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说新语
2618000000011

第11章 11.食野之苹

帝见百国使,能言汉语者,加一等赐之。以汉礼仪者,又加一等。被发文身者,则减一等。赏赐多书籍文字,汉家衣冠。尝语左右曰:“尔狐来礼,我让有仪。虎狼爪牙,王公修甲。”

………………………………

小绍在院中听得奴婢们闲话,说“有使从长安来”。次日给爹爹请了安,便要去见使者。

他总觉得“长安”二字,与自己有些缘分。而且洛阳城破以后,北方尚没有皇帝的下落,也是十分关键。

司马睿考较过他的功课,便把他抱在膝上,乘舆上殿。

殿上除了使者,便只有谢大,王二两位。北方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谢鲲捷才,可以多看出些关目。王导稳重,之后的政令还要靠他参谋。就只叫了两人。

小绍认了王敦作义父,见了王导便喊一声“二叔”,王导苦笑一下(呐,这就是传说中的废柴宅男王司马)。他现在只关心司马炽的死活,早饭都食不下咽。

使者见到司马睿进来,这些天快马加鞭,精神已是极其憔悴,两行清泪便下来了。

三人,不,四人心中一沉。听得他说“皇上……皇上……不幸,被白毛奴(刘聪)所害。”

死了么,也好,省得受辱。司马睿心下一叹。

三人一边听他说事情始末,一边心中计算起得失来。

刘聪无道,倒是让谢鲲(我)说中了。放过了这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好良机,刘聪是没有机会统一晋地,更不用说统一天下了。北方的郡姓士族,有没有愿意南下奉正朔的?

使者是长安来的,对平阳城中事也不甚了了,只知道司马炽以郡王礼治丧。他说司马炽被刘聪一剑砍了头去,却不知道其实是一杯鸩酒,到底存了体面。

三人心下冷笑:果然蛮夷,只知道辱人以自高,却不知道千金市骨的掌故。如此胡闹,只会激起更多的反抗。

谢鲲开口道:“改元了么?”

这问题算是问到了点子上。如果改元迅速,说明长安稳定,有雄主能臣。否则么,嘿嘿……

使者虽然不知道谢鲲心机甚深,但谢鲲非司马家人,这话听起来便有点问鼎轻重的意思。

谢鲲确实有试探的意思,故意做一些失礼的事,来试探对方的底线,也是一种谈判技巧。

使者思考片刻,却换了个话题:“琅琊王可愿北上,襄扶公室?”

哦,尚未改元。三人心下明了。否则新主初立,属下有不臣之言,当直斥其非。他不回答,自然是因为新君未立,他说不出个响亮的名字来。

司马睿却不和他说话,低头逗弄小绍:“绍儿,朕考考你,日与长安孰近?”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盖鹿食而不忘友,鸣而呼之,有友德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