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坐立不安,来回摇晃
有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会显得很拘谨,有点坐立不安的感觉。还有的人在演讲时习惯于来回摇晃自己的身体。其实这都是他们心情紧张的缘故。这时关键是自己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情,让自己马上适应临时的环境与氛围,用自信去和别人交流沟通。
(4)没精打采,萎靡不振
在和别人交谈或者在演讲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人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就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反,如果一个人精神不佳、萎靡不振,演讲或谈话的氛围就显得尴尬。
(5)动作做作,让人尴尬
有的人在使用手势时,总是显得很不自然,给别人一种做作的感觉。手势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与表情,让听众能从手势中察觉到你的信心、能力与控制力。如果手势不当,会引起别人的误解,有时甚至会认为这是不友好的表现。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更要注意使用得体的语言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求人的时候。求人办事,你的语言技巧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能言善道,会使你顺利地达到目的。
求人办事,使用语言交际,既要看对方的性格,又要注意时机和场合。对性格外向、擅长交际的人,在办公室交谈,他也会畅所欲言;而性格内向、胆小敏感的人,就应当换一个环境,放到室外避人的地方才比较合适。
求人时交谈,不能一味谈自己的事,把自己的请求向对方说明后,最好先诚心诚意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善于求人的人,很注意礼貌用语,不用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辞。不得体的言辞,往往会伤害别人的感情,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即使你事后想弥补,那也来不及了。所以,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使用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说不中听的话。求人时就要使对方产生好感,所以,你必须言语和善。尤其是那些心直口快的人,更要深思慎言,不说让人生厌和惹人不快的话,那样是会事与愿违的。
(2)不要说沮丧的话。既然去求人,就处在比较卑微的位置。只有在出现困难和危难(如婚姻不睦、事业不顺、孩子没有工作等)的时候,这些事情往往使人心力交瘁,情绪低落,会有意无意的在和周围人的交往中,说一些情绪沮丧的话,这是不得体的。因为他容易给人一种压抑的气氛,引起对方的不快、也易形成你们的话不投机。
(3)不要说贬低自己的话。有个别求人者喜欢用贬低自己来抬高别人,岂不知你的谦虚有时在对方看来却是一种畏缩。谦虚要用对地方,不能自贬的时候,还是实事求是的好。
(4)不要担心、怀疑对方的话。求人办事的人,往往意愿都比较迫切,因此,容易说一些急于求成,催促对方的话,猜疑对方能力、权力和身份的话,表现自己的担心和情绪低落的话。这些话暴露得多是一些负面意识,因而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这是应尽力避免的。
(5)不说模棱两可的话。既然是求人办事,就把话挑明,以引起对方的共鸣,说话模棱两可,使人鼓不起精神,会使对方失去兴趣的,这也是求人办事的大忌。
(6)托人办事时要注意语气和措辞。托人办事,即使是关系很密切的人,措辞、语气也要适度,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如“你必须帮我办”“一定要完成”等,这样说,有时会强人所难,让人难以接受,而要说:“请尽量帮我一把”“最好能帮我干到底”,给人留下回旋的余地。如果是当时难以答复的问题,就要说:“过两天给我一个信儿好吗?”或者“到时我去找你,请你费心”等,托人办事要给人留下一个充分考虑和商讨的时间,让人可进可退。
托人办事,态度要诚恳,尽量应向人家敞明自己做此事的目的、作用,把事情的原因、想法告诉人家,说话不要支支吾吾,不要让对方觉得你不相信他。
不妨奉行“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原则
为了获得更多,人活一世首先必须忍耐,必须学会吃亏。就像拳击一样,一个轻拳都得不到的人,是站在拳击台以外的人;拳击家有特别经打的铁下巴,吃几个轻拳根本不在乎,完全忍得住;而他的一记重拳往往能结束战斗或得高分。
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对手,不管对方实力如何,总不要忘了保留实力的策略。如一个拳手孤注一掷的重拳一旦打空,便很难全身而退了。要为自己留有余地,马到成功的事毕竟不常有。
古今中外的战史,我们如果仔细研究,将会发现,善战者不管己方实力如何,敌方虚实如何,交战之前,多半为战败之后的撤退预想退路。这并非是对胜利没有信心,或长敌人志气,而是保留实力应有的谋略。胜败固是兵家常事,唯有知进退,方为大智。
有一年,香港政府财政拮据,又不好意思借钱,便想出了一条办法:拍卖中环海边康乐大厦所在的那块土地。这块地皮面积大,属于黄金地段,是定有大钱可赚的地方。消息传出后,有钱的人纷纷披挂上阵,就连远在港外的富翁们也都赶来参加投标。一时间,香港码头机场人满为患,饭店老板,个个喜上眉梢。
不过看戏者虽多,演戏的就那么几个,真正打这块地皮主意的,在香港只有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和英国的“置地银行”。香港政府为了肥水不外流,有意让这两家中的一个获胜,采取了暗中投标的方式,让大家均不知道别人所投价格为多少——像小姐抛绣球一样,人人都觉得绣球往自己这儿来,可是人人又觉得全不是这么回事。
李嘉诚内心有谱,地皮虽好,也有个顶,否则买回来也是蚀本,而“置地公司”必然拼命争取,以保存前几次败北留下的老面子。李嘉诚报上了自己的出价——28亿港元。那“置地公司”活脱脱的英国大鼻子脾气,底气不足却要打肿脸充胖子,又料到李嘉诚必欲拼死抬价,于是豁出了老命,报出42亿港元的价格。结果当然是“置地公司”获胜。正当他们公司上下举杯庆贺时,打听消息的人员回来报告说,李嘉诚的报价比他们少14亿,顿时一个个脸色变得像猪肝一样,总裁的酒杯也惊得掉在地上直滚,连连地说,英国大鼻子上了中国牛鼻子的大当。
李嘉诚精打细算,忍住了黄金地段的巨大诱惑,果断地全身而退,把烫手的山芋甩给了置地公司。明地里好像是输了,而实际上是忍术奇高的辉煌战果。如果忍不住,把自家资金全力押上,有可能得到个“失败”的风度,又有何意义。他没有明显地退一步后又进了两步,可一退躲过陷坑,正是拳击中的低头躲闪术。
在交际中,此招通用无阻,比方说你遭到围攻时,如果对方势力比较强大,问题不可以正面解决时,则可以采取迂回的策略,先退一步的方法,再寻求进两步,最终战胜对方。
我们的人生是由一连串大大小小的决定衔接而成的。人所作的每一个决定,主要是依据权衡得失的结果,然而很多人往往见便宜就想得,生怕自己吃一丁点亏,这样一来使自己的路越来越窄,也很难有大便宜到手。
从客观的角度说,一个人只要愿意吃小亏、勇于吃小亏,不去事事占便宜、讨好处,日后必有大“便宜”可得,也必成“正果”。相反,要想“占大便宜”,则必须能够吃小亏。敢于吃小亏,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规律。那种事事处处要占便宜的人、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反而会吃大亏。这也是为许多历史经验和先人故事所证明了的。
就拿邻居相处这个我们常常遇到的事来说,人与人之间没了成见,彼此和睦的时候,鸡毛蒜皮,大家可以付之一笑。而一旦有了成见之后,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简直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对方关门重了,咳嗽的声音大了,洗衣服的水流过来了,往往都是惹你生气的根源,因为你会把这些事统统看做是故意的。
邻居相处,小小的误会在所难免,但千万别凭一时意气,吵开了头。争吵一旦开始,以后就处处都是吵架的资料,结果就会闹得鸡犬不宁,成为生活上的一大威胁。遇事忍一口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忍耐一时并不难,而且以后的好处是无穷的。
“吃小亏占大便宜”初听起来似乎是有些不道德,可如果邻里之间互相谦让,都舍得吃点小亏,维持了大好的生活环境,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把“出重拳”“占大便宜”看成一种狭隘的整治别人、复仇打击,这不是强者的得失观。但对于那些蛮横无理的人,瞅准机会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对他们也有好处。
这里主要强调了一种更高一级的胜利策略,因为我们不可能事事争强,处处占上风,所以我们可以主动地吃上几个轻拳,而把出重拳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人更多的时候要面带善意,显示白色,一味地黑着脸出重拳打人是不足取的。
因为,这种放弃、让步、“吃小亏”,往往并不一定是为了达到某一个更高的目标,而常常是出于另一种原因,一种预测到、也了解到自己不可能获得自己所有应该获得的机会和利益的明智。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煞费苦心地去争、去比、去要呢?我们反正是要失去一些的,那么,把这种必然性的东西驾驭在自己的主动权之下,岂不是更好吗?这本身就已经是占了大便宜。因为不懂得这样做的人,表面上看,可能争上了他碰到的各种机会,但实际上他由于完全陷于已有的机会中,则不能不失去后来的各种机会的选择。相反,能吃小亏的人则始终把这种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尽管失去了一些机会,但也无妨大事。
谨遵以和为贵的法则
儒家有句名言叫做“和为贵”。兵家有个理论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治家者有一条经验:“家和万事兴。”经商者有个信条:“和气生财。”治国者讲究和平。由此可见,谋“和”是人生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和”是贤者仁人所追求的境界。在我们周围可以找到许多以和为贵的凡人,在历史上,谋“和”,求宽容、大度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这一切无不在昭示人们“以和为贵”,不要以邻为壑,它能平息仇恨的怒火,使死对头之间不再冤冤相报,化干戈为玉帛,相逢一笑泯恩仇,握手言和。
日本人也很重视“和”,甚至有的企业家把它当做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但中国人主张的“和”与日本人所尊崇的“和”有所不同。日本人的“和”是指完全抛却自己的主张,众口一词,赞同团体的意见,最终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这种意思比较接近孔子提出的“同”。“同”是没有自己的意见,盲目附和别人的态度,人云亦云。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指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能与周围的人相互协调,“和则生物,同则不济”。
“以和为贵”也是治国者的方略,因为它蕴含和平、太平、平安之意。治国者都希望国内太平,永无纷争;国家之间“和平发展”,没有战争。林语堂认为“和平”是人类的一种卓越认识,中国人尤其酷爱和平,不爱挑起战争,因为他们是理性的民族。受“和为贵”理念的浸润和熏陶,使得人们从小就养成一种以和为贵的人生理想,他们不嗜战争。
“以和为贵”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上。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危害,空气污染,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用“和”的理念来整合人们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去行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在今天仍是一条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复杂化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种种不和,不和就会产生分歧,有了分歧就会导致摩擦,摩擦导致矛盾,矛盾激化就会导致争斗。特别是当人们之间有利益冲突时,斗争就难免了,而且斗的方法也举不胜举。有明争也有暗斗,然而,不管是哪种相斗方式,都会伤了彼此间的和气,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做人应求“和”,而不求“同”,要和而不同。提倡“和”,不是要求人们都抱成一团,讲求一团和气,无原则立场地妥协和谦让,而是为了追求一种团结进取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工作上的互帮互助的氛围和对人对己宽容大度的气量。“和”是成就大业的良好环境,是每个人都渴望追求的目标。一个和睦的家庭,会令人感到温暖;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人感到舒畅;一个和平的环境,使人安心地搞建设;一个祥和的气氛,让人世充满了温暖。
选择你真正的朋友
人们时常会发出这样的叹息声,在跋涉了几十个年头之后,回头看一看四周,究竟有多少知心的朋友,究竟有多少知心人时,却心中黯然,于是就痛苦地发出寻求知音的呼唤。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用心去接触别人,那么我们就能得到真诚的友情,结交可信的朋友。有一次,一个作家独自去看电影,然而看到一半时却停电了。他感到十分难受,因为旁边没有一个熟人可以交谈,没想到身边的人却开口了与他说话:“喂,没电真烦心,咱们俩聊聊可以吗?”这正合作家的心思,本来他正想不出如何来打发这无聊的时间,准备起身离开这里的。于是两人就海阔天空地谈起话来,最后电影散场时两人竟然成了好朋友,而且后来还保持着联系。事后作家感叹道:“原来,友情就在于一句话啊。”的确,交情居然如此的简单。每个人都有一个丰富的世界,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部精彩的小说。假如我们能与陌生的朋友发展友情,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定期会发现有许多新奇的感受,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就能产生一种无形的快乐。
就像我们每天上下班都在街头遇到的执勤警察、上下班都见面的汽车售票员一样,甚至我们住处旁边的卖小商品的老大妈,他们(她们)都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人。假如能用一点儿业余的时间,与他们(她们)交谈一下,就可以发现很多以前我们所不知道的,但又十分精彩的东西。这种发现并不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逊色多少,甚至可以使我们觉得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到处充满了生机。
大凡喜欢旅行的人,总是想找个伴侣,以打发旅途中难过的寂寞和克服旅途中的各种困难。现在西欧、北美出现了一种陌生者旅行团,团中的成员在以前都互不相识,只是临时被编在一起旅行。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家庭背景、旅行目的,都大不相同。但必须在一起参加共同生活,一起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一起相互适应各自不同的处世方法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