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福建·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22381700000062

第62章 硅谷与筑波成败的体制分析(7)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一个创新的报告,它的许多新鲜的思想、观念和内容都突破了前人。比如:一是它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13年来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适合于指导新世纪现阶段的新的改革实践。二是它明确了在社会变革中新出现的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些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法律允许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报告明确了他们的政治地位,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三是它主张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平等竞争。报告认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不同所有制经济可以通过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要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对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等。这些新政策对推进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意义十分重大。四是它提出要保护人们的私人财产。家庭财产和私人财产的普遍增加,是人们进入小康生活的根本表现。但是,如果私人财产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小康只能是空谈。报告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对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有关立法和完善有关法律的进程,让私人财产和公有财产得到同样的法律保护。这些精神的付诸实施,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将竞相迸发,改革开放的航船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充满希望的未来。

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能够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改革开放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实践,给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都将难以实现。报告提出“四个一定要”和“三个始终”的总要求,其实质就是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腐败问题是关系改革发展全局和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靠推进改革,建立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对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建设的要求和任务,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对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必须提高警惕并下决心予以防止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才能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及时研究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在新世纪新阶段和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领导水平。我们相信,只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党就一定会建设得更好、更成熟、更充满活力,更富有坚强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就一定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开展就业工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取人类关于发展的优秀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新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包括就业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就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坚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观点。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不断促进就业增长和失业率降低,是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基本前提,是实现人民利益和人的价值的本质要求。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工作,对于最大程度扩大就业,更好地解决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就业问题,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有利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扩大就业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基础和关键。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高度重视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把实现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并通过实现广泛就业,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而保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

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把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作为经济目标的重要内容,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没有充分的社会就业,没有广大劳动群众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奉献,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难以实现。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始终努力追求的目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基本的是要努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人们充分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为创业和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就业机制和保障机制,让全社会的劳动者既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又能充分享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有利于统筹规划,协调促进全方位就业增长。就业是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就业,并不是指某个或某些方面的就业。

既然是全社会的就业,它要求政府的就业政策实现全方位覆盖,或要求对全方位就业给予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全面重视,协调推进。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才能有效避免就业工作中某些重此轻彼和单打一的做法,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的统筹就业问题;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才能形成工作合力,从全局着眼,统一规划,全面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千方百计促进全方位扩大就业。

5.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有利于转变观念,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是经济社会综合性业绩考核指标反映。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就是要克服过去在政绩观方面经常出现的偏差,避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生态或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和就业增长的现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工作,就是要自觉转变观念,树立科学政绩观,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突出的地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要求各个地区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把扩大就业作为党政一把手的主要政绩考核指标,建立健全就业责任体系和监督机制,从组织领导上保证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二、促进就业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新型的就业体制初步形成,过去统分统配统包、“终身制”、“铁饭碗”的劳动关系和基本由计划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模式根本打破。特别是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并采取了有效措施,为扩大就业和保持就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使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认为,其基本经验主要是:

1.把经济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坚实基础,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带动就业增长。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基本一致的。2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为扩大就业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1978~2003年,我国GDP年均增速9.4%,每年实现新增就业人员1370万人,年均递增为2.5%,并且把失业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使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4432万人,从而不断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确保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2.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就业增长是政府的基本职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结构调整的推进,考虑加入WTO的影响和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重视就业,并从2003年开始把扩大就业作为年度重要宏观调控目标之一。政府通过转变职能,把政策促进就业和市场竞争就业结合起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创业和就业改善了外部环境,促进了就业不断增长,从根本上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3.把推进改革作为促进就业的强大动力,让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通过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逐步打破了劳动力市场城乡、地区、部门、行业分割的状态,建立了基本由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新型就业体制,产生了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为劳动力流动创造了条件。改革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逐步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拓展第三产业以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就业空间。改革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通过大力发展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

4.把加快城镇化建设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保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进城就业寻找出路。推进城镇化发展,不仅为城镇本身容纳了不断新增的劳动力,而且为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重要条件。1978~2003年,我国城市人口由1.75亿人增加到5.24亿人,城市化率由17.9%上升到40.53%。在这25年间,大约有2.5亿农村人口通过区划和市县体制改革、农转非、上学等多种方式成为市民,其中约1.5亿农村劳动力成为城市劳动力,城镇劳动力则由9514万人增加到25639万人,所占比重由23.7%上升到34.4%。

虽然就业工作取得良好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就业结构不太合理,就业总量矛盾突出,就业体制尚需改革,就业人员素质偏低,就业市场有待于完善。同时,就业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科学发展观对就业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我认为,改善我国的就业状况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当前,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和尽快解决。

一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就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明确就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就业应处于什么位置?实话说,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是不够的。虽然提出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但由于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没有确立起来,落实这一精神很难完全到位。比如,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对待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时,总是对增长讲的多,对就业讲的少;对增长指标关心的多,对就业指标关心的少;对增长的事情做的多,对就业的事情做的少。尤其是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权益保护方面,我们做的就更少。说到底,这还是没有真正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是统筹全方位就业工作薄弱,就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理顺。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缺乏统筹就业的领导机构。

2003年以来,我们建立了国务院再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抓得紧抓得实有成效。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统筹就业抓得不太够,对大量如非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民就业(包括农民进城就业)等,没有进行统一管理和强有力的领导。第二,统筹协调、全面考虑的总体就业规划和就业政策并没有形成。

要想有效解决全国的就业问题,仅有再就业政策是不够的。如果不妥善处理就业和再就业的关系,没有统一的就业政策指导,整个就业工作很难进行有效推进、全面搞好。第三,管理各自为政,上下不一致。由于缺乏统一全方位就业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再就业政策之外更多的方方面面的就业工作各行其是,整体协调性不够,合力与优势并没有形成。地方特别是地(市)县再就业任务不多,大量的是就业任务,执行中央的再就业政策是五花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