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可以失败不能失落
23106400000035

第35章 保持快乐心境,人生将会变得富足(3)

人们通常把财富当作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但是,似乎财富越多,快乐就越少,财富与快乐往往并不成正比。有的人虽然清贫,每日粗茶淡饭,却无比的幸福快乐。上帝很公正,不会因你富有而多给予你快乐的馈赠,也不会因你贫穷而剥夺你快乐的权利。只要永葆一颗爱心,就永远充满希望。用一颗平常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快乐就会如空气一般,在不经意间充满我们的生活。

从前有个国王,他的国家非常富有,百姓安居乐业,边境也平安无事。按理说,这个国王应该感到很满足了,可是,他却有块心病时时悬在心头:他没有儿子。没有儿子也就意味着他的国家后继无人,眼看着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该怎么办呢?国王很焦急,每天都虔诚地祈祷上苍赐予他一个儿子。

也许是国王的诚心感动了天地,2年后,王后怀孕了。过了10个月,一个胖嘟嘟的小王子诞生了。国王高兴极了,号令普天同庆,大宴宾客。

从小到大,国王一直都想方设法满足儿子的一切要求。可即使这样,小王子也总是整天眉头紧锁,郁郁寡欢。于是国王便贴出皇榜,悬赏寻找能给儿子带来快乐的高人。

有一天,一个大魔术师来到王宫,对国王说:“尊敬的陛下,我有办法让王子快乐。”

国王欣喜地对他说:“如果你能让王子快乐,我可以答应你的一切要求。”

魔术师说:“我什么也不要,我很高兴能为您效劳。但是,请让我和王子殿下单独待一会儿。”

国王答应了。于是,魔术师把王子带入一间密室中,用一种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交给王子,让他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的一切变化——快乐的处方会在纸上显现出来。

王子遵照魔术师的吩咐而行。当他燃起蜡烛后,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那张纸上显出一行美丽的绿色字迹:“每天做一件善事!”

王子按照这一处方,每天做一件好事,当他看见别人微笑着向他道谢时,他开心极了。很快,他就成了全国最快乐的人。

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善事,让周围的人享受到你的劳动、真诚和快乐,这样就找到了一条抵达快乐的最好的路。当自己的付出在别人那里产生回响,我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被别人需要的成就感,并获得极大的满足。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一个人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摆脱困境,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就此振作,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高兴、快乐时,有谁不感到幸福呢?

带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愉悦。帮助别人其实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帮我们突破生命的藩篱,帮我们成就永恒的精神世界。

一个让人尊敬的人应该不是总想着自己得到了多少,而要问问自己这一生中施予了多少。你给予别人的幸福和快乐越多,你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快乐也就越多。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会越多。其实,生活就像回音,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耕种什么,就收获什么。

在剑桥大学的校园里,许多地方都留下了英国王太后玛格丽特·博福特的身影。玛格丽特是一位积极而又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她一生投入了很多的热情和大量的精力支持宗教和教育事业。

当时的剑桥大学的校长是约翰·费希尔,他出生于约克郡一个富有的绸布商家庭。1494年,费希尔第一次遇到玛格丽特,就成了她的牧师。

在16世纪初期,剑桥大学的经济拮据得令人难以想象。费希尔知道玛格丽特的为人,便说服她把原先准备捐赠给伦敦西敏寺教堂的资金改为捐赠给剑桥大学,这一建议得到了玛格丽特的积极响应。

1505年,王太后在剑桥接手了创立于1437年的一所小型神学院,并加以扩建,改名为基督学院。

6年后,王太后又出资在13世纪修建的剑桥圣约翰医院的基础上创立了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由于王太后的慷慨解囊,后来不少贵族和大臣在她的行为的感召下也来资助圣约翰学院的扩建。

在王太后的资助下,7年内剑桥矗立起两所新学院,人们被王太后的恩典所折服。

史学家们认同并赞美玛格丽特的品质和德行;批评家们除了认为她唯一的错误就是生在一个“错误的年代”以外,也没有别的词汇对她加以形容;穷人怀念她无私的施舍;得到过她资助的大学生们把她作为他们的模范。她的善良和虔诚永存在普通公众当中。

我们也许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我们却能做一些小事来帮助他人。在别人感激的目光中,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将别人的嫉妒看成对你的恭维

嫉妒可以说是人天生的弱点。没有人敢说自己从来就没有嫉妒过。我们也不是圣人,很多时候往往拿自己的能力、地位、收入跟别人比,结果一比一肚子气,心里就会顿生嫉妒之气,甚至做出更加激烈的举动出来。嫉妒者对别人是烦恼,对自己则是折磨。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就是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能终日郁郁寡欢,千方百计置其于死地而后快,结果反倒落得自己被活活气死的下场。

顾拜旦公爵有一个理念是,每个人都要学会追求卓越,这个卓越不是和别人比,而是与自己比,超越自我。因此他发起了奥林匹克运动,鼓励公平、阳光、友谊地竞争,为成功者喝彩,为失败者加油。实际上,在生活和工作中,你会发现,在自己的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他们宽容大度、大气大量,心态平和阳光,这每每让我们惭愧于自己的自私、狭隘,然后暗暗下定决心,勉励自己,学会为别人的成功而叫好,真心地对他人的优点给予由衷的赞赏。因为你的努力只为事业有成,只为自己和亲人朋友更加有意义地活着,而不是与别人比较功名大小,那又何必与别人较劲而耗费生命中有限的能量呢。

嫉妒是对成功者的一种不满和愤恨。由于不满于成功者的成功,于是对成功者心怀愤恨。由于对成功者心怀愤恨,于是对成功者的一切成绩都予以诋毁,而真正的成功是无法诋毁的。嫉妒者于是把满腔愤恨憋在心底,用阴暗的语言把这种愤恨化为伤害。

周佳人长得漂亮而且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尤其擅长演讲,在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去年,市里举行全市中学生演讲大赛,周佳所在的学校把她作为夺冠的第一竞争者,专门派人对她进行强化培训和指导。周佳也是信心百倍,在备赛期间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以演讲大赛为中心,进行反复演练和完善。

正式比赛的时候,第一场的初赛和第二场的半决赛周佳都发挥正常,成绩稳居第一。在第三场只剩三人的决赛中,周佳由于两个小问题回答不准确而屈居第三。决赛完毕,紧接着是盛大的颁奖仪式,冠军神采飞扬,亚军、季军紧紧拉着冠军的手,表达着钦佩与祝贺。但回来后大家向周佳表示祝贺时,她却说这不值得庆贺,本来拿金牌的应该是她,她说颁奖时真恨不得把冠、亚军推下台。

当天晚上,周佳气得连饭都没有吃好。她责怪评委不公,问她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她认为那个冠军做了手脚;她不认为获得演讲大赛的季军是荣誉,对她而言反而是耻辱;她觉得对不起学校、对不起老师,她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她的妈妈说,这次演讲大赛对周佳的负面影响很大,她对学习不像以前那样努力和上进了,以前的那种活泼和朝气、那种阳光心态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吃饭时也不再有说有笑。

自己明明输了,却一个劲儿地抱怨对手,他们不是寻找自身的不足,不是寻找与对手间的差距,他们责怪的永远是别人,这是一种心胸狭窄的表现,也是当今很多年轻人存在的心理缺陷。因为他们在备受关注的呵护中长大,心中关注的唯有自己的感受。

嫉妒者的利器大概只能是藏在黑暗中用以伤害别人的语言了。他无法把对成功者的伤害明朗化,所以,嫉妒很容易演化为阴谋。

面对着比自己强的对手时,人一般有几种态度:一种态度是咬着牙关迎头赶上,奋力超过对手,然后用胜利者的姿态回眸一笑:“我完全可以超过你!”——这种态度值得赞扬。

一种态度是自甘认输,退让一边,大声鼓励对手,然后以崇拜者的身份大声喝彩:“你真是我们的骄傲!”——这种心态无可厚非。

一种态度是既无能力迎头赶上,又不自甘认输退让一旁,而是满怀着对成功者的怨恨和愤怒,躲在一旁嘀嘀咕咕地咒骂,甚至希望路上出现一块石头,绊倒那个他所嫉恨的成功者——这种态度值得警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搏击高手踌躇满志地去参加锦标赛,结果却失败了。愤愤不平的他去请教自己的师父,为什么竟找不到对手的任何破绽。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搏击高手百思而不得其解,不知该如何解答。于是,师父在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比,原来那道线果然看起来变短了许多。师父总结道:“要战胜你的对手,不能指望别人变‘短’,而是要使自己变‘长’。只有你强于对方,你才能够成为胜利者。”

这个故事对于嫉妒者而言应该是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的。如果把强者比喻为一道长线的话,面对强者会有种种的态度:有的人千方百计想把这道线擦掉或者擦短;有的人则努力用自己的生命去划一道更长的线,以使那道长线在相比之下变短——嫉妒者就是那种千方百计想把长线擦掉的人。

而擦掉别人的成绩,必须使自己成为一块擦布。在擦掉别人的同时,嫉妒者也必然擦脏了自己。

卡耐基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会踢一条死狗,只有当这只狗越贵重时,踢他的人就越能获得满足。如果你被别人踢了,或者是被别人恶意批评了,请记住,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得一种自以为重要的感觉,而这通常也意味着你已经有所成就,并且值得别人注意和妒忌。因此,对这种批评没什么好害怕的。”

如果我们因为遭受不公正的批评而忧虑,请记住,这种不公正的批评通常是另一种恭维,是对你的成就的另一种认可。

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要苛求自己

人生在世难免有曲折、坎坷,人生在世谁都希望出门遇贵人,在失意、落寞时得到别人的帮助、鼓励和支持。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明白一切并不是别人所能掌控的,正所谓“劝皮劝不了心”。一切外力要想为自己所用,都还是要靠自己内化一下的。因此,当你在遇到打击和失败后,要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调节,简而言之,就是不要苛求自己。

成大事者可以追求完美,但如果过于苛求自己,承受挫折的心理则是无法调节的。

人在遭遇挫折时,往往会产生不良的情绪。情绪于人有两大类:一类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如希望、欢乐、恬静、好感等;另一类则是有损于身心健康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愤怒、恐惧、沮丧、悲伤、不满、忧郁、绝望、过度紧张等。后者就是负性情绪、不良情绪,就是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如果负性情绪超过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就有引起疾病的可能。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出现负性情绪的人,体内的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的状态,会释放大量的活性物质。大多数性情暴躁、负性情绪多的人,血胆固醇值也会增高。

强烈的挫折或重大的打击会引起人过度惊恐或忧愁,焦虑、失望、暴怒等都能给生命带来严重威胁。悲伤、气愤、惊吓过于突然或严重,常会使人受到刺激,导致忧郁成疾甚至活活气死。恶劣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不良情绪对人的大脑皮层会产生有害的刺激,会改变大脑对人体心脏的控制,甚至损害心肌功能、扰乱心律,从而危及生命。

正如心理学家所说,人在遭受挫折后,如果陷入负性情绪而不能自拔就等于自杀。所以,当你遭受挫折后为某种不公而愤愤不平时,不妨时时提醒自己:“我不要苛求自己”。沿着这样的思路想下去,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不去对自己加以苛责了。

要明白,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欢乐与幸福中,痛苦是正常的,能够品尝痛苦但不被痛苦压垮的心灵才是真正健康的。欢乐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一个人要保持一种永恒的欢乐并不是因为一时的高兴,那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经历了无数苦难都没有被苦难伤害到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苦尽甘来的滋味。

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不要再去羡慕别人如何如何,好好数数上天给你的恩典,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绝对比没有的要多出许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虽不可爱,却也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会快乐豁达许多。

如果你是一个蚌,你是愿意受尽一生痛苦而凝结一粒珍珠,还是不要珍珠,宁愿舒舒服服地活着?

例如盛钱陶器,一旦存满了钱,就要被人敲碎。古代有这样一只陶器,一直没有钱投进来,一直瓦全到今天,于是它成了贵重的古董。你愿意做哪一种?你每想到一次就记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变动,那就说明你成熟了。

一位未婚的先生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入大门后,迎面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于是他推开“美丽的”大门,迎面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年轻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年轻的。他推开“年轻的”门,迎面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善良温柔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善良温柔的。他推开“善良温柔的”门,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有钱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有钱的。他推开了“有钱的”门……

就这样一路走下去,他先后推开过美丽的、年轻的、善良温柔的、有钱的、忠诚的、勤劳的、文化程度高的、健康的、具有幽默感的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道门时,只见门上写着一行字:你追求得过于完美了,这里已经没有再完美的了,请你到大街上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姻介绍所的出口。

读了这个故事后,不要以为它只是讲婚姻,其实更是在讲一个人的追求。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过分地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事。其实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和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我们陷入完美的误区,将会错失良机,失去友情、爱情,失去快乐、幸福,失去自我。

“完美本是毒。”事事追求完美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就如毒害心灵的药饵。知足常乐才是可取的态度:一天结束时的疲劳和肌肉酸痛,那表示我有拼命工作的能力;有一堆衣服要洗,那表示我有衣服穿;老爸老妈在耳边不停地唠叨,说明他们喜欢我;爱人和你据理力争,说明他(她)在乎你;孩子有不如意的时候,表明这是正常现象;购房要还房贷,说明我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想睡懒觉但得上班,说明我没有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