这群新兵的战斗力,没成想机会就来了。虽然洛川在多人嘴中听说了突厥铁骑的厉害,但是身为现代人的洛川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再加上对自己手下将士的信心,这让洛川整个鲜血都沸腾了起来。洛川时时打探着这股突厥流寇的动向,时刻准备着出发追捕未知的这股敌人。练兵的大好机会来了,洛川绝对不会就这么轻易放过。

洛川虽然有些自负,不过他有自负的理由。洛川前几个月所招的一百余名新兵,则分成十个小队,在军事教官的带领下,进行着惨无人道的特训。军事教官由赵冀、赵紫风两人担任,洛川在其中做把总,洛川把自己从前世学来的一些练兵经验教给二人,再由他们训练新兵。

跟随洛川的老兄弟还有孙德海和孙继田二人,起初孙德海把洛川得罪惨了,本来洛川也不想将其招入麾下的。但是一来其余几人纷纷为其求情,再者孙德海心眼缜密,不失为一个好的跟班。有孙德海在,起码洛川平日起居不成问题,不知不觉间孙德海已经成了洛川身边的第一红人。这也让孙德海变得以德自满起来。

孙继田有一个外号叫做“金算盘”,打得一手好算盘,也是洛川手下的得力悍将。虽然眼下孙继田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但洛川相信自己的前途绝对不会在一个小小百户这止步,所以孙继田发挥能力的空间还大着呢。

经过层层筛选下来的这一百新兵,在军营里每天的科目安排是,队列训练、体能训练,然后又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再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对列和体能都是一日三练,每天不把人趴下,就绝不罢休。

洛川还给自己手下的新兵制定了训语,训语倒是好背,就四个字,‘绝对服从’,军规却有林林总总二十条之多,每一条下面又有详细的细则,保准让你没有漏子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