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22134900000011

第11章

妈妈想了想,说:“你的确不是一匹拉着战车飞奔的马,也不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可你不是废物,你是一只忠诚的狗。虽然你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本领也不大,可一颗诚挚的心就足以弥补你所有的缺陷。记住我的话,儿子,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要珍惜你那颗金子般的心,让它发出光来。”

汤姆听了妈妈的话,使劲地点点头。

在历尽艰辛之后,汤姆不仅找到了工作,而且还当上了行政部经理。鹦鹉不服气,去找老板理论,说:“汤姆既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不懂外语,凭什么给它那么高的职位呢?”

老板冷静地回答说:“很简单,因为它很忠诚。”

虽然,考察一个人是否优秀,有许许多多的素质要求——学历、能力、勤奋、主动、正直、负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们更愿意信任那些忠诚的人。阿尔伯特?哈伯德说过:“如果能捏得起来,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镑智慧。”意思是说,忠诚比智慧更加珍贵。如果一个人没有忠诚,即使能力再高、本事再大,对公司也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并且潜在的危害一直存在,想得到老板的重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索尼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想进入公司,请拿出你的忠诚来。”这是每一个意欲进入日本索尼公司的应聘者常听到的一句话。索尼公司认为:一个不忠于公司的人,再有能力,也不能录用,因为他可能为公司带来比能力平庸者更大的破坏。朗讯CEO鲁索说:“我相信忠诚的价值,对企业的忠诚是对家庭忠诚的延续。我从柯达重回朗讯,承担拯救朗讯的重任,这是我对企业的一份忠诚。我一直把唤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心正”与“意诚”是古代中国儒家心目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先有心正才会有意诚,意诚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没有忠诚,便没有真正的信仰,也很难结交到真正的朋友。忠诚建立信任,忠诚促进亲密。只有忠诚的人,才会得到周围人的尊重、信任与钦佩,你的一生必将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

选择诚信才会拥有快乐

美国有位妇女叫凯瑟琳?克拉克,她开了一家面包公司。开业之初,她就公开宣布,自己公司的经营原则只有一条“以诚取信”。为此,她规定自己生产的面包如超过3天不得出卖,凡是超过3天卖不出去的面包由公司收回销毁,这样的规定虽然使公司增加了不少麻烦,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由于它信誉好,面包新鲜,结果销量直线上升,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凯瑟琳面包公司的生意因此越来越好了。

有一年秋天,加州发生了水灾,粮食紧缺,面包一度脱销,许多人因买不到面包而挨饿。尽管如此,凯瑟琳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照样派人将超过3天的面包从各个销售点收回来。一次,运货员从几家偏远的商店收回了一批过期面包,在途中被一些饥民截住,他们提出要购买车上的面包。运货员碍于公司的规定,说什么也不答应,引起了饥民的一致抗议。他们围住货车,说什么也不让车走,于是双方发生争执,人也越聚越多。

几个敏感的记者闻讯纷纷前来探究缘由。运货员无可奈何地说:“不是我们不通情理,不愿意卖给他们。实在是我们公司有严格规定,严禁在任何情况下将过期面包卖出去,如果明知故犯,将被开除。我也不能因违反公司规定而砸了自己的饭碗呀!”记者听了,对运货员忠于职守,严格按公司规定行事的行为十分赞赏,但他们又劝说道:“先生,现在是非常时期,你就灵活一下,把车上的面包卖给他们吧,总不能看着他们挨饿你却无动于衷吧?这样也太不近情理了。”

运货员面有难色地说:“不是我不近情理,只是公司规定……”说到这里,他突然眼睛一亮,对记者说:“主动卖面包我是万万不同意的,但是如果他们强行上车去拿我是没有办法的。”“强行上车拿面包岂不是公开抢劫?”记者不解地反问道。

“如果拿了面包,又留下了钱,抢劫面包不就变成强买面包了吗?非常时期强买应算不得什么大事!”运货员说罢,狡黠地一笑。在场的人恍然大悟,大家一拥而上将车上的面包“强买”一空。运货员假装阻拦,记者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一动人的场面。

几天后,凯瑟琳面包公司信守许诺,宁可将过期面包收回,也不违反原则的新闻见诸报端,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引起了无数人的称道。他们诚实无欺的公司原则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当经济转入正轨,生活恢复平静之后,各面包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凯瑟琳经营的面包公司因为信誉好,大家十分信赖,营业额直线上升,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销量增加了5倍多,令其他公司望尘莫及。业务量扩大了,凯瑟琳的经营宗旨却始终不变,在经销商和消费者中间享有的信誉长久不衰。光是这一点就为她带来了滚滚财源。经过10年的努力,凯瑟琳的家庭小面包公司一跃而成为现代化的大企业,每年的营业额由最初的2万美元增加到400万美元,凯瑟琳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富婆。

不怕犯错,才能不犯同样的错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缺少阅历,没有经验,怎么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呢?犯错误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一种收获。

二十多岁刚出校园,就算你的理论基础再扎实,可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就不知道如何运用了,于是就会犯错误。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经验是每个人给自己所犯的错误取的名字。”美国的科学家约翰?惠勒更是直言不讳:“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尽可能地快点犯完错误。”作家和物理学家在对待错误的认识层面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和戏剧效果的巧合,这两句跨越时空的对白几乎说出了所有关于经验和错误的事实。

其实,二十几岁的时候,就算犯了错误也不可怕,人在错误中学习来得更深刻。问题是犯错误也要犯的有品位。这意思就是说,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我们从错误中得到经验,而经验促使我们走向成功。

我们几乎每一天都能从各种各样的媒体中听到别人成功的欢呼和感受到成功者的喜悦。的确,二十几岁,正是理想张扬的年纪,有谁会不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日子?有谁会不渴望有这样的成就呢?

可是,为什么二十几岁的我们总是停留在原地呢?是因为二十几岁的我们被错误束缚了手脚,认为错误是很严重的事情,认为一失足就成千古恨。所以我们不敢尝试,不敢尝试就无法突破,无法突破就停滞不前。

喜鹊和乌鸦同时向百灵学习唱歌。喜鹊的基础没有乌鸦好,但是它反复练习,不怕犯错误,在百灵的指导下一天天进步。而乌鸦自恃天赋较高,又怕犯错误被别人嘲笑,一直不肯开口练习。终于喜鹊学成毕业,成为了森林歌王,而乌鸦则一事无成,只要它一叫就会招来一片怒骂声。

综观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无不是在错误中反思,从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世界上没有人不犯错就获得了成功的,可以这么说,成功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的。对于二十几岁的我们则更是如此。从大错到小错,从小错到无错,从无错到成功,这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已经获得成功的人和二十几岁还在徘徊中的人,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成功的人敢于犯错,而且犯了很多不同的错误;但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则不敢犯错,甚至希望一个错误都不要犯。

爱因斯坦和他的同学曾经是很要好的朋友。爱因斯坦四岁还不会说话,七岁还不识字,常常犯错误。而他的同学是个乖孩子,很少犯错误。为此,爱因斯坦没少受父母、老师的批评,而他的同学则经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那时候,爱因斯坦的老师就断言,这个孩子实在是太笨了,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理由是:他脑子有问题,老是犯错误。而最后,爱因斯坦成了举世着名的物理学家,而他的同学,那个几乎不犯错误的孩子又有几个人能够记得他呢?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要像爱因斯坦一样勇于犯错误。现实中很多事情可以参照过去人做事的办法,然而很多办法却是无法复制的,毕竟事过境迁,而且更多的事情是前人所没有遇到过的,根本谈不上学习前辈的办法。

要知道实践出真知,二十几岁的人只得去尝试,错误当然在所难免。但敢于犯错误不是盲目蛮干,是对错误有预见和估算的自信,是有敢为人先的气魄。勇于犯错是对未来的实力挑战,是探索未来的锋利宝剑。

是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敢于犯错误,但要尽量少犯同样的错误。聪明人和愚蠢人的区别就是,聪明人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而愚蠢人同样的错误会犯多次,甚至是屡教不改。我们允许自己犯错,但我们不能允许自己同一个错误犯两次,甚至三次。

郑杭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员,他刚来公司的时候销售业绩排在倒数第一,一年后就成了销售冠军。此后,郑杭的销售业绩稳步增长,月月得冠军,年年得冠军。很多同事羡慕不已,向郑杭取经,问他有什么秘诀。郑杭从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的笔记本,对同事说:“这就是我的秘诀。”同事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郑杭与客户打交道时所犯下的每一次错误,以及每一次犯错误后的心得。

所以,面对错误的心态同样重要。面对错误,我们是放纵,还是置之不理,还是总结经验教训?

错误一方面使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也促使他们警醒。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善于从错误中思考和总结。如果我们对自己犯的错误置之不理,那么错误对我们来说仅仅就是一个错误,而不会成为经验和教训。

二十几岁的人最应该学习的是总结错误,这是一次理性的回想,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必经之路。思考错误是智慧的升华,是预见未知、开拓新空间的前提。只有善于分析错误,才能有所收获。如何使犯错误的成本降至最低?如何使犯错误的人进步得更快?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

别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唐代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人物温庭筠,原是宰相温彦博的后代。他才思过人,名词佳句传遍天下。但他一生落魄坎坷,屡试不第,只好流落于江淮之间,潦倒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不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结果是空误了满腹才情,终其一生功名无成。

温庭筠在诗文词赋上费尽了苦心,但却不注意自己的穿着仪容,嗜酒好赌,经常与一些无赖子弟聚赌生事,动辄喝得醉醺醺。因为他的形象不堪入目,人送外号“温钟馗”,由此可知他是何等的不注意修身。虽然温庭筠小节不修,但江淮的一个官员姚勖却非常怜惜他的才华,送给他一笔银子,用以资助他求学上进。不想温庭筠却把这些钱全都花在了寻花问柳上,虽然是文士风流,但终究有负姚勖的期望。于是,姚勖非常生气,就把温庭筠叫来打了一顿板子,希望他能够改过自新。

但这顿板子,却没有让温庭筠悔改,反而因此送掉了姚勖的性命。

温庭筠的姐姐非常疼爱温庭筠,她认为弟弟之所以屡试不第,就是因为姚勖惩罚了他的缘故。所以,有一次姚勖去拜访她的丈夫的时候,她冲出门来,抓住姚勖破口大骂。姚勖受此羞辱,连气带病,竟然被活活气死了。

实际上,温庭筠屡试不第,与姚勖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他考试的时候喜欢作弊。以他的才情,别说是作弊,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中举。可是,他每次答完自己的试卷之后,就替别的考生答卷,而且是一答就是数人。所以,他又有一个“救数人”的外号。考官沈侍郎虽然知道他不守规矩,但还是不忍心因此而失去这个人才,就有意将他的座位单独安排。但温庭筠习性不改,竟然一次性给八个考生口述答卷。到了这种地步,考官只能剥夺他的进士资格。

当时,皇帝非常喜欢《菩萨蛮》的曲调。宰相令狐绹为了投其所好,就把温庭筠的作品假充是自己所作,送入宫中,并叮嘱温庭筠万不可以说出去。但是,温庭筠前脚离开令狐绹的门,后脚就到处宣扬这件事,让令狐绹丢尽了颜面。而后温庭筠又讥讽令狐绹,说他没学问、没文化。令狐绹心里虽然生气,但他毕竟不是无行小人,只是贪名而已,所以并没有报复温庭筠,仍然视他为朋友。

可是,温庭筠却因此而憎恨令狐绹,恨他不让自己中举,有意回避令狐绹,继续酗酒闹事,结果触犯禁令,被巡夜的虞候抓住打掉了牙齿。于是,温庭筠又去找令狐绹哭诉。令狐绹闻知大怒,就命人将打伤温庭筠的虞候拘来,替温庭筠出气。不想虞候却如实说出了温庭筠当时的丑事。从此,温庭筠的污秽行为传遍了天下,温庭筠的仕途进取之路也就这样被他自己亲手断送了。

像温庭筠这样倚仗自己有才有能,却不明白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凡事只论人之过,闲时招惹是非,是社会生存之大忌。所以,当子贡问起如何在官场上谋生的时候,孔子指点他说:凡事要多看,多学,多经验,多体会,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疑问,任何时候也不可以轻率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因为你任何形式的表达都有可能引发别人的不安心理。所以,少说话,多用两只眼睛看,是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门。

所以,无论拥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通常会把自己估高,有些人根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却不愿意干简单普通的工作;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以为自己是人才了,就希望社会能争相高薪聘请,有时甚至有单位来聘用还挑三拣四不愿意去,宁愿什么也不干,也不愿意像其他人一样去工作。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总是会因为过于高估自己而忽略了尊重别人,却不想想任何事业都是由许多人合作而完成。如果你不知道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闭上嘴巴,或者是在心里缺乏对别人的敬意,那么,你的事业必然是一无所成。

刚愎自用害处多

刚愎自用的人自恃有一定的能耐,在自己的工作、事业上做出过一定的成绩,因而自大自傲,自我感觉一直良好,甚至达到了自我陶醉、不可一世的地步。有的刚愎自用的人甚至还是典型的自我崇拜狂,看他人是“一览众山小”,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统统都是错的,这类人个性孤傲,对人冷若冰霜。

刚愎自用的人都很顽固、守旧、偏执。对于某种理念,过于专注,他认准了的事,就坚持到底,死不回头,还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在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实际上,他们认的却是死理儿,一点灵活性都没有。这类人面对世界的发展进步,总觉得是不可思议或是在瞎胡闹。自己的这种想法,明明是与时代潮流相违背,却反过来认为是时代在倒退,是一代不如一代。这类人对新事物、新人物、新现象、新趋势一百个看不惯,视为洪水猛兽。有时,他们的言行比保守派还保守、比顽固派还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