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因为太溺爱孩子了,只把孩子当成接受的对象,而没有把他们看成需要为家庭付出的一份子。家长觉得让孩子穿名牌,吃各种美食,受最好的教育就是爱他,却往往忽视了孩子“被尊重”的需求。其实,尊重孩子无非就是尊重孩子的发言权和选择权,但实际上,当孩子对家庭事务发表意见时,或者想自主做一件事情时,多数家长都会说:“你小屁孩儿知道什么啊!”在一个家庭中,作为一个“人”,他应该有发言权,家长随意剥夺孩子的这些权利,等于没有从心底承认孩子是家庭的一员。
名人谈教育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认识世界就是不可能的。
——苏霍姆林斯基
请尊重孩子的思考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在一所国际学校里,教师给各国的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某杂志曾经做过名为《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标准》的知心调查。全国18个省市的1904名中小学生父母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选择听父母或老师的占11.8%,而选择有思想,有主见,有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仅占1.21%。
据市家教研究会对市内372名小学生及其家长所做的调查显示:68.3%的孩子说“我想做的事家长不让我做”;53.2%的孩子说“我决定的事家长不听我的意见”;46.8%的孩子表示“家长不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
家长和孩子的纷争常常是这样开头的:“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为什么我一定要听你的话?”很多家长一方面把“听话”作为“好孩子”的重要标准,而另一方面在决定与孩子相关的问题时,却不听取孩子的意见。专家强调,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成为自身问题的“专家”。
家长往往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问一句:当时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可是家长也该先问问自己,你没有告诉过孩子呀。长久以来,孩子已经习惯了,家长没告诉过的事情,根本不会自己动脑筋去解决。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一个不良的性格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懒惰。由于成人过分的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孩子懒于动手动脑,不愿独立思考。家长不听取孩子的意见,是伤害了他们的“参与权”。父母应多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决策,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主动思考、处理事情的能力,形成更融洽的亲子关系。
平时不要抑制孩子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要擅长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打击。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不仅要孩子自己独立动手去做事,还要孩子独立的动脑去想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提的问题过于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从小就擅长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人。随着家教观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现代家教观、教子有方的家长,注意创造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科学家、发明家成长的故事,以激励孩子从小立志,培养孩子对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兴趣。
向其他所有的孩子一样,小男孩经常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一天,妈妈给他讲聪明的小白兔战胜可恶的大灰狼的故事。他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小白兔就是好的,大灰狼就是坏的呢?”妈妈先是一愣,接着狠狠给了儿子一耳光,她声色俱厉地说:“笨蛋,这还用问吗?”男孩莫名其妙的挨了打,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天晚上,他躲在床上想,你是大人就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就可以不讲理吗?你力气大就可以随便打我吗?从此以后,他不再缠着妈妈讲故事,也失去了听故事的好奇心,但心中却留下了仇恨。13岁时因打架伤人进了工读学校。他那有着研究生学历的妈妈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的一记重重的耳光不仅剥夺了儿子的提问权,也打飞了儿子的好奇心,打跑了儿子的自尊心,给儿子的心理留下了阴影。
我国大部分家长为孩子考虑得过多,在生活上照顾得过于仔细,导致部分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维能力的严重不足,孩子自控能力非常差,到了大学阶段或者出国留学之后,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学的学习模式,最后长期沉迷于游戏、赌博等不良状态中。最典型的是一个家庭非常富有的孩子,到了国外之后专注于物质的享受,花钱没有节制,一年吃喝玩乐就花掉100万元,父母无奈只好把孩子接回来在家待业。
尊重孩子的思考,就要与孩子平等相处。针对一些孩子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专家建议,家长在家庭里应该形成详细的“家规”,家规是约束所有人的,包括孩子和家长。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应该首先思考自己有哪些不足,而不要一味指责孩子。家长要尽量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缺点,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不要过分要求孩子一定做到。只有父母双方都积极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才能让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名人谈教育
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
——陈鹤琴
善待孩子的隐私
隐私是指不愿告诉他人,藏在心里的秘密。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情感都逐渐丰富起来,孩子的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不断增强,原先无所顾忌敞开的心扉也渐渐关闭起来。然而,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尽情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甚至粗暴干涉,拆信、监听、偷看日记等。
佳佳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想起昨天晚上的作业忘记放进书包里了,于是急忙往家跑。当她掏出钥匙打开家门,看到妈妈正从自己房间里走出来,脸上带着不自然的表情。佳佳走进房间去拿作业,一推门,愣住了,她看到自己书桌的三个抽屉全部敞开着,自己的日记本、同学们送的生日礼物、贺卡乱七八糟地堆在桌子上。
佳佳非常生气地质问妈妈:“你为什么翻我的抽屉?”
没想到妈妈却比她还生气:“怎么了?我当妈妈的看看女儿的东西还有错吗?”
“可是你应该经过我的允许才能看!”佳佳也毫不示弱。
“小孩子有什么允许不允许?别忘了我是你妈妈,好了,快去上学吧!”妈妈毫不在乎地对佳佳说。
后来,佳佳把书桌上的抽屉都上了锁,就连日记本都换成了带锁的。
很多少男少女,会给自己用的抽屉上加把锁,好像有什么秘密。其实,这是一种独立意识的体现。他们用“锁”来宣告自己已长大成人,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再不能随意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成人化倾向明显,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知识信息的增多,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起来,感情变得细腻起来,许多想法开始在内心翻腾,原先敞开的心扉开始渐渐关闭,有了自己的隐私;而且,即使有不少话想说,但观点已经与长辈不一致了,于是他们与父母的心理沟通明显减少,转而向“心爱的日记本”大量倾诉内心的“秘密”,或者在信件中诉说内心的感受。
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是少年人走向社会的前奏曲,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重大。然而,有的父母却出于对孩子所谓的关心爱护,千方百计窥探孩子的隐私,一旦有所“发现”便粗暴干预,强迫孩子按照自己设置的理想模式和个人愿望来塑造自我。这种父母的“爱心”往往侵犯了孩子的私人空间,成为阻碍其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如果父母为了了解孩子而偷看孩子的隐私,这往往会得不偿失。事实证明,这样做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更极端的措施将其保护起来,把自己的心紧紧锁闭。这样,父母想了解孩子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也就被父母破坏了。
毫无疑问,保护孩子的“隐秘世界”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也会因此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隐私和秘密呢?
1.在生活中,父母要密切注意孩子在态度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
社会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在悄悄地腐蚀着孩子的心灵。如养成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晚间外出甚至彻夜不归、早恋等一些品行变化和心理动态,父母应及时观察和掌握孩子的这些“隐秘世界”的蛛丝马迹,以便正确的引导。
2.理解沟通,尊重孩子的自尊自由。
孩子慢慢长大,独立人格逐渐形成,且孩子的“保密性”也会越来越强,如写日记和书信,与同学交往和谈话内容,都不愿主动地向父母透露。这时的父母,可以经常主动地找孩子交谈,达到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营造家庭中平等、民主、理解、宽松的行为模式,使孩子感到自己和父母之间不仅仅是血缘上的亲子关系,更是生活中可以信赖的朋友。
3.有的放矢,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尽管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但正确的人生观尚未形成,是非观念不强,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正值成长的心理危险期,所以在处理诸如学业、情感、人际关系、生活等许多方面,还不可能把握好尺寸。因而父母在细心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掌握孩子内心隐秘的同时,要根据其性格、爱好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爱好、理想甚至异性朋友时,更应循循善诱,加以引导。
名人谈教育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
——斯特娜
请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也在发展。孩子每个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7~10岁的孩子在心理的发展上,进入到人格的形成时期。孩子人格的形成,表现为孩子已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这就要求做父母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必须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持孩子健康向上的心态。
许多父母从来没有想过小孩子也有人格这个问题,对尊重孩子的人格不理解,总觉得小孩子有什么人格呢?其实小孩子也渴望得到尊重,怎么会没有人格呢?所以,认为孩子没有人格的父母,就不会尊重孩子的人格,也就不容易把孩子教育好。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过:“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他人”。在家里,父母要从小就把孩子当作独立的社会人来教育。这样培育出的孩子,走上社会就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