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说新语
2618000000052

第52章 005.环佩空归月夜魂

中山王律,禁报嫂、丧中娶嫁。民多称不便。

中山王曰:“既服衣冠,当渐王化。今汉土不过千里。帝王将相,各拥部曲。偶有不谐,率相攻伐。何以为国?”

………………………………

“永明,永明!”午夜梦回,佳人额上尽是冷汗。玉腕从白狐皮的被褥中伸出,将手紧紧贴在挑灯夜读的健硕男子的后背上。

“又做噩梦了?”男子怜惜的搂住香肩,撩去她额上散乱的青丝。

“我梦见汶儿她,为歹人所害……”

“献容!汶儿她是本王半女,武艺足以防身,人也机灵。吉人自有天相,你我担心也是无用。”

献容幽幽叹气,不敢再让他心烦,只得又缩回被窝里。

永明提起笔,复又放下。

三月围城,凉州太守张倚出降,终于攻下了襄垣。本应势如破竹,剪除晋司空刘琨,除去汉国的心腹大患。

但皇兄旨意,封靳月光、靳月华姐妹为上皇后,右皇后。命宗室回平阳祝贺。

一朝三后,如此前所未有之事,刘曜闭着眼睛都能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两位新皇后的父亲,中护军靳准!

与出身左贤王领,怀慕中原文化的自己相反。右贤王领出身的靳准,是个信奉天狼吞日传说的“大匈奴主义者”。他在中山王领实施教化,靳准就在平阳大肆奴役晋人。

匈奴的政治斗争远比中原残酷,你死我活只是开胃菜,稍有不慎就是抄家灭族。如果自己不回返的话,靳准不可能放过进自己谗言的机会。

虽然刘聪在登基前对自己无比信任,但天威难测,而且刘聪近年身体有恙,对任何能取而代之的人都是加倍猜疑。自己可不能触了霉头。

即使上表劝谏,等送到平阳也于事无补了。刘曜只得命刘雅镇守凉州,自己带一半部属回师。

天明,刘曜与羊氏、刘氏依依惜别,便启程回平阳。

刘曜与田崧骈马而行:“大鸿胪,平阳城近况如何?”

刘曜忙于征战,连三后并立这等大事,也显得后知后觉。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诸侯有国,大夫有家。虽为季世,大统仍然是最重要的问题。

田崧在马上打了个呵欠:“卑不谋尊,中山王何必在意?”

刘曜与田崧为布衣之交,不以为忤。他故作不忿的一鞭子抽在田崧的马背上,骏马吃痛飞奔,刘曜也骑马追上。

四下无人,田崧忽然清醒过来:“疏不间亲。小老儿喝醉了,有些胡话,醒了也不记得自己说没说过。”

刘曜不置可否,只是信马随行。

“陛下有大略,惜缺乏坚忍。相国有捷才,但不近人情。中山王向南,新国舅欲北。羯将军坐南面北,中常侍含宪内外。”

刘曜本意实务,不料却听到这长篇大论:“到底出了什么事?”

“太傅、太保被收。皇太弟被禁足。”

“相国竟如此狠毒!”相国刘粲乃刘聪嫡子,对皇太弟刘乂自然视作眼中钉。

田崧不齿冷笑:“相国忙于营造相府,哪有时间管这些闲事?不过是中常侍传内旨罢了。”

内旨相当于唐宋的中旨,相国有权留中不发。刘粲身为相国,三公九卿的废立如何能不过问。营造相府,未尝不是打的诿过父王的打算。

“废立之事,性命攸关。如何不知?不过是借刀杀人罢了。”

“当年高祖文皇帝,曾执手中山王,有白帝城托孤事。不知可有此事?”

“大鸿胪喝醉了。”刘曜打开腰间皮囊,将烈酒撒在两人衣襟上,装作大醉而回。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