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环球风情
23446500000025

第25章 非洲风情(3)

每当客人来临,黑人兄弟就稍稍欠一下身子,然后用土语问道:“先生,是用餐吗?”各人点点头,他就转身对着大鼓“嘣嘣嘣嘣嘣”敲击5下。鼓声刚落,从饭馆里走出一个黑人姑娘,她穿着白色的工作服,腰间也别着一个鼓,她是来迎接客人的!

在姑娘的手势引导下,客人在餐桌边落坐。餐桌的中间,也有一只小鼓。客人按规矩击鼓2下,服务小姐就会立刻来到餐桌边,也重重地击2下鼓,意思是:“请问您要些什么”

客人按菜单上的顺序,拍击小鼓,鼓声传到了厨房,侍者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客人点的菜送过来。吃饱喝足到了该结账的时候,客人用手拍击5下桌鼓,鼓声唤来了收银小姐。她同样夹着小鼓走到客人的身边,等收完钱以后,便重重地打3下鼓。

接着,饭馆里接待过客人的侍者都出来了,他们4人一齐拍击着小鼓,朝客人走来。饭馆里一时鼓声大作,原来这是一种热情的欢送仪式。于是,客人就踏着鼓点的节拍,走出饭馆的大门。四面小鼓刚停,饭馆大门口的一面大鼓又重重地拍击了8下,这鼓声的意思是:“请走好!”

相关链接——“鼓语”传信

非洲是多鼓之洲。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乐器,都比不上非洲的鼓更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非洲雨季道路泥泞,热带密林难以穿行,此时鼓语的优越性显而易见。鼓语的“作用半径”白天为四五英里,夜间可达六七英里。重要的情况还可以接力传达,如此一来,通信的距离就更长了。

在当地,小孩一旦出生,就拥有两个名字:一个是普通的名字,另一个是鼓名。在东西非地区,使用鼓语问邻村“寄信”也是常见的事儿。“写信人”先用鼓点敲出自己名字的代码,接着就以雨点般的鼓声传递信的全女。遇到几个人同时“寄信”时,事情紧急并且内容复杂的信优先。

当然,击鼓者还要有熟练的技巧才行,不然准得闹大笑话。一次,“奥里尼可”部落里的一户人家要举行婚礼,击通知邻村的亲友来参加。可是击鼓者由于技术不够熟练,使得邻村人急匆匆赶来参加葬礼,闹了个大大的误会,让人哭笑不得。

摩洛哥风情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东、东南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为西撒哈拉,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海岸线1700多千米。人口约3000多万,其中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信奉伊斯兰教。

摩洛哥的“新娘市场”

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区的柏柏尔人居住的地区,有一个有趣的“新娘市场”。

每一年9月,这里都要举行“穆塞姆节”,也就是圣徒纪念日,是一个大型的求偶盛会。在这期间,女方的家长或亲戚要领着准备出嫁的女子来到这个市场上,来市场寻找伴侣的小伙子们则睁大眼睛悉心挑选自己的意中之人。

在这些女子当中,每个人的女子的打扮都各不相同。待字闺中的少女穿着鲜亮的衣服,戴着面纱,披着圆形的头饰;而准备再嫁的寡妇则要身穿肃穆的衣服,也戴着面纱,但披的头饰是尖顶的。

在“新娘市场”里,准备求偶的男子会主动与某个女子搭讪。如果女子对他也比较中意,就会允许他握住自己的手。

随后,由负责人在帐篷里为彼此中意的男女填写结婚申请表,然后经由摩洛哥政府授权的代表签字后,这对新人的婚姻就正式生效了。

依照摩洛哥的法律规定,年龄不满16岁的少女是不允许结婚的,但不少柏柏尔人都极力维护着自己的婚姻传统,所以,他们的女儿也总是会年纪很小就到“集市”上迎候青年男子的挑选。

而对于寡妇和离过婚的女人,可以到“市场”上再一次将自己“出售”给某位心上人,而且她们也颇为抢手,因为她们已经有了生儿育儿的经验。所以,相对年轻的未婚少女来说,她们也往住会更容易与男子达成婚约。

在举行结婚仪式时,人们在门前空地搭建舞场,妇女们发出表示欢快的“噜噜”声,新郎新娘伴着音乐和“噜噜”声步入舞场,开始翩翩起舞。接着,人们相继加入,跳舞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跳的是传统舞蹈,夸张地晃动着脖子,模仿骆驼行走的动作,并不时走到新郎新娘面前嬉戏打闹。有的人还跳“达布卡”舞,随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人们扭动臀部,围着新郎新娘转圈,表示对新人的祝福。

一日三餐不离茶

说到茶,似乎没有一个地方的人比摩洛哥人更酷爱茶了。摩洛哥人可以一天不吃饭,却不能一天不喝茶,这是他们独特的生活习俗。

去摩洛哥人的家里做客,刚进门,一股浓郁的清香便扑鼻而来,在清茶的香味中似乎还略带有薄荷的美味。摩洛哥人招待亲朋好友,都喜欢在茶里放上几片薄荷叶,这是一种最高的礼节。

早上起来,人们就得冲上一杯清茶,喝完茶才吃早饭。一天要喝四五次茶,而且喝的量很大。一日三餐,可口的绿茶也是不可缺少的饮品,配上几粒用盐渍过的橄榄,再加点小饼干,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节日宴会或社会活动中,还要喝加了白糖的绿茶,当地人称之为甜茶。有时候甜茶还可以代替酒,互相敬贺。

摩洛哥人煮茶的方法也颇为讲究,把绿茶和薄荷叶放在一个特制的铁壶里,然后用开水冲煮,待茶汁煮浓时再放人方糖。等茶端到客人跟前时,还得在每个人的面前摆一些方糖,如果有人愿意喝甜的,可以再加些糖。

据说,摩洛哥人的喝茶习俗已流传几个世纪了,那里的人习惯用喝茶来帮助消化,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直到今天,摩洛哥人对茶的酷爱仍然没有丝毫的减弱。

新知博览——奇特的布须曼民俗

布须曼人与其他非洲人有明显的区别,他们身材矮小,成年人身高1.2米左右,皮肤呈黄色或黄褐色。他们面部扁平,颧骨突出,鼻子较宽较扁,前额突出,眼窄,没有耳垂。自幼他们脸部就出现皱纹,头发黑而稀疏,卷成胡椒子状。

此外,他们与众不同的另一个特点是,脊椎骨的下部通常向前形成弯曲形向外突出,因而显得臀部特别大。尤其是布须曼妇女,臀部和大腿特别粗,形成一种特殊的肥臀。而布须曼人也以这种臀肥为美,以至青年男子在择偶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看姑娘臀部到底有多大,是否够刺激。

沙漠中的生活,使很多人难以想象,一年只有四、五十天的雨季,使人觉得那里是生命禁区。然而,布须曼人却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了几十个世纪。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像骆驼一样,甚至比骆驼还耐干旱,可以几十天,甚至几个月不喝水。

生活在沙漠地带的布须曼人,对少年男女的成年仪式都很重视。少女的成年仪式,在初潮后举行,大约需要1个多月左右的时间,同时要禁食一些食物。此间,由一个妇女专门负责她每天的生活。这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少女向成年过渡的桥梁,此间,她要学习有关成年妇女应懂得和掌握的知识,特别是妇女生理方面的知识。当“禁闭”结束后,她就离开了少年时代开始了成年妇女的生活,可以考虑结婚问题了。

开罗的“死人城”

开罗是世界文化古都,西亚及北非地区文化中心。西方化市中心外围有3个古老的城区,其中最大的是法提米德城,内有开罗大部分历史名胜,如释伯尔斯一世清真寺和撒丁堡;旧城和尼罗河岸之间为伊斯梅里亚、卡斯安尼尔和花园城3个商业住宅区。卡斯安尼尔桥一带有开罗的橱窗之喻。

建于19世纪的古城区和尼罗河岸之间的过渡区有国家图书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与阿布丁宫博物馆等。市区西南矗立着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东北部有作为赫利奥波利斯标志的尖塔;尼罗河西岸新建优雅的希尔顿饭店引人瞩目。

尼罗河西岸的开罗大学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设备齐全。由孟菲斯遗址西行约20千米,即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在寸草不生,遍地黄沙的平野上,这些埃及古帝王的石砌陵墓气势宏伟,向游人展示着墓主昔日的威仪。

在开罗市区的解放广场一侧,是埃及博物馆,藏品在10万件以上,在介绍埃及文化、特别是在介绍法老时期和希腊-罗马时期的古物方面,是无与伦比的。

“死人城”的真相

在老开罗城区,有一个叫“死人城”的地方,有关它的传说不仅邪乎,甚至还带有几分恐怖色彩。比如“死人城”的看坟人与死人同居一室;墓室上边住活人,下面埋死人;死人城吸毒、贩毒、偷盗、抢劫现象猖獗;等等,被埃及人和外国人传得沸沸扬扬。

那么,“死人城”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死人城”坐落在开罗尼罗河东岸,紧挨着经过古城堡和旧水渠的萨拉赫·萨利姆大道。从地图上看,它是一块狭长的城区,而且醒目地标着“死人城”几个字。

进了“死人城”,开始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这里通公共汽车,也有出租车;还有清真寺、咖啡馆、商店和地摊;街道也和开罗别的穷人区一样,垃圾遍地,猫狗游荡。只是街巷狭窄杂乱,没有指示牌,也不见交通警察和治安警察。沿街辨认大多都紧闭或上锁的门牌就会发现,临街门牌并不是居民住宅的户主名字和门牌号码,而是墓主的名字和墓宅的排号——难怪这里被冠名为“死人城”!

“死人城”里的居民大多是守墓人及其家属,守墓人作为一种职业几乎是世代相传的。墓地多是为达官贵人修的,诸如埃及近现代时期的“巴夏”(埃及人对官人的统称),以及埃及共和国时期的官人和富人。这些人的墓室都用石料修砌,有刻字的墓碑,且墓外建屋,屋外建院,采用的是传统的伊斯兰豪华葬制,很气派。

墓主与守墓人的关系主要有两类:一是雇佣关系;二是互利关系。在雇佣关系的情况下,墓主每月付给守墓人二三百镑钱,守墓人一家住在墓地外面;如果是互利关系,墓主允许守墓人在墓宅院落的一隅搭建简易的住所,但不再给守墓人工钱。尽管与墓室柑伴,穷苦的守墓人毕竟有了安身之地。

“死人城”的守墓人

“死人城”里的守墓人也分两类,绝大多数是为别人守墓,也有少数人是在为自己家看坟,并与死者同居一个墓宅院落。这些为自己家看坟的人,一般都是家境破落者,现在无力在城里置办住房,硬撑着门面看护自家的祖坟。

总的说来,墓室要比看坟人的破屋堂皇得多,所以不少看坟人除了睡觉以外,吃饭、聊天、待客几乎都在墓室。人到了这步光景,也就顾不得体面不体面、晦气不晦气了。如果有更穷的看坟人看护的是不太显赫的墓宅,往往就在本来就不大的墓宅的院里搭一个小棚睡觉,吃的是最便宜的大饼和豆酱。

“死人城”的环境卫生条件极差,以至蚊蝇乱飞,老鼠横行。所谓“家”,实际上就是墓宅院子角落里的两个小帐篷,里面有张破木板搭的床。

可以说,“死人城”是开罗社会的一个活生生的窗口,它的形成显然是社会两极分化的结果。在人口激增、住房紧张、地皮昂贵的情况下,“死人城”逐渐成为开罗最贫穷者的集中处,也是犯罪活动最猖獗的地区。近些年来,埃及政府出资出力,逐步改善“死人城”供电和饮水等公共设施,整肃这里的治安,这表明政府已经接受了“死人城”民居与墓宅交错混杂的现实。

奇闻轶事——人和蛇同吃同住的城市

维达是西非贝宁南部的一座海滨城市。在这里,屋檐上、街道上,到处都是蟒蛇蠕动着身躯、悠然自得地随处游移的场面。店铺里的柜台上,蟒蛇翘首吐舌,东张西望。行人也都以蛇盘身,自我炫耀。

在维达城里,家家户户都养蛇,少的二三条,多的数十条,蟒蛇与主人同吃同住,和睦相处。就餐时,主人将木棍倚在桌边,蟒蛇便缘棍入席,吃饱喝足后,自会离席。白天,蟒蛇照料婴儿,看守大门或与人玩耍;晚上,蟒蛇在主人床头睡觉,从不伤害人。

每年9月15日是维达的蟒蛇节。节日那天,家家户户都将蟒蛇送到市中心展览,以示庆贺。同时,人们还要举行别开生面的蟒蛇捕鼠角逐赛和颂扬蟒蛇的歌咏比赛,场面十分热烈。

据说,非洲有一种蛇缠人的旅店。旅客在这样的旅店住宿,不多久就会有一条条细长的小青蛇游到床铺上,将旅客的手、脚、头颈轻轻地缠绕起来。原来,非洲不少地区毒蛇猖獗,闹得人们日夜不得安宁。可奇怪的是,这种“缠人蛇”的身上会散发出一种辛辣奇特的气味,迫使毒蛇不敢近身,闻味而逃,让人安心地休息。

奇特的“圣贤”仪式

每天早晨7点左右,晨光熹微,山野静寂:从撒哈拉大沙漠吹来的“哈马丹风”如往常一样,刮到科特迪瓦东南部的这个地区。

不同的是,这天一大早,人们便都起了床,尤其是那些妇女,个个身穿白色服装,脸上涂抹了高岭土,在铜铃和达姆鼓的节奏声中跳起舞来:对这些笃信“博松”的人来说,这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因为要给她们中的一位姐妹举行圣职授礼活动。

安尼人的“圣贤”仪式

这里居住的都是安尼人,自从18世纪他们就在这里定居。安尼人在文化方面属于阿肯族。阿肯族是个较大的部族,有600多万人口,分布在科特迪瓦东南部和加纳西南部。他们向来以精于制造金器着称,还是种植木薯的能手。

在安尼人生活的地方,国王(即大酋长)的权力已经削弱,但信奉“博松”的人仍很普遍。根据安尼人的历法,这天是“圣日星期五”,一位妇女将成为新的“科米安”(即圣贤)。

在村庄广场的空地上,人们用白土画了一个圆圈,只有掌握了宗教奥秘的人才能越过这个界线。在激越的歌舞声中,会从人群里走出一位年轻妇女,她将在这天成为安尼人的“科米安”:已经成为“科米安”的人会拉脱去她的上衣,让她光裸着上身,然后再她丰满的胸部涂满斑斑花纹,腰间系一块高级密织白纱,让她小心翼翼地一步跨进“魔圈”。此刻,这位年轻妇女周身不停地抖动着,像是鬼神附体的样子。据说前一天夜里,她是在森林里与神灵一起度过的,神灵还向她传授了许多奥秘和本领。然而,她能否成为真正的“科米安”,还要闯过3关才能决定。

特殊的“三关”

要成为“科米安”,就要闯过三关才行。第一关是辨认植物球。人们事先在地上的一个容器里放了6个鸡蛋大小的圆球,从外表上看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里边包着不同颜色的树叶,其中三个球里包着同样的树叶。在众目睽睽之下,年轻妇女要走出“魔圈”,不慌不忙地捡出一个,又接连捡出两个,然后把三个球一一剥开。如果里面装的是同样的树叶,观众们就会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表明她已经闯过了第一关。

第二关开始前,歌声和达姆鼓声一刻也不停止,“科米安”会在两个反扣着的白色大盆前跪下,一个大盆底下扣的是只白色母鸡,另一个大盆底下扣了只黑色母鸡。白色母鸡象征吉祥,黑色母鸡代表邪恶。此时,年轻妇女要凝视两个大盆片刻,然后将其中的一个揭开。如果是一只白鸡振翅欲飞,那么人群中又是出现一阵喝彩声,表明她已经闯过了第二关。

第三关是人们将白色母鸡杀死,将其切割成肉块,然后投进一个铝锅里,锅里装着沸腾的棕榈油,“科米安”必须赤手从锅里捡出三块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