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挂职市长
22355400000014

第14章 上告信(3)

下午四点半,在昌海市宾馆的小会议室里,他们就有关情况初步询问了杜斌。带队的是一个叫高清平的纪检委副书记,四十多岁。如果说马德良的眼睛像鹰一样,高清平的眼睛就是一只秃鹰,透射出无言的威严和冷漠。

杜斌相信,如果犯了什么错误,在这比闪电还令人胆寒的目光注射下,会不自觉地矮三分。但杜斌自忖没做错什么,心里没鬼,又有下午赵法瑶书记给他吃的定心丸,所以他不畏惧这目光,而是极富挑战地、勇敢地迎接了那道闪电。

杜斌和高清平的目光对视了许久,足足有两三分钟。最后,是高清平的目光先败下阵来的,因为他瞪视对方那么久,眼睛的肌肉很酸,不得不眨一下眼睛。他从事纪检工作二十多年了,还从没有哪个被审查对象能像杜斌这样,敢于和他的目光对视。那些被他审查的人,别说对视了,就是高清平瞅他一眼,他们心里都直发毛,眼神不是躲闪不定,就是惶恐不安。有些人虽然表面上故作镇定,或者傲慢无理,但那种心虚的眼神丝毫也逃脱不过高清平的眼睛,因为越是那样的人,越说明他心里有鬼,才越装出傲慢和故作镇定,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和胆怯。而杜斌的目光却不同,他不但敢于直视自己,而且目光纯净、澄澈、倔强和坦然,所以高清平还没和杜斌谈话呢,他心里就有数了。甚至从某种角度讲,他竟然不自觉地对杜斌油然而生起了一丝好感。虽然他知道,这是自己作为一名纪检干部不应有的情绪,但他还是被这种情绪浸染了。

高清平清了清嗓子,语气低沉,语调威严地开了口。杜斌没让他们“审问”,因为他想,我既然心里没鬼,没做上告信上罗列的“罪行”,就不需要你们像审讯犯人似的审问我,干脆,我主动出击,把什么都说得一清二楚,省得他们又是吓、又是劝的审问我。他的尊严,让他无法承受被审问。所以,杜斌一点也没有隐瞒,就把上告信上罗列的他的“罪名”,一条一条地解释起来。

调查组的人听了后,都有些同情杜斌。他们也不希望学生们还在危房里上课,教育局机关的领导们就用原本拥挤的学校,去换取自己舒适的住宅楼。

至于杜斌给省里有关部门送礼的事,杜斌说:“我不希望你们牵涉到省里的有关领导,否则,市里以后就别想跟省里打交道了。你们可以去问法谣书记。如果要牵涉省里的人,赵书记同意的话,我自己掏钱支付那些花销。”

顿了一下,杜斌用嘴里的唾沫润了润嗓子,补充说:“我花掉的那两万,是按照昌海市鼓励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做的。如果按上面规定的奖励比例,我才花了不到一半。那是有市委红头文件的。”

高清平还没见过像杜斌这样的被调查对象。他不禁在心里暗自赞赏起杜斌来,他想,如果这样的人能到纪检部门来工作,肯定是个难得的人才。

那天下班后,俞思卿给刘玉林和陈鹏打电话,约他们到第一中学去打乒乓球。刘玉林因为高清平来了,按照一般规矩,凡是纪检委的人都要高看一等,不管你有没有“事”,其实心里都是有点怵纪检委的,所以他要去打打招呼,以示礼貌和重视,就让他们先去。

刘玉林到一中的时候,陈鹏和俞思卿刚打完三局,俞思卿以三比一胜了,他俩正坐在椅子上,边喝校长孟繁荣提供的饮料,边擦汗聊天呢。

旁边的两个球台上,高占强和孟繁荣对阵,江大为和一中女副校长李凤兰对阵,双方正打得热火朝天,难解难分。

陈鹏眼睛尖,见刘玉林推开门进来,首先站起来说:“玉林市长来了。”他迎着刘玉林走过来两步,说,“老俞今天超常发挥,把我赢了,还是你来收拾他吧,我和他们打几局去。”

陈鹏拿球拍的胳膊朝李凤兰那指了指,弯腰拎起一瓶他喝剩的半瓶饮料,向李凤兰走去。

“手下留情啊,陈鹏,别把凤兰打得不及格。”刘玉林诡异地笑笑,边换运动服。

“他才舍不得下手呢,他总是怜香惜玉,愿意让凤兰收拾呢。”俞思卿语调怪怪地说。

“我就不信邪,”刘玉林走到球桌一边,拾起乒乓球发了个下旋球,说,“陈鹏平时赢你挺轻松的,怎么,今天你魔鬼上身了?他还打不过你了!”俞思卿稳稳地接住球,一板抽过来,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没发现吧,我换球拍了。”

“呦,这个球拍高级,多少钱?”刘玉林问完,发了个侧旋球。俞思卿稳稳地接住,把球戳了回去,说:“反正比你的球拍贵。是胡大楼给买的。”

“胡大楼?”刘玉林把球抽过去。

“就是那个农民企业家,”俞思卿再次把球戳回去,说,“搞基本建设的那个。我跟他说了,过些日子,让他给你们几个都更新一下设备,再买几个新球台。”

那边,江大为见陈鹏过来了,识趣地把球递给陈鹏,说:“我累了,你来和李校长打吧。”陈鹏也不客气,接过球就和李凤兰对阵起来。

陈鹏和李凤兰边打球,边嘻嘻哈哈地说着什么笑话,不时爆发出李凤兰浪浪的笑声。

刘玉林接住俞思卿的一个旋转球,瞥了眼陈鹏那边,说:“瞧陈鹏开心的,都快笑抽了。”

俞思卿没接这个话茬,说:“见到太岭市纪检委的高清平书记了?”刘玉林说:“见到了。”俞思卿说:“这下,看杜斌还蹦不?”刘玉林没说话,一板一眼认真地打球。

俞思卿幸灾乐祸地说:“这次不把他整趴下,也弄得他伤筋动骨,一时半会儿精神不起来。”

“你别在那幸灾乐祸!”刘玉林不满地瞪了他一眼,说,“就那些鸡毛蒜皮的破事,一件也不成立。伤不了杜斌的筋,也动不了他的骨。我是政府的一市之长,我可不希望在我的班子里出事,查处谁,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带班子带得不好。”

“刘市长真是老当益壮啊!”李凤兰汗涔涔地走过来,眉目一挑,语调酥酥地说,“别打了,喝口饮料,冲冲汗,去我们小食堂尝尝野味。”

刘玉林接过她递来的毛巾,边擦汗,边意味深长地说:“野味好啊,野味好啊!是不,陈鹏?”

在太岭市纪检委调查期间,杜斌被暂时停止了工作,他的心情实在不好,心想我刚来昌海工作不到一年,就被上告信捅到了太岭市,虽然上告信是教育局别有用心的人弄的,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妨碍了他们建住宅楼,才告自己的,也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调查组调查一段时间,自然会还自己一个清白。但自己被弄得这么被动,脸面上无光啊,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议论自己的?

杜斌的心情坏到了极点。被停职了,无所事事,心情就更糟,他想回省城休息几天,但调查组又不允许,因为他得随时接受调查组的讯问。

他躺在宾馆自己的房间里,甚至都不想见人了,连冬泳都不去了。

他想看看书,以此来平抑自己的情绪——因为以前没来昌海时,每次杜斌遇到不顺心的事,只要一拿起名作家的经典名作,读上十几分钟,就会变得心平气和起来,就好比吃了一顿山珍美味似的舒服、顺畅。可这次,这个方法却不灵验了,因为他虽然手上拿着书,眼睛看着文字,脑子却总是溜号,总在想上告信的事。

实在没事可做,他向刘玉林打了招呼,和王超下乡到各农村学校搞调研去了。

一周后的晚上,高清平去了赵法瑶的办公室,向他通报了调查的结果。

“经过我们认真的调查、走访,上告信上所说的杜斌的那些问题,都是子虚乌有的捏造、中伤。”高清平说,“我们打算这一两天就撤回去,向太岭市委主管领导汇报。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得向你核实一下,就是关于那个奖励招商引资的政策,虽然有你们昌海市委的红头文件为证,我们还想听一听您的意见。”

赵法瑶的手放在桌子上,摆弄着铅笔说:“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为我们的干部洗刷了清白。至于鼓励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这个问题,我们奖励的比例是高了点,但这是经过市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又征求了全市各部门意见后,才形成文件的。按照这个招商引资政策规定,凡是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到计划外无偿资金的人,可以按百分之一的比例,给予奖励和活动经费。如果按照这个奖励比例,杜斌同志应该得五万元,可是他风格高,一分钱没要。这区区两万元,算得了什么?”

高清平点点头,继续抽烟。

“这样的奖励政策,是太岭市委制定的。”赵法瑶说,“只是太岭市定的奖励标准是千分之八,比我们定的低一点,太岭市委也发了红头文件,你难道不知道?”

“知道。”高清平吐了个烟圈。

“哦,该播昌海新闻了,咱们一边看,一边谈吧。”赵法瑶拿出遥控器,打开电视开关。正好,昌海市晚间新闻刚开播。首先是赵法瑶去一家科技企业调研的报道,接着是刘玉林会见俄罗斯海关领导的新闻。新闻过后,播送昌海市的专题节目“热点”,而今天所播发的,就是杜斌去金凤玉家救助贫困大学生的事情经过。赵法瑶发现,高清平被这感人的一幕感动了。

专题节目“热点”结束后,赵法瑶把电视关了。

“我相信您的话。杜斌绝对不是在演戏。”高清平表情严肃地说。

他们又聊了一个多小时,高清平要起身告辞,赵法瑶看了下表,说:

“呦,这么晚了,都快十点了,这样吧,你们来了这么久,工作挺辛苦的,因为是调查我们的干部,为了避嫌,我也没宴请你们,今天事情总算风平浪静了。今晚,我请客,我要犒赏犒赏你们调查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