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说新语
2618000000017

第17章 17.粗毛野兽石先生

帝善文,落笔辙就,如宿构。又设书局,以梓作印而成册。书售辙空,时比于左思。

………………………………

“赤龙持紫电;”这几个字,并没有什么难对的。对联的难度和趣味,从来不在字面上。联句重要的,在于其情景和暗扣。

不然便成了“门前绿水流将去,屋里青山跳出来”,驴头对上马嘴。

比如拆开骆宾王的咏蝉,就有个下联:“玄鬓对白头”,平仄合辙。但这是骆宾王痛惜他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吉利不说,别人也听不懂啊。

王敦得了这个上联,也没打算让小绍对出来,只是想考校义子一番。

“这紫电啊,是说五百儿郎腰间的宝剑,以紫色的龙硝皮为鞘……”

龙硝皮是指鳄鱼皮,这倒是新鲜。但紫电他自是知道的,“紫电青霜”,南朝名将王僧儒。

“义父,将士骑的可是赤兔马?”他注意的主要是这一桩。

“不错,当年猛将吕奉先,骑的便是赤兔马。”此时不兴说千里走单骑,王敦便举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例子。

城下是十二车宽的大道。健儿列队呼啸而过,一时间有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豪气。城楼上一片喝彩声。

小绍刚想对“绿水绕青山”,忽然抬头看见王敦眼中的精芒!

司马睿观兵于士族,王敦何尝不是想观兵于王前?

不行,王敦如果今天锋头太盛,江南内部不靖的问题就会暴露无遗。顾氏和杜氏万一生了别样心思,事情就难办了。

他隐约记得《古文观止》里“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屈完怎么说的来着……是了,“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他地理知识虽然一般,秦淮绕金陵这一桩倒是知道。而且俯瞰过万里河山,所谓“登东山而小鲁”,空间感远超古人。

他向东北方一指,正好是当日谢氏宗亲登陆的方向,正是滔滔秦淮河。

声音稚嫩但坚定:“玉带绕金陵!”

“妙对!”大声喊的,却是王导。他对大哥这种玩火的态度很不以为然:篝火狐鸣是那么好玩的吗!琅琊王氏毕竟是外来者,没有世代经营,怎么能得人心?没有人心,大业就是无本之木啊。

“二叔抱。”小绍装萌,王导在历史上一直忠心耿耿,可见不是像王敦那样的自我膨胀人格。今天要暂时压制住王敦,还得靠这位二叔。

王导抱过小绍,瞪了王敦一眼,意思是要他收敛些。

王敦却不以为然,那个周玘不收敛吗,照样被司马睿猜忌。收敛有什么用,二弟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安东府一共左右两位祭酒,难道将军就不猜忌我吗。我如果不表现得强硬点,早就被软禁了吧。

兄弟两人一人想的是功高震主,一人想的却是骑虎难下。冥冥中,两人的想法就这么交错了。

王敦却不讨论对子好坏,又指着骑兵:“以此攻伐,何攻不克?”

小绍却心中暗笑:套路,全是套路。左丘明写了无数遍,孟轲说了无数遍。对耀武扬威,回答只有一种:大义名分。因为有大义名分的人,永远不会选择耀武扬威。而是将大义名分,作为武力的遮羞布。

只见他笑着对王敦点头:“义父有此人和,海内可平。吾无忧矣。”

三人各怀心思,表面上倒是父慈子孝。

小绍称赞王敦得人和,他能说不是吗?但这人和,有多少是司马家的,就不好说了。

………………………………

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传说是纪晓岚的儿童戏作。

这就像文人的一种游戏“流水对”,一个字一个字的对,最后下联往往文不成文,或者答非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