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之道。所谓“八面玲珑”,一般用来形容为人处世周到圆滑,又比较令人赏心悦目、讨人欢喜。有些人确实生性活泼,人缘极好,上下左右没有行不通的时候。毕竟,立足于社会,我们都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你能拥有“八面玲珑”这张底牌,善于在人际中淘宝,精于与成功者结缘,那么,你的发展之途就会一路畅通,一帆风顺。
人际淘金,用名片换金矿
出于现代社交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会收到很多别人的名片,我们自己也有名片。名片是我们与人联系沟通的重要纽带及方式,名片也被人们列为一项人际资源和一笔财产。高效地利用这些名片,是现代人交际的必备技巧。
名片最直接原始的作用是自我介绍和彼此联系,这个大家都理解,那么它还有什么其他的用处呢?
名片可以代替信件。有好多人每天要发好多邮件,很麻烦,有时候就可以把名片放在信封里做一个特殊标志当信件用。
名片可以有留言作用。比如你去拜访对方,对方不在,留下名片,也能使对方了解个大概。
名片还可以当礼单用。送礼物时,将礼物和名片放在一起,对方就不会弄混,会清楚是谁送的,送了什么。
然而,在商海中弄潮,在社交圈结友,当你向对方递上自己的名片时,你想过没有,你的名片在你希望结交的人的手中,究竟停留了多久?
翻翻你的名片夹,有几个是让你过目不忘的?再想想你自己的名片,与竞争对手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没有,那你就该动动脑筋,在小小的名片上做点文章了。
先检查一下,你名片的空间是否存在浪费的现象?绝大多数的名片,可以说都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有的表现在一面是空白,有的则是毫无必要地印着英文。一面空白的自不必说,双面印刷、一面中文一面英文,是否就是最佳布局呢?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与你交换名片的十之八九是使用中文的同胞,那么英文不印也罢,特别是当那些英文信息印制得粗糙不堪、似是而非的时候,英文的一面就更可以省了,免得画蛇添足。如果英文内容十分必要,可以考虑将中英文有机地结合到一面,而将背面的空间腾出来。
普通名片有节省出一面空间的可能,如果使用折叠式名片,那就可以再多出正反两面的营销空间。这么大的空间,你完全可以当做“迷你宣传册”来利用,以完整地表现你的产品或业务。况且,折叠式名片的成本,并不比普通名片高出多少,为什么不试试呢?
节省或拓展出来的名片空间,用来传达些什么样的信息呢?“持此名片到我们的营业部,可以获得免费的书籍、CD、软件、游戏”等等,或者“致电敝人,将免费获赠什么什么”之类,最好是那些能直接引起对方阅读兴趣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免费”一词,要设计得醒目,比如用大字号、用花体、粗体。
如果不是统一印制营销信息,手写信息也是一种别致的手法,特别是如果你的书法不错,这一招就显得更有效。要注意,在“持此名片在本店购物,可打七五折”之类的诱惑之后,最好签上自己的不带姓的名字,这样显得亲切。忌讳显示自己,加个“李先生”、“张博士”之类,这样做,自己是得意了,人家看着可不一定高兴。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家收了你的名片,并不等于马上就会消费你的产品或服务。所以,你在设计名片的时候,就该考虑如何让人家愿意留下你的名片,直到有一天产生消费行为。
一种常见的技巧是提供有用信息,像“百万庄园”的汉堡包,里面就附带一枚彩印小卡片,上面是一个科普小故事。还有一家保险公司的名片,背面印了两张相隔三十年的邮票,其面值相差很大。该公司这一设计想要传达的信息是:见微知著,日积月累,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会给投资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高回报,颇能触动一些人购买保险。
当然,可提供的有用信息还有很多,结合你的具体业务,仔细琢磨就不难发现。比如,如果你是开音像制品店的,就可以印上娱乐红人的有关电话或者是Email地址、网址之类。如果你是旅行社的,那就挑出一些对人们出行时可能用得着的电话信息。如果你是医生,可以提供急救电话或者大药店的电话、营业时间。如果你是售楼小姐,是不是可以提供物业公司的维修电话,或者一些地产信息中介公司的服务电话呢?
如果要印其他商家的电话号码,最好事先和人家达成合作关系,因为互利互惠的事情,对方一般不会拒绝。以上面提到的售楼业务为例,就可以和那些信息中介公司达成协议,允许对方在其接待处摆上自己的名片。
当你有了设计独特、引人注目的一款“超级名片”,下一步就该考虑如何散发出去了。如果你使用得法,这些小小的“轻骑兵”就会给你带来滚滚红利了。
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针对你的潜在顾客,散出去越多越好。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是面向大众消费市场,那你的名片多半该“一路走,一路散”。比如,你打磁卡电话,可以顺手就在亭子里留下一张名片。去理发时,塞一张在理发店给顾客准备的旧杂志里。上邮局时,搁一张在柜台上。打车时,“忘”一张在座位上……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以留下名片的机会,都得有意识地加以利用,而不必仅仅局限在与人交换名片的时候。留名片的时候,注意把印有“免费”字样营销信息的那一面朝上,以增加别人注意到你名片的机会。
同时还可以考虑一下,哪些商家是你的上下游业务?可不可以和人家策划互利互惠的联合推广活动?还有各类合法的公告板,都可以考虑。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的校园里头,有些公告板事实上已经成了各类培训机构的专门宣传点。
这里再举一个妙用名片赚得盘盈钵满的例子,希望能对你有所启示。
有一位从事售楼业务的孙小姐,接手的是别墅楼盘。别的售楼小姐都是待在办公室里接电话,孙小姐不一样,她在自己的名片背面,写上一行秀气的小字:“当您准备购买、租赁别墅的时候,请别忘了来个电话!”然后,她就拿着一摞这样的名片,来到一个高速公路收费处,满面笑容地和收费人员商量,如果有奔驰、凯迪拉克之类的豪华车通过,请将她的名片递过去,并告诉车主,“您的过路费,这位小姐已经替您付了”。当然,孙小姐也会给收费人员一笔合理的“劳务费”。车主突遇“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多半会惊讶、好奇地探问是哪位小姐,收费员手一指,孙小姐在远处笑容可掬地朝车子挥挥手。
怎么样?名片虽小,用活了作用可不简单,它可以为你换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小觑不得。
注重外形,第一印象值千金
不可否认,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先来看一个青年求职的故事:
那天上午,志刚赶到某公司参加最后一轮应聘,主考官正是公司的谢老总。临到考试时间快要结束,志刚才满头大汗地赶到了考场。谢老总瞟了一眼坐在自己面前的志刚,只见他大滴的汗珠从额头上冒出来,满脸通红,上身穿一件红格子衬衣,加上满头乱糟糟的头发,给人一种邋遢的感觉。谢老总仔细地打量了他一阵,疑惑地问道:“你是研究生毕业?”似乎对他的学历表示怀疑。志刚很尴尬地点点头回答:“是的。”接着,心存疑虑的谢老总向他提出了几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志刚渐渐静下心来,回答得头头是道。最终,谢老总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录用志刚。
第二天,当志刚第一次来上班时,谢老总把志刚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本来,在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我就不打算录用你,你知道为什么吗?”志刚摇摇头。谢老总接着说:“当时你的形象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满头冒汗,头发散乱,衣着不整,特别是你的那件红格子衬衫,更是显得不伦不类的,不像个研究生,倒像个自由散漫的社会小青年。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好。要不是你后来在回答问题时很出色,你一定会被淘汰。”
志刚听罢,这才红着脸说明原因:“昨天我前来赶考时,在大街上看见有人遇上车祸,我就主动协助司机把伤员抬上出租车,并且和另外一个路人把伤员送去医院。从医院里出来,我发现自己的衣服沾了血迹,于是,我就回家去换衣服。不巧我的衣服还没干,我就把我弟弟的一件衬衫穿来了。又因为耽误了时间,我就拼命地赶路,所以,时间虽然赶上了,却是一副狼狈相……”
谢老总这才点点头说:“难得你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不过,以后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千万要注意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啊!”
志刚的工作很出色,不出半年,就被升为业务主管,深得谢老总的器重。
从以上求职的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印象相当重要。有时候,“第一印象”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程甚至命运。这个“第一印象”也称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体现在先入为主上。这种先入为主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是鲜明的、强烈的、过目难忘的。对方也最容易将你的“首因效应”存进他的大脑档案,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虽然我们也知道仅凭一次见面就给对方下结论为时过早,“首因效应”并不完全可靠,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错,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会下意识地跟着“首因效应”的感觉走。所以说,我们若想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好感和认可,就应当给别人留下良好的“首因效应”。为此,我们初次与别人见面时,一定要学会包装自己,要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穿着要整洁,打扮应适度,言谈举止要得体,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在会见客人之前,我们要调查清楚客人的身份,从而确定穿什么衣服。要知道,在工作的时候,并不一定是西服正装最好。
总之,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着装准确,符合当时的环境。还有就是不要穿得太过于怪异,毕竟,新奇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那些衣服留着休闲的时候再穿,工作的时候还是要正规、保守。
接着就是你身上的修饰,修饰的原则就是简洁、干净、大方、自然。一位寿险推销员在许多方面都堪称楷模,只是他的指甲让人觉得长在女性的手上更为合适:他总是请美甲师细心呵护,觉得这样的指甲看起来很美。他一直是公司“十万美元”俱乐部的成员,而且他的业绩也很接近“百万美元”。不过,他的一位潜在客户发现了他的指甲,就拒绝把订单给他,持同样想法的潜在客户的人数则不得而知。
大家都知道本不该以貌取人,但我们却不能控制别人以貌取人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不乏以貌取人的实例。因此说,产品好也要你的形象好。注意形象才能让客人觉得你还不错,才有兴趣继续谈话。
如果你认为服装不过是遮体御寒的工具,没必要花太多的心思去在意它,这种想法就大错而特错。要知道,一个人的服装代表着这个人的形象,别人可以通过这个人的穿戴,推断当事人的文明程度、精神状态等,切不可等闲视之。注意你的仪表、衣着和言谈举止,与人见面,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定能给你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求人办事,掌握语言技巧
俗话说:“篱笆立靠桩,人立要靠帮。”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求相助,可以说是共同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要想事业成功,就免不了求人。在求人的过程当中,说话不可少。语言可以说是跨越人生和事业成功的第一道门,掌握了说话的技巧,便拥有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这年头,办个事儿真难啊!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听到这一类的抱怨。其实,很大的原因在于这些人不善言谈,把本来可以抓到的机会和有用的人都轻易地放掉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需要求人,需要说服人,需要维系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不会说话的人,常常让自己活在进退不能自如的紧张和压迫之中,每天惊惧不安。而有些人懂得说话的艺术,办起事来游刃有余。
虽然人们常说“求人难”,但也不至于难于上青天,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巧,相信很多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用虚话套实话
做实在人、说老实话是求人办事的一条原则,但一味地实话实说有时也未必能达到求助目的,此时,就需要你采用避实就虚法。
有一位职员想托好友刘局长为自己办事,忽然听说他出事儿“进去了”,又不知是真是假,就特意到刘局长家探望。家中确实只剩下局长夫人自己,满脸忧愁地坐在一旁叹气。那位职员开口问道:“刘局长没在家吗?”刘夫人长叹一声说道:“唉!老毛病又犯了,昨天又住进医院了……”
设想,如果那位职员用实话询问刘局长是否真的“出事”了,那将会是怎样的场景呢?
借开玩笑诉说实事
幽默的话题,通常能引起人感情上的愉悦;严肃的话题,通常会令人紧张万分。因此,求人办事时,最好能将严肃的话题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对方才易于接受。
小芳在一家企业工作,在短短的时间内,她连续两次向公司提出合理的建议,使生产成本降低了5%。老板很高兴,对她说:“小芳,好好干吧,我不会亏待你的。”
小芳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她想追求一点实在的东西,便呵呵一笑,说道:“我想您会把这句话放到我的薪水袋里的。”老板会心地一笑,爽快地回答:“会的,一定会的。”不久,她的薪水便上涨了一倍。
面对老板的鼓励,小芳如果不这样俏皮,而是庄重严肃地提出加薪请求,并摆出种种理由,那样的话,相信不会收到出奇的效果。
绕个弯子套对方的话
有些时候,有些话倘若自己说出口会显得非常尴尬,那么不妨巧妙地引导对方先开口,这无疑是条上策。
小刚想要借助好友小刘的路子做笔生意,不料当他将一笔款额转交小刘的第三天,小刘就出车祸离世了。小刚顿时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如果开口索款,会给刘夫人带来很强的刺激;如果不提及此事,自己的局面又无法支撑。
料理完丧事后,小刚对小刘的夫人这样说:“真没想到刘哥会走得这么快,我们的合作才刚开始呀!这样吧,嫂子,刘哥的那些关系户你都认识,你就出面将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帮忙的时候你尽管说,吃苦费力我都不怕。”
表面听来,小刚没有丝毫的追款之意,还语带真诚,其实他明明知道刘夫人已经没有心思再将生意做下去了。
结果,刘妻反而安慰了小刚一番:“兄弟,这次出事让你在生意中受到了损失。眼下这情况,我也没法再干下去了,你还是把钱拿走,再寻找合作伙伴吧!”
就这样,小刚在说话时巧妙地绕了个弯,便达到了自己索要款项的目的。
温语相求
用商量的口吻向对方说出自己要办的事是一种巧妙的办法。装作自己没有任何把握,将建议与请求等婉转地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一条退路。比如说:“这件事我办起来很困难,你试试如何?”
适时催问别人帮你办的事
催问别人时要注意言语的分寸,要使用诚恳的语气,千万不能用态度生硬的话语,诸如:“我的事怎么还没办呢?”、“不是说今天就能办嘛?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