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将源兵魂
2082300000058

第58章 逃兵(三)

孙继田的一句“他们为什么要跑?”让洛川陷入了沉思。

“他们肯定是受不了每天高强度的训练呗!”赵冀在旁说道。

孙继田看到洛川一直没有说话,便开口问道:“大人,您在想什么?“

洛川看了孙继田一眼,道:“我在想怎样把这件事变成一件好事。”

“变成好事?”几人被洛川的话给说愣了,逃兵这样的事情还能成为好事?!

洛川拉着几人再次回到范狗剩二人身旁,范狗剩和刘富贵都以为自己死定了,都在那里呜呜的哭泣。

“哭什么哭,给我像个男人一样。”洛川大吼了一声。

二人被洛川的话惊醒,不敢哭了,直直的看着洛川。

“范狗剩,我问你,你为什么要逃跑?”洛川看着一脸狼狈的范狗剩,声音严厉,眼神却很柔和。

范狗剩听到洛川的问话,又有些忍不住想哭,可看到洛川那凌厉的眼神又生生憋了回去,老实的答道:“俺体质差,每次跑操老是害得班里的弟兄们没有饭吃,俺心里过意不去,所以就想跑了。这样大家也不用再没有饭吃了。”

范狗剩说话的时候洛川一直在盯着范狗剩,确认范狗剩没有说谎后,洛川点了点头。

“将军,能不能把富贵哥给放了,是俺连累了他。”范狗剩接着道。

那边的刘富贵听了,马上道:“将军,都是俺的错,俺不该撮弄狗剩逃走,都是俺的错,你放了狗剩吧,狗剩家里就他一个儿子。”

没想到二人倒是挺讲义气的,洛川心里一乐,问道:“你为什么要跑?”

刘富贵看洛川询问,顿时紧张的有些结巴,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范狗剩见了,忙接过话茬,道:“将军,富贵哥得娘得了重病,家里没钱看病。富贵哥得到消息后急得团团转,但是兵营里有规定不得请假,所以俺俩就想着逃走。出去赚钱给富贵哥得娘看病。”

这样的理由?!没想到是这样的理由。

“你们为什么当兵?”洛川问道。

“这几年大旱,家里根本没有啥收成,都快要揭不开锅了。没有法子,俺便来当兵了,好在当兵有一笔安家费,够俺家里过一段日子的了。”范狗剩说起家里的事,眼圈又有些发红。

“你呢?”洛川看着刘富贵道。

“俺家没有地,一直是租种地主家的地。这几年干旱,俺们家连租子都交不起。俺爹想要把俺妹卖了,俺心疼小妹。正好你们招兵,俺就来了,把安家费给家里留下了。”这一回刘富贵开口说话了。

二人说起家里的事请都又忍不住泪如雨下,这一回洛川没有阻止。男儿有泪不轻弹,人命如纸,人命如草芥。

“将军,我们都是好人,都不是故意要逃跑的,您就放过我们吧。”二人纷纷向洛川求饶。

洛川摆摆手,道:“你们放心吧,我不会杀你们。”

洛川回过头来,道:“全军集合!”

“大家为什么当兵,我想问问大家?”洛川看着下面站着的众士兵,这些士兵大的三十多岁,小的只有十四五岁,一个个都好奇的看着洛川。

先是沉默,片刻,下面有了声音。

“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了。”

“恩,断粮了。”

“该死的老天爷。”

“当兵起码有饭吃。”

……

自古以来,就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

因为古代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就集中在青壮年,需要青壮年出工保证家庭的主要收入,同时人均寿命较现代短,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创造最多的家庭价值才是他们的目的,另外古代还有就是战争频繁,在当兵期间战死受伤的几率特别高,缺乏长期战后抚恤。在古代,还有一个情况就是作为士兵,可能会导致整个家庭成为兵户,无法从兵役中解脱出来,还有经常性沦为豪门大族的爪牙,成为公权私用的典型代表,所以民间会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

这个观点有待商榷,自古以来,我们都是一个尚武的民族。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秦汉,魏晋南北朝,能代表国家出征都是一种荣誉,只有贵族才享有的特权,和中世纪的欧洲一样,春秋战国时代的士大夫们出征要自备武器粮草和人马。

直到唐朝采用了科举制度选贤才治国,情况才有了改变,唐代采用的是完全募兵制,也就是发工资,这样就使得当兵成了一种职业,没有了原来荣誉和使命的光环。即使这样,大唐也是尚武的朝代,日本武士刀就是赫赫有名的唐刀的改装版。

宋代以武建国,以文治天下,虽然有着俯瞰世界的经济和文化实力,但是屡屡被邻国欺辱,这主要和它军队的组建机制和士兵的素质有关,士兵的组成一半是罪犯一半是从社会闲散人员中招募,看看武松,看看林冲就知道了,从这个时候起,开始形成了好男不当兵的说法。元就不说了,后来的明代,当兵更是一种世袭的职业,生下来你就是兵不当都不行,更谈不上什么荣誉感了,当兵完全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纯粹的职业,虽然明军的战斗力很强但是社会地位并不高,这也与明代重文轻武的风气有关。清代也不用说了……

不过这说的战乱频繁的年代,战场十死九生,自然都不愿当兵。可是像现在这样较和平的年份,连饭都吃不上,大家只好来当兵了。

为什么称当兵为“吃粮”?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吃饭问题应该是一个最普通,也是最严峻的问题。一有灾荒,人们就不得不流离失所。那时最好的、也是最无奈的出路是去当兵。也不知道为谁打仗,只是职业性地参军就可以有饭吃。所以当兵就成了“吃粮”。

如果说这是在民国或者抗战年代,洛川肯定会这样解释:为啥要当兵呢?

因为我们老百姓要翻身做主人恩,要打倒帝国主义恩,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复兴类此种种。可是现在是封建时代,总不能说我们要好好训练,推翻皇帝吧。

“将士们,你们都出身贫寒,当兵很可能都是因为被迫。那我想你们想不想出人头地,想不想让你们的父母、妻儿过上好日子?”洛川大声道。

“想,想!”洛川的话很有蛊惑性,洛川刚一说完,下面的士兵边都大声应道。

洛川满意的点点头,看着下面一双双炽热的眼神,洛川继续说道:“既然你们当了兵,那么要想改变你以及家人的现状,那么只有好好训练,争取战场上立下军功。等你们立下战功的那一天,本将军必定为你们请功!”

—————————————分割线—————————————————

“大人,您是不是该把事情经过去和县尉大人报告一下?”孙继田道。

如今的县尉叫程天鸣,而李祯则因为政绩卓著升任操守,调往别地。洛川倒是和新来的县尉打过几次交道,但是洛川对这新来的县尉印象不咋地。

如果让洛川评价程天鸣,洛川觉得这老哥和汤振是一路货色。志大才疏,嫉贤妒能。

听了孙继田的建议,洛川无所谓的摆摆手,道:“算了,你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交上去便是,我才不去看他那张臭脸。”

看着远去的洛川,孙继田无奈的摇了摇头。

逃兵这算是告一段落,前面说过,庆州府战略位置险要,庆州府北临突厥,西接大宛,大宛国和突厥一样是游牧民族。不过和突厥相比,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大宛都要弱上不少。

如果把突厥比喻成一只虎,那么大宛是一只狼。虽然对大汉的威胁小,但是也不可小觑。近些年,大宛倒是很安分。原因是因为上任大宛王猝死,幼主上位,国内各路势力觊觎大宛王位,因此也没有和大汉发生冲突。

但是随着大宛幼主慢慢长大,大宛国的局势也慢慢安定下来。游牧民族的本性也慢慢展露出来,尤其是近两年,大汉和大宛边境市场有冲突发生。虽然没有大的冲突,但是小的冲突不断,这也让本就边境紧张的大汉局势更加紧张。

而泾河镇则处在突厥和大宛的夹角处,地理位置显得更为重要。随着洛川慢慢熟悉自己的新角色,洛川也对自己对大汉的局势了解的更深。

这一天,洛川带着孙继田和几名亲卫来到经河镇西北边陲查看。洛川生在江南水乡,对于西北狂野的风景惊叹不已。

穿越戈壁滩时,你会忽然觉得,世界原来竟是如此单纯。

天很蓝,蓝得像海,一无杂质。悠悠白云飘来,丝丝缕缕地绕在头顶,天幕有如巨幅浮雕。

地很平,一马平川。视线里弥漫着黄褐色的沙地,从车轮下一直通向地球的尽头,眼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粗糙的沙滩散落着碎石般的沙砾,精细的沙丘上刻着一圈圈年轮般的波纹;日月凝聚而成的沙岗,如长堤般延绵伸展;路边掠过废弃的村落,断墙残垣仍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