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朝歌之血:战与祀
2125000000005

第5章 问卜巫鉴

第四章:问卜巫鉴

“子辛,你这般羞辱于他,恐怕往后对你不利。”比干再老实也知道对方是刻意为难了,不过为此得罪了太卜,这似乎有些不合乎他的性格。

“王叔,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我大商乃是天选之子,那庸不过小小太卜,就敢大放厥词,须知即使是巫王,巫帝也没有这个资格!”子辛倒是毫不在乎,即使他感觉到了对方似乎有恶意,也没有将其当作一个未来的对手,对方显然没有那个资格。至于现在么,即使对方实力多强,难道他还能腆着脸对一个少年出手吗?

“哦?这少年倒是很有趣儿。不过巫教之中,可没什么王,巫帝……那是很久远的说法了。”

比干领着子辛三人,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太庙的中央,尚未入门,突然听到有人搭腔,抬头去看,不禁微微一愣:巫鉴大人。神色瞬间变得有些慌乱起来。

“巫鉴?巫教有这么个职位么?”子辛不明王叔比干为何突然神色大变,对眼前突然出现的男子颇有些好奇,这是一个身着银色短袍的中年男子,身材稍瘦,衣着并不华丽,不似一般的卜官或者贵族的华贵长裳,显得简单朴素,什么人能让比干如此变色?

“巫是我的姓,名鉴。”对方微微一笑,并未因为子辛的失礼而有不满的意思。

“子辛,不得无礼!巫鉴大人乃是巫咸之后,巫咸曾辅佐太戊帝,是巫教的大巫之一。巫咸之子贤,也曾为太卜。卜筮二字,那筮便是巫咸而得。”比干按住子辛,这个家伙可别不知天高地厚,惹怒了这位大人。

“不敢,我族自咸,贤之后,一心研究天象,对这凡尘之事,已经看淡。方才看这个小家伙谈吐不凡,原来是商王之嗣。倒是有几分胆色。”对方一脸风轻云淡,漆黑的双眸之中看不到一丝异色,如同璀璨的星空,看不到尽头。

能以巫为姓,恐怕于这巫教之中,也有几分功劳。母上所说,巫本来是站在商王这边的,不过后来某些败德者为了私欲而改变了这个规矩。子辛略微思索,按对方所说,应该不属于那些败德者。心中倒是有些明白了比干如此变色的原因。拱手做礼:“是子辛多言了。”

巫鉴摆摆手:“你我相见也是天意,今日就由我做你的礼官吧!如果答得不对,进不得巫教,可不要怪我。”

这……比干也没了言语,由巫鉴亲自考验,这是子辛的荣幸,不过这一关显然不太容易蒙混过去了。

“请大巫不吝赐教。”子辛倒是毫不怯场,朗声开口。连巫鉴也是暗暗点头,之前子辛与庸的争论他已经看在了眼里,年纪尚小,又如此天资聪颖,倒是个可造之材。

“以你看来,这巫字作何解?”巫鉴慢条斯理地开口,长年累月的静立让他整个人都仿佛老树一般,让人看不清虚实,只有少数能力绝顶者,才能看到这“枯树”中那颗跳动的心。

“巫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也就是能够沟通天地之人。我以为,巫并非沟通天地,而是平衡。”子辛略微思索,蹲下身来,在地上画出了巫的形状:你看,我们不论从四面何处去看,这“巫”字都是直立平衡的,周而复始的。

“哦……你前面所说,确是常理,不过后面之言……”巫鉴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一侧的比干看的暗自着急。这个小子说前面就好了,又扯这些干什么。

“也颇有道理。我族所为,便是观察这天穹的星斗,从中得到为人的道理。星河浩瀚无际,却都遵循着固定的规则,周而复始。平衡……或许这便是巫的真正道理吧!”巫鉴憋了半天,这才晃晃悠悠地出声。

“我有一问,还请大巫解答。何为卜筮?”子辛回答了巫鉴的问题,倒先反客为主起来。

“卜筮么……该是询问天地,获得神明的启示。若按我族来说,便是观星象的规律来决定凡人所需遵循的规律。”

“卜筮是否能决定一人生死?一国兴衰?”

“人人生死在天,而非卜筮所能及也。天下兴衰也是这般。”

“大巫所说,星象自有规律,凡人生死,天下兴衰也由天定,卜筮,并不能影响规律的循环,那么卜筮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这……卜筮只是指出了天象规律,使人顺应天意而已。”巫鉴略微沉吟,郑重回答。

“那么遵循卜筮结果,是否改变了已经注定的命运?”

“否!”这次巫鉴回答得很干脆。

“兴亡有数,因为卜筮而放过本该灭亡的叛逆,这不是改变了天命么?依我看,卜筮只是为了遵循某些人的利益条件吧?妇人将产,若卜不祥,能否改变孺子出生的事实?两国之战,仅仅因为一个不祥的卜兆而放弃征伐,是不是太草率了?”

“这……”巫鉴平静无波的心轻轻地颤动了一下,他长年累月观测星辰,已经很久不会有人能困扰他了,此刻一个十余岁的少年,竟然让他有些无从作答。沉吟片刻,凝声作答:“自上古以来,卜筮是不会强行改变事实结果的,只是当今巫教,已非昔日。我能告诉你的也就这般了。”

此刻的情景连子辛都有些猝不及防,他自七岁每日早课就是观帝乙早朝,几年以来的见闻已经远非寻常人所能及,这才能有这般惊人之语。不过话虽如此,若是换了另一个巫教之人,必然是雷霆暴怒,此事已经戳到了巫教某些人的痛处,不过看情形,巫鉴并不是那一类人。

一侧观礼的比干也是一脸惊容,任谁也无法相信,一个十余岁的少年能有这般惊世骇俗之言,这两年虽然常见子辛立于朝堂之外,也并未多想,此刻回想起来,满是惊骇。

“此子何人?”几个观礼的卜官一阵沉寂,过了许久才有人低声询问同僚。

“帝乙第三子子辛。那子衍礼试艰难通过,子启表现却是中规中矩。今日看来,这三人之中,最出彩的恐怕非此子莫属。不过这般言论,要想入巫恐怕不太容易。”另一人神情冷漠,巫教可容不下这种人。

“这礼试,子辛通过。”巫鉴略微沉吟,很快宣布了结果,不过他的话音刚落,几个礼官已经齐齐出声:“大巫,此子危言,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