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说新语
2618000000016

第16章 16.与子同袍

敦又问帝:“以此攻伐,何攻不克?”帝曰:“义父有此人和,海内可平。吾无忧矣。”

………………………………

接下来就是观兵。玄武门外是一大片平地,城门前一小块踩踏得很实,没法种庄稼,就划成了操练场。

秋收前一个月,是短暂的农闲,正好练兵。兵法中说因粮于敌,也要等到八月中旬。

众人上了门楼,贵人再上阁楼,荫凉且视野开阔。其他人就在城垛间探头探脑。

王敦抱着小绍,意气风发的讲着兵事。小绍却兴趣缺缺。城下的士兵是战斗队而非仪仗队,比起后世阅兵差多了。此时只讲究齐行列,所谓“韩信点兵”是也。不讲究齐步,列阵防御可,一前进阵列就散了两分。宋襄公那个迂夫子说的“不鼓不成列”就是指这种队列。他不会好心告诉王敦,但兴趣缺缺的样子,王敦自然看在眼里。

这怎么行!当年张文远威震逍遥津,可是能止小儿夜啼的。到了自己手上,却是有个小儿呵欠连连,传出去岂不笑话。

王敦起了胜负心,便吩咐心腹牙将。只听得短鸣金,长号角。又见令旗一展,步兵方阵便分作八编,原地解散了。

小退兵的规矩,退十里,散而不乱。斥候、先锋、辎重、中坚、殿后,次序井然。又起五处烟火,一实四虚,士兵按将领指挥,到真正的烟火下汇合。倒是有几分门道。

但这小退兵只是开胃菜,号角是在呼叫另一支部队。

只见远方烟尘滚滚,声如雷鸣。细心的听得“马鸣风萧萧”的声音,便知是骑兵。手搭凉棚眺望去。

小绍心中一动,这时还没有宏观光学的投影理论,不如找两块水晶,嘿嘿……

只见远处一朵红云,携雷声飘荡而至。想来春秋上说的“如火如荼”,便是如此。

只见红色的高头大马,披着全身红色皮甲的骑士,列队而至。

锃亮的护心镜反射着阳光,骑士缓缓前进,唱着“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

小绍兴奋的眼神,让王敦大是满意:“绍儿,义父出个上联你来对:”

“赤龙持紫电;”

………………………………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