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说新语
2618000000051

第51章 004.却向白河梦夜船

孙盛安国者,家贫而有清志。任太守,颇能聚敛,御史劾之。帝曰:“使贤者不能全其志,寡人之过也。”不究,赐其百金。安国深恨之,曰:“三代之节,一朝而毁乎?”作国史,多志帝商贾事,以为报。帝曰:“去伪存真,史之节也。任之。”

………………………………

相人的习惯,在中国传了几千年。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就是席上看人。

司马汶南渡而来,不太喜欢甜腻的南食。她虽然贵为公主,但过了两年苦难日子,倒也不太苛求。拿了一张烙饼,卷了些凉菜。她轻轻尝了一口:“小绍,下次别把菜做那么甜。”但还是吃完了。

另外三个姑娘家可不敢像司马汶那么大大咧咧。只是低声吃着糕点蔬果。

小绍实在是对于缺乏调味的冷盘兴趣缺缺,就着凉菜喝了点凉粥。也不敢多吃,怕胃疼。

王羲之面无表情的嚼着馒头,也看不出来是有馅儿的还是白馒头。这些天观摩了《熹平石经》的拓片(有钱能使鬼推磨,拓片是从洛阳的北汉胡商手里买来的,可怜小绍还不知道这件事的历史意义),他竟然感觉无从下笔。小绍无法,只得代他抄写书籍。

卞壸四平八稳的喝粥,只是胡子太长,小绍老是想起“溜须”的故事。

顾淳吃了些糕点蔬果,便要回房读书,大家也不阻拦。

对于周顗和温峤,小绍只想说:“别喝了,吃点菜吧。”

三位新来的太学生,分别姓张、孙、王。

小张刚进府门时,他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四下张望。小绍怕他乱问失了礼仪,就丢给他一本《考工记》。谁知他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竟然连饭点也忘了。

他吃饭也是充满好奇,能切开的食材他都只取一小片,切下来细细品尝。

‘神农尝百草么?’小绍冷汗,不过这种心性倒是让人赞赏。

小绍本来想让小王和王羲之认个同宗,谁知他站在王羲之面前,王羲之竟径直向前走。小王躲开后,就再也不看他一眼。

小王嚼馒头极快,而且牙床相撞的声音很大,看来是个急性子。

他吃完后拿出一本《战国策》读起来,旁若无人。卞壸便命人掌灯。

小孙穿着一件浆洗得发白的缁衣,端坐着喝粥。清雅中却透着一丝寒酸。小绍说笑话,他只是附和着笑两声。喝完粥便到池塘边吟诗。

为了照顾小绍的进度,太学还是从春秋僖公四年开始。小绍才知道原来“包茅不入”是左传的内容。

左丘明本为史官,又与孔丘同时。左传的内容较他传翔实。谷梁重论言语,公羊重论礼仪,俱为治世之典籍。小绍身为世子,必然要修习二传。他虽然觉得无趣,但也期待能有学有所用的一天。

………………………………

因埋武子学驴叫,为放诸卿治狗栏。

昨夜中书遭无道,今朝太史复室蚕。

何曾向宰分獐鹿,却向白河梦夜船。

易毁元规为假玉,难学太上炼真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