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22134900000026

第26章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

“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

看他,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话中又加上巧妙的提醒:我只能跑腿花力气,却不熟络那些门路,困难不小还时不我待。

结果呢?赵妻反过来安慰他道:“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了,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5)通过旁敲侧击达到目的

生活中为人求情、代人办事常常遇到令人不满意的情况,可是只要你学会委婉的表达方法,旁敲侧击,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韩国修筑新城的城墙,规定15天完工。大臣段乔负责主管此事。有一个县拖延了两天,段乔就逮捕了这个县的主官员,将其囚禁起来。这个官员的儿子设法解救父亲,就找到管理疆界的官员子高,让子高去替父亲求情。子高答应了这件事。

一天,见了段乔后,子高并不直接提及释人的事,而是和段乔共同登上城墙,故意左右张望,然后说:

“这墙修得太漂亮了,真算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功劳。功劳这样大,并且整个工程结束后又未曾处罚过一个人,这确实让人敬佩不已。不过,我听说大人将一个县里主管工程的官员叫来审查,我看大可不必,整个工程修建得这样好,出现一点小小的纰漏是不足为奇的,又何必为一点小事影响您的功劳呢。”

段乔见子高如此评价他的工作,心中很是高兴,然后又听子高的见解也在情理之中,于是便把那个官员放了。

那个官员之所以能够获免,原因大多在于子高的求情。子高把一顶高帽子给段乔戴上,然后就事论题,深得要领,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其实,一般人都存在顺承心理和斥异心理,对那些合自己心意的就容易接受。因此,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巧言游说,便容易成功。

(6)用商量的口气

以商量的口气把要求办的事儿说出来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办法。如:

“能不能快点把这事儿给办一下?”

“这事儿给办一下,是不是可以?”

装作自己没把握,把请求、建议等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退路。例如:“你可能不愿意去,不过我还是想麻烦你去一趟。”

在别人或者向别人提出建议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人家可能不具备有关条件或意愿,那就不会强人所难,自己也显得很有分寸。

(7)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

美国《纽约日报》总编辑雷特身边缺少一位精明干练的助理,目光瞄准了年轻的约翰?海,他需要他帮助自己成名,帮助格里莱成为这家大报的成功的出版家。而当时约翰刚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卸除外交官职,正准备回到家乡伊利诺州从事律师业。

雷特请他到联盟俱乐部吃饭。饭后,他提议请约翰?海到报社去玩玩。从许多电讯中间,他找到了一条重要消息。那时恰巧国外新闻的编辑不在,于是他对约翰说:“请坐下来,为明天的报纸写一段关于这消息的社论吧。”约翰自然无法拒绝,于是提起笔来就写。社论写得很棒,格里莱看后也很赞赏,于是雷特请他再帮忙顶缺一星期、一个月,渐渐地干脆让他担任这一职务。约翰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放弃了回家乡做律师的计划,而留在纽约做新闻记者了。

由此可以得出一条求人办事儿的秘诀: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

在运用这一策略的时候,要注意的是:诱导别人参与自己的事业的时候,应当首先引起别人的兴趣。

当你要诱导别人去做一些很容易的事情时,先得给他一点小胜利。当你要诱导别人做一件重大的事情时,你最好给他一个强烈刺激,使他对做这件事有一个要求成功的希求。在此情形下,他的自尊心被激起来了,他已经被一种渴望成功的意识刺激着了,于是,他就会很高兴地为了愉快的经验再尝试一下了。

凡是领袖人物,都懂得这个使人合作的重要策略。但有的时候,常常要费许多心机才能运用这个策略,有时候又很便当。像雷特猎获约翰一例,他只是稍许做了些安排。

总之,要引起别人对你的计划的热心参与,必须先诱导他们尝试一下,可能的话,不妨使他们先从做一点容易的事儿入手,这些容易成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往往是一种令人兴奋的真正的成功。

(8)变相“要挟”

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是个非常热心的教育家。有一天,她到附近的图书馆去,想借一些有关的幼儿教育的书籍。她询问图书馆内的管理员:

“一个礼拜能否借20册书?”

图书馆的管理员告诉她:“一个人一次只能借走三册,这是无法通融的。因为要借书的人并不只你一个人。”

这个幼儿老师听了这些话后,很激动地说:

“我知道,那么,以后我每周都带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让他们每人都借一本。”

原来很顽固的图书馆管理员,听了她的话后,突然改变了态度,取消了原来的规定。

在这件事中,最令人痛快的莫过于,当幼儿园的老师提出要让每一个幼儿来借书时,图书馆管理员就打破了要遵守规定的规则。图书馆管理员虽然知道应该遵守规定,但他又厌恶繁杂的工作,对工作不热心,所以才做出上面的决定。

看准时机再下手

求人办事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善于把握时机。时机不到,你就是再求也没用;时机来了,你把握不住也不行。

古代着名说客张仪,在把握时机方面有令人称道之处,他并不是一味地张嘴就说,而是很讲究“说”的时机。《战国策》上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张仪向楚王索要旅费盘缠的事情。让我们来看看张仪是怎样把握时机的:

据《战国策》上记载,张仪到楚国游说,旅费用完了,就心生一计,前去求见楚王。楚王因为以前上过他的当,很不情愿接见他。心知这种情形的张仪便对楚王说:“我看大王没有重用我的意思,所以我想现在就离开贵国到北方去。”

楚王早就想赶走张仪,但碍于情面并没有这样做。听说张仪要走,心里暗暗高兴。下面,是他们的一番对话:

“请问大王在北方各国有没有您想要的东西?”

“像黄金、宝玉、犀牛、大象等等,我国都有,我什么都不缺。”

“大王是说连美女也不要吗?”

“你是说……”

“我在郑国和周国的街上,看到那里的女人们打扮得十分漂亮。简直如天女下凡、艳丽无比。”

“果真如此吗?我们楚国因为地处僻远,和中原各国的美女无缘,我很想得到那样的美女。”

于是楚王就给张仪大批珠宝,作为物色美女的费用。

在这段时间里,楚王除了郑袖这个宠妃之外,还有一位正配的王后(即南后)。这两个女子素来都是最受楚王宠爱的,得知张仪有意为楚王物色美女时,不禁焦急不安,于是赶紧派人去见张仪。“听说先生最近要到北方各国去旅行,这里有一千两黄金,是南后送给你的路费,并聊表敬意。”郑袖也送了五百两黄金给张仪。她们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叫张仪千万不要带北国美女回来,即使非带不可,也请带些比她们丑的女子回来。

后来张仪去和楚王告别。他说:“最近各国都配有严格检查的关卡,一般旅客的往来都受到限制,所以这一去不知何时回来。可否请大王赐给我一杯酒,作为饯别?”

“好吧!”

楚王按照张仪的要求,摆上了酒宴。

张仪见时机成熟了,就毕恭毕敬地对楚王说:“只有我们两人在这里喝酒实在很寂寞,能不能请大王召唤您心爱的人来斟酒?”

于是,楚王便召来了南后和郑袖,让她们在旁斟酒。接着张仪又毕恭毕敬地禀告楚王说:

“我实在惭愧!”

“怎么啦?”

“我虽然走遍了全国各地,还没有看见过这样漂亮的女子。虽然不知者无罪,可是上次我竟向大王提议让我到北方去寻找美女,这实在是太鲁莽了。”

“没关系,不必介意。事实上,我也在想天下大概再也找不到比她们更漂亮的女人了。”在场的郑袖和南后,都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心中对张仪感激不尽。张仪就这样成功地得到了一大笔金银财宝,继续他游说列国的事业去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他一开始就摆出一副讨要盘缠的架势,相信楚王不但不会给他一毛钱,反而一定会喝令左右将他撵出去的。

看来,在求人办事时,学会耐心地等待时机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而对那些暂时处于下风、居于逆境的求人者来说,就不仅仅是“重要”,简直就是“必要”的了。

战国时的安陵君是楚王的宠臣,很受器重,但是他也有后顾之忧。他的朋友江乙是这样分析他当时的处境的。江乙对安陵君说:“您没有一点土地,宫中又没有骨肉至亲,然而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俸禄,国人见了您无不整衣下拜,无人不愿意接受您的号令、为您效劳,这是为什么呢?”安陵君说:“这是大王太抬举我了,不然哪能这样!”

江乙便指出:“用钱财相交的,钱财一旦用尽,交情也就断绝了;靠美色结合的,色衰则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卧席磨破,就遭遗弃;得宠的臣子不等车子坐坏,已被驱逐。如今您掌握楚国大权,却没有办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着急,觉得您处于危险之中。”

安陵君一听,恍如大梦初醒,恭恭敬敬地向江乙请教。

江乙对他说:“希望您一定要找个机会对大王说:‘愿随大王一起死,以身为大王殉葬。’如果您这样说了,必能长久地保住权位。”安陵君说:“我谨依先生之见。”

但是过了三年,安陵君依然没对楚王提起这句话。

江乙为此又去见安陵君:“我对您说的那些话,至今您也不上说。既然您不用我的计谋,我就不敢再见您的面了。”言罢便要告辞。

安陵君急忙挽留,说:“我怎敢忘却先生的教诲,只是一时还没有合适的机会。”

又过了几个月,时机终于来了。楚王到云楚打猎,一千多辆奔驰的马车接连不断,旌旗蔽日,野火如霞,声威壮观。

这时,一只狂怒的野牛顺着车轮的轨迹奔过来,楚王拉弓射箭,一箭正中牛头,把野牛射死。百官和护卫欢声雷动,齐声称赞。

回朝后,楚王抽出带牛尾的旗帜,用旗杆按住牛头,仰天大笑道:“痛快啊!今天的游猎,寡人何等快活!待我万岁千秋以后,你们谁能和我共享今天的快乐呢?”

这时安陵君泪流满面地走上前来说:“我一进宫便与大王同席共座,出宫后更与大王共乘一车。如果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希望随大王奔赴黄泉,变做芦草为大王阻挡蝼蚁,那便是我最大的荣幸。”

楚王听闻此言深受感动,正式设坛封他为安陵君,安陵君自此更得楚王的宠信。

后来人们听到这件事都说:“江乙可说是善于谋划,安陵君可说是善于等待时机。”

由此可见,求人时等待时机的来临需要有充分的耐心。这个过程必须经过积极的准备并等待条件的成熟,而等待时机绝不等于坐视不动。《雕道应》中南子云:“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

尽管江乙眼光锐利、料事如神,但事情的发展不会像他想的那样顺利和平静,而安陵君过人之处在于他有充分的耐心,一直等待着楚王欣喜而又伤感的那个时刻。这时安陵君的表白无疑是雪中送炭、温暖君心,因此也收到了奇效,保住了长久的荣华富贵。

求人求职时学会耐心地等待时机,对任何人,尤其是年轻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棱角外露,初生牛犊不怕虎,总幻想着能靠自己的学识在社会上取得相应的地位和成就。他们的锐气是惊人的,但也是短暂的,一旦遭受挫折,无情的现实会使其中一部分人感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从而愤世嫉俗;也会使一部分人灰心丧志、自暴自弃,这是非常可悲的。

做好与团队的协调

原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认为:团队精神是微软用人的最基本原则。像Win2000这样产品的研发,微软公司有超过3000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万行代码。如果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这项浩大的工程根本不可能完成。

不仅仅是微软把团队合作作为用人的基本原则,随意打开一个大型企业的招聘广告,几乎在任何一个职位当中都会有“TeamWork”的要求。由此可见,团队合作已经越来越成为职业人士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那么什么是团队合作精神呢?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登山过程中,登山队员之间以绳索相连,一旦其中一个人失足,其他运动员必须全力相救,否则,整个团队都无法继续前进。而当所有人的努力都无济于事的时候,只有割断绳索,让那个队员坠入深谷,才能保住全队人的生命,而此时割断绳索的往往就是那名失足的队员。一个上千人的汽车装配工厂,只要其中一组人不工作,其产品就无法出厂——谁也不会购买没有轮子的汽车。这就是团队的概念。

老板是怎样看待下级的团队意识呢?当老板评功论过的时候,往往把团队的表现而不是个人的表现放在第一位。老板通常让团队来纠正个人的工作不足。老板永远不会奖励无益于团队发展的个人表现——尽管有时候个人的成绩也很出色,但真正出色的成绩应该是那些可以帮助团队实现整体目标的努力,否则个别人会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团队观念抹杀得荡然无存,这样的人往往是得不到老板的重用的。不懂团队协作也就成为了职场大忌。某部门经理刘经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位部门经理不但头脑灵活,观察也很敏锐。在他还未当上部门经理以前,他就很善于掌握基层人员提供的情况,他的决策、建议都能够很顺利地得到推行。他坐上部门经理的位置之后,地位有了变化,人也有了变化,他开始不信任任何人,大小事都自己决定,动不动就呵斥下属,弄得部门里一盘散沙,人人都在为自己打算。协调工作会议经常都是刘经理一个人在演讲,大小事他全都一手包办,任何员工所提的意见都不能改变他的决定。所以当刘经理提出自己的工作方案征询大家的意见时,大家认为反正说了也没用,于是全都不表示意见。大家都不说话,刘经理就用点名的方式,被点到的人嘴里虽然说:“刘经理的想法很好,我举双手赞成。”心里却难以苟同。由于大家都没有说真心话,结果部门经理的想法、计划、决定一推出即等于死亡。日复一日,这个部门的工作情况逐渐恶化,最后刘经理不得不“下野”。因为部门的工作一团糟,老板早已有心作一番调整。

刘经理正是犯了不懂团队协作的大忌,才导致最终失去了经理的位置。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哪怕个人能力再强,若不懂团队协作,也不可能干好自己的工作。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和技术、管理的日益复杂,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显得苍白无力。虽然某项工作可能以某个人为主,但是如果没有其他人的支持,也是很难完成的。

例如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男子篮球队进入了八强,虽然全队的主力核心姚明在每场比赛中,都几乎拿到全队得分的50%甚至60%以上,但是,如果整个队伍只有他一个人,那么中国队想要获胜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