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四史-三国志
2590000000003

第3章 文史英华(3)

《三圈志·魏书·曹彰传》

【注释】

①任城:县名。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南。

②射御:射箭、驾车驭马。

③汗马:战马。战马疾跑出汗,故称。

④课:规定内容和要求进行教授或学习。

⑤卫、霍:卫指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人(今山西临汾县),霍指霍去病,河东平阳人。二人皆为西汉名将,曾多次率军击败匈奴。

⑥沙漠:泛指匈奴等少数民族占据的地区。

⑦戎狄: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⑧建号:博得封爵。号,名号,封号。

⑨博士:专精一艺的职官名。

⑩鄢陵:县名。在今河南省鄢陵县北。

代郡乌丸:郡名。治所在代县(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乌丸:又称乌桓。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北中郎将:官名。魏有东、西、南、北四中郎将,北中郎将始置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行”句:兼代官职。骁骑将军:官名。杂号将军。

王法从事:国家法令。从事:处理、处置。

戒:谨慎。

涿郡:郡名。治所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县)。

“胡”句:北方和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卒:通猝,突然。

田豫:人名。字国让。渔阳雍奴人。先自托于刘备,后归曹操。长于谋略。

要隙:重要的而敌人未注意防守的地方。

相属:相连接。

铠:铠甲,护身的铁甲。

益厉:更加勇猛。

北:败,这里指败逃之兵。

桑干:县名。在今河北省阳原县东。

节制:指挥节制。

相及:追赶上了。

常科:常例,惯例。

“诣”句:到、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太子:指曹丕。丕时为魏王太子。

上:皇上。卢粥说:“曹操时为魏王,不得称‘行在所’,亦不得称‘上’。此与《许褚传》之征南宗室、重臣,同一失检”。

自伐:自我夸耀。

【译文】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年轻时擅长射箭、驾车驭马,力气过人,徒手格杀猛兽,不避险阻。多次跟随太祖(指曹操,下同)征伐,意气风发。太祖曾经告戒他说:“你不想读书求圣人之道,却喜欢骑马击剑,这只能是匹夫之能,哪里值得可贵呢。”教曹彰读《诗经》、《尚书》,曹彰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应当做卫青、霍去病那样的人,带领十万人马驰骋沙漠,驱逐戎狄,建立功勋。获得封号,怎能做专精一艺的博士呢?”太祖曾经问几个儿子的爱好,使他们各人谈谈自己的志愿。曹彰回答:“喜欢当将军。”太祖说:“当将军怎么样?”回答说:“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遇着危险也无所谓,作士卒的表率,有功者一定奖赏,有过的一定处罚。”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被封为鄢陵侯。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代郡乌丸反叛,任曹彰为北中郎将,兼骁骑将军。当出发时,太祖告诫他说:“在家里,我们是父子,接受命令担任国家的工作,我们是君臣,一切都按王法从事,你要小心谨慎啊。”曹彰北征,进入涿郡地界,反叛的胡骑几千人突然到来。这时兵马还未集合,只有步兵千人,战马几百匹。曹彰用田豫的计策,坚守要塞,敌军才退去。曹彰追赶他们,与敌兵搏斗,射杀敌人骑兵,一个一个应弦而倒。战斗持续了大半天,曹彰的铠甲中了几箭,更加意气奋发,勇猛异常,乘胜追赶敌人,一直追到桑干,离代县二百多里。长史和诸将都认为部队第一次长途跋涉,人马疲惫,又受指挥节制,不得越过代县。不可深入,违反军令,轻视敌人。曹彰说:“率领部队行动,只要有利就行,有什么节制不节制呢?胡兵逃跑不远,继续追击,一定能消灭他们。服从命令,而放跑了敌人,这不是好将领。”于是披甲上马,下令说:“后出击的斩首。”一日一夜赶上了敌人,立即发起进攻,大败敌军,杀死的和活捉的敌兵有好几千人。曹彰于是按常规加倍地赏赐将士,将士们皆大欢喜。当时鲜卑首领轲比能带领几万骑兵观望两军强弱,看见曹彰奋力作战,所到之处都被打败,于是请求归服。北方都平定了。这时,太祖在长安,召曹彰去他那儿。曹彰从代郡出发经过邺城,太子曹丕对他说:“您刚立了功,现在西去见父王,切不可自夸,应答要常常表现自己还做得很不够的样子。”曹彰到了长安,按照太子所说的,把功劳归给诸将。太祖很高兴,握着曹彰的胡须说:“黄须儿真是好样的啊。”

锦囊妙计敌至乃发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①与护军薛悌,署②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③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④,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⑤,得八百人,椎牛⑥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⑦,辽披甲执戟,先登⑧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⑨,至权麾下⑩。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杀,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注释】

①教:文体的一种,为上对下的命令。

②署:题名;题字。

③比:及;等到。

④教指:教的意思。指,同旨。未合:指孙权部队还没有形成包围。逆击:迎战。

⑤敢从之士,敢于跟张辽出击的勇士。

⑥椎牛:杀牛。

⑦平旦:天明时。

⑧先登:冲在最前面。

⑨冲垒入:冲开敌人营垒进入。

⑩麾下:谓将旗之下。此处指孙权所在军营。

高冢:高土堆。

叱权下战:叱呼孙权下来决战。

左右麾围:左右指挥突围。

直前急击:迅速向前猛烈攻击。

拔:救出。

披靡:溃散。

夺气:丧失勇气。

【译文】

曹操征讨孙权回来之后,派张辽和乐进、李典等率七千余人驻扎合肥。曹操征讨张鲁,下令给护军薛悌,在信封上写道:“敌人来了,再打开。”不久,孙权率军十万包围合肥,于是大家一起把密封的命令打开,命令说:“如果孙权到来,张、李率军出战,乐率军守城,护军薛悌不得出战。”诸将都很疑惑。张辽说:“曹公远征在外,等救兵赶到,敌军一定已经把我们打败了。所以命令我们趁敌军还没形成包围就迅速迎击,挫败敌人的锐气,以安定军心,这样才能坚守啊。成败的关键,就在这一战,你们有什么可疑惑的。”李典表示同意。于是张辽当晚就征募敢于跟他战斗的士卒,一共得800人,杀牛慰劳将士,第二天大战。天将亮,张辽披甲执戟,首先冲入敌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声呼喊自己的姓名,直冲入敌军营垒,达到孙权的指挥所。孙权大惊,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急忙登上一个高土堆,用长戟自卫。张辽呵叱孙权下来决战,孙权不敢动,望见张辽率领的部队不多,就集合部队层层包围张辽。张辽左右指挥突围,向前猛烈攻击,包围圈冲开了,张辽率领勇士数十人冲出,其余的士兵大声呼喊:“将军抛弃我们吗?”张辽再次冲入包围圈,救出其余士卒。孙权的部队溃散,无敢阻挡的。从早上战斗到中午,吴军士气丧失了,张辽返回营地加修守备工事,军心安定,诸将都佩服张辽。孙权包围合肥十几天,无法攻克,就率军回去。张辽率各路军马追击,几乎把孙权捉了。曹操大大嘉奖张辽,任命他为征东将军。

曹操反间破马超

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①,又与遂同时侪辈,于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②,杨秋奔安定③,关中④平。诸将或问公曰:“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诩而反守潼关,引日而后北渡,何也?”公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⑤,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⑥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蓄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始,贼每一部到,公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注释】

①孝廉:汉代察举官吏的科目名。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官吏。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合称孝廉。三国因之。

②凉州:州名。西汉置。为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夏和青海湟水流域,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等县。

③安定:郡名。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治所在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今甘肃泾川、宁县、崇信、平凉、镇原和宁夏泾源、隆德、固原、西吉等县。

④关中:地区名。秦都咸阳,汉都长安,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或以为在秦岭以北范围,包括陇西、陕北等地。

⑤河东:郡名。黄河在山西地作北南流向,战国、秦、汉时因指今山西西南部为河东;魏晋以后泛指山西全省。

⑥西河:地区名。战国魏地。故地在今河南安阳一带。其时黄河流经安阳之东,西河意即河西。

【译文】

这时关中各将领怀疑钟繇要袭击自己,马超因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人反叛,曹操派曹仁去讨伐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