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24894500000010

第10章 存养类(2)

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

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原注】非生平有养气工夫者,不克语此。

【注释】①乖■(lì):暴戾祸害。

【译文】以和气待人,就能平息暴戾祸害。以正气接物,就能消除邪气。以浩气处事,就能消释疑惧。以静气养身,就能安稳睡觉。

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译文】看一个人的操守,在其利害得失时;看一个人的精力,在其饥饿疲倦时;看一个人的度量,在其喜怒哀乐时;看一个人的镇定,在其面临震惊时。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译文】在大事难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在逆境顺境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气度;面临喜怒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相与行止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见识。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执当矫之以圆,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奢当矫之以俭,忍当矫之以慈,贪当矫之以廉,私当矫之以公,放言①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粗率当矫之以细密,躁急当矫之以和缓,怠惰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②当矫之以浑厚。

【原注】此变化气质工夫也。

【注释】①放言:放肆其言。《论语·微子》:“隐居放言。”②溪刻:犹苛刻。《世说新语·豪爽》:“桓公读《高士传》,至于陵仲子,便掷去,曰:‘谁能作此溪刻自处。’”

【译文】轻佻应当以稳重矫正;飘浮应当以忠实矫正;褊狭应当以宽宏矫正;固执应当以圆通矫正;傲慢应当以谦恭矫正;放肆应当以拘谨矫正;奢侈应当以节俭矫正;残忍应当以仁慈矫正;贪污应当以廉洁矫正;自私应当以大公矫正;胡言应当以缄默矫正;好动应当以镇静矫正;粗率应当以细密矫正;急躁应当以和缓矫正;怠惰应当以精勤矫正;粗暴应当以温柔矫正;浅露应当以沉潜矫正;苛刻应当以浑厚矫正。

性分不可使不足,故其取数也宜多:曰穷理,曰尽性,曰达天,曰入神,曰致广大、极高明。

情欲不可使有余,故其取数也宜少:曰谨言,曰慎行,曰约己,曰清心,曰节饮食、寡嗜欲。

【译文】人的本性天良不可以缺乏,所以其可取法之处也应很多:如穷极物理,尽其本性,通达天下,收心聚神,致力广大,穷极高明。人的情欲不可以太盛,故可取法之处也应有很多:如谨言慎行,约束自我,清心寡欲,节制饮食,减少奢望。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原注】炼心如炼金,百炼而后为真金,百炼而后为真心。

【译文】使心胸宽广容天下万物;持谦虚的心态接受天下好人善事;平心静气地谈论天下之事;用心沉稳以观天下事理;安定心气以应对自然与社会的变迁。

清明以养吾之神,湛一以养吾之虑,沉警以养吾之识,刚大以养吾之气,果断以养吾之才,凝重以养吾之度,宽裕以养吾之量,严冷以养吾之操。

【原注】冯少墟云:凡人拈花弄月,寻山问水,便觉天趣盎然,而况存心养性,直达真源?上下古今,都在这里。此中乐趣,更复何如?【译文】处事清明以养我的精神,求精湛一致以培养我的思虑,沉着警觉以培养我的见识,刚强正大以培养气质,处事果断以培养自身的才能,深沉持重以培养我的风度,宽大丰裕以培养我的雅量,严峻肃然以培养我的节操。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译文】自已有优长之处要遮掩几分,这是培养深厚的涵养;别人有缺点要替他遮盖几分,这是培养深厚大气的风度。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译文】用谦虚来培养心境,用德性培养身自;用仁爱之心对待天下万事万物,用大道来滋养万世之泽。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译文】虚心的涵养便是安身立命的学问;除去烦恼,心性是多么安宁平和!

颜子四勿①,要收入来;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

孟子四端②,要扩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注释】①四勿: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语见《论语·颜渊》。②四端:四种德性。《孟子·公孙丑》上:“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乙,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译文】颜子的四勿应记在心中;有闲余的时间也应克制外在的诱惑以培养心中正气。孟子的仁、义、礼、智四端应当扩充广大;规矩礼数,要由自己做起并影响他人。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①,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注释】①道心:道德之心。《苟子·解蔽》:“人心之危,道心之微。”

【译文】人有喜怒哀乐但并不表现出来,这是从自然的人心追溯到了道德之心,要他学习克制人性的涵养;不表现人的本性而说出喜怒哀乐的情绪,这是从道德之心指出人的本性,要他自我反省。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译文】人性的修养应当冲淡而纯净美好,近似于春天般温润;反省自身应当谨严,类似于秋天般肃然。就性情上理会,则回涵养。

就念虑上提撕①,则四省察。

就气质上销熔,则曰克治。

【注释】①提撕:提醒,警觉。《颜氏家训·序致篇》:“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译文】对性情的领悟就叫做涵养。注意提醒自己的思想,就叫做省察。气质上的融洽淡雅就叫克治。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原注】人于初起念时,即便回心一想,其是非固自较然。非者去之,是者存之。克己工夫,即从此初念克起;行善工夫,即从此初念行起。

【译文】为欲望所动心,欲念使之迷惑就会昏庸;任意动气,气偏执就会暴戾。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铜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董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原注】惟有内起之贼,从意很受者不易除。加之气拘物蔽,则表里夹攻,更无生意可留,明体可睹矣,是谓丧心之人。君子倦倦于谨独以此。

【译文】人心就好比谷物,满腹生机,只因物欲禁锢了这生机而使之滞涩。然而生机没有不存在的时候,只不过离得远了一些而已。人心如同明镜一般,全都是光明,只因习染了污垢而使之暗淡。然而光明之体并非不存在了,擦擦就可以了。

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心中常有余忙。

【原注】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若应酬时劳扰,不应酬时牵挂,极是吃累的。

【译文】处事果断的人看似忙忙碌碌,但其心中常存有闲暇;因循守旧的人看似清闲,但其心中常有许多思虑。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原注】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吕新吾云:心要如天平然,任物之去来,只是静虚中正。何等自在!

【译文】清心寡欲所以能平心静气,心有主见就会处事虚心。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询欲之谓狂。

【译文】没有欲念的人称之为圣人,清心寡欲之人叫做贤士,欲望很多的人称为凡夫俗子,纵欲的人是狂人。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原注】须把心头打叠干净,浑如楼阁在空中,何等潇洒自在。故孟子云:养心莫善于寡欲。

【译文】人的心胸,欲望多了就变得狭隘,少了则心胸宽广。人的心境,欲念多就繁忙,少则闲适。人的用心之术,多欲就会面临危险,少欲则和平安宁。人的心事,欲念多了就有所忧愁,欲念少了则会快乐。人的心性气质,欲望多则软弱,少则刚毅。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①,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原注】时时遵此修持,则心自凝。

【注释】①坐驰:居于此地却心有旁骛。《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实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

【译文】人应当安静沉默,从容不迫,严肃谨慎,节俭约束,这些都是监督自己的箴言。应忌讳多欲念,盲目行事、人在心不在,这四点是自身的大缺点。经常训练自己的德行修养,持之以恒是关键;不要忘记这些也别有所附助,循序渐进是关键。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译文】严格恪守本分之心,那么心就安定;收敛抑制心气,则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