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挂职市长
22355400000006

第6章 敲山震虎(1)

那天听了吕慧的话后,杜斌觉得俞思卿确实有些过分了。因为不管怎么说,自己是市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他怎么能这么不注意维护领导的形象,在背后制造不利于自己学生的言论呢?可这和自己初来昌海时,俞思卿处处夸奖自己,处处维护自己的行为相差也太远了!不应该呀?

杜斌把自己的困惑在电话里跟马德良说了,马德良倒想得开,他说这很自然,你刚来昌海时,俞思卿是你的老师,看着自己昔日的学生来昌海当领导,他当然心中高兴了。你在人前背后地叫他老师,使他脸上增了光,给他赚足了面子。另外他处处护着你,那是他心中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昔日呵护情怀。而现在你公然反对他的方案,侵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又使他在教育局一班人面前丢了面子,他当然要说你的坏话了!

杜斌决定借助到教育系统了解实际情况的机会,给自己树立一下威信。虽然俞思卿是自己的老师,又有恩于自己,但也不能就此胡来啊,他要让俞思卿知道,自己对他的有些做法还是在乎的,免得他以后得寸进尺,不然,万一真出现了让自己和他都尴尬的情况,就不好收场了。那也是他不想看到的局面。

杜斌将电话打到吴宇办公室,让他通知俞思卿,陪同去市区小学搞教学调研。

在第四、第五小学,杜斌看得很仔细,问得也认真。这两所学校的校长,都是年过半百的女性。

在第四小学,杜斌直接去了五年级的一个班级。学生们正在上语文课。年轻的女老师看见校长刘玉荣陪同教育局长,还有副市长来了,就停止了讲课。

杜斌走到教室最后面,那里有个空位子。杜斌坐下后,示意女教师:

“您接着讲吧,我们听听。”随行人员见状,张罗着从别的教室拿来凳子,在学生课桌旁坐下听课。

女教师把语文课讲完后,脸红了,拘谨地看着校长。杜斌赞许地点点头,说:“讲得很好,通俗易懂。”他跟女教师握了握手,往走廊走去。杜斌问刘玉荣:“刘校长,这个班级有多少名学生?”刘玉荣答道:“八十七名学生。”

杜斌问:“这么多学生挤在一起上课,课堂纪律好维护吗?”刘玉荣说:“没办法呀。就是这么个条件,克服呗。”杜斌“哦”了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朝她微笑了一下。

第五小学的教学环境非常差——几排教室都是平房,大多数教室的房顶漏风,赶上下雨天,里面就得用脸盆接雨上课。由于建设时间太久远,教室和操场比外面的街道低了半米多。

站在操场上,杜斌皱紧眉头,对第五小学校长王晓蔓说:“这么低洼的操场,遇到下雨天,那还不往操场灌水呀?”

王晓蔓靠前两步,说:“可不。每到下雨的时候,周围的雨水都往我们学校倒灌。生活垃圾、破瓶子、烂水果皮的,满操场漂荡。操场也没有排水管道,总是积了半米深的脏水。老师和学生上课,都成了强渡大渡河了。”

这时,俞思卿才明白杜斌的用意。他有点恼怒,心里掠过一丝惊慌不安。

杜斌问王晓蔓:“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最少六十五名,最多八十几名。”王晓蔓回答道。

杜斌转过头瞅着俞思卿,不知道是问俞思卿还是问王晓蔓:“这么多学生,能坐下吗?”俞思卿假装没听见。王晓蔓回答杜斌说:“挤呗,有啥办法?”

杜斌带头向教室走去。班级是破烂的。七八十个学生,像挤在罐头里的鱼一样,满满地挤到黑板下面。站在讲台上朝下看,黑压压的,屋里全是黑色的小脑袋。空气闷热,浑浊不堪。拥挤、窒息。被压迫般的窒息。杜斌在那个班级听了一节课。一节课不过四十五分钟,杜斌就浑身感到不舒服。他觉得呼吸也逐渐地不顺畅起来。常识告诉他,这是学生太多,空气流通不畅缺氧造成的。

杜斌的脸色铁青着,来到校长办公室。这里的空气质量好多了,杜斌自从走出教室开始,就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校长在小会议室办公,杜斌招呼大家在沙发上坐下,问:“怎么样?感觉如何?”

吴宇汗出多了,猛喝了几口茶水,说:“这还了得。八十多个学生,每人都像个小火炉似的。这要是坐上一天,还不把人烤干了?”

杜斌喝了口茶水,说:“吴秘书,请你通知市区所有的中小学校长、教育局班子成员,还有正在教学岗位上的部分老教师,找几个代表来。半小时后,在第五小学召开座谈会。”

半个小时后,在第五小学的小会议室,杜斌主持了这次会议。他说:

“各位,这么急把大家请来,就是开个座谈会。我想,为了给我们的座谈会增加些直观的素材,我们先到第五小学的教室和操场参观一下。吴秘书,你和王晓蔓校长先带领大家参观,十五分钟后,再来开会。”

一会儿,吴宇领着那些参观的人回来了。不用杜斌说话,这些基层学校领导和那些老教师单凭刚才参观的内容,就知道下面要开什么会了。

杜斌看大家议论纷纷的样子,咳嗽了一声,会议室静了下来,他说:

“今天的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改善我市现有的办学条件。刚才,大家都看到了。这就是我们昌海市教育的现状啊,同志们,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呀。下面就请各位校长,还有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今天,咱们既不戴帽子,也不打棍子。”

这个话题,基层学校领导多次向教育局和有关市领导反映过,一直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的怨气一直较大。那些老教师就更不用说了,早已为此痛心疾首,甚至骂娘了。杜斌的开场白刚过,那些校长和老教师就抢着发言。校长们还顾及俞思卿的面子,说话留有回旋的余地,但从中流露出的不满情绪非常明显。那些老教师却不管俞思卿的面子值多少钱,他们的语言相当犀利,情绪也非常激动。意见像机关枪、迫击炮似的,朝着教育局开了火。

杜斌非常认真地听他们的发言,不时在本子上记点什么。但他的本意不在这里,他就想让俞思卿先感受一下下面的意见。

看得出来,俞思卿有点不太高兴。他虽然也在本子上记录别人的发言,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不但对那些向教育局开火的老教师不满,更对杜斌怀了一肚子的不满。

俞思卿的复杂情绪,杜斌看得清清楚楚。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觉得,想出这个办法来敲打老师,实在是无奈之举。他想,按理说,作为一个堂堂的副市长,不需要动这个心思,更不必要走这个弯路。我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彻底推翻教育局的方案。但我却不能这么做。因为第一,俞思卿曾经是自己的恩师,在我父母死后,成为孤儿的时候,俞思卿给过我帮助;第二,遇事尽量不做绝了,还是留些余地好,如果能在平和的笑声中把事情办妥,使自己的想法得到实施,何乐而不为呢?

窗外枝繁叶茂的柳树上,有两只翠鸟跳上跳下地啁啾。

杜斌始终起得很早。每天早晨,他都跑步到恤品江游泳。

张得胜对冬泳协会的事很上心,不断动员退休的老人来恤品江游泳,渐渐地,就有几十人参加游泳锻炼了。

杜斌回到了省城。他想利用自己在省城的名望和关系,跑跑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看看能不能取得他们的支持,争取点资金。

小姨子雅芬在财政厅当处长,杜斌想利用好这个优势资源。下车后,杜斌直奔楼下的菜市场,买了雅芬和娇娇喜欢吃的鲫鱼、南瓜。回到家里,发现四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厨房里光剩菜就有两三样,冰箱里也满满当当的塞满了鸡鸭鱼肉。杜斌的心里便涌上了一股甜蜜而温馨的暖流,他知道,雅芬确实是把娇娇当成亲生女儿一样来照顾了。杜斌脱下西装,扎好围裙,一头钻进厨房。

雅芬先回来的,她连外衣也没脱,就直接来到厨房,眼里闪烁着惊异的目光,兴奋地问杜斌:“啥时回来的?”杜斌正举勺子尝鲫鱼汤的滋味,他吧嗒了一下嘴巴,说:“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