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的人只害怕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害怕名誉和地位不高。
若诚不尽于己而望尽于人,众必怠而不从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如果自己不能够做到忠诚而希望别人做到,那么大家肯定不会听从于你。
致理兴化,必在推诚。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使人通晓道理受到感化,必须持以诚心。
不诚于前而曰诚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开始不诚实随后却表白自己诚实,大家必定会怀疑而不相信。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大丈夫只要说一句许诺之言,就是给千金也不会改变。
丈夫共事,终始当日,岂可中道改易,人谁容我乎。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
大丈夫共事,应当始终如一,怎么能中途变卦呢?这是人所不允许的!
苟邀则不顾,苟允则不诚。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不该邀功却邀功了,心里就不会顺畅;不该许诺却许诺了,就是不真诚。
诚与疑,治乱之本也。
——元·欧阳玄等《宋史·何郯传》
真诚与猜疑是安定与混乱的根源所在。
诚以待物,物必应以诚。
——元·欧阳玄等《宋史·何郯传》
真心诚意对待他人,他人也一定会真心诚意对待自己。
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元·关汉卿《独赴单刀会》
为人,可以不吃饭,可以不打仗,但却不可丧失信义。
真情常在,虚脾终败。
——元·张养浩《述怀》
为人真心诚实,就能够永远得到信任;为人虚伪,最终要失败。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
话一说出口,即使用四匹马拉的快车子也无法追回。
信禽法天运,断不为炎凉。
——元·郝经《雁媒诗》
大雁遵照四季规律定时来去,决不因冷热而改变。比喻忠诚守信。
只有情钟语最真。
——元·周昂《失子》
只有感情真挚的话才最能感动人。
使聪明休使小聪明,学老成休学假老成。
——元·汤式《和陆进之韵》
要使用聪明才智不要卖弄小聪明;要学会真诚,但不要佯装老成。
弄假到头终是假,岂能欺得世间人。
——元·佚名《隔江斗智》
弄虚作假到头来还是假的,怎能欺骗得了天下的人?
口如肩,言有恒;口如注,言无据。
——明·文皇后《内训》
嘴如同门闩一样紧闭,他的话就可信;说话如同滔滔不绝的流水,他的话就需要考证了。
大丈夫举事,当赤心相示。
——《太祖实录·明太祖语》
大丈夫办事应当以诚相见。
言恒患不能信。
——明·方孝孺《自省》
说话经常让人担心的是不能相信。
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
——明·吕坤《呻吟语摘·诚实》
如果待人以真诚的语言、真诚的行动、真诚的心,那么就没有不令人信服的道理。
作本色人,说根心话,干近情事。
——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做人,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合乎情理的事。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诚信,是国家最珍贵的宝物,是民众借以依托的所在。
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战胜敌人,是一时的功绩,保全信誉,是万世之利。
劝人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劝说别人不要发虚伪的誓言,晴朗的蓝天就在上头。比喻说话要诚实。
不忠不信,何以立于天地之间。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不忠诚,不守信用,还凭什么生活在人世间呢?
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大丈夫把守信义看得最为重要。
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强人中还有更强的人,欺诈最终会被人识破。
千言万语只在实。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交接》
无论说多少话都应该是诚实的。
信以接物,宽以待下。
——明·薛瑄《薛文清公从政录》
以诚信待人接物,以宽和对待下属。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体认》
黄金里搀入一分铜铁杂质,就算不上纯金;品德中有一毫虚伪,就算不得纯洁。
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明·海瑞《治安疏》
好就说好,不要把一毫不好说成好;错就说错,不把一毫之错说成没错。
一念不欺为忠。
——明·冯时可《雨航杂录》
一点欺骗的念头都没有,才叫做忠诚。
至诚之言,人未必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
——明·陈继儒《读书镜》
最诚恳的话,人们不一定全信;最高洁的行为,有时还会受到一些人的怀疑。
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
——明·刘基《郁离子·螇螰》
喜欢怀疑他人的人,别人也同样不信任他;喜欢事事防备他人的人,别人也同样时时戒备他。
谗不自来,因疑而来;间不自入,因隙而入。
——明·刘基《郁离子·麋虎》
挑拨的话不是无缘无故来的,是由于相互间有了猜疑;离间的话也不是自己进来的,是因为相互间有了隔阂。
真人所作,故多真声。
——明·袁宏道《序小修诗》
真诚的人所创造的东西,必然充满真情实感。
学问之道,惟虚乃有益,惟实乃有功。
——明·彭汝让《木几冗谈》
求学的规律是,只有谦虚才能使人进步,只有诚心实意才能使人取得成果。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
——明·彭汝让《木几冗谈》
急躁的人,必定没有深刻而果决的认识;胆怯的人,必定没有高超的见解;私欲重的人,必定没有刚毅正直的情操;说大话的人,必定没有诚实的品德。
诺而寡信,宁无诺;予而喜夺,宁无予。
——明·彭汝让《木几冗谈》
许诺之后却不能守信用,宁可不许诺;给人东西又想拿回来,宁可不送人。
出处每怀心耿耿,是非谁较论悠悠。
——明·于谦《遣怀》
无论进或退都怀着一颗赤诚的心,至于对或错谁爱怎样说就怎样说吧。
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明·徐祯稷《耻言》
行为不端正,不足以让人信服;言谈不真诚,不足以让人感动。
诚则始终不忒,表里一致,敬信真纯,往而必孚。
——明·朱舜水《诚二首》
做人真诚始终都不会发生差错,表里如一,恭谨守信,真挚纯正,一定会得到人们的信任。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舜水《诚二首》
修养品德,待人处事,诚信最重要。
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
——清·曹雪芹《红楼梦》
开始庆幸顺利的人,终究会懈怠;嘴上说得好听的人,其实爱贪财。
陋夫较量愚智间,何如一意求经诚。
——清·龚自珍《鸣鸣》
一般人喜欢在愚笨聪明间比高低,哪如一心一意修养诚信的品德?
身无道德,虽吐辞为经,不可以信。
——清·魏源《默觚·学篇》
自身品行低劣,即使说话引经据典,人们也不会相信。
人之贵朴讷诚笃。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惠芳》
人可贵之处在于质朴、诚实、忠厚。
义烈发于血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于江》
豪迈气概都来自一颗赤诚的心。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
——清·颜元《颇习斋先生言行录》
立志而不诚心就不会有热情,没有热情就不会抓紧下功夫。
凡与人言即当其事之可否,可则诺,不可则无诺。
——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凡答应别人的事首先要考虑能否办成,能做到就答应下来,做不到不要承诺。
佞言似忠,奸言似信。
——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花言巧语听起来好像忠诚,奸诈的话听起来也好像诚信。
救荒不患无奇策,只患无真心,真心即奇策也。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摆脱愚昧不用发愁没有办法,只怕没有真心,真心就是好办法。
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如果不是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人,那么就不能得到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朋友。
但使能坚季布诺,人间何患无曹丘。
——清·丘逢甲《答柳丞》
只要如同季布那样说话算数,还愁人间没有像曹丘那样的人为他作宣传吗?比喻人只要守信用,就会被人信任。
有败诈,无败诚。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有由于欺诈而失败的,没有由于真诚而失败的。
主忠信,好问察,谨独知,行素位。
——清·陈确《瞽言》
做人要忠厚守信,要多请教观察,谨防武断,忠于职守。
虽不过信于人,亦断不过疑于人。
——清·李惺《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虽然不能过分相信人,但也不能过分怀疑人。
以实待人,非惟益人,惟己尤大。
——清·郭嵩焘《日记》
以诚心实意待人,不仅仅对他人有好处,对自己好处会更大。
语言太隽难为赏,心迹所便唯是真。
——清·郭嵩焘《日记》
语言太华丽不容易得到赞赏,人心最重要的在于真诚。
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许人,一笑不可轻假人。
——清·王豫《蕉窗日记》
为人,不要轻易答应一个字,不要轻易许诺一句话,不要随意给人一面笑。
事至于过当便是伪。
——清·王豫《蕉窗日记》
如果事情做得过了头就不可信了。
以诈伪心肠处世,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清·金缨《格言联璧·处事》
以诡诈之心待人处事,别人即使一时受蒙蔽,以后也必定会识破你的居心。
诚信相接,如坐人春风中。
——清·王晫《今世说》
以诚信待人接物,能给人以温暖如春的舒闲感受。
好以言欺人者,无口者也。
——清·冯班《钝咏杂录·家戒下》
喜欢用说话欺骗他人的人,是没有嘴巴的人。
戏场也有真歌泣,骨肉非无假应酬。
——清·俞樾《齐物诗》
演戏的人也有动真情的,亲人之间也并非没有虚假应酬的。
自欺欺人,不诚极矣。
——清·刘鹗《老残游记》
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这是不诚实到极点了。
喜只喜,言而有信方为妙;恨只恨,巧言令色休同道。
——清·华广生《白雪遗音·四书注》
最令人欣喜的是说话言而有信,最令人憎恨的是嘴上说得好听脸面上装得和善。
不妄受人一钱,不虚诳人一语。
——清·赵尔巽等《清史稿·儒林一》
不无缘无故接受别人一文钱,不说一句骗人的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