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22134900000024

第24章

具备走钢丝绳与拿平衡木的本事

大家都见过走钢丝绳和平衡木吧!至少在电视里面或画面上见过。走钢丝绳,一定要掌握好平衡,处理好力量均衡的关系。不然,就会从钢丝绳上掉下来。

一、说说史厌的计策

“史厌的计策”,听起来名字怪怪的。“史厌”是一个人名,因为他的计策实在是和“中庸”学宣传的主旨太相关,因此我们不得不在这里提到他。

《战国策》记载:秦国有一次向周天子提出要借路去攻打韩国。周天子担心答应秦国这一要求后,会同韩国关系恶化;如果不答应秦国这一要求,会惹恼强大的秦国。正在周天子左右为难之际,有一名叫史厌的大臣,便给他出了个主意:“您可以派使臣去对韩国说:‘秦国敢于穿越周境来进攻韩国,是因为相信我们。韩国如果割让给我们一块土地,同时又派遣重要的使臣到楚国去求援,秦国必定犹豫不决,不信任我们了,这样就不会再进攻韩国。’然后,您再派使臣去对秦国说:‘韩国一定要将土地送给我们,目的就是为了使秦国对我们产生怀疑,但我们又不敢不接受。’秦国没有理由要我们不接受土地。这样一来,我们既从韩国获得了土地,同时也依然与秦国保持友好的关系。”

周天子在强国的夹缝中求生存,史厌的计策确为绝妙,破解了不是得罪秦,就是得罪韩这一难题,还得到了韩国送来的一片土地。史厌这种考虑两端的做法,实在是妙不可言。能在钢丝绳上跳出这种舞蹈的人,真可以说是行中庸之道的高手。

二、是非难断时要折中

春秋无义战,像这样的事例,在当时实在是太多了。楚怀王死时,楚太子在齐国为人质,现在要回国继承君位。齐王乘机要挟楚国献出东部五百里土地,方可放回太子。太子退下,向慎子求教。慎子说:“先答应齐国的要求,余下的事以后再说。”

太子回国即了君位,这就是楚襄王。这时,齐国派人找上门来,向楚国索要先前答应的五百里土地。襄王很为难,又向慎子讨主意。慎子回答说:“请召集群臣共同商量对策。”子良进来,说:“过去答应了,现在不给,是不讲信用。应当先给,然后再攻取。给他,表明我们说话算数;攻打他,证明我们武力强大。”子良退出,昭常进来,说:“楚国所以称为万乘(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是因为地盘广大。如今割去东部五百里地方,楚国就去了一半,有万乘之名而无万乘之实,这怎么可以呢?坚决不能给!我请求去为大王守土尽责。”昭常退出,景鲤进来,也说不同意给,并提请派人向秦国求救。

景鲤退出,慎子才进来。楚王把子良、昭常、景鲤三人的话转告给他,并且说:“众说纷纭,我将何所适从?”慎子从容地说:“谁的都听。”楚王立刻拉下脸来,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慎子说:“臣请用事实验证他们的说法都是对的。”楚王看他诚心诚意,并不是在开玩笑。于是就委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又派遣昭常守卫所献之地,再让景鲤向秦求救。一切都按既定方针行事。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兵去楚东部接管地盘。昭常不给,说:“我奉王命守土尽责,决心与国土共存亡。如果你们一定要想得到这块土地,那么我将倾注所有的力量,上至六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尺高的儿童,组成三十万大军,与齐军相周旋。”齐王责备子良耍花招。子良说:“楚王命令授予齐国土地,昭常不给,请大王攻打好了。”齐王果然大举兴兵,攻打楚国的东地。齐军正要跨过疆界,秦国出动五十万大军兵临齐国。齐王害怕后方有失,就收兵回齐,并派使者去秦国求和,齐国的兵患才得以解除,楚国的东地也就保住了。

在这则事例中,说明在很多情况下,冲突的双方均各有道理,但又各执一词,很难明确地判明谁是谁非。走在这样的钢丝上,当事人该怎样拿好平衡木,显得极为重要。在这时候,折中协调、息事宁人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三、不要害怕失败,是走钢丝者的心态

“中庸”强调做事守其“中”,而有时这种“中”是一极狭小的夹缝,这就有如在夹缝中生存,有如走钢丝,而据美国着名高空钢丝表演者瓦伦达的事迹而言,“心态”又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着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在事故发生前曾听他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

而以前每次表演时,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个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

比如,当一个高尔夫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到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当我们害怕失败之时,失败往往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过程,是无怨无悔的付出。我们越能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成功的彼岸就离我们越近。

四、由热到冷,“度”的界限

冷与热,这也需要一种平衡。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因为人的心气总是高于实际,越是年轻的时候越是高涨。眼高心高志高情热,投入到一个事业里就有一种难分难解如醉如痴的狂热。

投入的热烈程度与获得的果实往往不一定成正比。你疯着哭着闹着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不吃不喝搞出来的东西,写出来的文字,作出的决策,提出的方案就一定好吗?多半还是心平气和地、冷静地、审慎地与按部就班地工作,成果更靠得住些。外国着名作家契诃夫有一句名言说:“热得发冷了再动笔写。”这话就是告诉我们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世间许多事情都是要热得发冷了后再去做才能做好。

一个人的志向、热情、期待、经验、能力、信心、意志等有时是不均衡的。年轻的时候,热情高,志向大,期待殷切,然而经验不足,本事不足,信心不足,相对有些脆弱,就是说精神的承受力也不足。一年一年过去了,对自己已经干出点门道的事情比较胸有成竹了,有点把握了,也不怕某些挫折了,然而也就司空见惯了,没有多少激情,甚至也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了,再让自己燃烧起来又谈何容易?

着名作家王蒙说:过犹不及。过于伟大或过于卑微,过于高明或过于愚蠢,过于奇特或过于陈旧的话语,都值得怀疑。

一般而言,各种观点和思维在这个社会上均有他们的地位,他们争论与冲突后的妥协将导致折中。而用这种调和折中的方式解决冲突对做好事情来说可谓是一石二鸟。首先,既揭出了双方观点的偏颇之处,又没有打击对方的积极性。其次,使双方都看到了对方观点的合理之处和存在的合理性,消除了非打倒对方才痛快的情绪,造成一种各种个性竞相存在,生动活泼的局面。

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双手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0%来自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专业技能。人是群居动物,人的兴衰成败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游刃有余,才可为事业的成功开拓宽广的道路。如果没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就免不了处处碰壁。那些认为“万事靠自己”“一切单打独斗”的人如果不是真的有三头六臂,就是十足的笨人。

在美国,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3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60%以上的雇主都回答:“他们是因为不会与别人相处而被解雇的。”

可见,交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丹尼尔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丹尼尔是全州唯一的黑人眼科医生,在该州是相当有名望的人物。

这位具有相当吸引人的年轻人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声望的呢?

他知道声望是无法借报纸、广播来提高的,于是,他便选择了为公众服务的方式。果然,这种方法使他深得人心,也使他的事业走上了康庄大道。

丹尼尔的事业从他21岁时开始。他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整理出所有曾经交往过的朋友名单,同时加入该城的黑人团体。不久,他便当上了黑人协会领袖,并且连任两届。

他一度在黑人学校及业余剧团中十分活跃,还经常参加体育、宗教及其它各类联欢会。他抽空把到国外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大家看,这个举动使他与大家的心更贴近了。

他的生活忙碌而多彩,但他仍然能抽出时间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那么,他对于参与社交活动的看法又如何呢?他的说法是:“能多参与社会性工作,被人们信赖的机会就较高,就随时有可能把自己推销出去。”

就是这样,丹尼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大众的尊敬与信赖,此后,他的生活更为丰富,工作也更加顺手。他极高的声望可以说是其不断扩大交际范围的结果。

不管你未来选择的道路如何,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都会给你带来一定的益处。

人际交往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即让你结识他人,也让他人认识你,当彼此的品行,才干、信息得以相互了解的时候,这种交往就可能结出两个甜美的果实:密切彼此的友谊和获得发展的机遇。社会活动就是机遇的催产术,善于开发人脉资源,捕捉机遇,成功离我们就更近了!

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像狮子一样,能力超群,才华横溢,自以为比任何人都强,连走路的时候眼睛都往上看。他们藐视人生规则,不把朋友的忠告当回事,甚至连上司的意见也置若罔闻,在以团队合作为主的人群里,他们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合作的朋友。

独木难成林,再优秀的人,如果不能与团队合作,也很难取得成功。这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美国航天工业巨子休斯公司的副总裁艾登?科林斯曾经评价史蒂夫说:“我们就像小杂货店的店主,一年到头拼命干,才攒那么一点财富,而他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赶上来了。”

史蒂夫22岁就开始创业,从一穷二白打天下,到拥有2亿多美元的财富,他仅仅用了4年时间。不能不说史蒂夫是一个创业天才。然而,史蒂夫却因为向来都独来独往,拒绝与人团结合作而吃尽了苦头。

他骄傲、粗暴,瞧不起手下的员工,像一个国王高高在上,他手下的员工都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他,很多员工都不敢和他同乘一部电梯,因为他们害怕还没有出电梯就已经被史蒂夫炒鱿鱼了。

就连他亲自聘请的高级主管——优秀的经理人,原百事可乐公司饮料部总经理斯卡利都公然宣称:“苹果公司如果有史蒂夫在,我就无法执行任务。”

对于两人水火不容的形势,董事会必须在他们之间做取舍。当然,他们选择的是善于团结员工、和员工拧成绳的斯卡利,而史蒂夫则被解除了全部的领导权,只保留董事长一职。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史蒂夫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如果他能和员工们团结一心,相信苹果公司将会战无不胜。可是他却选择了孤立独行,这样他就成了公司发展的阻力,他越有才华,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就越大。所以,即使是史蒂夫这样出类拔萃的优秀员工,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公司也只好忍痛舍弃。

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庞大,企业内部分工也越来越细。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有多么优秀,仅仅靠个体的力量来发展整个企业是不可能的。而且,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有限,如果事事都躬亲,那么一定会把自己弄得十分疲惫。在我国民间颇负盛名的诸葛孔明就是一个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的人,结果他几乎是累死了。“鞠躬尽瘁”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是,从结果看,他到底是失败了,导致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不善用人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不要忽视你遇到的任何人,因为在人生道路上,你并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在等着你,你也不知道在向你伸出的手中哪一双有足够的力量支撑你。要学会带着慧眼去认人、识人,发现那些能够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米歇尔是一位青年演员,刚刚在电视上崭露头角。他英俊潇洒,很有天赋,演技也很好,开始时只扮演小配角,现在已成为主要演员。为了进一步提高知名度,他需要有人为他包装和宣传,因此他需要一个公共关系公司为他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刊登他的照片和有关他的文章。不过,要建立这样的公司,米歇尔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遇上了莉莎。莉莎曾经在纽约一家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工作过好多年,她不仅熟知业务,而且也有较好的人缘。几个月前,她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关公司,并希望能够打入非常有利可图的公共娱乐领域。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她名气不够大,一些比较出名的演员、歌手、夜总会的表演者都不相信她,不愿同她合作,她的生意主要还只是靠一些小买卖维持。米歇尔却很看重莉莎的能力和人脉资源,不久,他们使签订了合同,莉莎成了米歇尔的代理人,而她则为他提供出头露面所需要的经费。他们的合作达到了最佳境界,米歇尔是一名英俊的演员,并正在时下热播的电视剧中频繁出现,莉莎便让一些较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把眼睛盯在他身上。这样一来,她自己也出名了,并很快开始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社交娱乐服务,他们付给她很高的报酬。米歇尔不仅不必为自己的知名度花大笔的钱,而且随着名声的增长,也使自己在业务活动中处于一种更有利的地位。

米歇尔发现了莉莎身上所蕴藏的不为别人知晓的财富,即使莉莎当时并没有显示出惊人的魄力,而事实上,正是这个别人眼中的弱者满足了米歇尔的需要,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财富。

所以,不要轻视你所遇到的任何人,即使他目前正处于不利的境遇中,你也不要忽视他身上的潜能。

一个人是完不成大合唱的,必须借他人之力。想成大事者,最紧要的任务是学会如何打“借”字牌,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获得力量,以凝聚成大事的力量。

学会分享,实现共赢

在处世中,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不是“你赢我输”,就是“我赢你输”。但如果学会与人分享,就会达到更好的处世效果,这就是共赢。

举个例子,你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可是种子劣质,农作物长势不好。而我有很好的大麦种子,可就是土地贫瘠,这样的话,农作物的长势同样不好,尽管我们都想比对方得到更多的市场回报,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相互嘲笑,彼此敌对的话,很难得到丰收的果实。相反,如果你的土地加上我的麦种,我们的合作必然会带来丰厚的回报。不仅如此,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还能体会到创造财富的乐趣以及相互合作所建立的友谊的快乐。不仅仅是种田这样简单的事情,对于整个世界的各个层面来讲,共赢带来的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

共赢不仅仅体现在商业活动中,更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与朋友、亲人间的相处,共赢的思维更使我们受益匪浅,要知道,像朋友的友谊、爱人的亲密关系等带来的令人愉悦的感受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

(1)别人的快乐就是你的快乐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你施福于他人的时候,在他人感受到快乐的同时你也会感受到施与的乐趣,你给别人带来的快乐,必然也会让自己深受感染,享受更大的快乐。而这一点,正是心胸狭隘的自私者们所体会不到的,因为他们太看重自己了,以“自利”蔽心志,怎会体会得到分享的快乐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觉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