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好摆头时不摆头”
一到金国境内,洪迈就与金国派来的接伴相互约定,一切均用敌国礼。接伴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此行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沿路所上的表章用的都是在临安接待金使时的范式。但是一到燕京,负责接待的金国官员就大发雷霆,对洪迈大喊大叫“不合适”,所有表章统统被退了回来,要求洪迈按照最早宋臣事金国的范式改换,仍然沿用旧礼。洪迈当场拒绝。金人震怒,就锁上洪迈等人居住的驿馆大门,并断绝了食物和水的供应加以逼迫。洪迈起初坚持不肯。金廷耍了个花招,派一个驿馆的接待人员,自称是洪皓的学生,假装向洪迈吐露实情,说金国朝廷极为震怒,恐怕会对你们不利。你们再坚持下去恐怕就没好事,最好是通融一下。结果洪迈和副使张抡害怕被金国扣留,只好同意按照旧的式样把表章全部改换了。但是,金人并不就此罢休。入见之时,按惯例使节和副使是不必跪拜的,但金人强迫洪迈和张抡跪交国书,并跪受金国诏令。而且,就在朝堂之上,金人又再次进行恐吓,大都督怀忠提议扣留两人,左丞相张浩坚决不同意。一来二去,害怕被扣留的洪张二人一步错,步步错,心胆俱裂,只能任由金人摆布。金人命令二人带回了一份措辞相当严厉的国书:
“使介来庭,缄题越式。固违群议,特往报书。”又云:“海陵失德,江介兴兵。过乃止于一身,盟固难于屡变。”又云:“尺书侮慢,既匪藩函;寸地侵陵,又违誓表”。又云:“殊无敬贺之词,继有难从之请。”末句云:“尚敦旧好勿徇群言。”
带着这份屈辱的国书,两人回到本国。高宗此时已禅让帝位于孝宗。归国不久,御史张震上书弹劾二人出使辱命,二人被撤职。几乎在旬日之间,洪迈从个人声望的顶点跌落到低谷,从万众注目的文宗沦为众人揶揄的贬官。
当时有人还专门就此赋诗一首:
一日之饥耐不得,苏武当时十九秋。传语天朝洪奉使,好摆头时不摆头。
洪迈自幼有风疾落下了不时微微摆头的毛病,结果被人嘲笑。更有甚者,人们连带还嘲弄了他无辜的父亲:
洪迈被拘留,垂哀告彼酉。七日忍饥犹不耐,堪羞。苏武曾经十九秋,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万里归来夸舌辩,村牛,好摆头时不摆头。
洪迈的一时胆怯居然连累到了在金国饱受十五年磨难的父亲,此时他的心中必定是愧悔无地。
在洪迈是否屈服的问题上还是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宋史和《续资治通鉴》中都语焉不详。一种说没有,多引《宋史》、《续资治通鉴》和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为依据,鄱阳历代地方志亦多持此说,近代《全宋诗》、《宋文选》亦如是,苏州科技大学凌郁之先生的新作《洪迈年谱》也认为洪迈“正议无屈,慷慨忠烈”;一种说有,多见于时人评论,《四洪年谱》亦言有之。笔者认为,从现有材料看,洪迈屈服更有说服力。
首先,《宋史》载:“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水浆不通,三日乃得见。”其中记事虽不明确,但一个“初”字说明了潜台词,若是始终如一何以言初?其二《续资治通鉴》中言及此事时说:“…尝接伴金使,颇折之,旋为报聘使,以争朝见礼不屈,几被抑留,还朝又以使金辱命论罢…”。其实细味文义,也并没有明白说洪迈最后到底是否屈服。洪迈一开始的确“争朝见礼不屈”,但金人锁馆一日之后,即行屈服,而金国大都督怀忠犹欲扣留迈等,幸亏金左相张浩坚持不同意,方才放还迈等归国。这就是所谓“几被抑留”,正是洪迈最后没有坚持用敌国礼,才得以避开了被扣留的命运。而所谓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指洪迈未屈服之事也不实,鲁迅先生对洪迈的文学和学术水平有极高评价,但谈到其出使金国事则完全照引了《续资治通鉴》的原文。其三是《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都提到洪迈等归国后以使金辱命的罪名罢免官职。由于一直以来宋都是臣事金国,使臣出使往往不能成事且饱受屈辱,因此,南宋少有以辱命罢免使臣官职之事。四是以情理而论,如果洪迈不屈,父子两代忠贞,该当大书特书,但当时并无此一方面父子并论的材料。而事实却是,洪迈因此被弹劾并受到当时代表清流被称为第二御史的太学生的讽刺。五是洪氏后人洪汝奎在修订《四洪年谱》时亦考证为有。《四洪年谱》中写道:
初,公在境上与接伴约用敌国礼,接伴许诺,故沿路表章皆用在京旧式。才入燕京,尽却回,使依旧例易之,公不可。于是扃驿门绝供馔。而馆伴者云尝从公父尚书公学,阳吐实言:“勿固执,恐无好事。须通一线路佳。”公与张抡惧留,易表章授之。既入见,使副例不跪,至是皆跪。传令云:“国书不如式,不当受,可付有司。”
六是历代持不屈论的观点均无可靠证据支持,多相互转抄。《全宋诗》洪迈下有序云:“洪迈,字景庐,号容斋,鄱阳人。……三十二年,进起居舍人,假翰林学士使金,不屈被拘,回朝后,以辱命论罢。……”仅罗列并未有何根据。《宋文选》亦未作细究,只是在介绍作者时轻描淡写提到:“洪迈,字景卢(庐),别号容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宋高宗时使金不屈。……”大概也是照抄它文。而地方志和一些今人作品多为先哲讳,语焉不详甚至曲解史书。尤其在今人作品中,这种倾向表现得更为明显,不问事实,不问来由,只要提到先贤,就是完美无缺的圣人。这种为贤哲讳的做法是学术之大忌。此等行为貌似维护先达的美名,实则是歪曲事实为己利用,真相不可久藏,一旦显露反而败坏了先哲的美名。须知贤之所在,不是后人加以敷粉,而在于自有其出众之处。洪迈一生优长之处不胜枚举,美玉何惧微瑕。
因此,虽然《宋史》可信度颇使人疑,但在无明确旁证情况下,仍采正史记载为宜。
(第二节)曲径幽花
洪迈为什么会屈服呢?
一、时势使然
洪迈接受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外交以实力定成效。以当时而论,仍然是北强南弱的总体格局。首先,南宋虽取得采石之战的胜利,但金人主力并未遭到毁灭性打击。当时金人动员的军队总人数是五十余万,而采石战中南宋仅歼灭其三万余人。其次,金国军队的后撤是内乱所至的主动行为。由于完颜亮的残暴不仁,金皇室内部趁其统兵在外之际发动兵变,拥立乌禄登上皇位。当年十一月底,众叛亲离的完颜亮被部将杀死,残部退军三十里后遣人持檄至宋镇江军议和。不久,荆、襄及两淮各地金军亦拔寨北还。乌禄即位后更名为“雍”,史称“金世宗”,世宗得知完颜亮死讯后,进驻燕京正式掌权。此时,中原一带民众纷纷起义,山东人耿京起兵收复东平,成为其中声势较大的一支。金廷为安顿局面,一方面在两淮及西南收敛兵力以图再战,一方面也不得不遣使请和以作喘息。再次,金国内部暂时混乱之后马上恢复了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金世宗是有金一代较为出色和开明的君主之一,他当政之后,汲取了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金朝国力较之前代更为雄厚而统治基础也较前更为稳固。最后,采石战后宋军实际上已经没有了进一步扩大战果的能力。一方面缺兵,当时能战的兵勇主要集中在西北与两淮地区,在抗击金主完颜亮南侵的战争中都遭到重大的伤亡,一时难以补充;另一方面缺将,完颜亮南侵之时,南宋名将几乎凋零殆尽。吴氏兄弟在西北,中原张浚投闲,惟有刘崎独当大任。但是,此战中刘为金主亮所蒙蔽,错过了金军主力,几乎酿成大祸。他因此羞愤成疾,于来年谢世。而采石战中脱颖而出的虞允文年纪太轻,资历尚浅,难以调度军中老将。综合种种,实际通过采石大战南宋获得的是一个僵持的局面。而洪迈出使的使命包括收回河南地,实在是超过了实力范围。洪迈出使前其实也有所预感,临发前他受到高宗的召见,就非常曲折委婉地说:“山东之兵未解,则两国和好不成!”不幸一语成谶。
二、心理劣势
金国在与南宋的关系中仍然占有较强的心理优势。它灭亡了北宋,在对南宋的战争中也一直是主动攻击的一方。即便在采石大败之后撤军中,依然有金军对追赶宋军高喊有劳相送的耻笑之言。《南宋史稿》载,采石战后金军全线撤退,井然有序,当时宋高宗为免再起祸端,命令部队尽量避免战斗,严密监视金军出境即可。只能光复国土,不得出境追击。所以金军士兵在乘船渡过淮河时,对跟在后面的宋军大加嘲讽。同时金国是马背上建立的国家,民族有尚武之风,而南宋秉承北宋防范武将的传统,上下猜忌,掣肘重重。金国屡屡南侵,南宋则屡屡废将。
再者,还应该看到,金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有着新生力量所特有的豪情,其统治阶层普遍喜功。洪迈之父洪皓在北地为金国陈王悟室所拘留,就曾闻悟室有“吾力可以干海,但恨天地不能相拍尔”之豪迈语言,这股新生力量的豪情壮志是南宋那些因循守旧苟且偷安的最高统治者所缺乏的。
三、伤痛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