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
2211200000107

第107章 桑榆晚景 涌泉报恩

到清光绪末叶,随着欧风东渐,经济形势急剧变化,钱庄、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相继出现,票号式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王炽逝世,其子鸿图继之,力不能逮。后,王、李二家渐生裂痕,天顺祥格局大变,业务渐衰,全国各分号多有亏空。王炽之子主持的广州分庄亏折数百万,尤伤元气。宣统三年(1911年),王李二家派人到各分号结账,结一处收一处,煊赫一世的天顺祥基本结束。

王炽的儿子王鸿图缺乏他父亲那种坦诚、厚道、大气和宽容的精神,与生俱来的却是多疑、自负且心胸狭隘,这些都是经商理财的大忌。王炽去世之后,同庆丰(天顺祥总号)每况愈下、广州等几个王鸿图接手的分号也经营状况不好。天顺祥从商号变票号那天起,和同庆丰虽有统一的账务和汇兑上的往来,但其经营却是相对独立的。客观上,从那时开始,在银子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上早已形成王炽、李耀庭两个中心,王炽除了知道各票号的经营情况,同意李耀庭按业绩给予下属的薪酬和奖励外,其他业务从不过问。由同庆丰主管的两广、福建和贵州等省的票号,李耀庭概不过问,更不插手。同庆丰在银子周转出现不畅时,李耀庭只要知道,不管王炽吭不吭气,马上调拨银子加以补充,直到同庆丰走出困境。王炽在世时,同庆丰、天顺祥是一个整体,王、李为了一个目标经营,按照之前约定,不分彼此。王炽去世,王炽的后人一是经营不善,在不长的时间把同庆丰和几个下辖分号管得一塌糊涂;一是用人不当,下属别有用心鼓动其自立门户,拆分天顺祥,找李耀庭摊牌。每遇尴尬,李耀庭总想到王炽。冥冥之中,他似乎看见王炽就站在面前,一双满是期待的眼睛凝视着他,对他说:耀庭,我的儿子小斋他做到了我对他不吹(抽鸦片)、不赌、不嫖的告诫,但他却没有守住王家经商的气质和胆略,这是上天和爹妈给的,不能怪他。当我撒手而去的时候,只能把同庆丰交给他,没有任何选择,请多多关照小斎,拜托了┅┅。就分家之事,李耀庭与渝号的几个高管席茂之、陈曼堂商议。席茂之说:“耀庭,王小斋想自立门户可以毫不犹豫地同意他,其实这种格局还在王炽先生未患重病前就已经形成,并且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它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但是,却不能再给同庆丰和下属的几个票号调拨银子,由于王小斋不善经营,又不能识才用才,补多少银子进去都只能被打了水漂。倒不如让他维持现状,若能用对人,也许会绝路逢生,实在维持不下去只有收庄,到那时天顺祥再雪中送炭,给他一笔颇为可观的银子,让他们一家能舒舒服服地过日子,我等也就对得起王炽先生的在天之灵了。”陈曼堂说:“耀庭,茂之所言极是,这样既可解王小斋于危难之中,又满足了他自立门户的要求,可谓两全齐美矣。”李耀庭神色凝重,颇为动情地说:“我也认为天顺祥和同庆丰早已貌合神离,成为两个各自为政的实体,而王小斋和陶玉泉(王小斋手下主管)是两个极为聪明的人,他们想要的是银子,并且说得很清楚,是王炽先生该得的那份红利。可以说,天顺祥这些年积攒起来的红利都是王炽先生的,因为直到逝世他都是天顺祥的总管事,这点我们三人都得承认。”席茂之和陈曼堂频频点头,都说王炽先生的地位任何时候都没有动摇过。李耀庭接着继续说:“但是,这几百万两银子的红利,王炽先生心里也十分明白是如何积攒起来的,它凝结了哪些人的心血和汗水,所以直到噎气时他也没有言及此事,在他的遗嘱中,更是只字未提此事,在他的心目中,同庆丰不该参与天顺祥额外分红。王炽先生的高风亮节,是我等顶礼膜拜的楷模啊,在古往今来的商贾中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正因为如此,我等才投奔和聚集在他的麾下,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成就了同庆丰、天顺祥,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自己。”李耀庭问陈曼堂:“曼堂,完全结算下来,天顺祥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红利是多少?库存还有多少?”陈曼堂回答:“所有红利为三百八十三万两银子,这些年捐赠、送礼和填补亏空以及自用花费的银子为一百九十六万两,现库存红利银子一百八十七万两。其中重庆库存一百一十三万两,北京三十六万两、汉口二十万两,剩余的十八万两,分别在上海等分号。”李耀庭又问:“曼堂,同庆丰和北京、重庆的业务汇兑相抵,亏空多少?”“八万两。”李耀庭说:“刚才我等和王炽先生的关系已讲得很清楚,别说花点银子,就是需要我等两肋插刀,也是万死不辞的,所以我决定从天顺祥的红利中,分一笔银子给王小斋,让同庆丰振作起来。”“耀庭,你打算给多少?”席、陈异口同声问。“亏空的那八万两除外,再给王小斋二十五万两。”两人十分惊诧,待回过神来,席茂之几分疑惑而又有些不情愿地说:“耀庭,不能一次给王小斋这么多银子,其实他在信中已隐约流露,哪怕能得到十万两就心满意足了,你不担心他又把这二十多万银子打了水漂?”陈曼堂也十分着急,插话道:“耀庭,总数给他这么多银子可以,能不能分两步走,首先给二十万,扣除亏空在帐的八万两,留下十三万两,在王小斋陷入困境,走投无路的时候再给他。”“茂之、曼堂”李耀庭说:“我之所以作出如此决定,是我等向王炽先生应尽的一份心意,如果没有对王炽先生报知遇之恩的感情,我等能给王小斋这么多银子吗?一句话,只要我三人在,王小斋一旦陷入窘境,我等都不能袖手旁观,要让王炽先生含笑九泉┅┅”陈曼堂眼里含着热泪,说:“耀庭,你决定了,我会尽快办理。”“曼堂”李耀庭说:“不忙,请茂之用电报给王小斋回个电函,同意天顺祥和同庆丰各自立门户,从红利中分给王小斋三十三万两银子,扣除重庆号为同庆丰亏空垫支的八万两,即刻调拨二十五万两。”

说到同庆丰的亏空,还得提提造成亏空的原因。王鸿图用人不当,同庆丰管事陶玉泉处心积虑,他给王鸿图出主意:同庆丰要走出困境重铸辉煌,只有收缩分散的力量,避开西帮票号的锋芒,另辟蹊径。“大少爷,我的想法应该毫不犹豫地决定将福州、贵阳、南宁立即收庄,只留昆明和广州两个号,并且把广州号移到澳门去。”广州因为朝廷禁赌,还派了号称“官屠”的岑春煊出任广东巡抚,李耀庭的大儿子李湛阳担任警务道,他俩一到广东,雷厉风行,广东色情和赌博场所纷纷关门。于是,澳门开辟了第二战场。赌徒们去了澳门,把广州的银子都带去了,酒店、茶楼、烟馆、妓院通通南移,每天广东澳门两地流通的银子不下百万两。有实力的票号也跟着在那边开设新号,票号汇兑之兴旺,要排一两个时辰的队,才能兑到现银。蛊惑产生了效果,王鸿图任命陶玉泉为澳门票号管事,将多地收庄的银子集中到澳门,为陶玉泉卷走五十万两银子搞人间蒸发提供了可乘之机。(资料出自昭通作家曾令云长篇小说《李家花园》)

李耀庭的帮助无疑是雪中送炭,让王鸿图绝处逢生。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鸿图任第一届云南商务总会协理。宣统元年(1909)继任第二届商务总会总理,次年倡办昆明耀龙电灯公司,民国3年(1914)参与开办昆明自来水公司,其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当时亦称雄云南商界。

自古英雄惺惺相惜。王炽、李耀庭是肝胆相照的商海兄弟,同庆丰、天顺祥则是西南大地上两朵同根的奇葩。《昭通史话》上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王心斋病故后,李耀廷继续主持天顺祥至宣统三年(1911年),凡与王心斋有关财产、债务皆分割得清清楚楚,“无昧天之思,无昧心之举,世谓古今难得一人。”

注:曾令云,中国作协会员。四川隆昌人。1975年毕业于云南师大化学系,1984—1986年在中央党校读研究生。历任昭通地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长,昭通师专、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现为昭通市委巡视员,市文联主席。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长篇纪实文学、电视连续剧剧本等,计400多万字。报告文学作品多次获奖。(摘自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