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父母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产生充分的信任感,也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也只有说话算话的父母才能在子女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来,才能避免因孩子说谎而头疼的事情发生。
名人谈教育
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
——苏霍姆林斯基
把美德化为孩子的习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孩子成才,没有什么比道德教育更重要的了。因为,决定孩子一生幸福与否的,不是他的能力和才干,而是他的美德和品格。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道德,需要人性的光芒。尤其是孩子的成长,我们更需要在道德上给予特别关注,从正面加强引导。因为我们今天面临着从未有过的道德危机和挑战。人生成长,品格最重要,品格高于智慧,品格决定命运,品格决定幸福,品格决定品位。在幼年和少年阶段需要培养的品德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爱心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孝敬自己。可是许多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疼爱孩子,却忽略了给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其实施爱与接受爱是相互的,如果让孩子只是接受爱,渐渐地,他们就丧失了施爱的能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并且觉得父母关心他是理所当然的。有的父母以为给孩子多点关心和疼爱,等他长大了,就会孝敬父母,疼爱父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你没有给孩子学习关爱的机会,他们怎么会关爱父母呢?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学习好了,将来才会有一个好的前程,于是什么事都为孩子着想,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格、习惯、品质、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更重要,并且这些都需要在生活、学习中培养,不会一蹴而就。
2.守纪律
社会规范也是一种纪律。纪律是成功的关键。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保证。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遵守规矩的人,才能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
3.公德心
公德心可以体现综合素质。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身影:父母带着孩子闯红灯、抢位子、扔垃圾、挤队……其实,责任感和公德心是相辅相成的,由责任感而唤起公德心,由公德心而强化责任感,都是属于道德品质。孩子的品德培养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多让孩子怀着友善的心帮助别人,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同情弱者、帮助别人的习惯,还可以令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意识和美德。
4.友爱
大家都生活在社会这个集体中,想要生活舒适必须懂得和他人合作。要让孩子学会合作,首先要让孩子有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不能与其他人很好合作的孩子大多是家长过于溺爱、娇惯,使得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跋扈,攻击性行为较多。因此,要培养孩子学会合作,家长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养态度与方式,教育孩子要关心他人,要友爱、宽容,与其他人互相帮助,遇事能与人商量。
5.诚实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有虚荣心和好胜心,从而导致说谎。因此从小要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竞争观念。通过平时的言传身教,讲故事,分析身边小事,说明一些做人的道理,从平时的一些小事严格要求,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做了错事会对自己对别人产生怎样不良影响,不良后果。让孩子明辨是非,不应该做的事不做,不诚实的话不说,当无意中做了错事,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6.感恩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现行的时尚文化是一种功利、实用文化。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实用”、“功利”通常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对传统的类似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文化形成一定的冲击,导致社会大环境对感恩的自然遗忘,最终感恩教育明显缺失和滞后。父母光爱孩子是不够的,还要教育孩子爱别人。现在90%以上的父母是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倾注给孩子,而从来没有要求孩子在爱的方面回报自己。教育孩子,光有对他的爱是不够的,还应该教育和引导他爱别人。
名人谈教育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欧文
淡化教育痕迹,做到不教而教
很多家长都不约而同的为同样的事困扰着:家里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也作出了相应的投入,当然包括多方面的投入,但事与愿违,孩子的成绩总不理想。而有的家庭投入与关注看上去都不大,但孩子却很“争气”,成绩一直很好。面对被教育者,我们应该多思考一些有效的教育方式,比如正面教育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就可以用“不教而教”的方式向被教育者进行渗透,达到在不知不觉中教育的目的。
1.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野村是老太太级的日本女画家,学油画出身,在日本东京举办个展15次。她的学生是怎样评价她的呢?“老师的家非常整洁”,一个教画画的老师,本身就是美的化身,她理应美。
这样的一个日本画家怎样教小孩子画画呢?用文中小主人公朵朵的话说,是“不教的”。野村老师上课总是先问学生,你想画什么?想画什么就画吧!至于怎样画,老师不会说,也不会干扰你画。每当学生画完画,野村老师都会在画的背面用一手十分漂亮的日本书法写上批语,批的全是表扬,各式各样的表扬,各种角度的表扬,温暖、真诚。野村和别的老师教学不同之处还有常常安排孩子们参观画展,她会在画前向学生及家长讲讲色彩,聊聊画家。她的这种“无为而为”的做法,恰恰是“学生主动发展”最迫切需要的土壤。
2.要引导孩子自身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强加给他们。
孩子喜欢以自己的角度观察生活。野村老师注意引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她常常去买茄子、白菜、南瓜之类的放在桌上,让学生‘写生’”,“会把孩子们带到屋后的小花园里,画各种各样的花草和树木”,“常常安排孩子们参观展览”……从生活中取材,到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野村老师的探究引导真是到家了。“花儿开了真美丽,画吧。”有这温馨的引导,谁能不乐意去做?难怪一个学生考取了美术大学后还常常回来上课。
3.激起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野村老师是最能理解这句话含义的老师了,不然怎么会问“你想画什么?”为什么“批的全是表扬,各式各样的表扬,各种角度的表扬,温暖、真诚。”不就是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生弥足珍贵的兴趣?
这些高明的做法不是比空洞的说教更能吸引人吗?这是“不教而教”教育艺术的典型事例。教育者用心构思,去创设一种情境,引导一种经历,让学生和孩子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得到感悟,完成精神的升华。这样的教育艺术是多么有魅力呀!难道不令人神往吗?
有很多家长也确实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了不少心血,可还是效果不显著。多数家长的教育思路是:总体感知——动手实践——评价反思。即家长选定一个范围,然后自己首先刻苦钻研,从内而外,由浅入深,一直研究到自己认为对这一内容了如指掌,然后再带着自己研究好的东西亲近孩子,引领着孩子将自己研究的过程再掌握一遍,孩子学什么,仍然是在家长圈定的范围内,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得不到发挥,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谈何培养人才,更何来“主动发展”一说。
有一则哲理故事,说的是年轻人向年长的智者请教,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的选择。”年轻人又问:“正确的选择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追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说:“错误的选择。”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梦想。一个老人说他最悲哀的是年轻时候没有冒过险,一切都听从别人的经验行事,结果到迟暮年纪,在别人眼里,他一帆风顺,规规矩矩,没走什么弯路,然后生活安乐。他却说,我一直生活在经验里,没有走出过别人的告诫,如今想起来,我竟然没有属于自己的决定,所以,年轻时,宁愿冒险,也不要安逸,别给自己后悔的晚年。家长教孩子,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教获取知识的方法。
名人谈教育
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
——乌申斯基
不要以“权威”面目教育孩子
孩子有自己的意志和行为,随着独立人格的形成,他们渐渐希望以自己的意愿来做事。然而,家长却希望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愿来做事。此时,家长就像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成了他们时刻想要推翻的势力,因而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就会逐步升级。家长既不能放纵孩子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更不想在孩子面前失去自己的权威,于是难免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小波在生日的时候得到一辆自行车作为礼物,他非常高兴,总是在外面骑。没过几天,小波的爸爸听到有些邻居在抱怨:小波骑车把他们后院的草坪压坏了,精心修剪的草坪上到处都是一道道车轮印。
小波的爸爸觉得很丢面子,愤怒地对小波命令道:“你怎么老给我闯祸,从今以后不许骑车到邻居家去!”小波对爸爸翻了个白眼,说:“凭什么呀?”爸爸觉得小波在挑战家长的权威,一下被激怒了,吼道:“你做错了事还敢顶嘴,早知道就不给你买自行车了!”小波生气地踢了一脚自行车,回到自己房间,使劲地撞上了门。
这样,不但问题没有解决,而且家长和孩子谁都不高兴。那么此时的家长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呢?权威对孩子究竟有什么影响。当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判断后,家长的权威自然也就慢慢消退了。可见,权威是有局限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孩子所赋予的,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只能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那么,强迫孩子服从权威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1.反抗,挑战
2.生气,敌意
3.反击,报复
4.撒谎,隐瞒自己的感受
5.支配,欺负他人
6.顺从,服从
7.退缩,逃避
那么,要怎样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呢?要想树立自己的权威,就要放弃权威,或者说放弃权威的架子。在行动之前,家长要做好观念建设: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在面对和孩子的冲突时,尊重他们的需要和看法。父母要不断提醒自己:“我会尽可能地接纳和倾听孩子的需要,尽量避免武断、评价、说教。”然后,开始解决问题。
首先,允许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和需要。父母不要急于完成这一步,而要耐心地运用积极倾听法,真正搞清楚孩子的想法。只有孩子被倾听、被理解的时候,他才会考虑你的感受。
其次,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注意,这一步要简短、清晰。不要喋喋不休地讲述你的担心、愤怒和郁闷,孩子会听不下去的。
最后,大家一起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双方提出各自认可的解决办法,并把这些办法列成一个单子。共同对每个办法进行讨论、评价,将一方不能接受的选项除掉,最后选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要评价一个想法“愚蠢”,最好说:“这个办法对我不公平”,或者“这个办法不能满足我的需要。”
这种在双方平等交流的条件下得出的解决方法,不需要家长去强迫孩子接受,不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因为这是由双方讨论得出的“共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办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而且,这是个可以不断改进的计划。
爸爸找来小波,问道:“你的车子骑得怎么样了?”
小波兴奋地说:“太酷了,爸爸。你不知道我骑得有多快!”
爸爸:“你喜欢把车子骑得飞快。”(积极倾听)
小波:“是的,爸爸,在开阔的草坪上骑车真是太爽了!”
爸爸:“哦,要在开阔的地方骑才爽。”(继续积极倾听)
小波:“没错!妈妈在咱家院子里种了花,我怕把花压坏了,就到邻居家去骑了。”
爸爸明白了小波的感受和需要,于是简明地说出自己的问题:“你骑车把邻居家的草坪压坏了,邻居不满意,爸爸也觉得很抱歉,可能要花时间帮邻居修剪草坪。你能不能和我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他们想了以下这些解决办法:只有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才可以骑自行车;只有去宿营的时候才允许骑自行车;休息时去公园骑车;小心骑车,不要压坏妈妈种的花;说服邻居同意小波在他家草坪上骑车;卖掉自行车。
他们分别把1、2、5、6项剔除,双方都同意3、4项,问题解决了。没有争吵,没有权威的压迫,没有委屈的眼泪,双方都很高兴。
名人谈教育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
——马卡连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