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古代乡亲,董卓貂婵和吕布
2134100000038

第38章 三十八,姻缘

朵咱庄出现了一座两层楼房,上下十间;成为该庄唯一的楼房,也成了朵咱庄的一道风景线。不久又新建了五间平房。朵卓家是庄上最大的农户。

朵卓买了六十多亩土地,伺养一百多头牦牛和两百只羊。雇了五个长工。朵卓家已成为大西川屈指可数的的商户。

成为商户的朵卓家仍然罩着一丝淡淡的阴云,这就是朵卓还是盘不下媳妇。没有那么大的女儿在等他,和他岁数差不多的早就是几个娃的妈了。

年轻寡妇也有,此外还有被婆家休了的女人,只是寡妇大都守节,即使有不愿守节的,她们也不想嫁在娘家门上,再嫁是要让家乡人耻笑的,她们不想给娘家人丢脸,要走得远远的才好再嫁。一旦再嫁,就再也不回临洮了,也就是说没脸面回来了。那些被休了的女人要么自杀,要么走到远天远地再嫁,一辈子不回娘家,也是羞于回来见人。

狼岔裕赖多一进朵卓家,见了朵卓开口就说:“兄弟,你这会厉害得很。”

朵卓笑道:“厉害个啥,连个婆娘都没有。”

狼岔裕笑道:“不急,慢慢来,好事要慢慢成。”

朵卓叹息道:“再慢就老了。”

“老啥?你看起来还像尕娃们。”

二十三岁的朵卓看起来真的像十八九岁的尕小伙。

朵卓笑道:“你还把我说成神仙了。”

朵卓把客人领上楼。这里是朵母的寝室。

说了一会闲话,两个年轻人下了楼。

朵卓寝室在楼下。主人把客人让坐在炕上,然后端来火盆放在炕上,取来木碳放在火盆里,用火镰打火,一边自嘲:“叫你笑话了,侄儿们都不在。”意思是这些事本来是婆娘家做的。

客人宽慰道:“没啥,等娶上婆娘就好了。”

朵卓苦笑着摇摇头,转身出了门,过了片刻,提来茶壶,在火盆两边各放一个小罐罐,添上水,煨在火上,然后把铁架放在火上,把茶壶搭在火架上。

下面就得各自动手,把熬好的的罐罐茶倒在盅子,提起茶壶往罐罐里添上水,又煨在火旁,喝多少盅茶,这些动作重复多少次。

炕桌上放着小木匣,里面盛着旱烟,客人一般都自带烟锅。主人客人喝茶抽旱烟,一边说着话。

朵帖你氏双手端着盘子进来,盘子上放着馍馍。她低眉垂眼,平淡地向客人打招呼:“你来了呀?”然后把盘子放在炕桌上

客人欠欠身还礼:“你忙着呢呀?”

朵卓说:“先吃馍馍,一会饭就做好了。”

客人说着客气话:“看把新姐麻烦的。”临洮人称嫂子为新姐。

“没啥麻烦的。”朵帖你氏低垂着眼睑,淡漠地说。身为寡妇,她不能表示出一点的热情,也不能对客人表示出冷漠。她也不能转身就走,而是侧身出了门。

朵卓心里过意不去:“没婆娘的人麻烦得很,事事都要新姐关照。”

客人把烟锅在火盆上磕了磕,又装上旱烟,拿起火钳夹起燃烧的木碳点燃旱烟,抽了两口,双眼盯着对方,郑重其事地说:“我正要给你说这个事。你愁个啥?摆在眼前的女儿不去说,自寻烦恼。”

主人一头雾水:“摆在眼前?你说的啥?我辨不过。”

客人直说了:“丹藏恶喇泼的妹子呀。”

朵卓眼睛一亮:“你是说丹藏阿及娜?”

“除了她还有谁?”

“你是不是戏弄人,这怎么能成呢。”

“怎么不成?”

“我也这样想,可想来想去不敢。他是大头人,我是平头百姓,门不当户不对。”

“你现在是西川的大户。”

“大户也是平头百姓,可怎么能和头人家比。”

客人进一步提醒:“你这样想,家里有一个嫁不出去的妹子,遇上谁家都是大负担,更别说是大头人家。”

朵卓应道:“这到也是真话。”

狼岔裕多进一步开导:“他是大头人,在人前面活人,还要和周边很多的头人打交道,那么大的妹子还待在娘家,别说当头人的没面子,所有丹藏初哈什族人脸上都没光。”

朵卓一听这话有理,顿时精神大振,出口道:“看我笨的,怎么没想到,幸亏你提醒。”

客人说起笑话:“没娶婆娘的人憨着呢,等娶了婆娘就知道的多了。”

朵卓想了想说:“那就要请你当媒人了。”

狼岔裕赖多一口应承:“这事就交给我。”

“那就多谢你了。”

“兄弟之间有啥谢的,”狼岔裕赖多沉思了下说,“我直接去当媒人有点不合适,最好你亲自拜访一次,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试探一下他的口气。”

“好吧,改天我亲自去一趟。”

依照乡俗,很多人家结亲前彼次都要或多或少的了解,然后女方家放出话,决定事情的走向。

朵卓急不可待地跑上楼,把好事说给母亲。这是尊重母亲,并征得她的同意。

母亲听了欢喜地说:“我的娃,这么的好事还有啥说的,这可能就是你的姻缘,还有啥说的,抓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