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说新语
2618000000100

第100章 053.绿暗红稀春已暮

白玉蟾作诗,多盗古人成句。翠虚子好言符水金丹。

时人曰:“翠虚子天桥卖药,白玉蟾鸡鸣狗盗。”

………………………………

小绍练完拳,推开院门,只见一位长发披肩的中年汉僧,身着袈裟,端坐在榻上念咒,已等候多时。

此时六家七宗,持理不同。等到达摩破西域六宗,建立禅宗的同一时期,中原佛法才统一为律宗。

袈裟本意为世尊所着坏衣,取成住坏空,观想四劫之意。此僧着七条郁多罗僧,乃是登坛说法的标志。小绍想起老秃驴,鼻子一酸。

老僧见来人,也不起身作礼,只是念了一声佛号:“无量寿佛。”

小绍收敛伤感,合十为礼:“来者可是法深世叔?”

竺法深俗名王潜,是琅琊家叔辈。他学佛于刘元真,创立本无异宗。本无异宗对应于中观家,相当于“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认为有无不二,佛道同源。虽然出家,但仍遵照儒家礼仪,不损发肤。

“不敢。道无长幼,达者为先。世子既作半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当为我师。”

“世叔误会了,”小绍连忙撇清。开玩笑,这半句偈子不过是用来钓竺法深这条大鱼的饵料。要是禅宗六祖的偈子出自己手,再经竺法深一说,自己不得继承衣钵。

“此半句偈子乃小子修道时,观想于须弥山,听天魔所念。天魔欲食人肉,故以半句偈子相诱。”

此偈乃南禅顿悟之本偈,顿宗思想与本无宗相近,以为“有生于无,无见于有,鸿蒙未化,不立文字。”本无宗思想与本无异宗相反相乘,是以能激起竺法深共鸣。

天魔半偈,乃是《本生经》上一段公案。竺法深废伦出家,坚定不退转,听闻半偈,心知此乃往生极乐的大缘法,心中替小绍可惜。但又暗自庆幸:他若舍身饲魔,自己便听不得这半偈了。

“世子请贫僧来,想必就是为了此偈吧。”

此时不比三大三藏法师以后(鸠摩罗什、玄奘、实叉难陀),一经难求。中土去西方十万八千,可不是慧能所说的“十万八千,即身中有十恶八邪”。

小绍摇头:“西域有妖僧佛图澄,阿附羯奴石勒。以神通惑众,毁谤正法。可有此事?”

法深有些尴尬:“佛图澄精通律、论二藏,佛法森严。恐怕并非妖僧吧。”

佛图澄东来传法,其实颇有国际主义精神。

奈何他到达洛阳时,主事的已非晋臣,而是好杀成性的羯人石勒。

羯人世代受汉、匈两族奴役,一朝得志,便叫嚣着以暴制暴,以血还血。佛图澄有感于生灵涂炭,以神通(其实是幻术)感化石勒,使其尊奉佛法,广建庙宇,忌讳杀生。

佛图澄佛法精深,辩才无碍,座下弟子释道安、竺法汰分别是七宗的本无宗与本无异宗的代表人物。

本无异宗由竺法深所创,但代表人物却是这个胡僧的弟子,佛图澄的佛法造诣可见一斑。

但是行神异、好神通,毕竟是世尊所批判的邪行。佛图澄虽然本心无愧,到底是个污点。

小绍针对佛图澄,除了利益之争外,还有两个原因:

首先,石勒虽然禁杀晋人,但羯胡和汉人之间的血海深仇不是光用言语可以化解的。等到石勒身死,石虎(将军,石勒堂侄)篡位,尽废石勒之政,开启了长达十五年的残暴统治。间接导致了350-352年的冉闵屠胡。

从历史的眼光看,佛图澄这种捂盖子的行为,造成了更严重的伤痛。

如果羯胡早些作死,被周围的大家好好的教做人(包括匈奴人),也许羯族就不会被灭族,汉人也不用忍受两百多年的苦楚了。

另外,佛图澄这种广建庙宇,政教一体的发展模式,既不符合小绍的利益,在他看来也根本是作死。

宗教涉及政权,会加重一个政权的非理性程度。而广建庙宇,更是怀璧其罪。佛教徒广收财帛,近的有中国的三武一宗,远的有信长的火烧比睿山。究其原因,都是僧人不学佛法,聚敛生息,自食其果。

在小绍看来,一个“好”的宗教,应该是导人向善,缓和社会矛盾,不妨碍科技进步的。除此之外,都是大毒草。

………………………………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