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24831000000024

第24章 德国妈妈教育孩子的6个细节(2)

1帮助孩子建立友谊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朋友,友谊对于孩子而言,是他们将脚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朋友能带给孩子的温暖,是家长不能取代的。对于孤僻的孩子而言,不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已经将他幼小的心灵封闭,家长是很难打开这扇心门的,但有时朋友就能做到。有的时候,朋友的一个微笑、一个关怀就能让孩子获得灿烂的阳光。孩子能在与朋友的交往中,逐步地肯定自我。因此,妈妈在矫正孩子孤独症的时候,应强调这样的观点:孩子是因为缺乏真正的朋友所以才经受着最纯粹的孤独。对于孩子而言,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可以通向他封闭已久的心灵。

2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

妈妈要明确,矫正孩子孤独症的目标是让他摆脱“小我”,告别“旧我”,走进“大我”,创造“新我”。只有让孩子接纳了世界,才能让他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而在走出来之前,妈妈首先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培植孩子的自信是人生起步的前提:建立自信是孩子摆脱孤独的良方。自信的孩子,对生活会充满求知欲,这会促使他们积极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对于每个孤僻的孩子而言,其性格里面都会有自卑的成分。所以,妈妈要帮助孩子找回自信,树立自信心。

首先,要多赞美孩子。对于孩子的优点,要进行适时地认可。孩子自卑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或不确定。

其次,要鼓励孩子。孩子的心中也有自己想做却没有信心做的事情,家长应该在发现之后,鼓励孩子去勇敢尝试。

最后,在孩子经受了失败,充满了挫败感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地安慰他。

3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

作为妈妈,有责任和义务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帮助他们克服孤独;同时,妈妈更应对孩子倾注满腔的爱,向他们介绍青少年在逆境中奋发成才的故事,使他们懂得生活中并不总是七彩阳光,有时也会阴霾满天。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热爱生活,勇敢地鼓起自己理想的风帆,不被偏见所压垮。同时还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融洽、愉快的生活环境,不仅从物质生活上关爱孩子,还要从精神、情感上关心他们。如此才能让孩子摆脱孤独的压抑,勇敢地面对人生。

将挫折变为孩子成长的契机

德国的妈妈普遍认为,总有一天自己的孩子要去更宽广的天地闯荡,而自己是不可能永远保护他的,因此,要努力培养孩子生存的能力、认识社会和生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在德国,家长在平常的生活中总是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德国的家长从孩子走路时起,就注意培养孩子的性格,让孩子变得坚强。孩子在学会走路的时候,由于站得不稳而跌倒,妈妈从来不是快速地去扶他,而是不断地给孩子鼓励,让他自己站起来。另外,德国在暑假期间还会组织“磨难营”活动,这项活动主要是故意给孩子设下“圈套”,让孩子自己去克服这些障碍,很多的德国妈妈都十分乐意自己的孩子去参加这项活动。

在德国的学校教育中,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挫折教育。苏珊娜是一位老师,在柏林的一所幼儿园职教。有一天,她的女儿要和同学一起出去郊游,在临走的时候,苏珊娜发现孩子忘了带食物。但是,苏珊娜并没有提醒孩子,郊游回来之后,孩子已经饿得不行了。在这个时候,苏珊娜才问孩子是怎么回事,并且让孩子进行了分析,帮孩子找出了答案。到后来,孩子说:“我想以后再出去,我要先开一个单子,办完后检查一遍。”

挫折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德国的妈妈愿意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她们经常会让孩子去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在德国,一般的情况下,2~3岁的孩子会主动地去做自己的事情,比如自己洗脸、刷牙,虽然牙膏的盖子拧不开,他们也愿意自己去做;洗脸洗得不干净,甚至会在水边玩水,但是妈妈不会因为孩子的这些行为,就干脆自己帮孩子洗脸,或是拿走脸盘。很多妈妈不仅不会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感到厌烦,还会耐心地指导他如何洗脸,并赞美自己的孩子:“我的宝贝会自己刷牙、洗脸了,真了不起。”

在德国,孩子从小的时候,就会做家务。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会引导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活儿,比如拿扫把扫地、摆放餐具等。尽管这些事情都要大人们重新做一遍,孩子只是象征性地做,但他会在这种犯错与改错的过程中,渐渐地学会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因此,孩子也会在这些失败和挫折当中成长。

我们从德国的教育中知道,做一个好妈妈就要刻意启发孩子,给予孩子一些考验,让他们在失败与挫折中找到新方法。在孩子遭遇挫折时,妈妈不应表现出怜悯的态度,如果对孩子怜悯,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更应怜悯自己。

孩子每一次所经受的挫折都是对其承受力进行培养的绝好机会。帮助孩子找到受挫折的原因,正视现实,乐观地挽回损失或弥补过错,不让孩子心理产生阴影,这样才能令孩子更加坚强。

再富也要“苦”孩子

在德国,孩子的事家长会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去做,同时还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做一些艰难的事情。孩子到14岁时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家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从中可以看出,德国家长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在一次夏令营中,白天孩子们还一起做游戏玩得很开心,但到了晚上睡觉时,许多孩子却在床上抹起了眼泪。他们想父母,不能承受父母不在身边的痛苦。在劝说下,他们勉强上了床,但是要求老师不能关灯。有位女孩子让老师给她找个布娃娃抱着。灯可以不关,但布娃娃却找不到,这个小女孩委屈地哭了起来,老师无奈给了她一个枕头当娃娃,可能是哭累了,她竟抱着枕头入睡了。还有个小女孩直哭着要见妈妈,老师怎么劝也不行,无奈之下只得拨通了她家里的电话,让她妈妈在电话中哄着她睡觉。她妈妈在电话里给她讲故事、唱催眠曲,半小时以后,她终于睡着了。

有的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依赖性强,吃不起苦,将来可怎么办?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可是让孩子真的去吃点苦,家长又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来。

孩子将来面临的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将是普遍现象,竞争会使孩子们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社会竞争不是一般能力的较量,如果孩子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就会被社会淘汰。

相比之下,有些孩子吃苦太少了,他们在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如果妈妈们始终慈爱、心软,不放手让孩子去锻炼,那么就有可能剥夺孩子本该获得的幸福,更不利于孩子将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吃苦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对孩子的精神和意志上的磨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地让孩子吃点苦,他会更有能力去直面人生的风风雨雨。

下面是一位北京妈妈为女儿进行吃苦教育的真实故事:

为了让女儿从小体验“苦”的感觉,懂得什么是艰苦的生活,一位妈妈带上刚读幼儿园的女儿从北京不远千里来到了自己的老家甘肃定西。在那里,母女两个人从一口很深的似乎很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里的村民告诉他们,打上来的水还是去年积下的雨水,因为这里的水量小,用水紧张,水必须得循环使用。这水首先要用来洗脸、洗脚,然后再用来洗衣服,最后再用来喂猪。

在定西,每天早上都是很阴沉的天气,似乎将要下雨,可是等了许久,也没有盼到雨水的来临,人们的希望总是伴随着阳光的出现而破灭。这里的土地因没有水的缘故已经开出了一道道大大的裂缝。

最后母女回到北京,而那个贫穷的黄土地,却留给了女孩深刻的印象。小女孩回去之后,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这个妈妈为了磨炼女儿的意志,离开了繁华的都市,千里迢迢赶到贫苦的定西,让女儿感受到那里艰苦的生活,既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将她从大都市高楼林立的封闭中解脱出来,又让她用心感受到了什么叫艰难,这些比在温馨的家里、明亮的教室中上教育课更加有用。

不要可怜,为自己负责

在德国,有一个跛脚的小男孩,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下午,都要自己带着拖把、抹布等劳动工具在楼道打扫卫生,从来没有间断过。这是完全的义务劳动。这个小男孩叫做约翰,只有9岁,由于左脚有些残疾,因此平时上下楼都不方便,但是他还拖着沉重的劳动工具进行劳动,每次都累得气喘吁吁。尽管如此,他还是拒绝别人的帮助,然而他的这些行为却得到了妈妈的鼓励。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毕竟是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他的妈妈竟然如此忍心?事实上这正是这名妈妈的伟大之处。

作为妈妈,她是最能够体会孩子感受的人,也最明白孩子行动的不便以及劳动的艰难,但她却决不能去帮他,因为她不想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孩子也有他的自尊——宁愿自己困难也不愿别人因为脚跛而可怜自己。妈妈了解她的孩子,也了解孩子为尊严而做的一切:他要的不是可怜,而是为自己负责。因此,妈妈给了他实现尊严的机会和勇气。

做一个优秀的妈妈,重要的不是给孩子多少保护或者多少金钱,而是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勇气和尊严,让孩子学会坚强的生活,懂得为自己负责。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现代社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像约翰这样有缺陷的男孩,在生活中必然会失去很多优势,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就必须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百折不挠、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路更加宽广。而那些温室里的花朵,即便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但如果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也会在困难面前败下阵来,失去所有的优势,沦为生活的牺牲品。

妈妈应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树立孩子自我负责的观念。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习惯,让孩子经常做一些家务活,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而不是万事都由妈妈包办。妈妈不仅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还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让孩子懂得自己的未来要靠自己创造。

每一个妈妈都要知道,孩子们不需要可怜,更不能可怜,如果你舍不得孩子的现在,那么你的孩子就将失去未来。只有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才不会被幸运之神错过,才不会让孩子未来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