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2381300000027

第27章 亚历山大城的科学

希腊的艺术家、商人、官员以及雇佣兵在亚历山大统治之前,已经在波斯帝国的大部分领地开始活跃了。薛西斯死后,在历次王朝的争夺战中,有一只队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就是由色诺芬率领的一万人的希腊雇佣军组成的军队。《万名将士的撤退》是色诺芬的着作,此书中详细地讲述了他们从巴比伦回到亚洲希腊城的所有过程,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由亲历沙场的将军写成的战争小说。无论是亚历山大的远征,还是他的短命王国遭受属下瓜分而土崩瓦解,都推进了希腊语言、习俗和文化对古老文明世界的传播。希腊文明传播程度的范围及其广泛,涉及到中亚、印度北部,它对印度艺术发展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多个世纪来,雅典一直以文化和艺术中心在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的学院有着近千年的历史,一直持续到公元529年。不过,到这一时期,世界精神活动的核心却有了转变,它跨越地中海到了由亚历山大建造的商业交易新城亚历山大港。此时,亚历山大的法老王是马其顿的托勒密将军,他的宫廷中都使用希腊语。在继位前,他是亚历山大的好朋友,还特别崇拜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他凭借自己的才华以及旺盛的精力撰写了一部关于亚历山大的带兵远征的书,但很遗憾,这本书已经失传,此外,他还对探究知识的整理有着极大的兴趣。

虽然亚历山大也曾经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予以巨款资助,但远不及托勒密一世做出的贡献,他被认为是对科学发展作出贡献的第一人。

在亚历山大城,托勒密建立了亚历山大博物院,名义上是献给司美女神缪斯的。亚历山大的科学研究在两三代人的时间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里出现了很多对科学起重要作用的人物,如欧几里得、埃拉托色尼(第一位测量出地球大小的人,当时,他测出地球的直径和实际地球的直径相差不到80公里)、阿波罗纽斯(着有《圆锥曲线》)、希珀卡斯(他绘制出首张星象图和形象表)、希洛(第一台蒸汽机的设计者)。那时,阿基米德从锡拉丘兹来到亚历山大城求学,学成后,他回到祖国,一直与博物院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还有一位伟大的解剖学家,据说他还做过活体解剖实验,这就是希罗菲勒斯。

亚历山大城经过托勒密一世和二世的统治,不管是在科学还是知识的领域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公元前6世纪的人类历史上,这种繁荣是从来没有过的,但这种昌盛却是短暂的。导致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据已故的马哈菲教授的判断,最主要的原因是博物院系“皇家”学院的制度,那里的教授和学生都是埃及法老钦点的,并按时给他们发放薪水。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和朋友,即托密勒一世的统治时期,进展得还算很顺利,不过随着托密勒王朝代代更迭,埃及化日渐严重,后来被埃及的祭司和宗教势力所左右,后者的控制越来越严厉,到最后完全扼杀了对自由精神的探索,原有的科学研究很难继续。亚历山大博物院在经历了头一个世纪的昌盛后,再也没有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托密勒一世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他认为,应该在最先进思想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加以探求。他还在亚历山大城建造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这是一座百科全书的知识宝库。它不仅仅是一座书库,更是图书销售和复制的场所,大量的复制者花费很多时间复制出数不胜数的的图书。

到这里,我们当今所拥有的人类知识才开始在历史进程中踏上第一步。从此,我们的知识有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分类。亚历山大博物院和图书馆的创立是真正“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人类的历史迈入了一个伟大的新纪元。

那时,知识的研究和知识的传播都受到了很多阻碍。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如绅士阶层的哲学家与工人、工匠之间存在着社会等级的鸿沟。当时有很多金属工匠和玻璃工匠,但他们和思想家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思想方面的接触。金属匠们可以造出大量的武器和各种精美的饰品,可他们没有想过去造出一台化学天平;玻璃工匠虽然能制做出漂亮的彩珠和绚丽多彩的瓶瓶罐罐,但他们好像对透明玻璃没什么兴趣,也从来没有试着去制作透镜或试管。尽管哲学家会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原理,可他们对陶瓷、颜料等实际操作却没什么经验。

因此,在亚历山大城短暂的繁荣期内,终究没有造出显微镜,也没有催生出化学;虽然希洛已经设计出蒸汽机,但这种发明并没有用于水泵抽水,也没有用作船舶的动力,更没有当作其他实际用途。只有医学方面被用于实际中,其余的科学几乎没有被运用到实际中,而实际运用产生的兴趣也没有支持和刺激科学的发展。因此,当托密勒一世和二世对科学的好奇心消退后,就没什么力量推动科学的提升了。此后,博物院只是把对知识的研究记录在一些不见经传的手稿上。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知识的欲望才被燃起,科学才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瞩目。

在制作图书方面,亚历山大图书馆也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怎样用纸浆制出大小相同的纸张。中国人发明了纸,于公元前9世纪传入西方。当时唯一的制书材料是羊皮与一张张黏接而成的莎草纸。用这些材料制出书,而这些书是一卷卷存放的,因此阅读的时候,不仅翻阅麻烦,查找也很不方面。也是因为这样,制约了书籍的装订和印刷的发展。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已经知道印刷术,苏美尔人的印章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但书籍的印刷要有充足的纸张,如果没有就会受到复制书籍行业行会的联合抵制。亚历山大城也作出很多书籍,但价格却很昂贵,所以书籍的知识只能传到有权势人的手中,根本无法被普通大众所知晓。

因此,亚历山大城在知识繁荣的时期,其灿烂光芒仅仅在一小部分人中承传,并没有被更广泛的人们获悉,这就像黑色灯笼里的灯,它的光芒被罩住了,不管里面有多么璀璨,外界也感受不到夺目的光彩。外面的人像往常一样生活,却不知已经播下改变这个世界的科学种子。其间,亚历山大城被一股黑暗的偏执势力吞没了。此后的几千年中,黑暗遮住了光明,亚里士多德播下的科学种子也被湮没在了黑暗中。然而,科学的种子最终开始萌芽,并在后面的几个世纪中得以迅速地发展,成了影响和改变整个人类生活的知识和清晰的思想。

亚历山大城在公元前3世纪并不是希腊惟一的精神活动核心。许多城市在亚历山大帝国土崩瓦解后,展现出辉煌灿烂的精神文化生活,如锡拉丘兹(西西里岛的希腊城邦),在那里科学和思想曾经繁荣了两个世纪;小亚细亚的帕加马也建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图书馆。但进犯的北方部族却多次破坏希腊文明。新兴的北欧蛮族高卢人沿着弗吉利亚人、马其顿人和希腊人祖先的足迹,带兵向希腊入侵。他们所到之处,无不有烧杀抢夺的痕迹。继高卢人之后,野心勃勃的罗马人崛起,他们大举从意大利赶来。大流士和亚历山大帝国整个西半部的江山被罗马人占领。罗马人极具才干,但他们似乎缺乏想象力。他们对法律和利益大加推崇,对科学和艺术却很冷漠。这时期,还出现了一支新的入侵者,他们就是擅长骑马、善于射箭的马背民族帕提亚人,并征服了塞琉西帝国,又一次割断了西方世界跟印度的联系。与公元前六七世纪米提亚、波斯人对待他们的方式一样,公元前3世纪,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希腊系波斯的波塞利斯帝国和苏萨。侵略者中还有从东北来的游牧民族,他们是有着黄色肤种、说着蒙古语的蒙古人,并不是有着白色皮肤、说雅利安语的北欧人,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的介绍关于这些民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