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中外文学之最
24260500000048

第48章 中国部分(48)

最系统最全面的文学史,是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著的《中国文学史》。1962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书3册,始于上古神话传说,终于鸦片战争(1840)。第一册包括封建社会以前的文学、战国时代文学、秦汉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它首先分析了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起源,然后阐述了上古神话传说、书写文学的萌芽和散文的开端、《诗经》、战国时代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兴盛、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作家及其创作、秦汉时期辞赋的发达、司马迁的传记文学、汉乐府民歌和五言诗的兴起、汉魏之际的社会变动和建安文学、嵇康等人为代表的魏末和晋代文学、佛学翻译对文学的影响、南北朝时期南北方乐府民歌、南北朝的社会政治环境与它们的文学发展、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批评的繁荣等。第二册是唐宋文学。唐代部分主要探讨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唐初的浮艳诗风及陈子昂等人对诗风的革新,开元天宝年间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诗人的生平及创作成就,重点分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生平、创作道路、诗歌理论、诗歌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影响。对唐中叶和唐末一些中小诗人也作了适当介绍。同时,还专章阐述了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唐代古文运动,分析了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介绍了唐代变文、民间歌谣和敦煌曲子词,探讨了词的兴起,唐初词作、温庭筠等花间派词人及李煜等南唐词人的创作成就。宋代部分主要阐述宋代在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分宋初、北宋中叶、北宋后期及南宋前期和后期文学几个部分,介绍了宋代作家在诗、词、文等方面的创作成就影响及其缺陷,重点分析了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的生平、思想和创作。对宋代词话、话本和戏曲及辽金文学也作了介绍。第三册是元、明、清文学。对元代主要探讨元杂剧和散曲的兴起及繁荣的原因与艺术特色,重点分析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人的生平及创作,介绍了元代诗歌、散文和南戏的发展。对明代主要阐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等白话长、短篇小说的成就,评价了汤显祖等人的戏剧。对清代则主要分析《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介绍洪升、孔尚任的戏剧及清代诗歌、散文、民歌和说唱文学。该书比较其他文学史著作最系统最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并对古代作家、作品进行了较为恰当的评价。它出版以后,一直被作为高校文科教材,并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最早的文学批评史

最早的文学批评史,是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陈中凡(1888—1982)所撰《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它主要论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发生、发展的历史。它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对以后有一定的影响。

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史

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史,是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郭绍虞(1893—1984)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全书原分为上、下两册。上册1934年出版,下册1947年出版。上册共6篇:总论、周秦、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下册共5篇:总论、南宋金元、明代、清代(上)、清代(下)。全书资料准确、丰富。作者注意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将古典文学批评分为3个时期:周秦至南北朝为文学观念演进期,隋唐至北宋为文学观念复古期,南宋至现代为文学批评完成期。书中对各个时期内主要文论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均能把握其主要理论倾向及前后沿革关系;对文学批评史上较有影响的一些理论派别,诸如明代的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和清代的桐城派文论及诗论中的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等,均有较详的解说,并在具体的论述中,多有独到的见解。1955年再版时,作者对其作了较大的修改。改后的上下册合为1册,共分为“绪论”、上古期(上古至东汉)、中古期(东汉建安至五代)、近古期(北宋至清代中叶)4个部分。在修改时,作者力图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增强了全书的理论性。对其具体论述也作了一些改动。它是较早的一部全面而完整介绍古典文学批评史的著作,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它基本上反映了古典文学批评历史发展的面貌,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为后人研究古典文艺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它发表后,国内一些大学相继开设了文学批评史课程。

最早的散文史专著

最早的散文史专著,是文学评论家林非(1931—)的《中国现代散文史稿》,1981年4月出版。共6章,分为杂文、小品、报告文学3个部分。它以丰富的资料和清晰的线索,勾画了中国现代散文发生、发展的历史,阐释了散文艺术的创作和发展规律,对散文史上的重要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家以及发生过影响的作品,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到的评价,阐明了散文创作与时代的关系、散文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散文创作的继承与借鉴等问题。作者见解独到,不拘旧说,如认为鲁迅的《一件小事》、《社戏》等应属散文,不应归属小说等。同时述史论事多用抒情笔调,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在此之前,作者还写了《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在国内外均引起了一些反响。

最大的史话

最大的史话,是新时期陆续出版的《中国历代史话》。它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吴晗(1909—1969)在60年代同北京出版社一同组织编写、并在吴晗同志含冤去世后由其他同志继续编著而成的一套大型史话著作。共13本,按纵序排列,堪称一部大型的中国通史,其中任何一本又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断代史。它包括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13部史话。史话忠于史事,如恢复了曹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的本来面目。全书文笔流畅,内容生动,避免了概念化和抽象论述,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实现了吴晗先生生前要把历史知识变成“人人都能享受并从中得到鼓舞的东西”的宏愿。

最早的史学评论专著

最早的史学评论专著,是唐代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刘知几(661—721)所著《史通》。书成于中宗景龙四年(710)。共20卷,内篇36篇,外篇13篇,共49篇。内篇多论史书源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多论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作者对前世史籍、史学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总结。既评论以往史书的优劣得失,更提出今后史家的任务及要求。认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尤以“史识”为重。主张编撰纪传体断代史,增加都邑、氏族、方物、方言四志。针砭了史学界存在的颓靡文风,并进而批评了六朝骈文。认为文与史,其流一致,崇尚直笔实录,倡导“不掩恶,不虚美”,反对“妄生穿凿,轻究本原”和‘华而不实,流宕而忘返”,主张叙事“以简要为主”,“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反对“章句不节”、“繁词缛说,理尽于篇中”,主张文辞采用当世通用语言,反对摹拟古文,浮词滥调。同时批评了官修史书的弊病,详评了旧史失实和浮夸之处,反映了作者的史学倾向。《史通》是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史学的名著,它对后世的史学与文学,特别是中唐古文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早的文艺批评理论

最早的文艺批评理论,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文艺批评理论。这些文艺批评理论散见于他的弟子编纂的专记他的言行的《论语》之中。孔子在文艺思想上既主张“事君”、“事父”,又要求“怨”、“刺”腐败的政治。他的“尽善尽美”论,“辞达而已矣”的文质兼备论,阐述了文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他的“兴、观、群、怨”论,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诗歌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对《诗经》价值的认识和诗歌创作的指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孔子的这些文艺理论,对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早的文学理论专篇论文

最早的文学理论专篇论文,是三国魏文学家曹丕(187—226)的《典论·论文》。它也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专篇论文之一。它初步涉及文学批评、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文学体裁和文学功用等方面的问题。它首先反对自古以来“文人相轻”的积习,反对“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的流弊,主张改正“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暗于自见,谓己为贤”的错误态度。其次用“审己以度人”的态度逐一评论建安七子各体文章的优劣,指出作家的才能、气质和作品的密切关系,初步探索了文学风格不同的客观必然性,认为任何人不可能也无必要兼擅,故也不可执此非彼。再次,在文体上突破了前人对文学的认识仅限于基本规律的局限,将文章“本”、“末”结合统观并论。“本”即文学基本规律,“末”即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指出“夫文本同而末异”。并将文学作品分为四类,且提出不同的要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并指出其相互区别的特点,从而为各体文章的创作和批评找到了一个初步而客观的标准,推动了后来对文体的研究。接着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气”大概是指作家的才性在文章中的反映。还论及了作家个性对文章风格形成的问题,对后世文论影响较大。最后强调文学独立的社会地位,把文章看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希望文人不要“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对文学事业的独立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