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要执着
西方有位哲学家讲:存在即是合理的。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只要是符合内外一致规律的事物,应该就是合理的。既然是合理的,那么就应该不为外界所左右。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一、人要有一定之规
走自己的路,就是要有主见,有主见,就是要不轻易被别人说法所左右。
有个寓言,讲的是爷孙俩骑不骑驴都错了的故事,听起来颇有趣,也让人深思。故事说,爷孙俩骑驴外出,开始爷爷坐在驴上,孙子徒步,这时遇见几个少年,他们立即指责这位“爷爷”,怎么只图自己享受,让自己那么小的孙子走路。爷爷一想也对,孩子那么小,是不宜辛苦跋涉。于是爷爷下驴,换孙子坐上去。
孙子坐上去还没一会,又遇见几个年纪大的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责备驴上的那个小孩怎么能够让自己胡子已经花白了的爷爷走路,自己却悠哉游哉地安享快乐呢!这孙子一想,也觉自己不对,自己年纪轻轻的,却让爷爷劳累,真是过意不去。这孙子也从驴上下来,他们干脆两人都不骑驴,一起徒步赶路。
没走一会儿,又遇见几个人,他们嘲笑说,这爷孙俩真是糊涂,拿着坐骑不用,白白用脚赶路,真是蠢笨如驴。这爷孙俩想了一想,不无道理。怎么能让人走路,却让天生驮物的畜牲闲着呢!
于是这爷孙俩全骑上驴去,还没走上几步远,又遇见一群人,他们又批评道,你看这爷孙俩像不像话,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驴压死了吗?畜牲虽是畜牲,好歹也是条命啊!这爷孙俩一听,也觉对方没有说错,他们又下来徒步。可是这下他们犯难了,不知所措。
事实上,他们完全没必要受别人言行左右。怎么骑,都是有道理的。自己掌握去吧!
二、及早找到过错的症结
如果不找到真正的错误的症结,那就势必要重蹈覆辙。
一个犹太人养了一群鸡。一天,他急急忙忙跑来找拉比说:“拉比,我的鸡得了鸡瘟,已经死了一半。”
“你给它们吃什么?”
“大麦。”
“你应该给它们吃小麦!”
第二天早上,这犹太人又气喘吁吁地跑来了:“拉比,又有五十只鸡病死了。”
“你给它们喝什么了?”
“冷水。”
“唉,你应该给它们喝热水!”
两天之后,那犹太人又来说:“拉比,现在我就剩下十只鸡了!”
“你给它们喝的水从哪儿弄来的?”
“从井里呀!”
“你应该给它们喝泉水!”
不久,这位犹太人又带来了最新消息:“拉比,我的最后一只鸡也死了。”
“呀呀呀,”拉比叹息道,“这太可惜了。我还有许多很好的建议还没来得及向你提呢!”
可见,一味听别人的却不一定正确。好为人师是许多人的通病,但却往往是瞎子领瞎子。不要急切下任何断言,宁可多听、多了解,答案其实就在说者的口中。
三、盲从就是丢失自我
盲从别人,就会失去了独立的自我,其结果,无异于减损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对自己的事情无补。
有一个人带了一些鸡蛋在市场贩卖,他在一张纸上写道:“新鲜鸡蛋在此销售”。
有一个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想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字涂掉了。
不久,又有一个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去哪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
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二个字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的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
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
结果所有的字全都涂掉了,但是他所卖的鸡蛋,反而不如以前的多。
爷孙骑驴、众人评画、犹太人养鸡以及上面这则卖蛋的故事,都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有时我们做事,不要受别人所左右,否则会适得其反。《中庸》讲“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可见,只要是符合内外一致的规律,就尽管甩开膀子干就是了。不然的话,就会畏首畏尾,人生将毫无起色。
识时务者为俊杰
孔子说:“那些次于圣人的贤人,能推断探究到一部分事物的道理,由此也可以达到有诚心。有诚心,就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更易明确对与错,明确了是非对错就要去行动,一行动就会发生变化,一个人的改变就会使社会产生影响别人改变的教化。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化’的境界。”
(——《中庸?致曲章》)
《中庸》这段话中,有一个核心的字,叫做“化”。化,就是因时而中;“化”,就是善于判断环境,趋利避害。用我们常用的一句话讲,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
《孙子兵法?虚实篇》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就是说,不仅用兵应随着敌情的变化而采取适宜的战法,就是办事情也要因时因地制宜,切不可死搬教条,硬套框框,不同性质的矛盾,应当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一、机智才能从容应变
随时应变,是一种机智。只有机智的人,才能在千变万化的形势中,应付自如,化险为夷。
着名的晏子名晏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人,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他虽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思维敏捷,高于才智。有一次,他奉命出使楚国,楚王见晏婴个头太矮,就戏弄他说:“堂堂齐国为何派个矮子来访问我们国家,看来齐国是没有更好的人了。”晏婴严肃地回答说:“我们齐国派使者出访有个规矩,那就是:有贤才的人出使上等国,不才的人出使下等国;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我晏婴是小人,又最不才,所以让我出使楚国。”楚王很尴尬,只好自我解嘲说:“我本来要戏弄他,反而被他耍笑了。”于是不敢轻视晏婴,改换态度,对晏婴以礼相待。
晏子使楚,大家都很熟悉,楚王在这件事上,没有注意到中庸学上“以诚而化”的这一道理,结果却被晏子戏弄。中庸学倡导礼贤下士,广招天下贤才。可楚王太不识时务,居然还戏弄聪明绝顶的晏子,自然是捞不到一点好处的。
二、激流勇退与激流勇进
进退之间,最难抉择。由于形势的变化,也许原来一直求“进”并已得益于“进”的你,这时反而应当求“退”了。否则将大祸临头,反受其害。这方面的例子固然很多,但范蠡与文种的故事则最能给人们启迪。
越灭吴以后,在贺台之上大摆宴席,招待各位臣下。宴席间,群情甚是欢洽。实现了灭吴复国的大计,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越王勾践却神态反常,面无喜色。范蠡私下感叹道:“大王不想归功臣下,这就打开了怀疑猜忌的大门,有功之臣又该倒霉了。大王的为人,可以和他共患难,而不可以共享安乐呀!”次日,范蠡入见越王,要求辞行,说:“我听说过,君主受了屈辱,臣子也就不能苟且偷生。过去,大王在会稽被吴王夫差打败,做了俘虏,蒙受莫大的耻辱,我之所以未能死节的原因,是想忍辱负重,帮助大王完成复国安民的大业。如今,吴国已经灭了,我请求大王能开恩赦免臣子在会稽犯下的死罪,留下一条生路,让我归老于江湖之间,以了却残年。”勾践好言相劝,再三挽留也不成。第二天召见范蠡,范蠡已不辞而去了。后来,范蠡经商,致富后就周济亲朋,曾三致千金。历史上称他为“陶朱公”。
范蠡不辞而别,大夫文种觉得事情不妙,也抱病不朝。有一个和文种心怀芥蒂的家伙,以为时机已到,在越王勾践面前诬陷说:“文种自以为有功未得封赏,就心怀不满,怨恨大王,因此借故不朝。”
越王也一向知道,文种的智谋才干远在众人之上。灭吴后,没有派上用场,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慨。唯恐有朝一日闹起乱子来,没有办法制服他。所以早就想拔掉这颗钉子,却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这次,越王借着探病的名义,亲自造访文种的住处。进屋以后,先解下佩剑然后才落座。看了一眼文种,说:“爱国的仁人志士不忧虑个人的身家性命,所忧虑的是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实现。您有七套办法,我才用了其中的三套,就足可以灭吴国而使我又登上了越王的宝座。如今还剩下的那四套办法想用到什么地方呢?您愿意为我谋算已埋入地下的吴的先人吗?”说完,也不等文种答话,就乘车离去,有意将宝剑遗留在座位的旁边。
文种取过长剑一看,剑名叫“属镂”,即是吴王夫差赐给伍子胥自杀的那一把。文种哀叹道:“古人云:‘大功大德往往得不到好报。’我后悔当初不听范蠡大夫的话,以致落到今天的下场。”接着又大笑着说:“百世以后,有论古人优劣的学者,一定拿我和吴国敢于冒死直谏的忠臣烈子伍子胥相提并论。这是我的光荣,死了又有何恨?”说完就用剑自杀了。
文种之死,令人惋惜。然细思品味,读者不难看出,处于这样一种艰险的环境中,只知进,不知退,他实在太不识时务了。其命运,必然是悲惨的。
三、择主而事与释人之疑
“择主而事”,是因时而变的另一个行事法宝,它虽和释他人之疑并不直接关联,但它发生在陈平身上则都属于中庸学“见机行事”的学问范畴了。
秦末楚汉相争,项羽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众多。但项羽是一介武夫,只知斗力,不知斗智,聪明的人都看出他终究不是刘邦的对手,所以都跑去投奔刘邦。谋士陈平早有背项投刘之意,只是没得到机会。这一次,机会终于来了,项刘两军又在黄河两岸对垒,渡过河去,就是刘邦大营了。陈平瞅个机会,背了随身衣服溜出项羽大营,穿小路来到黄河边,在一僻静处寻到一条小船,求艄夫把他渡过河去,讲定银两,艄夫答应了。
下了船,撑进河中,艄夫向对岸划去,却不时用眼睛瞅量陈平。陈平是机灵之人,不久就明白了艄夫想干什么。原来陈平为逃出项营,换上了昔日的绸缎衣服,又随身背了个包袱,看来艄夫是把他当成富商,想点子谋他钱财了。其实,陈平为了逃跑轻快,并没带多少银钱。陈平暗想,若在旱地上,别说一个艄夫,就是这么十个八个,也不是自己对手。但现在是在湍急的黄河上面。自己虽然会点水,但比起艄夫来那肯定差得远,若他动起手来,说不定自己会丢了性命。怎么办呢?陈平想,艄夫谋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是自己的钱财,让他明白自己没带多少钱,他是肯定不会动手的。但此事又不好明说,怎么办呢?陈平灵机一动,自己何不来个自亮底细。
想到这里,陈平解开包袱,把带着的衣服一件件抖开。那艄夫果然把眼睛盯在包袱上。抖完衣服,陈平把那仅带的几两碎银子放在包袱边,取过一件短衣,脱下身上衣服,艄夫果然又盯着陈平身上,看带钱没有。脱得精光,让艄夫看清之后,陈平慢慢换上短衣,拿了条竹竿,帮艄夫撑起船来,并表现出蛮内行的样子。
艄夫原想到河心动手,打陈平下船,然后抢包袱内的银钱。等看明白了包袱中无甚钱财,客人身上也没带钱时,艄夫早已变了主意。等看到陈平也会习水驾船,艄夫更不敢妄动了,平安地把陈平撑到对岸。陈平付了船钱,奔刘邦大营去了。
陈平看透了艄夫的谋钱企图,审时度势地向艄夫表示出自己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带了许多钱,打消了艄夫谋财害命的企图,得以平安脱身。
所谓审时度势,就是审察时机,忖度形势。这是基于对客观形势的准确判断而采取及时恰当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它既包括对形势的客观分析与正确判断,又包括主观上恰当地把握时机,驾驭机遇,作出正确处置的能力。中庸学强调的就是这种审时辨机的智慧,以及把握时机、驾驭机遇、作出决断的魄力和应变力。善于审时度势,是古往今来高明人士的共同特征。
世事是千变万化的,任何人也没有能应付一切变化的神机妙算。但有一条是可以办到的,那就是应时而动,顺时而变,迅速扭转被动局面,使事态尽可能地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没有机会,就创造出一个来
1掌握主动出击的关键时刻
对于很多求人办事的人来说,最大的苦恼在于找不到一个恰当的机会。其实,机会不是仅仅靠等待就能得来的,它也要靠有心人去主动创造,同时,机会一旦出现就要牢牢抓住,没有抓住的永远都不能叫作机会。
秦国宰相范雎受到秦昭襄王的充分信任,在内政和外交上为秦国做出了很大贡献,使秦国在当时建立了霸主地位。他的权势不仅在秦国国内,而且对其他诸侯也有很大影响力。
但是,在他为相的后几年,出现了令范雎“惧而不知所措”的事情。事情发生在他为相的第七年,由他所推荐而被提拔为将军的郑安平,在和赵国的一次征战中苦战不敌,率兵投降。过了两年,他所推荐的河东太守王稽,又因私通诸侯被诛。按照秦国当时的法律,投降和私通外邦都是重罪,而推荐者也须连坐,就是说推荐者和犯罪者一样,也得被诛杀头。只是由于他深受昭襄王信任,才被豁免。
相继发生的这两件事,使得范雎心里感到恐惧和不安。
这一消息很快传开了,那些早已虎视眈眈等候时机的各国说客们见此良机莫不大感兴奋。
燕国有一位名叫蔡泽的说客听到这一消息认为机不可失,于是立即动身前往秦国。一到秦国,他便托人介绍,晋见范雎。
游说的人以及被游说的人都是说客出身。蔡泽现在的情形和15年前范雎的经历大同小异,这使得范雎不禁产生了一种沧桑之感。他苦笑着接见了蔡泽。
蔡泽说道:“逸书上有记载:‘成功者不可久处。’你该趁这个时机辞去相位才算聪明,这样人们才会赞誉你的清廉如同赞誉伯夷,同时你也才能够保持长寿如同亦松子(相传为神农时雨师)。如果你只知晋升不知隐退,只知伸不知屈,只知往不知退,必然会带给自己祸害。这个比喻,请您三思。”
范雎答应着说:“善。吾闻‘欲而不知止,则失其所欲;有而不知止,则失其所有。’先生幸教,雎敬受命。”
几天之后,范雎进朝,推荐蔡泽,自求隐退。昭襄王挽留他,但范雎辞意坚定,并假托重病在身,最后终获应允。
蔡泽主动出击,成功地抓住机会求人推荐自己,最后获得了宰相之职,踏上仕途。
求人时等待时机的来临需要有充分的耐心。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经过积极的准备、等待条件的成熟,而且等待时机绝不等于坐视不动。
但是,时机来临后仍然消极无为,这种人是愚蠢的人,也是最可悲的人。
机遇伴随时间而来,也伴随时间而去,它和时间一样是来去匆匆。如果你不牢牢地将其抓住,那么,它将和时间一起从你的指间滑落,留给你的将只是无聊的怅惘和遗憾。因此,求人时只有那些能看准时机,并主动去把握时间的人才能成为幸运的成功者。
2请将不如激将
遇到正面恳求难以达成目的的情况,就不妨从反方向上努力,采取激将法。
在求人办事时,求人办事者为了让对方动摇或改变原来的立场和态度,利用一些略带贬损意义的、不太公正的话给对方罩上一顶“帽子”,而对方一旦被罩上这顶帽子,就会激起一种极力维护自我良好形象的欲望,从而用语言或行动表示自己不是这样,自动地去改变原来的立场和态度。
诸葛亮就是运用激将法的大师。
汉献帝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江南。刘备为了避免灭顶之灾,派孔明去东吴游说,试图说服东吴联合抗曹。
当时掌握吴国兵马大权的是周瑜。孔明知道要想说服孙权,必先说服周瑜。但是,孔明并不了解周瑜的个性与为人,也不了解周瑜抵抗曹军的态度,于是决定透过鲁肃探寻一番。
这一天,孔明在鲁肃的陪同下去见周瑜。周瑜听完鲁肃的军情报告后,顺口说了句:“应该向曹操投降。”周瑜之所以这样说,是想看看孔明的反应,摸清孔明的意图。
孔明听了微微一笑,说:“将军所言极是!”之后,他又装作很诧异的样子,说:“主战派的鲁肃将军,竟然不理解天下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