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中国新股民必备全书
22524900000019

第19章 必须树立科学的选股观(9)

伐谋困难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对未来都是处于“无明”的状态,只有通过“明心见性”才能克服无明。要了解“心”是什么东西非常困难,它是非常抽象的境界,不少人在明心过程中下很大工夫,最后才了解是怎么一回事。心就是时空的浓缩点,时间和空间都可以浓缩。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不会间断的流动体,如果把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同时想通,时间就可以浓缩成一点,当然也可以把这一点不断放大——念和一切劫可以互换,就像质能可以互变一样,时间的最小单位和最大单位也可以互换,这就是“寂”的境界。但只有寂还不够,必须进一步做到“静”,静就是把空间浓缩成一点,空间包括最小的微尘和最大的宇宙,都是可以互换的,可以浓缩成一点,也可以放大成无限,在时间和空间的放大与膨胀过程中,大自然就会产生动力出来。是什么因素造成它的压缩与膨胀呢?那就是“性”,一旦见性就可以把时空的变化与压缩膨胀的性能观察出来。但是万事万物不断的生灭不已,现象亦千头万绪,此时只有进入本质的空的境界,才不会因现象过多而迷惑。换句话说,必须从“寂静”进一步提升到“寂灭”,才能进入真空的本质世界,最后,妙有才会出现,这就是“寂照”。因此,从明心的“寂静”,到进入本质的“寂灭”,再升华到妙有的“寂照”,这是一连串的修持进程。而它们的第一步就是把时空浓缩成一点,把现象转化成本质的空性,最后才能进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十方圆明境界。

神机兵法是以寂照的心性功夫做基础,再加上“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

的临机应变功夫,就可以进入变化多端的金融世界。同时,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人的预测是虚拟的,时常发生错误,但不要因为错误而沮丧,要进一步利用错误来赚大钱。一般人常有的“正确时才能赚钱,错误时一定亏钱”观念要扭转过来。正确时赚钱,错误时照样赚钱,因为只要对时势有领悟力,误就是悟,错误刚好是开悟的开始,只要反过来做,就可以利用错误赚大钱,这正说明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

对于时势的互动、形势的变化也要深入体会,做到“致虚极”时可以动于九天之上,“守静笃”时可以藏于九地之上,这样就能在广大的时空中变化自如,一切都能圆融无碍,执著与妄想自然会慢慢淡化掉。

八、西格玛的金融操作系统

金融投资主要有两种:投资和投机。投资就是把数据转化为财富,但数据从哪里来?从投机而来,因为投机就是把几率转化为数据。所以,整个金融操作是建立在几率之上的。简单地说,投机是把几率转化成数据,投资是把数据转化成财富。不管是生产事业或虚拟经济的金融操作,学习把握机遇和学习放弃机遇,都是最基本的素养。《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一语道破把握机遇和放弃机遇的差别。生产事业基本上是以为学的把握机遇为主,为道的放弃机遇为辅;但虚拟经济则刚好相反,它是以为道的放弃机遇为主,为学的把握机遇为辅。能够做好生产事业经营的高手,未必是金融操作的高手,反之亦然,但是很多人缺乏这方面的认知,以为某一方面的不成功可以拓展到其他非相关的领域。

通用电器总裁杰克·韦尔奇提出了六西格玛的观念,给生产事业的良率提升,带来了新境界:100万个产品,只能有3个不良率。通过对标准差的控制,生产事业可以大幅提升良率。如果把六西格玛用在金融操作上,用来大幅提升良率,是否有可能?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先把握虚拟经济的本质。

生产事业是以计划来控制变化,虚拟经济是以变化来调整计划,两者有很大的差别。在生产事业中,机器的产能不会忽大忽小,除非机器的性能有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六个标准差来控制其变化,计划的可行性很高,不会随时而面临新情况或新变数。但是虚拟经济是计划追不上变化,理性也跟不上变化,你只能在变化中,通过悟性来调整计划,金融操作是在变数不能控制的环境下来进行的,只有通过悟性才能认清未来的趋势。理性是很容易学习的,但悟性则很难学习,等到你学会时,新的情况又已经出现,原来的悟性可能已经不管用了,反而变成一种负担,造成后来的失败结果是,同一种认知,别人赚钱,你模仿之后却反而亏钱。因此,介入虚拟经济要先放弃实体经济的思维法则,才能从根本处理顺未来。否则根本处理不顺,枝节学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在金融操作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习惯于用理性来思维,但却不知理性思维是造成亏损的最主要原因,因为理性只能用线性思考来处理有规则的数据,对于非线性的未来变化毫无处理能力。换句话说,理性思维可以解释过去,但无法预测未来,而虚拟经济则是反映未来,不是反映过去的,所以理性反而变成透视未来的最大障碍。要透视未来必须把理性、感性、悟性三者合为一体才有可能,单独靠理性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只注重理性思考的培养,对于感性和悟性的结合很少接触,所以对于未来的变化只能猜测,而一旦进入猜测,那就是几率问题。

几率跟努力不是正相关,拿彩票的例子来看,它就是一种纯几率的问题。

你加倍努力,成果不一定加倍。同样的道理,很多人在股票市场上很用功,但绩效仍然不佳,就是面临几率的先天限制。每一个人都希望老天爷帮忙,老天爷最后只能依照几率来帮忙。因此,如果用猜测来面对未来,那就跟用几率来面对奖金一样,如果不用猜测来面对未来,那才是另种新境界。

不用猜测,要用什么方法?最佳答案是“照”,只有通过“照”的功夫,才能同时把握过去、现在、未来。练习“照”的功夫,先要进入“寂”的境界,很多人为了寂而远离市场是很有道理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和照是一体的两面。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一切的呐喊,在上帝的眼中,只是永恒的宁静而已。永恒的宁静就是寂的境界,并且这一句话中,要特别注意的是“眼”中,不是耳中,因为只有“眼”才能照,耳只能听。一般投资者都是因为消息面听太多了,而又消化不了,才造成亏损的。所以股市思考不能用理性的线性思考,要用寂照来代替线性思考,才能从根本处找到一个安心立命的地方。《心经》开头的第一句话值得好好揣摩: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只有用照的功夫才能渡一切苦厄,理性思考是渡不了苦厄的。

如果把心的根本处调整好,金融操作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行情好时赚大钱,行情坏时不够赔。只有具备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能构筑新的大楼。

如果说好的心态和寂照的功夫是打基础,那么第一层楼就是风险控管,风险控管做不好,赚到的钱很容易输得精光。如何做好风险控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减少失误率,而要减少失误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打击率。巴菲特就是用这种方法赚到巨额财富的。《道德经》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有钱人因为吝啬才变成有钱人,金融操作也是如此,只有吝啬式的操作才不会增加失误率。

不过,减少打击率只是治标的方法,治本的方法是找出价值的根源。

《孙子兵法》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句话最值得注意的是“因敌”两字,按照理论是打不赢战争的。河水流动的方向,是根据河床的结构来前进的,这里的河床就是价格变动的根本结构。了解了河床结构,就能预知河水会往哪里流。但河床是在河水的下面,不易从表面看出来,所以一般人很难看出河床的结构。如果你能深入根本结构,就等于已经预知河床,不难预知河流的未来方向。混沌理论也指出了在十分复杂的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非常简单的秩序,这个简单的秩序只有具有慧眼的人,才能看得出来。不少分析师未能深入根本结构,只单纯地套用一些投资理论,预测未来的价格,结果往往不灵光。所以,根本结构才是控制风险的治本方法。如果你一时还悟不出根本结构,而你仍然要控制风险,方法就是控制持仓比率。如果你对价格的根本结构已是了然于胸,那你可以重仓持有;如果你还摸索不出根本结构,最好轻仓持有。通过控制持仓比率来控制风险,是第二个策略。总结来说,控制风险的第一个策略是了解根本结构,第二个策略是调整持仓比率,第三个策略是减少打击率,事实上减少打击率就是不打没把握的仗。以上三种控制风险的方法,不用复杂的数学公式来计算风险,因为风险本身是很难量化的,量化出来的结果也往往失灵。不过,如果衍生性金融商品开放以后,利用不同的各种金融工具来避险,也是一种积极防御的策略。

如果以上四点都能做好,第一层的楼房就已经盖好,可以往第二层楼发展了。

第一层楼是做好风险控管,以降低失误率,那么第二层楼就是如何提升良率了。先立于不败之地,再争取胜算,这是所有兵法共同的说法。要提升良率,最重要的是选对标的。以股市来讲,就是要选对个股,尤其是主流股不能失之交臂。所有产业的价值链,都有一个严密的逻辑在支持它的运转,只要你通过产业逻辑来深入产业价值链,选股就不会那么困难。因此,平常对于产业动态不关心的人,很难把握到主流股,而主流股的获利往往是非主流股的3倍左右,所以选对主流股是提升良率的第一个策略。一旦选对主流股就要密切追踪其趋势,只要趋势未逆转,都可以一直持有它,因此提升良率的第二个策略是选对个股顺势操作,波段持有,不要因为消息面的变化或盘中的振荡而被洗出筹码。第三个策略是筹码分布。筹码与动力是一体的两面,筹码是有限的,但市场的资金和动力是无限的,除非有明显的出货形态或量大不涨,不要因短线整理就改变原来的获利心态。不过筹码分布对于一般人而言,比较不易深入,但不妨从成交量的比率关系去了解进货与出货的现象。第四个策略是要有获取暴利的心理准备,一般人获利只赚到一小部分,而亏损却是巨亏,所以总结下来最后还是亏损,如果能做到亏少赚多就不会沦为散财童子了。以上四点都做好,良率必然大幅提升,可以往第三层楼发展。

第三层楼就是投资报酬率。如果前而的功夫还没练习好,最好不要进入第三层楼,因为第三层楼只有真正的顶尖高手才能进入,那就是运用信用扩张来加速获利。一般而言,期货的信用扩张是10倍,但是很多参加期货操作的人,却没有经过前面两层楼的训练,既不会控制风险,也不擅长提升良率,所以到头来很容易亏损。

整个西格玛系统,包括底层的寂照功夫,加上第一层楼的降低失误率、第二层楼的提升良率、第三层楼的提升报酬率,能解决金融操作的大部分难题,但是如果底层的内功没练好,上面几层楼的功夫很难练得好,只有把思想的根扎好,金融操作才能一路成功。

选股要懂调控观

一、选股要有调控观

股价的价值观建立在企业价值上,企业价值的变化大多是缓慢而渐进的,盈余的成长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积累。纵使新产品、新市场的出现,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让业绩表现出来,因此戏剧性的变化都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不会一天就让公司盈余大幅上涨10%,但是股价却可以一天上涨10%,如果涨跌幅放宽到20%,那么一天的涨幅20%也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两者的差异?

最主要是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当社会的需求往汽车集中时,汽车股的盈余就会逐步反映出来,但当时很多人还未察觉此变化。当盈余开始成长时,股价还是处在反复打底的阶段,等到快半拍的人挖掘了它的投资价值以后,股价才开始缓慢上涨,引起投资大众的注意。当买进的人愈来愈多,而卖出的人愈来愈少时,股价就可能一天大涨7%~10%,并且这冲动一旦形成,股价不但反映业绩,还要进一步透支未来,把未来的乐观预期提前1~2年透支出来。这时如果引发社会的过度投资,政府的调控行为就会出现,引起股价的激烈回调,在调控之前进场的人,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损失。虽然在后来的1~3个月内,投资因调控而开始冷却,但基本上改变不大,股价可能大幅回调30%,甚至于50%。在选股的过程中,时机是最重要的变数,虽然价值是最重要的基数,但时机不对,整个基数都会动摇。另外因为新政策出台,也会影响到某些板块的巨大起伏。

当国际贸易纠纷不断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愈来愈大时,加强内需就变成必要的政策调整,但内需的范围很广,如何从内需股中找出价值被低估的标的,就变成投资人的新挑战。内需股中,拥有大量库存的酒类,其内在价值尚未反映出来,所以造成酒类的个股大幅上涨。因此酒类板块的上涨,是加强内需调控之后的市场反映。至于产能过剩的钢铁等板块,受到调控的影响,股价一直落后大盘,也说明了调控对于选股有很大影响力。

调控不是“一刀切”,当一个调控政策出来时,有些个股受害,有些个股受益。如何在调控出现后趋吉避凶,是投资者应有的必要修养。在选股的过程中,要从经济数据的过热与过冷,预知未来的调控方向,才能事先做好未来的布局,选出真正的潜力股。

二、调控经济学的核心

调控经济学是一门实践经济学,不是理论经济学,但是它建立在理论经济学的基础上,它的核心工作就是把债市(利率)、汇市(汇率)、股市、房市、期市五者调控到一个有利于国家或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大格局。它的核心技巧是通过体、相、用和理、气、数、象做一个深入的系统思考与正确行动;它的核心工具是通过文化力、科技力、经济力、军事力、政治力五种力量来统筹运作。

换句话说,它是通过五力齐发来达到五市调控,它的视野是全球化的,调控本身要考虑到全球的互动关系及利害演变。小到个人的全球理财,大到强国的全球政经运作,都属于调控经济学的范围,因此,它是高度综合性的行动艺术。调控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它比技术层面的考虑更复杂、更多元、更多层次。

它必须有微妙的心态才能处理得当,同时它必须打提前量,走在现象的前面,诱导现象的良性发展。市场的反应是调控的重要参考,但不是唯一的参考。它要能避免泡沫与恐慌的出现。因此政府必须有足够的工具和力量,但政府的干预要以尊重市场机能为大前提,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调控的目标,不得已才动用行政手段。

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固本培元,越调控经济基础越牢固,而不是“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