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挂职市长
22355400000010

第10章 代价(1)

没过几天,吕慧敲响了杜斌办公室的房门。

进来后,她把教育局的文件放在桌子上,说:“杜市长,这是我们合并第四、第五小学,搞房地产开发的有关资料。你看看吧。”

吕慧今天穿了件吊带小衫,一条剪裁得体的裤子越发衬托出两条腿的修长。白嫩的颈项上戴着条珍珠项链,下面深深的乳沟引得人眼光发烫,淡淡的体香飘进杜斌鼻孔,使得他有种醉醺醺的感觉。

“怎么,你们已经形成文件了?”杜斌惊讶地问,“上次现场办公会上,玉林市长不是说以后再商量吗?”

“这是俞局长亲自抓的项目,”吕慧站在桌子旁边,离杜斌只一步之遥,说,“他很重视。”然后低声说:“这份文件,也给刘市长送去了。”

杜斌迷惑了。这个俞思卿,他竟再次撇开自己,直接递“御状”。他把自己上次警告他的话,全当成耳边风了,他的眼中根本就没有自己这个主管副市长。简直是目中无人。太欺负人了!

吕慧再次压低了声音,一双毛茸茸的大眼睛盯着杜斌说:“听说,俞思卿连建筑工程单位都找好了。”

“看来,他是铁了心要把第四小学的名字抹掉了。”杜斌愤愤地说。

吕慧走后,杜斌抓起材料,去了走廊尽头的刘玉林办公室。他的秘书见杜斌来了,站起来伸了伸舌头,说:“杜市长来了,教育局的高局长在里面呢,挨训呢。”杜斌听见里间传来刘玉林的训斥声。

杜斌没像往常那样在外面等,直接走进了刘玉林办公室。他看见高占强耷拉着脑袋,站在刘玉林桌前,刘玉林正一手卡腰,一手指着高占强的鼻子大声地说着什么。刘玉林的案头,果然摆着份和杜斌手里一样的材料。

刘玉林见杜斌来了,在椅子上坐下,说:“杜市长你来得正好,我正在批评高占强呢。”

杜斌看了高占强一眼,在沙发上坐下。

“你说,”刘玉林气愤地指着高占强,对杜斌说,“他们搞的这叫什么事!”刘玉林拿起桌子上教育局的文件,“啪”的一声摔在桌子上,继续说:

“这个俞思卿,太不像话了,他根本就没把我的话当回事,没经过再商量研究,就形成了文件,还让高占强把文件给我送来了一份。我刚才问高占强,事先征求没征求杜斌市长的意见?他说好像没征求你的意见,你说我能不生气么?”

刘玉林喝了口茶水,拿起桌子上的毛巾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指着高占强说:“你回去给我告诉俞思卿,你们这样越级把材料送到我这里,是违反组织原则的,杜斌是市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你们为什么不先向他汇报?啊?你们这样做,不是给我和杜市长之间制造误会和矛盾吗?即使向我汇报,也不是你们来汇报,而是应该由杜市长来向我汇报,你们还不够这个级别!”

高占强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头蔫脑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地挨着训斥。

刘玉林点燃一支软包中华烟,把烟盒隔着桌子扔给杜斌。杜斌摆摆手。刘玉林吐出一口烟,见高占强脑门上的汗顺着脸淌到了脖子上,就隔着桌子把他擦汗的湿毛巾扔给高占强,语气温和了下来,说:“擦擦汗。

你回去吧,把我的意见转告给俞思卿。”

高占强像遇到了大赦似的,用毛巾在脸上胡乱擦了一把,朝刘玉林和杜斌分别点点头,就向门口逃去。

“哎,别把我的毛巾拿走啊!”刘玉林见他的狼狈样,笑了,说,“你把我的毛巾拿走了,我用啥擦汗?”

杜斌觉得没必要再含蓄了,说:“刘市长,我不同意合并第四、第五小学。上周的现场办公会上,你不是说再研究研究吗?这怎么,还没再研究呢,教育局竟然这么快就把文件形成了?”

刘玉林仰躺在老板椅里,轻轻拍着肚皮说:“教育局的做法,确实有点过分。我也很生气!他们根本就没拿我的话当回事,也没再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没征得你的同意,就形成了正式文件。”

“不过杜斌,”刘玉林鼻子里喷出一股烟雾说,“既然这个方案形成了文件,现在已不能收回作废了!刚才高占强说,这是教育局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这说明他们还是比较谨慎的,也是基层单位的一致意见,我看,咱们还是尊重基层单位的集体决定吧!”

接着,刘玉林话锋一转说:“我知道你对这个方案有想法,不同意教育局班子的决定,不过这没啥,工作嘛,总是会有意见分歧的。这说明你工作认真,性格耿直,是个好人!至于他们越级的事,我也严厉地批评了他们。杜斌,老俞是你的老师,你是他的主管领导,你们的关系很微妙,也很吸引人注意,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因此你要讲究一点工作方式和方法,与主管战线的班子搞好团结与协调,省得让别人说闲话……我知道你是个聪明人,其实我说的这些,都是废话,你就姑且听之吧。”

“谢谢您的忠告,”杜斌说,“您说得很对。不过,听您的意思,好像我不同意这个方案,就是与教育局班子搞不团结,就是不支持改革事业了?”

刘玉林仍不急不恼地拍着肚皮,身子在老板椅上前后晃着,吸了口香烟,说:“你误会我了不是!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啊。但下面确实有这种议论呀。杜斌,我作为市政府的班长,觉得有必要提醒你一句,不要太固执,遇事多和大家商量,要多听群众的意见,我不是一再强调吗,我们这届政府,一定要着力打造民本政府,要亲民、爱民,否则就会把事情搞砸的。”

杜斌的火气蹿了上来,他激动地站了起来,看着刘玉林的脸,说:“刘市长,议论我的事,我没听到!但上次开会时,你也听到了老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不满,他们也是群众,而且还是最底层的群众,他们的想法,不但切合实际,也是我们不该回避的,这才是群众的真正呼声!”

接着,杜斌也不管刘玉林爱听不爱听,便把退休老教师又纷纷给他打电话反对,而且第四、第五小学的全体教师一致反对的事也说了。最后,杜斌说:“那些退休的老教师威胁我说,如果把学校合并了搞房地产开发,他们就要到省里去告状。第四、第五小学的教师也吵吵,要集体到北京去上访。”

杜斌把老教师的上告材料,放在刘玉林面前的桌子上。刘玉林没言语,趴在桌子上闷闷地看上访信。

“您不是在会上强调过吗,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杜斌说,“万一他们真闹起来了,不好收拾。毕竟第四、第五小学的学习环境太差,而且第五小学还是危房。现在雨季又到了,万一房屋倒塌,砸死了学生,那可是天大的罪过!”

为官一任,最怕出人命事件。尤其现在的学生,都是独苗苗。真要危房伤害了孩子,恐怕自己的乌纱帽也保不住。杜斌看见,刘玉林的表情在一点一点地发生着变化,他的手从肚皮上拿了下来,身子也不在椅子上晃动了。杜斌知道自己的话奏效了,说:“天下大事,教育为先!”

杜斌喝了口茶水,说:“第五小学的位置,虽然在居民密集区,但不在主要街道边上。学生上学要转好几个小胡同,如果赶上雨季,就得穿雨靴上学。因为那些小胡同都成了酱汤路,非常不方便。要我看,就给第五小学重选一个建校地点。地点我也看好了,离第五小学不远,就是市酱菜厂。酱菜厂已停产好几年,设备也被拆的偷的差不多了,那个院子就在主要街道边上,交通方便,比第五小学的院子大两倍多。只要市里给点政策,把土地无偿划拨过来,我争取的四百万资金和一百多万设备,再化点缘,完全可以把第五小学的教学楼建起来。到那时,市里再给教育局点优惠政策,在第五小学原址就能把家属楼建起来了。”

刘玉林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杜斌心里长出了口气。

俞思卿着急建新家属楼有他的想法——以他对杜斌个性的了解,他知道如果第五小学教学楼建起来了,杜斌还会以第四小学学生上课太拥挤,不利于健康为由,利用他俞思卿争取来的七百五十万,明年再建设第四小学教学楼。等这两个教学楼建成交付使用,他俞思卿弄不好就要退休了,时间不允许他再拖下去!

另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利益问题。如果不把两所学校卖掉一所,哪来的资金建住宅楼?如果不在另一所学校的地址上建设住宅楼,到哪征地去?现在的地皮这么贵,谁给出钱征地?另外,还哪有那么好的位置建住宅楼?俞思卿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卖一所学校,得个三百多万,再在另一所学校建住宅楼。这样,俞思卿和教育局的机关干部们,每人交一半的楼房钱,就能住上宽敞漂亮的住宅楼了。

于是,俞思卿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排除杜斌、老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和第四、第五小学老师的干扰,坚决建设家属楼。他觉得自己这么做没错,是为机关百十多号人着想,这些职工盼望自己的家属楼,都快把眼睛给盼瞎了,我这也是顺应民意。

一天下午,高占强到俞思卿办公室请示工作,说完了事,他问俞思卿:“咱们建家属楼的事,进展得怎么样了?”

“占强,你说现在为大伙办点实事,咋就这么难呢?”俞思卿叹息了一声。

“是不是杜斌还在挡道?”高占强问。

“我就是想不通!”俞思卿点点头,说,“咱们也不伸手向国家要钱,自己想办法利用点自己的资源,为职工谋点福利,建个家属楼咋就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