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挂职市长
22355400000011

第11章 代价(2)

人家外地不少地方,还有市里的其他单位,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敢情他家不住在昌海,在这干两三年,拍拍屁股走人了,所以他才不支持。”高占强气愤地说。俞思卿没说话,又叹息了一声。

“我算看明白了,”高占强气愤地说,“他这是为了捞取个人的政绩,好在他回省城的时候高升,就不惜牺牲咱们机关干部的福利住房。”

“我看啊,咱们的计划要泡汤了。”俞思卿忧戚地说,“昨天你从玉林市长那里走后,也不知道他从哪搜罗了些破上访信,去找了玉林市长。

扬言说,如果咱们再坚持建宿舍楼,他就鼓动那些退休的老家伙,还有学生家长,去北京上告呢。”

“他也太狂妄了!”高占强一听就火了,高声嚷道,“他才来昌海几天?

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竟然威胁起了您和玉林市长,他以为他是谁呀?”

“上告啊!”俞思卿说,“现在,领导就担心出现越级上告事件,这是上面明令禁止的,如果真出现了,玉林市长和法瑶书记就要遭到太岭市委领导的批评。现在给职工干点实事,谋点福利,你说咋就这么难呢!”

从俞思卿办公室出来,高占强就在教育局的机关干部中散布开了对杜斌的不满言论。教育局的机关干部原本盼着快点摆脱低矮潮湿的平房,早点搬进干爽漂亮的楼房。甚至有人已把这个好消息,提前向老婆和子女发布完了。也有些人,已找亲属、朋友把购买新楼房的钱借到了手,现在听高占强这么一说,就因为杜斌想在挂职期间搞政绩工程,而横加干涉,使他们梦寐以求的住宅楼建不成,于是他们对杜斌仇恨的烈火就熊熊地燃烧了起来。教育局机关一百多人的嘴巴子,都在整齐划一地对杜斌破口大骂,都在恶毒地诅咒他。

吕慧除外,虽然她也很想得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漂亮楼房。但她经过半年的接触,觉得杜斌与她接触过的有些官员,有着本质的不同,她知道机关的人说得不对,杜斌这么做绝不是为了给自己搞政绩工程,他是从骨子里为那些还在危房里上课的孩子们着想,他是真心地爱着孩子们。

就凭这些,吕慧从心里佩服杜斌,因此在机关干部仇恨的咒骂中,她为杜斌担心。

下班了。愤恨的人们一边往家里赶,一边议论这件事。吕慧听了,心里不是滋味。等走廊的脚步声没了,吕慧给杜斌打手机。杜斌正在市政府开常务会,讨论继续加大农村抗旱力度的问题。会前,杜斌将手机调到了震动。他一看是吕慧办公室的号码,就把手机偷偷打开。

吕慧听到里面传来的讲话声,知道他正在开会。她放下电话,随意翻看一本女性美容杂志消磨时间。十分钟后,杜斌借上厕所的机会,给吕慧打了电话,问:“有事吗?

“事不大。你们散会后,管不管饭?”

“不管饭。”杜斌说。

“大市长不管饭,我管你的饭。你敢来吗?”吕慧的话语充满了挑战。

“美女请客,即使是鸿门宴,我也敢去!”杜斌调侃地说。

市里回民不多,平时很少有人来“回民饭店”吃饭。吕慧按照杜斌的要求,提前来定了个雅间。她点了四个清淡的菜,坐在雅间喝茶等杜斌。

杜斌让王超回家,他自己开车来的。他们边吃边谈。

“难得吕秘书请客,我可要饱餐一顿了。”

吕慧拿起汤勺,舀了点羊汤送进嘴里,抿嘴笑着看杜斌。

“有事吗?”他喝了口羊汤,躲闪开吕慧的秋波。

吕慧把教育局机关的议论、咒骂声告诉了杜斌。杜斌拿起汤勺,舀起羊汤喝了口,说:“机关干部渴望住上新楼的愿望,没错。但那些在危房里上课的孩子们,更是无辜。唉,都是钱少闹的,但我们更应该先替孩子们着想啊……”

门帘一挑,马淑君春风满面地进来了,她说:“杜市长,我不打搅您吧?”杜斌说:“说哪的话,什么打搅不打搅的。”马淑君说:“怎么样,今天的菜如何?”

杜斌点头称赞:“好,比以前好吃多了。”马淑君得意地看了眼吕慧,说:“我从宁夏请来了一位厨师,正宗的清真口味。”

马淑君招呼服务员说:“上壶宁夏枸杞酒,给我也拿个酒盅。”她挨着杜斌坐下,说:“这是正宗的宁夏枸杞酒,是这个厨师带过来的。”

杜斌摆手说:“咱不喝酒了。我知道你给我喝的酒,肯定孬不了。还是留着招待客人吧,咱喝茶,喝茶好!”

马淑君快人快语,也不跟杜斌计较,一连跟杜斌喝了三杯茶。杜斌怕冷落了吕慧,就提议三个人一起喝了一杯。马淑君看着吕慧,说:“妹子真漂亮,是个大学生吧?”吕慧的脸刷地红了。

马淑君走后,杜斌问吕慧:“机关干部怕住不上住宅楼,都骂我、恨我,你恨不恨我?”

吕慧将烤羊腿夹到杜斌的碟子里,说:“把它吃了吧,要不还得打包。”她喝了一口羊汤,说:“我也想住上新楼,但我更同情那些孩子们。”

中伏过后,昌海市建国以来最大的旱情终于解除了。老天一连下了两天小雨一天暴雨,干涸的土地得到了滋润,没完全枯死的禾苗经过三天雨水的浇灌,重又抬起头来,呈现出旺盛的生机。昌海市几乎所有领导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多日来笼罩在人们心头上的愁云,终于烟消云散了。

为了减少农民兄弟的损失,市委号召广大农民抢种蔬菜,并专门下发了红头文件,号召各单位秋天多买农民的蔬菜,并命名为“爱民菜”。

杜斌和高占强、吕慧一起去参加太岭市教育局的一个会议,会议地点选在一个很大的水库。

会议开得很松散,先是太岭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讲话,然后传达中央教育会议精神,下午就是分组讨论。

中午,杜斌出来散步,高占强蒙头午睡,吕慧陪同杜斌在水边漫步。

也许是天太热的缘故,吕慧穿了件很薄的黑色连衣裙。

这个水库是在高山峡谷中被人工拦截而成的。水很深,呈深蓝色,像海水一样。周围的山峦郁郁葱葱,陡峭入云。湖心岛上,绿树掩映中露出点点红色帐篷。

“敢不敢下去游泳?”杜斌问吕慧。

“敢。我还带了游泳衣呢。”

“你白带了。”

“为啥?”

“你看看这水,什么颜色?”

“深蓝色。”

“这就对了。你再往水里扔块石头。”

吕慧拣起一块馒头大的石头,使劲往水里扔去。“咕咚”,石头进了水里,翻起一长串水泡。杜斌说:“看见了吧,石头才扔出去几米,那里的水深就有十米以上。”吕慧不信,问旁边出租游船的老汉:“大爷,他说的是真的吗?”

那老汉被太阳晒得黝黑,一脸的核桃纹,他笑呵呵地说:“这个大兄弟说得不错!”

吕慧还在坚持,说:“那我也不怕,我会游泳,再加上救生衣,双保险。”杜斌笑着说:“真是个傻丫头。这是高山水库,水是从山里出来的,凉得很,专门扎人的骨头和骨髓。你要下去呀,不出两分钟,腿脚就得被冷水扎抽筋了。”

吕慧还是不相信,把脑袋再一次转向那个老汉,投去询问的目光,老汉说:“姑娘,相信你男人吧。他的话一点都不假。”老汉真把杜斌和吕慧当成一对夫妻了。吕慧的脸腾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她羞涩地看了杜斌一眼,情意绵绵。杜斌的内心滚过一阵战栗的惊雷,他真有种把吕慧揽在怀里的冲动。

第二天深夜,杜斌的手机响了。杜斌不想接。可打电话的人很有耐心,一直呼叫不停。

杜斌懒散地打开手机,里面传来陌生的声音:

“姓杜的,你他妈的识相点,别管我们教育局的事。我们就是要住新家属楼,你他妈少管闲事。我们所有的人都警告你,最好闭上你的臭嘴。

要不,就快点滚出昌海市!”

对于这种恐吓,杜斌只能一笑了之,他听马德良说过,市里的那些领导,都曾接到过恐吓信和恐吓电话,市长刘玉林因为建设出口工业园区,强制拆迁民房,还接到过一封夹带着子弹的恐吓信,到现在也没破案。

杜斌正在卫生间冲澡,外面传来笃笃的敲门声。杜斌关了水龙头,用毛巾胡乱搓了几下头发,打开房门。

进来的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一脸疙瘩。杜斌认得来人是昌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总经理,叫胡大楼,是位农民企业家。他原来是个泥瓦匠,组织了几个人进城搞建筑,逐渐地做大了,连大楼都盖,就得了个胡大楼的外号。

胡大楼大大咧咧地往杜斌的床上一坐,顺手递给杜斌一支三五牌香烟。杜斌摆摆手,他就自管自地吞云吐雾起来。

“杜市长,听说你反对教育局卖学校建体育馆和家属楼?”胡大楼说。

“你怎么知道?”杜斌一愣,反问他,“这事儿跟你有关系吗?”

其实杜斌的反问是多余的。现在这些企业家个个神通广大,手眼通天,有些信息他们比你知道的还要多,还要快。

胡大楼换了一下坐姿,将左腿翘到右腿上晃悠着,说:“关系大了。

杜市长不会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吧?我们公司就等着给教育局盖家属楼,挣工资活命呢!”

“教育局那件事还没研究呢,”杜斌把脸一绷,说,“你找我,就为了这?”

胡大楼这样的企业家什么都不怕,他们坚信,手里有了票子,就会无坚不摧。胡大楼说:“杜市长,这是何苦呢?你扮罪人的角色干啥?人嘴两张皮啊,你只要把嘴巴一闭……我求求你了,你就高抬贵手吧。”

杜斌皱了下眉,说:“这件事与你无关,你别来瞎搅和!”

胡大楼从怀里掏出一只黄皮信封。信封没封口,里面鼓鼓的。他说:“其实……其实我早就想与杜市长交个朋友……”杜斌把信封推回去,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收起来!”胡大楼尴尬地笑笑,还想说什么,杜斌把信封塞进他手里,语调冷淡地说:“你要是没事了,我要休息了!”

把胡大楼推走后,杜斌猛地关上门。门“哐”的响了一声,他随口骂了句:“真他妈的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