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辨经》学生活
21767100000029

第29章 接识第七(1)

本章主要讨论了偏才的人难以了解别人的原因,以及在才性鉴定方面偏才兼才之人的不同表现和区别。首先,一般人只能识别与自己同类型人的长处,不能了解不同类型人的优点。其次,指出兼才与偏才的区别。兼才的人具备多种素质和才能,并且能够识别各种类型的人才。兼才之人与国体相同,这种人的特点是兼有德、法、术三种才能。再次,辨别偏才与兼才的方法。

原文

夫人初甚难知,而士无众寡皆自以为知人。故以己观人,则以为可知也。观人之察人,则以为不识也。夫何哉?是故能识同体之善,而或失异量之美。何以论其然?夫清节之人以正直为度,故其历众材也能识性行之常,而或疑法术之诡。法制之人以分数为度,故能识较方直之量,而不贵变化之术。术谋之人以思谟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而不识遵法之良。器能之人以辩护为度,故能识方略之规,而不知制度之原。智意之人以原意为度,故能识韬请之权,而不贵法教之常。伎俩之人以邀功为度,故能识进趣之功,而不通道德之化。臧否之人以伺察为度,故能识诃砭之明,而不畅倜傥之异。言语之人以辨析为度,故能识捷给之惠,而不知含章之美。

译文

人们在最初交往的时候,很难做到互相了解,而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却都自以为能够识人。因此,他们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别人,以为这样做就可以了解别人。他们在分析别人是不是善于识人时,就以为别人不会识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有的人能认识与自己同类型的人的长处,而看不到与自己不同类型人的优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品行清廉的人把正直作为品德的标准,因此他在选择人才时,就善于识别性格品行较为恒定的人,却不能识别富有谋略的人才;擅长制定法律的人以规矩道理作为准则,所以能识别很有器量、举止方正的人才,但却不注重富有权术、善于变化的人才;讲究权术谋略的人以思虑谋划为标准,所以欣赏有奇谋妙计的人才,但却不赏识遵纪守法的良民;才能之士以辩护为尺度,所以能识别方针策略的谋划,而不了解制度法规的根本;有智慧、有见识的人以推测揣摹旨意为依据,所以能掌握计谋韬略的变化,却不重视常规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化;注重各种手艺技能的人以建立功名为原则,所以能赏识热衷于功名的人,却不明白道德的教化作用;善于褒贬的人把能否进行严格的监督考察当作识别人才的标准,所以对能够识别真伪并善于言谈规谏的人比较敏感,而不喜欢洒脱不羁的人;能说会道的人把能否流利地论辩当作识别人才的标准,所以能发现伶牙俐齿之人的长处,却认识不到含而不露的美妙。

原文

是以互相非骏,莫肯相是。取同体也,则接洽而相得。取异体也,虽历久而不知。凡此之类,皆谓一流之材也。若二至已上,亦随其所兼,以及异数。故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能兼达众材。故兼材之人与国体同。

译文

所以,不同类型的人往往互相辩驳,否定对方,不愿承认对方的优点。遇到与自己类型相同的人就言语投机、相互吹捧;遇到与自己类型不同的人,即使长久相处,还是互不了解。凡是这种人,都属于只具备一种素质的人才。如果具备两种素质或者更多,那么这种人也就会兼具更多的才能,达至不同方面。所以,具有一种素质的人,只能识别一种类别的好处,具备两种素质的人,能够识别两种类别兼备的优点。具备所有人才的长处的人,也就能识别各种人才。因此兼材的人与“国体”这种人大致上是相同的。

原文

欲观其一隅,则终朝足以识之。将究其详,则三日而后足。何谓三日而后足?夫国体之人兼有三才,故谈不三日不足以尽之。一以论道德,二以论法制,三以论策术,然后乃能竭其所长,而举之不疑。

译文

如果想考察某个人某一方面的才能,只要一天的工夫就可以了。而要想探究的更详细一些,就必须花三天时间才行。为什么说需要三天时间呢?因为“国体”这种人才兼有三种才能,所以了解这种人不用三天时间就没法把他了解透彻:第一天用来探讨他的道德;第二天用来探讨他制定法律法规的才能;第三天用来讨论他的谋略与权术,然后才能认识他全部的长处,从而举荐他,无需怀疑。

原文

然则何以知其兼偏,而与之言乎?其为人也,务以流数杼人之所长,而为之名目,如是兼也。如陈以美欲人称之,不欲知人之所有,如是者偏也。不欲知人,则言无不疑。是故以深说浅,益深益异。异则相返,反则相非。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为不逊。逊让不尽,则以为浅陋。言称一善,则以为不博。历发众奇,则以为多端。先意而言,则以为分美。因失难之,则以为不喻。说以对反,则以为较己。博以异杂,则以为无要。论以同体,然后乃悦。于是乎有亲爱之情,称举之誉,此偏材之常失。

译文

然而,如何通过谈话来知道对方是兼材还是偏材呢?当一个人经常谈论各家各派的长处,并且一一加以品评推荐,这样的人就是兼材;如果一个人只陈述自己的长处,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却不想了解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样的人只能是偏材。偏材不想了解别人,对别人的话也听不进去。因此,和这种见识短浅的人谈论深奥的道理,谈得越深入,分歧就越大;分歧越大,双方就会更加对立,以至于相互攻击和诘难。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偏材的人看见别人多方面述说自己的处世正直,就会认为对方只不过是在自夸罢了;当他看见别人静静倾听他谈话而自己不讲,就认为对方内心空洞无物;当他看见别人高谈阔论时,就认为对方不够谦逊;当他看到别人谦恭礼让时,就认为对方低下浅陋:当他看见别人说话只显示某一方面的专长时,就会认为对方知识不够广博;当他看见别人说话旁征博引、语惊四座时,就会认为对方有意要哗众取宠;当他发现自己的想法被别人说出来时,就认为对方抢走了自己的成果;当别人发现他的错误并提出疑问时,他就认为对方不理解他的意见;当别人用相反的材料去说服他时,他就认为对方有意在和自己较量;当别人谈话时,内容有条有理、知识广博,他却认为对方的话讲得不得要领。他只有在与相同类型的人谈话时,才会感到高兴。于是他就会对对方产生亲近、偏爱的感情,去称赞、举荐对方,这就是偏材常有的偏失。

解析

本章是第六章的延续,主要讨论了偏材的人难以了解别人的原因,以及在才性鉴定方面偏材兼材之人的不同表现和区别。

首先,一般人只能识别与自己同类型人的长处,不能了解不同类型人的优点。比如“法制之人”,把循规蹈矩作为行为准则,所以能识别很有器量、举止方正的人才,但不注重富有权术、善于变化的人才。由于人们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了解别人,自然会互相辩驳,否定对方,不承认对方的长处。而遇到与自己同类型的人,则相互吹捧,认为志趣相投。

其次,指出兼材与偏材的区别。兼材的人具备多种素质和才能,并且能够识别各种类型的人才。兼材之人与国体相同,这种人的特点是兼有德、法、术三种才能。

再次,辨别偏材与兼材的方法。能够包容各家各派所长的人就是兼材,如果只是罗列自身的优点,希望得到他人的称赞,却从未想去了解别人的,就是偏材。偏材在鉴定人物时有诸多偏失,比如当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不同时,就认为对方有意在和自己较量。

偏材之人在接人待物上存在着许多缺点,这令今人警醒。作为一名领导,不要因偏材之人的缺点而弃之不用,应有容人之短的心胸,要综合地看待一个人,不要浪费人才,避免出现“小材大用”和“大材小用”的情况。

活学活用

勿以己度人

以己观人,就是以己心度他心,以个人的经历、学识、观点、内心思想为标准、为参照来判断他人的思想活动。

北魏节闵帝时期,尔朱荣把持朝政,另一个大臣贺欢带兵攻打尔朱氏,以清君侧为名,因此能得人心,聚集了正面力量,最后功成,杀了尔朱荣一家。

尔朱荣的弟弟尔朱世隆在外省为将,招兵买马准备报仇雪恨。他的一个部将叫房弼,当时任青州刺史,是一员著名的猛将,对尔朱氏一家向来忠心耿耿。他招集部下,欲割手臂上的血为盟,以齐心协力、尽心尽力去帮助尔朱世隆。

都督冯绍基是房弼的助手,深得房弼的信任,但他却一心想辅佐节闵帝,便想伺机除掉房弼。一天,冯绍基对房弼献计说:“现在天下大乱,人心不齐;要表现真诚之心,如果冒着严寒,割心前之血为盟,岂不是更能得天下人之心?”房弼是个血性之人,直肠子,将心比心,认为这个主意很好,就招集所有部下和当地老百姓,当着众人的面,在冰天雪地里,亦裸着上身,气壮声雄地叫冯绍基动手。

看着冯绍基微微发抖的手,房弼禁不住笑了,骂道:“快动手,老子冷着呢!”冯绍基一鼓劲,举刀割房弼胸前时,稍一用力,就把房弼杀死了,带着人马投奔节闵帝。

智慧金言

对手下人判断不准,把奸贼当作忠臣看,房弼吃的亏可谓大矣。对用人者来讲,这便是前车之鉴。

不计小过,量才为用

对待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要看本质和主流,“重大节,恕小过”,只要人的重大节操没有逾越界限,小节即使有所出入也是无所谓的。若是弃之不用,有些不安分的人才便会趁机作乱,让你后发悔莫及。

宋朝的时候,奸臣秦桧当权,有个书生模仿他的笔迹,以他的名义写了封信去拜谒扬州太守。太守发现这是一封假信,就将这封信送给了秦桧。秦桧见了这人,反给他一个官当。有人问秦桧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此人有胆量以我的名义写信,就不是一般的人物。如果不用一个官职将他束缚住,他就会逃到北方,或者逃到南方去为我们的对手效力。”

范仲淹狡猾的秦桧为了不使自己日后陷入诸多麻烦中,毅然任用有过之人,不是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可见他虽昏庸却也有精明之处。

但是,心怀天下之忧的范仲淹采取了与秦桧截然不同的方法,结果自然也大相径庭。

宋仁宗时,韩瑜任陕西安抚使,范仲淹任陕西宣抚使,共同抵御西夏。有姓张、李的两个青年,想为韩瑜和范仲淹出谋划策,又不好自荐,就刻了一个石碑,将自己的才干德行吹嘘了一番,让人抬着这个石碑从韩、范二公面前经过。韩、范二人见了,反而起了疑心,没有重用他们。后来,这两个人就逃到西夏去了,化名张元、李昊。西夏国主元昊听说了此事,十分好奇,就请他们去面谈,发现两人果然有才。元昊非常高兴,将他们视为谋臣,后来这两人成为大宋西部边境的大患。

智慧金言

“重大节,恕小过”是正确用人的一个重要方略,合理使用,会收到重赏严惩所达不到的效果。物无全美,人无至善,美中有不足,长中亦有短,如何正确对待人才的短处和小过,可以说是用人者得失成败的关键。

袁绍辱士丧天下

汉南天帝建安五年,袁绍和曹操决战于官渡。两军对垒,曹操军粮将尽,于是修书一封,急派使者前往大本营,令许昌的官员速运送粮草到官渡前线。不巧曹操的使节在途中被袁绍军捉住,押解给袁绍的谋士许攸。许攸搜出了曹操缺粮的告急信,就向袁绍报告这一重要情报,说:“曹操屯兵官渡,与我相峙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偷袭许昌则许昌可破,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将尽,可乘机两路夹击之,获得全胜!”袁绍说:“曹操诡计多端,这封告急信是诱兵之计,不可从。”许攸说:“曹操南来与我决战久矣,粮草告急属实,今若不乘机取许昌,必反受其害。”

正说话间,忽有使者自袁绍的大本营邺郡来,呈上袁绍的谋臣审配的信,说许攸在冀州时,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们收取民间杂税为己有,已经把他的子侄下狱。袁绍大怒,指着许攸大骂道:“滥行匹夫!还有面目向我献计!你与曹操有旧,想今你受他财贿,为他做奸细,今天来骗我!本当斩首,今权且留一颗头,快滚出去,今后不许见我!”

许攸所献之计实为高策,他退出后,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就要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纳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一句话点醒了许攸,于是许攸投奔曹操去了。

曹操听说许攸来投,欣喜若狂,来不及穿上鞋子,赤着脚跑出帐外迎接许攸,曹操把许攸迎入帐内,跪地向许攸求拜。许攸慌忙扶起曹操曰:“公乃汉相,我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曹操说:“你是我的故友,岂敢以名爵相分上下!”许攸说:“我不能择主,屈身袁绍,他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投奔于你,望收用我。”曹操大喜道:“你肯来我处,帮我成大业,我正求之不得,请快献破袁之法。”

许攸和曹操青年时期就是朋友,这次投奔受到如此礼遇,非常感激,就向曹操献破袁之术:“我有一策,不过三日,使百万之众不战自破,明公还肯听否?”曹操喜出望外,说:“愿闻良策。”许攸说:“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是蠢将淳于琼守把,他是酒色之徒。公可选精兵诈称袁绍的将领,带奇兵到乌巢加强粮草保护,乘机烧其粮草辎重,则军不出三日自乱矣!”

曹操闻计大喜。第二天,亲领五千兵马,打着袁军的旗号,军士皆束草负薪,人衔枚,马勒口,黄昏时分向乌巢进发,深夜突进乌巢,袭击守卫的袁军,放火烧了袁军的粮草,活捉了袁军守将淳于琼。曹命割去耳、手指以辱之。袁绍大军闻乌巢失守,无粮草接济,全军大乱,曹操乘胜追击,官渡之战袁绍大败,曹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智慧金言

一个人才有时远胜于千军万马。袁绍刚愎自用,对谋士许攸的计谋不但不采纳,反而侮辱他,而曹操则礼贤下士,采纳了许攸的计谋,袭击袁军粮草基地乌巢,袁军大败。《三国演义》对此评论道:本初(袁绍字)豪气盖中华,官渡相峙枉叹嗟。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袁绍辱士失天下,为后人所嘲笑。这就是不善识人,乱猜疑造成的后果。我们应引以为戒。

王维苦心育韩干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用人方面,人们也常注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而忽略那些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人才。这也是选才中的一个误区。即刘邵所说的:“能识同体之善,而或失异量之美。”在中国历史上,能失“异量之美”的人少之又少,而关于“识同体之美”的例子却数不胜数,例如王维识别韩干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