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挂职市长
22355400000007

第7章 敲山震虎(2)

娇娇回来了,杜斌扔掉抹布,走出厨房。当娇娇看见微笑着走来的爸爸时,便不顾一切地扑进杜斌的怀里,撒娇说:“老爸,你咋回来了呢?”

杜斌幸福地拍着她的脑袋,帮她把肩上沉重的书包卸下来,放在沙发上,仔细地端详着女儿,说:“咋的,不希望老爸回来呀?”

娇娇撒娇地将杜斌拽到沙发上,坐下,说:“不是,人家不是这个意思。人家是说,你回来也不打个招呼,搞突然袭击呀。”

雅芬站在一边,幸福地瞅着爷俩疯闹,说:“好了,你俩别疯了。娇娇,赶快洗手,吃饭。”

第二天吃早饭时,杜斌跟雅芬说:“帮我个忙,从财政厅弄点资金。

我去昌海市两个月了,总得拿点见面礼吧。”雅芬说:“行,这个忙,我帮你。”杜斌说:“昌海的教育环境太差了,我想建一所新的高标准小学。”雅芬抬起脑袋问道:“那得不少钱吧?”

杜斌喝了口豆浆,看着她保养得很好、妩媚的面庞,说:“得六百多万吧。”

“这么多?我可解决不了。”雅芬摇头说。

“我们自己筹集两百万,你给解决四百万。”

雅芬觉得碗里的豆浆不够甜,往里放了一勺糖,慢慢搅拌,喝了一小口尝了尝,说:“四百万也不少,我真的办不到。”

“就算我求你了。”

“那,我试试吧。”雅芬看他一脸的可怜相,心中不忍,勉强地说。

杜斌想在昌海市建一所规范化小学,他粗略计算了一下,六百万够了。他想只要省财政厅能解决四百万,他回昌海市与土地、城建等部门协商一下,求得他们的支持,也能节省三百多万的费用。

杜斌去了“金宇大酒店”,找李金标帮忙。李金标还算痛快,答应由他公司赞助五十万元。杜斌嫌少,李金标说:“杜斌,我这可是私人企业,要不是看你在基层吃苦耐劳,为我们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我才不出这个血呢。”

“我知道,你给我五十万,破了你的规矩。”杜斌把腿翘到茶几上,“因为从来都是别人给你进贡。可谁让你当初非动员我去昌海市呢,去了,你又不帮忙,那就太不够哥们了!”

李金标尤其受不了杜斌这个,说:“得了,得了,你别说了,怨我当初嘴贱。”杜斌就坐在沙发上笑。

李金标挠了一阵头皮,抄起了电话,他找省教育厅的领导帮忙。他的面子还真大,人家答应从他们的教学器材采购计划中,挤出六十万元的教学器材,划拨给昌海市教育局。放下电话,李金标说:“这回,你满意了吧?我的祖宗。”

杜斌心里对李金标满怀感激,心想,别看李金标平时油嘴滑舌的,关键时刻这个朋友还真够交情。便说:“满意!谢谢你了,金标!明天中午,你请我在你的大酒店,好好改善一下伙食,咋样?”

“不能这么简单吧?”李金标狡黠地眨巴了几下眼皮,猜测说,“杜斌,你他妈的一个堂堂的副市长,难道,在昌海市还营养不良了?”

杜斌笑了,说:“什么都瞒不过你。我请省财政厅的一个处长吃饭,你给安排一下。”

“遵命。我的市长大人。”李金标叹了口气,“是不是我还得给你当陪客呀?”

“这孩子,越来越聪明了!”杜斌把翘到茶几上的腿放下来,喝了口李金标的极品“龙井”,吧嗒了下嘴说:“你的这个茶叶,真他妈的好喝。是不是哪个大员拍你家老爷子的马屁,进贡给他的?”

“可不!”李金标不满地撇撇嘴,看了杜斌一眼,“我家那个老爷子,白当了回省委副书记,谁敢给他送礼呀?还不让他把人家骂死啊!所以那些想拍他马屁的人,就送点茶叶和香烟之类的小玩意,恐怕在你们昌海那样的小县,给你们送礼也不会送茶叶和香烟吧?哎,我说杜斌,你到昌海市当副市长,有没有人给你送礼?”

“送个屁!”杜斌瞪了他一眼,顺手把那盒茶叶揣进包里。

当天晚上,雅芬下班回到家里时,杜斌早把饭菜做好了。雅芬去洗手间洗手,门开着,杜斌大声问:“怎么样?跟主管文教的处长说好了没有?”

“我跟主管文教的副厅长汇报了,”雅芬把毛巾搭在挂子上,拢了拢头发,穿着睡衣走出来,说,“他答应帮你解决三百万,但剩下一百万,他说明年再给你解决。你回去马上打个报告,走申请程序,送到省教育厅和财政厅。”

回到昌海市,杜斌把在省城的活动情况向刘玉林做了汇报。

杜斌说完后,刘玉林的眼里充满了喜悦的光芒,他晃动着身子,兴奋而真诚地说:“谢谢你,杜斌,你办了件大好事啊!你看啊,我有这么个想法,你争取的这笔资金到位后,先不忙着建新小学。市第一中学提出要建体育馆,我认为很好,这是提高我市教育水平和群众健身的需要,要不,市里搞个大型的乒乓球竞赛活动,都没有适当的场地。依我看,咱还是听从群众的意愿,为百姓做点实事,先用这笔资金建设第一中学的体育馆吧。”

刘玉林的这个想法,让杜斌有些惊诧,他说:“体育馆是应该建,也确实是全面健身和提高教育水平的需要,但我觉得,我们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还不是第一中学的体育馆问题,而是第四、第五小学教学楼的建设,是如何尽快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环境问题……”

刘玉林见杜斌不能领会自己的意图,脸上写满了不悦的表情,打断他的话说:“这些,都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但教育局不是拿出解决方案了吗?哦,对了,这些天你没在昌海,情况有些变化,老俞听取了你的意见,他们决定不再把第四小学的学生分流到其他小学。他跟省、市教育系统的关系很硬,他跟他们通了电话,省、市教育部门的一把手许诺说,利用国家解决西部教育困难的资金,从中给咱们调剂出七百万,帮助咱们建设一所规范化、高标准的新型小学。教育局的意见,是将第四和第五小学合并。把第四小学的校址卖掉,重新建设的学校选址在第五小学。这个俞思卿,他妈的能量还真不小!”

这是个换汤不换药的方案。表面上尊重了杜斌的意见,不将学生分流到其他几所学校,但实际上还是要把第四小学卖掉,还是要建他们的家属楼。这个方案非常高明,既堵住了杜斌反对的嘴,让他无话可说,又达到了俞思卿他们建家属楼的目的。

“这不更好吗?”杜斌争辩说,“我争取到的资金建第四小学,俞思卿争取到的建第五小学。我们一下子建成两所新学校,这样,就能大大加快我市改善办学条件的进度。”

刘玉林见他还在坚持,便有些不耐烦了,说:“你说的也有道理。那样的话,确实能极大地提高我市改善办学条件的速度,愿望是好的,值得肯定!但是,咱还得尊重职能部门的意见,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体谅他们的难处啊……另外,我们要多倾听基层单位的意见,不能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见刘玉林曲解了自己的意见,杜斌连忙解释说:“刘市长,您说的我都懂,可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就好。”刘玉林说,“那就按教育局的意见办吧。”

杜斌见一时说服不了刘玉林,便说:“如果您这是命令,我执行。但我保留自己的意见。刘市长,我同学李金标个人赞助的那50万,使用权能不能归我调配?”

刘玉林见杜斌的态度有些转变,便也放松了语气,说:“那当然!这是你自己要来的钱,当然归你调配了。”

杜斌心情郁闷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吴宇跟了进来。要向杜斌汇报他不在期间的工作情况。杜斌的心情很糟糕,没情绪听吴宇的汇报,郁郁地说:“明天再谈吧,我的血压有点高,想静一静。”

吴宇见他脸色不好,不敢再多说话,悄悄地给他掩上门,出去了。

杜斌从省城给赵自忠带回些治疗胃病的进口药。下班的时候,他决定去看看赵自忠。杜斌给王超挂了手机,让他把车开到门前。吴宇进来问:“杜市长,你要出去吗,需不需要我做下安排?”

“没什么事,”杜斌说,“一点私事,我去一个朋友那里看看。”

王超把车开到赵自忠家门口,杜斌发现赵自忠家的两间茅草房已被夷为平地。只有几块黑色地基石,戳在外面发呆。

杜斌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了赵自忠的新住房。原来,杜斌来赵自忠家以后,乡中心校就给他调换了住房。现在的砖瓦结构的住房虽然不很宽敞,但比起茅草房可上了天了。看到赵自忠脱离了危房,杜斌心里高兴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