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崩溃前夜的那些事
2489600000011

第11章 第二编人世里的无可奈何---大唐王朝的谢幕晚唱(8)

唐武宗即位后,对仇士良又屡有加官晋爵。会昌元年(841年)二月,赐予他纪功碑,并诏令右仆射李程为他撰写碑文;八月,加授观军容使。但是武宗并不甘心于受宦竖所掣肘,"虽士良有援立功,内实嫌之,阳示尊宠"。他倚信宰相李德裕,君臣和衷共济,朝廷一时颇有振兴之势,宦官的权势受到抑制,这使得曾不可一世的宦官头子仇士良感到恐惧不安。会昌二年(842年)四月,武宗将受尊号,登丹凤楼宣布赦令。仇士良扬言"宰相作赦书,减禁军缣粮刍菽",他还怂恿禁军兵士说:"审有是,楼前可争。"企图唆使禁军乘机作乱。李德裕明察善断,将此事奏知武宗,武宗立即命使者告谕神策军说:"赦令自朕意,宰相何豫?尔渠敢是?"神策军士乃不敢轻举妄动。仇士良的阴谋破了产,更加"惶惑不自安"。会昌三年(843年)四月,遂以老病为由请改任散职,武宗同意他的请求,罢为内侍监,知省事。到了六月,仇士良以左卫上将军、内侍监的身份致仕。当宦官送他回私第时,他向宦官面授机宜说:"天子不可令闲,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他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慎勿使之读书,亲近儒生,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这条锦囊妙计,被他的后辈徒孙奉为圭臬,使得炉火纯青,尤其是大明朱家乾坤里的刘瑾,甚至比仇士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仇士良回家不几天,即故世。贪酷二十余年,杀二王、一妃、四宰相,竟然善终!诏赠扬州大都督。翌年六月,有宦官在他私第发现了私藏兵器数千件,武宗才下诏,追削仇士良先授官爵及赠官,财产籍没入官。仇士良之后唐朝历史上另一个权移人主,不可一世的大宦官是田令孜。田令孜,字仲则,蜀人,本姓陈。僖宗自幼就由田令孜照顾起居,一同起卧,感情上很是有些倚赖,呼田令孜为"阿父",即位后便任命他做了左神策军中尉。这样,僖宗朝的重大决策几乎都掌控在田令孜手中了。田令孜任由皇帝嬉玩,卖官鬻爵、任免官吏都不让皇帝知道。僖宗生于深宫之中,长在宦官之手,宫中生活场景能够带给他的就是可以肆无忌惮地游乐。事实上,他也的确是一个热衷游乐的皇帝。喜欢斗鸡、赌鹅、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游玩的营生他几乎无不精妙。他对打马球不仅十分迷恋,而且技艺高超,他曾经很自负地对身边的优伶石野猪说:"朕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应该中个状元。"石野猪回答说:"若是遇到尧舜这样的贤君做礼部侍郎主考的话,恐怕陛下会被责难而落选呢!"僖宗听到如此巧妙的回答,也只是笑笑而已。黄巢起义爆发以后,州县欺瞒上级,朝廷不知实情。各地拥兵的节度使为求自保,坐视观望,所以起义军发展很快。后来,黄巢率部南下进攻浙东,开山路700里突入福建,攻克广州,而后又回师北上,克潭州,下江陵,突进中原。僖宗才开始对这一局势紧张起来,但并没有停止继续寻欢作乐,甚至在他为逃离长安做准备而任命剑南和山南道节度使时,竟然是用打马球赌输赢的办法来决定人选。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黄巢起义军攻克洛阳,十二月,轻易拿下潼关逼近长安。僖宗君臣束手无策,相对哭泣,宰相卢携因畏惧自杀。田令孜率五百神策军匆忙带领僖宗和少数宗室亲王逃离京城,先逃往山南(汉中),又逃往四川。除掉考虑地理因素外,还因田令孜的弟弟(或说哥哥)陈敬瑄任四川节度使。僖宗成为玄宗之后又一位避难逃往四川的皇帝。田令孜及神策军因保驾有功,晋官爵为左金吾卫上将军、晋国公。唐末诗人罗隐有《帝幸蜀》诗咏其事:"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冤杨妃。"("阿蛮"是杨贵妃的小名。)田令孜犒赏从驾诸军,却不赏当地的"黄头军"(戴黄帽,故名),引起不服,田令孜毒害其首领以事镇压,激起该军作乱,这时田令孜关闭宫门,禁止百官出入。黄头军被镇压下去后,左拾遗孟昭图冒着必死的决心上书说,从长安出发时不要百官,这次又是只有宦官和皇帝在一起,可是皇帝是九州天子,不只是宦官天子,希望皇帝罢黜宦竖信用百官。田令孜根本就不把奏疏交给僖宗,而假传圣旨,贬斥孟昭图为嘉州司户参军,又派人在路上把他害死。黄巢失败后,唐僖宗复回长安,田令孜以为胜利是他运筹帷幄的结果,更加专恣自肆,不容僖宗发号施令。这时田令孜任左右神策十军使,指挥的军队有新军54都,每都1000人,左、右神策军各27都,总数在10万人以上。长安官多、兵众,财用不足,田令孜想增加财源,在安邑、解县的盐税上打主意。原来这两处归盐铁使管辖,黄巢起义时唐朝把它交给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带管,由王向中央交一部分食盐。田令孜派义子匡祐到河中,态度傲慢,引起河中军士不满,匡祐回到长安,劝说田令孜削除王重荣,田令孜于是要把河中盐利收归中央,以便用盐税补养他的军队和打击王重荣。王重荣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抗言田令孜专擅,又联合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沙陀部,田令孜于是自将攻打王、李联军,大败,纵火焚烧长安坊市和宫室,带着唐僖宗再度出逃,到了凤翔,又要逃往兴元,僖宗不愿再走,田令孜派兵挟持以行。在这混乱中,邠宁节度使朱玫为控制天子,立嗣襄王李煴为皇帝,尊僖宗为太上皇,诸节度使击杀朱玫,俘虏李煴,僖宗始得复回长安。当唐僖宗在凤翔时,诸镇节度使上表请杀田令孜,以"安慰群臣";随从宰相率群臣上言"令孜专国煽祸,惑小人计,交乱群帅",也要求诛杀田令孜。在内外文武官员压力下,唐僖宗并不明正田令孜之罪,只是任命他为剑南监军使,但仍留在身边。后来田令孜实在混不下去了,带领拱宸奉銮军到成都,以有病请求解职,僖宗乃下命削其官爵,流放儋州(今广东儋县),但是他依托陈敬瑄并不去流放地。田令孜去位,取代他的是另一个宦官杨复恭。杨复恭在镇压黄巢起义中立有功勋,为田令孜所忌。当田令孜在兴元为众人所痛恶时,唐僖宗任用杨复恭为枢密使,回到长安后,杨复恭正式取代田令孜的地位,出任左神策中尉、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受封魏国公。唐僖宗病重之时还没有指定继承人,百官认为僖宗哥哥吉王最贤明,主张册立他,杨复恭看中了僖宗的弟弟寿王,竟自立了他,是为唐昭宗。朝臣敌不过宦官,这又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后来唐昭宗与杨复恭的关系,简直就是唐僖宗与田令孜关系的重演。田令孜在成都依傍其弟陈敬瑄,恰有义子王建任壁州刺史,在川中活动,抢占地盘,田令孜向陈敬瑄说王建是我的儿子,把他招来,免得骚扰。陈敬瑄答应了,当王建在路上时陈敬瑄反悔,于是双方交战。唐朝令宰相韦昭度出任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拒不受代,王建更以朝廷之命奋力进攻,田令孜乃到王建军中求和。王建军进成都,杀陈敬瑄及田令孜,临刑,田令孜对刑者说:"我曾位居十军容使,杀我一定要有礼!"教给他们缢人法,立即毙命,而颜色不变。

蠹尽木焚晚唐宦官更加飞扬跋扈,往往专权擅主、心存废立,皇帝成了他们手中任由摆布的棋子。但这时他们也遭到了士人集团强有力的反击,大多不得好死。比较突出的是刘季述和韩全诲。刘季述出生单微,在僖、昭时屡被提拔,升任为枢密使。昭宗由华州返京后,心情不佳,喜怒无常,憎恨宦官的专横,急欲除之。宰相崔胤,内心素存铲除宦官之志。昭宗因与崔胤密谋,于光化二一年(900年)杀掉专权的宦官宋道弼、景务修,以及和宦官相表里的宰相王搏,崔胤遂专制朝廷,势震中外。但由此引起宦官的恐惧与仇恨。左神策军中尉刘季述、右神策军中尉王仲先等密谋废帝立新,外结朱温为兄弟。恰好朱温派天平节度副使李振上京议事,刘季述侄子刘希正与之谋划废立,李振说:"百岁奴事三岁郎主,常也。乱国不义,废君不祥,非吾敢闻。"希正大沮。十一月,昭宗在禁中打猎时酒醉误杀宫女三人,第二天中午了宫门还未开。刘季述坐不住了,向当朝宰相崔胤说道:"只怕宫中有何不测啊!"崔胤左右无策,听他如此说,只得由他与王仲先领兵入宫,此后,崔胤才明白自己上当了。刘季述陈兵廷中,对宰相说:"皇帝竟然干出这种事来,非社稷主,现在应该是太子出来见群臣的时候了。"下令百官署名,崔胤也毫无办法。后突入思政殿,遇人则杀,昭宗正坐在乞巧楼上,见兵入,慌忙中从床上掉下来。刘季述以银捶画地指责昭宗说:"某时某事汝不从我言,其罪一也;某时某事汝不从我言,其罪二也……"昭宗皇后何氏马上出来周旋:"军容长官本是护卫官家的,你们不要吓着他,有事请各位做主就是了。"刘季述立即拿出百官签署的文状说:"陛下厌倦了这个宝位,大家的意思是要太子监国,请陛下颐养于东宫。"昭宗还辩解:"我昨日与卿等喝酒还喝的很快乐,今天怎么就至于此呢!"皇后马上阻止说:"圣人就依他们吧!"说完,就在昭宗面前取出传国宝玺交付刘季述,然后就和皇帝共乘一辇,带着平日的侍从十余人被囚禁在少阳院。刘季述用铁液灌锁,开洞给食。又假传昭宗之命自称太上皇,并令皇太子登皇帝位。当时正值严冬,随从的公主、嫔御等人的衣服不能御寒,号哭之声传至院外,状至凄渗。刘季述等人接着将昭宗所宠爱的官员、宫女、方士、僧道等通通杀掉,夜鞭笞,昼出尸十余车。崔胤向朱温告难,朱温将崔胤的信原封不动地交给刘季述,并告诫他崔胤反复,应早除掉。刘季述责崔胤,崔胤诡言是奸人所书,与刘季述订盟。反过来责难朱温说:"刘季述与我结盟,不相害,但我归心于将军。"还一并送给他两个侍儿。朱温怒刘季述卖己,二人才开始交恶。此时神策军指挥使孙德昭、董从实盗钱五千缗,被王仲先当众辱之,崔胤暗中劝说孙、董:"如能杀两中尉,迎太上皇,立大功,这些许小罪何足羞!"天复元年(901年)正月,孙德昭以兵擒杀王仲先,出太上皇于囚所,逮捕刘季述,大棒打死,夷三族。昭宗仍命太子为德王,以孙德昭为同平章事,充静海节度使,赐姓名为李继昭。封朱温为东平王。计昭宗被幽凡两月而乱平。刘季述是被大棒打死了,但昭宗的天下能够安然吗?崔胤会不会又被皇帝扶植为另一个新的功高震主的权臣?韩全诲史载不明出身,开始时是凤翔军的监军,后入朝为内枢密使。昭宗诛刘季述后,崔胤进言:"自从让太监掌军以来,王室越乱,臣请主左神策军,请陆扆主右,则四方藩镇不敢谋。"帝不许,以韩全诲为左神策中尉,张彦弘为右。崔胤大怒,遣刺客杀之,不克。韩全诲惧,引藩镇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为助,崔胤亦厚结朱温。当时宦官倚仗韩、张骄而不法,有所斥逐,皆不肯行,帝不平,崔胤请尽诛之。韩全诲闻之,涕泣哀求于昭宗。昭宗知左右泄言,始令崔胤等囊封奏事。宦官又求得几位识字的美女入侍左右,暗察崔胤留疏,因而使得崔胤的计策多被泄露。当时李茂贞、朱温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朱温的势力尤盛,他已屡次击败宿敌李克用而占上风。崔胤探知韩全诲联络李茂贞,而且自己的密谋已经泄漏,乃致书朱温,谓"皇上反正,公之力,如果让凤翔入朝,功劳就会归他。现在如果你来的慢了,一定会遭到讨伐。"朱温得书后,遂于天福元年(901年)十月,引兵向京。韩全诲闻知消息,泣奏说:"朱温欲挟陛下幸关东,谋传禅,请移驾凤翔,合义兵讨贼。"遂放火烧昭宗所在之乞巧楼,帝不得已下楼西走凤翔依附李茂贞。宫人私逃出都,民众沸腾,户无居民,长乐门外如墟丘然,韩全诲等遂火全城。朱温至长安,闻昭宗已被劫在盩厔(今陕西周至),崔胤又派人劝说他继续亟进,乃挥军西上。韩全诲等假传诏令,要朱全忠从速返回镇所。李茂贞派部将道符昭屯兵武功(今属陕西),阻击朱全忠西进。朱全忠令部将康怀贞攻武功,一举夺城。二十日,朱全忠进抵凤翔,设营于城东。唐昭宗在李茂贞、韩全诲的挟持下,诏令朱全忠领兵还镇。朱全忠深知是李茂贞等人所为,却也对逆诏行事有所顾忌,遂于二十三日,移兵北向邠州(治今陕西彬县),二十七日发起进攻,二十九日,静难节度使李继徽(原名为杨崇本)出城请降,朱全忠以其作为人质送往河中。三十日,朱全忠返抵三原(今属陕西)。十二月初五,崔胤赶到三原,继续促请迎驾。李茂贞求救于李克用,李克用南攻晋绛等州以牵制朱温,朱温还军河中,击败李克用,乘胜进围李克用于首阳,然后旋军西上,屡败李茂贞兵,复围凤翔。营垒相望,昼夜攻击。外兵骂守城兵"劫天子贼",守城兵亦骂外兵"夺天子贼"。天福二年(902年)冬,凤翔大雪,城中食尽,冻饿死者不可胜数。西川节度使王建复乘机进取兴元。李茂贞自知孤城难守,乃杀韩全诲等与朱温和。昭宗知朱温外示恭顺,终悖逆,不可倚,想幸襄、汉间依附赵匡凝,然而去不了,只能归朱温,以解近祸。朱温奉昭宗还长安,时在天福三年正月。崔胤坚持尽杀宦官,昭宗从其议,于是朱温命军士尽杀宦官数百人(此前李茂贞在凤翔杀韩全诲等七十二人,朱全忠已杀在京老宦官九十人),其出使在外监军者,令各地藩镇全部诛杀,只留职位低而幼弱者二一十人以备洒扫,全依太宗开国时的定例,转了一大圈终于回到了原位,然而此时的唐王朝也走到了它的末路。神策军的指挥权,随着亦归于宰相崔胤。自开元以来宦官专权之局,至是结束。朱温掌了大权之后,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走的时候,朱温派人把长安的宫室、官府和民屋全部拆光,把材料运往洛阳,逼迫长安的官吏、百姓一起迁走。百姓扶老携幼,在兵士的驱赶下一路哭哭啼啼,凄凄惨惨。唐昭宗到了洛阳,还想秘召各地藩镇来救他。但是还没有盼到,朱温就下手把他杀了,另立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做傀儡,就是哀皇帝。宦官完了,皇帝也完了,留下的还有一批唐王朝的大臣。朱温手下的谋臣对朱温说:"你要干大事,这批人最难对付,不如把他们统统赶走。"还是那个朱温的心腹李振,绰号叫做"鸱枭"的,因为当初考进士没考上,十分痛恨这些朝臣,就跟朱温说:"这批人平时自命清高,把自己称做"清流",应该把他们扔到浊流(指黄河)里去。"朱温依了他的话,在一个深夜,把三十几名朝臣集中起来杀掉,扔到黄河里。公元907年,朱温废哀皇帝自立,改国号为梁,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叛徒朱温成了梁太祖,统治了将近三百年的唐朝宣告结束。当年的盛气凌人、风华绝代,就在这样的苟延懦弱、衰朽破败中落下了帷幕。安史之乱犹如一笛秋风,藩镇割据无异千家秋雨,党争、阉宦,则是这个凄风苦雨之秋的无数蛀虫,盛唐的大厦在他们的联合之下轰然倒塌了,"灼木攻蠹,蠹尽木焚。"其然哉,其不然哉!绝世佳人最怕别人看她人老珠黄的那一刻,我们偏偏要把她的照片翻出来,是狠心了一点,可我们要告诉世人:生命中不仅仅是飞扬,人世里没有传奇。

唐朝大事记618年李渊废隋恭帝侑,称帝,国号唐。

626年六月,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645年玄奘取经回到长安。

690年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为周。

710年中宗去世,韦后临朝,立子重茂为帝。睿宗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韦后及安乐公主,逼重茂逊位,拥立睿宗,立李隆基为太子。

712年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

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十二月,叛军陷洛阳。唐监军边令诚奉诏杀封常清、高仙芝于军中。

756年正月安禄山称帝于洛阳,国号燕。六月,叛军陷潼关。玄宗奔蜀,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缢杨贵妃。太子李亨走灵武。叛军陷长安。七月,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

757年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军与回纥军光复长安和洛阳,安庆绪逃往邺郡。

759年史思明增援安庆绪,败唐九节度使兵于邺城,旋杀安庆绪,还范阳,四月,自称大燕皇帝,九月,攻占洛阳。

761年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762年玄宗、肃宗相继去世,张皇后谋立越王,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幽张皇后,杀越王,拥立太子李豫,是为唐代宗。

763年史朝义自缢,余党降唐,安史之乱结束。

781年成德李惟岳、淄青李正己、魏博田悦三镇叛唐。随后,山南东道梁崇义亦叛。

783年长安发生泾卒之变,拥立前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秦帝,德宗出奔奉天。

796年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

808年牛僧孺、李宗闵等应直言极谏科,指陈时政,宰相李吉甫恶之,贬主考官,抑牛僧孺等人,启牛李党争之端。

817年唐邓随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擒吴元济,淮西平。

819年平定淄青,成德、卢龙两镇节度使自请入朝,藩镇割据局面暂时平定。

822年魏博镇叛,河北三镇又恢复独立状态。

835年文宗与李训、郑注等谋杀宦官,失败,宦官大杀朝臣,史称"甘露之变"。

846年武宗去世,皇叔李忱立,是为宣宗。李德裕罢相,从此牛党当权,牛李党争结束。

875年王仙芝与尚让等起义于长垣,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五月,黄巢起义于冤句,以呼应王仙芝。

884年黄巢牺牲于狼虎谷,起义失败。

904年朱温逼迁昭宗于洛阳。八月,朱温遣人杀昭宗,立其子李祝,是为哀帝。

905年朱温贬逐朝臣,旋杀被贬朝官三十余人于白马驿,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907年朱温废哀皇帝自立,改国号为梁,建都汴。唐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