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挂职市长
22355400000013

第13章 上告信(2)

杜斌吸取了在刘玉林办公室的教训,谦恭地表示了感谢,又不软不硬地表达了自己被冤枉的态度。

放下胡丰林的电话,杜斌刚端起茶杯,想喝口水,电话又响了。杜斌感到无比的厌烦和恼火,他不想接了,他想肯定又是哪个接到上告信的领导打来的,不外乎是在表达慰问和支持的掩护下,来探听一点虚实而已。可是,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杜斌白了一眼电话,很不情愿地拿起话筒。

“咋整的?不是老占线,就是不接电话。”话筒里传来赵自忠的埋怨声。杜斌赶紧道歉,说:“对不起,赵老师。杂事太多,所以电话也不闲着,刚才好不容易没电话了,抽空去了趟卫生间,赶巧您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赵自忠在那边“哦”了一声,说:“怪不得总打不进去呢。”

“您有事吗?”杜斌问道。

“杜斌,金凤玉要开学了,你上次答应赞助她的钱,能否到位,她可就指望这些钱上大学了。”

这些日子闹心的事太多,杜斌竟忘记了这件事。他以为交代给吴宇,吴宇早就办妥了呢。杜斌抱歉地说:“对不起,赵老师,我这段日子太忙了,把这事给忘了。”

赵自忠说:“没啥,我知道你这些天在跟俞思卿他们对着干,反对他们卖学校建宿舍楼。也知道有些人往你脸上抹黑。但你不要怕,千万要挺住!你做得对,我们这些教师都支持你!你没错!你没有昧着良心随帮唱影,糊弄老百姓,我绝对支持你!”

杜斌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这是他这些日子以来,听到的最温暖、最理解、最支持的话语了。他本不是个容易激动的人,但他还是在电话里哽咽了一下。

“谢谢你,赵老师。只要你们这些基层教师能理解我,我就是受再大的委屈,也值!”

杜斌把吴宇叫来,他没批评吴宇办事不利。他知道,吴宇是刘玉林网上的人。杜斌说:“你现在就去找进修学校校长,取出一万块钱。”

吴宇不一会儿将钱取回来了,交给杜斌。他并不想走开,似乎想从杜斌这里知道这一万块钱的具体用途。杜斌说:“你给俞思卿挂个电话,我请他一起下乡,去羊甸子乡看望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

杜斌想,让你们去看看,去受受教育吧,省得一天天漂在上面,老为自己打算。吴宇答应一声,转身向门口走去,杜斌说:“哎,你再通知一下电视台和报社,就说我要下去看望贫困大学生。”

其实,杜斌不是喜欢张扬和铺排的人,以前下乡或去基层学校视察工作,吴宇总是弄得动静很大,教育局和电台、电视台、报社等一大群人跟着转。杜斌以为,那么多人前呼后拥,大有虚张声势之嫌,反而离百姓远了,反而听不到下面真正的声音了。为此,他还批评过吴宇。

今天杜斌这样做,有他的目的。他知道他现在的处境很微妙,教育局机关的大部分人在骂他、告他,刚才刘玉林对他也不满意。他现在唯一的安慰就是全市的教师在支持他。但他势单力薄,他已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碍。一股暗流正在悄悄地淹没他,试图使他遭受没顶之灾。因此,他要趁救助上不起大学的学生这件被老百姓和教师们拥护的事,扩大宣传,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争取社会、教师和家长的支持。

杜斌变了。变得有心计了。在没来昌海市以前,他没这么多弯弯心思,更不去研究什么谋略,但现实教育了他,使他的心智大大进步了。

电视台和报社对这类事件最感兴趣,很快,他们就派得力记者来到吴宇办公室,等候一起出发。大约半个小时后,俞思卿和吕慧来到了杜斌办公室。杜斌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对吴宇说:“你好好观察金凤玉家的贫困程度,回来后,写个信息和通讯报道,往省报投稿。”

金凤玉一家三口住在别人家的房子里,这个草房比赵自忠原来住的那间还要破旧,几乎就要倒塌了。她弟弟脸色苍白,嘴唇黑紫地躺在炕上。她母亲瘦小、干巴,一看就是日夜操劳又长期缺乏营养的那种乡村妇女。屋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更不要说电视之类的奢侈物了。

杜斌掀开锅盖,铁锅里的蒸笼上,两个剩下的玉米面掺着野菜做的窝窝头,让杜斌眼窝发酸。

电视台记者准确地捕捉住了这个难得的镜头。杜斌从兜里掏出一万块钱,递给金凤玉,说:“本来,这一万块钱,是给你做学费和买生活用品的,这是我省城一个私营企业朋友赞助的,你现在用五千块交学费,至于生活费,你就去他的企业打工,自己挣吧。回头我跟他打声招呼。剩下的这五千块,给你弟弟治病用。”金凤玉接过一万块钱,和她母亲一起感动得泪流满面。

杜斌又拿出一个信封,说:“这五千块,是一个校长赞助的,给孩子看病用吧。”他把孟繁荣给他的那个信封,塞进金凤玉母亲手里。

杜斌打开钱夹,把里面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一千两百三十元,他把三十元零钱塞回钱包,把一千两百块钱递给金凤玉,说:“我只有这么多,你拿去,给你弟弟治病吧。”金凤玉说什么也不接,一边往回推,一边流眼泪。

杜斌抓住她的手,说:“收下,这是我的稿费。”

金凤玉的手颤抖着,接过钱。突然,她母亲给杜斌跪下了,“嗷嗷”大哭起来。金凤玉见母亲跪下了,也“扑通”一声跪下了。

杜斌见状,连忙弯腰去拽她们母女,说:“起来,起来!”她们母女跪在地上哭着,杜斌拽不起来,他板着面孔,对金凤玉说:“金凤玉,你这是干什么?再大的困难我们一起克服,但你不能屈服,更不能随便给人下跪!

你已经是大学生了,要学会坚强,要勇敢地面对生活和不幸的挑战!”

金凤玉抬起泪眼,无限感激地瞅了杜斌一眼,拽起了她母亲。

俞思卿见状,把钱包里所有的七百块整钱,都掏了出来。吕慧的眼泪早就流了出来,她掏出钱夹,掏出五百块钱,塞给了金凤玉。

所有来的人,都掏了腰包。赵自忠红着眼圈对金凤玉说:“孩子,把这些好人的名字记下来,要永远地记在心中。你一定不要辜负这些好心人的期望,勇敢些,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社会吧!”金凤玉找出纸和笔,记下了每个人的名字,还有他们捐的四千七百五十块钱。

杜斌受不了这个场面的刺激,他转身对俞思卿说:“走吧。”

金凤玉母亲想表达对这些人的感激,但她家里实在太穷了,没什么好送的。她想起朝鲜族人特有的辣椒酱,她把酱缸搬出来,全都送给了杜斌他们。

杜斌从羊甸子乡回来的当天下午,虽然人坐在办公室,但他的心里像五味瓶子打翻了似的,一会儿想起上告信,想起上午刘玉林的话,一会儿想起金凤玉家的惨状。去金凤玉家时,他没和俞思卿坐一台车,到她家门口下车,俞思卿还像往常一样跟他打招呼,并请他带头先进金凤玉家院门,其尊敬领导的谦卑,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在给金凤玉捐钱时,俞思卿也被她家的困窘所打动,眼圈红着,把钱包里所有的整钱都捐给了金凤玉。那一刻,杜斌分明见到了一个老者的悲悯之心,与二十多年前俞思卿救助自己时,他脸上的表情相同,着实叫杜斌感动和钦佩。

这时,吴宇敲门进来,说:“杜市长,刚才赵法瑶书记的秘书打电话过来,说赵书记请你现在去一趟。”

赵法瑶收到的上访信有十几封,他拍拍那些信说:“杜斌,这些都是告你的。我看了,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事,没啥大事。你也听说了吧?”

杜斌说:“我也收到了一封。”

赵法瑶手上的铅笔,玩得溜溜转,说:“看来,散发的面还不小啊!马德良没跟你说过?”

杜斌喝了口茶,将舌尖的茶叶轻轻吐进烟灰缸里,抬头看着赵法瑶说:“马德良?他才能装正经呢,啥事也不跟我说。”

赵法瑶“哦”了一声,手里的铅笔转得更快了,说:“你的工作,总体上市委是认可的。你不要有顾虑。改革吗,是允许争论和探索的。昨天,太岭市纪委书记给我打了招呼,说这两天要派调查组下来,对举报你的问题进行调查。”

杜斌想,虽然上午刘玉林说他跟昌海市纪检委书记孙向东打了招呼,昌海市纪检委不会查他,但上级纪检委部门却没放过自己啊!也不知道刘玉林找自己谈话时,他知不知道太岭市纪检委要来调查自己?突然,杜斌心里打了个冷战,刘玉林是昌海市的副书记、市长,又跟太岭市副书记迟永刚关系很铁,他不会不提前知道消息,如此想来,那他上午对自己谈的话……杜斌不敢想下去了。

杜斌说:“来吧。我欢迎。我会全力配合的,身正不怕影子斜!”

赵法瑶赞许地点点头,手里的铅笔开始颠倒着转了。

“我就欣赏你这个态度。不卑不亢!来了也是好事,经过调查组的调查,澄清了对你的诬陷,正好以组织的名义,堵住那些造谣者的嘴巴。

不过,根据组织规定,他们调查期间,要暂时停止你的工作,你不会有啥想法吧?”

“不会,”杜斌说,“只是,我希望调查的时间不要太长,不然的话,可能会影响我的工作。”

“这是应该的,”赵法瑶说,“即使你不说,我也会跟调查组的人说。”

当天下午,太岭市纪检委调查组就进驻到了昌海市。他们住在市宾馆,比杜斌高一个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