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说新语
2618000000013

第13章 13.照吾槛兮扶桑

(王)敦畜赤菟马百骑,号赤卫。抱帝观兵于建康玄武门,指兵士曰:“赤龙持紫电”。帝指秦淮河曰:“玉带镇金陵”。世称捷才(建康城旧名金陵)。

………………………………

今天上午殿上的一番套路,对小绍的三观冲击很大。

什么郡姓、国姓,关中、山东,司马有几宗?崔氏分两家?

小绍愕然发现,自己地理水平一般。也就北上上大学时,坐火车观览了锦绣河山。套路水平一般。不知李家大郎,娶的是伊氏小丹。

不行,要恶补。嗯,王大叔的笔记……有了。

王敦书法,写的是章草,正合他身上的金戈气。小绍请示过王羲之,便改临这本笔记。

楷书章草,笔意不同,正可博观而约取。王羲之便开始教他临章草。

王敦的笔记,一是讲江东人物,二是讲江东风土,三是讲地方政务。略略介绍了一下北方郡姓士族,和行军布阵之法。但对于小绍来说,总算是了解了一点状况。

士族的根基,是土地庄园。但要维系庄园,第一是军政权力,第二是姻亲。而要获得这两者,需要的是人口和人才。

王谢两家携侨姓而下,靠的是司马睿和王敦手上的兵。而谢家因为不分大小宗,族子极多,就在划分侨县的地方事务上做贡献。南人乘舟,北人骑马。谢家挑选丘陵山岳地带,尽量避免和吴姓正面冲突。但山上也不都是猴子,这就需要王敦周玘带兵,清扫山贼和生番。

那个叫杜乂(音义)的,是关中郡姓,京兆杜氏族长。杜氏发于杜预将军,杜预平东吴有大功,论资历还在王谢之上。

杜乂是杜预嫡长孙,不知为何今日应对失矩,简直呆头鹅。

他却不知东吴人士恨杀杜预。虽然三十多年了,谁知道路边会不会窜出个老不死的,跟他父债子还,秋后算账。不低调点,还嫌活的不够么。

羊祜杜预齐名,小绍大概记得点。但千年光阴,英雄甚多,他也只了解个大略,便跟王羲之打听。

王羲之年少,也不甚了了,被诘问难堪,又打了一顿板子,就丢给他一本三国志。

小绍如鱼得水,不觉过了三月,他胸中已有腹稿。

三国志崇晋尊魏,吴蜀两书极短(也因为史料不足)。他却是明清传下来的现代人习惯,魏书还没翻开,先把吴蜀两国看完了。

看官便要问了,这长安远在魏地,吴蜀两书能看得出些啥来?

他看出来的,便是千古不易的人心。

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

诸葛亮为什么明知不可为,仍坚持北伐?孙皓又是如何失败的?

世事宜从蜗角计,莫将成败论三分。

………………………………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