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26366300000012

第12章 扫他妈的墓――什么是判断

20世纪20年代,军阀何健任湖南省省长时,有一年清明节去给他母亲扫墓。要求湖南各报纸都必须及时配发新闻,并且指令标题定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第二天有家小报如实报道: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斥问之下的解释是比“其母之”通俗易懂。这让当事人啼笑皆非,也让老百姓忍俊不禁。

无论是“扫其母之墓”还是“扫他妈的墓”,都是对“扫墓”这件事的断定,这就是判断。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有意思的是,2007年10月台湾地区为“大选”造势期间,国民党也曾在街头打出一个大型广告:“他,马的,就是爱台湾”。实际上也是对马英九的一种断定。只不过给人的感觉太糟糕了,挂了两天就撤了。参见“国民党广告‘他,马的,就是爱台湾’引争议”,2007年10月5日金羊网-《新快报》。

不过一碗饭――判断的逻辑性质

有两个年轻人在单位受了点委屈,便去庙里请教一位老禅师。禅师听了叙述后说了一句话:“不过一碗饭。”其中一位年轻人茅塞顿开:“不就是一碗饭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辞职下海,艰苦拼搏了十年,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另一位年轻人也是茅塞顿开:“不就是一碗饭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继续埋头苦干,艰苦拼搏了十年,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事业单位领导。当十年之后两人再相聚时,都说自己的成功得益于老禅师当年的指点。但究竟谁的理解对?又去问老禅师了。当他们刚走进山门,老禅师远远摆摆手,又甩出一句话:“不过一念间。”

老禅师的话都是判断,反映了中国传统“顿悟”思维方式的特点,突然领悟出事物间的因果联系。但由于这样的判断语义太模糊,有时会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理解。

社会逻辑考试中有道题:他或者是工人,或者是干部。

上述判断是以下哪种情况?

A。无所谓真假。 B。真的。 C。假的。

D。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E。以上都不对。

据反映,许多考生选择了A,但错了。这涉及判断具有什么样的逻辑性质。

1.有所断定

任何一个判断都有其确定的断定内容,即以“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明确断定,有利于加强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

例如,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英政府最痛恨的是萨达姆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争爆发后,美英政府最痛恨的是萨达姆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两个判断就表明了任何一个判断都必须有所断定的逻辑性质。

如果在一个人际沟通过程中,没有对事物情况形成判断,自然会妨碍相互之间的沟通。

2007年天津狗不理包子注册了一个洋名“go beilieve”。有报道认为其发音与“狗不理”很接近,意思也很好,《每日新报》,2007年10月12日第6版。但通篇报道没有讲这个洋名的含义是什么,这就对事物情况没有做到有所断定。也许作者有个前提假设:所有的读者都知道这个洋名的含义。这个前提假设也是一个判断,但它成立不成立?这就引出判断的第二个逻辑特征。

2.有真假

既然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有所断定,它就会因是否如实反映了事物情况,或者成为真判断,或者成为假判断。因此,只要是判断,就一定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故而上述试题的正确选项是D。而对于“go beilieve”的报道,只要有一个读者不懂英语,作者的前提假设就不成立。

人际沟通中的真实的判断有助于人们认识道理,解决问题。而虚假判断则不但无助于人们达到这个目的,有时反而更加添乱。

例如,先秦齐国有位黄老先生谦虚得过了头,把自己堪称国色的两个女儿叫做丑八怪,以至于耽误了女儿的青春,过了婚龄也无人敢娶。见《尹文子?名书》。

要说假话连篇面不改色的莫如台湾的陈水扁了。想当年他信誓旦旦地宣称“绝对没有海外账户”,2008年8月这个谎话被揭穿之后,他一会言称不知情,又被揭穿后,9月又提出新说法,言称他老婆怕他乱花钱才存到海外。台湾地区负责调查的特侦组认为,这种说法毫无法律上的效果。参见王晓林等:“民进党让陈水扁?说法”,《环球时报》2008年9月8日第10版。

来生转世想做母狗――造成虚假判断的原因

1.没有如实反映客观情况

某人临终时对家人说,来生转世想做一只母狗。家人很奇怪。答曰,曾在街头见一副对联: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故有此想法。家人好奇地去寻找以探个究竟,原来这副对联是: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2009年7月,“被就业”成为流行词。源于有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如今,“被……”已成为一个虚假判断的代名词。

2.某种心态使然

曾有流传多年的一个判断: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唯一人工建筑物是长城。但如果仔细计算,就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几年前,首位乘坐航天飞机旅游太空的美国人蒂托,在返回地面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曾以肯定的语气回答说“没有看到中国的长城”。2007年2月,中科院一个科研团队在完成的一项研究中也确认了“在太空中无法看到长城”。因此,“在月球上能看到中国的长城”是一个没有真实反映客观事实的虚假判断,它只表明了当时的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恰是背负着沉重民族虚荣的、缺乏自信的表现。如今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长城“看不见了”,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却变得实在了。

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执意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并分别以1400万欧元被中国收藏家蔡铭超拍得,但蔡铭超表示他不会付款。后有文物学家评论说,这两件文物其实只值10万元。笔者揣测,其本意大概是不必太炒作。但现在连一只古代瓷碗都动辄几十万元,已成为历史文化问题的圆明园铜首拍卖风波能够这么轻描淡写吗?

3.利用某些未能得到证实的根据

曾有位埃及著名律师打算根据《圣经》的记载,向法庭起诉犹太人几千年前“抢劫”了埃及人的财宝。针对此,有位以色列作家也根据《圣经》的记载,准备向法庭起诉当年埃及人曾把犹太人当成奴隶来使唤,他们也有权要求埃及人给予犹太人后代巨额的工资补偿。法律界对此十分头疼,因为这涉及判断的真实性问题,而现行法律中还没有规定《圣经》记载的事情能否作为打官司的事实依据。埃及一位法律专家认为,要想在法庭上证明《圣经》中的一些文字记载合乎历史事实极为困难,因为这需要找到大量历史文献来证明,而这是很难做到的。

4.信息不对称

空城计是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在空城计的博弈中,诸葛亮唱成功了的原因,即在于他认定非常了解他的司马懿知道“吾平生谨慎,必不弄险”。而司马懿也的确了解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因此在二人的博弈中,由于诸葛亮的“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才使司马懿在进攻和后退的选择中,后退的期望效用要大于进攻的期望效用,只能作出后退的最佳判断。所以在这场博弈中,诸葛亮的选择是理性的,是他合理运用归纳思维和反向思维的结果;司马懿的选择也是理性的,这是他在没有完全占有信息的条件下唯一得出的结论。

2010年2月21日凌晨,一个“即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网上信息忽悠了整个山西,成千上万的民众冒着严寒上街“等地震”。后经山西地震局发布公告,证实了这是一个谣言。惊天谣言源于山西为努力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修订了《山西省地震应急预案》,根据省政府安排,1月6日至13日对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为期一周的检查,为此包括医院的很多部门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被当地部分市民误解,以为要发生地震了。2010年2月21日――人民网。但经网上搜索,这种应急演练活动事先并未通过适当渠道告之公众,更没有说明开展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语境中,难免有人对演练活动产生错误的推断,并预设涉及自身安危的惶惑与惊悚。一旦这类灾难性言论传播开来,也就不可避免地演绎成为一种群体性恐慌。实际上,大家大半夜跑出家门“等地震”,更是等官方消息。而在大家“等地震”的数个小时内,政府有关部门却是可怕的沉默,民众都不知道去问谁到底是真是假。

你哥哥才在国奥队踢球――断定判断真假时应注意的问题

应该说,普通逻辑并不考虑思维的具体内容,它只是从判断形式的结构方面研究不同类型判断的真假特征,以及判断相互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至于判断的真假,是由实践来检验的。但在现实的人际沟通及日常说理中,我们除了要从思维形式方面掌握判断之间相互制约的真假关系外,还必须要批判性地思考判断内容的真假问题。

1.前提假设成立不成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网上流传着一个两个小孩的对话帖子:

“嘿,听说你哥哥在国奥队踢球?”

“你哥哥才在国奥队踢球!你们全家都在国奥队踢球!”

这个帖子之所以有趣,就在于两个小孩的对话之间肯定有一个共同接受的前提假设。

前提假设又称预设。它是人际沟通中预先设定的一个判断,隐含在沟通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背景的语境中,被双方共同接受。因此,它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共知性。而要想读懂上述帖子,肯定没有人认为这两个小孩是美国人或巴西人。但在现实的人际沟通中,有些预设的判断,却只是一方自己的看法,未必是双方所共同接受的,上述“go beilieve”即为一例。

又据2007年英美的一些机构在欧洲国家进行的两项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是欧洲的最大威胁,中国是欧洲的第二大威胁。对于中国的评价,显然受西方媒体的影响因素很大,其前提预设就是:强大就要扩张。但这只能是他们自己的“历史逻辑”。

而在2008年3月,广东某大学一位老师让学生设计一个打劫银行的方案。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当有人提出批评时,其解释是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判断力,不会轻易盲从和模仿,因此不存在道德方面的问题。参见“高校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策划打劫银行”,2008年3月20日凤凰资讯网――《信息时报》。但人们有理由追问:这个前提假设的根据是什么?

第二讲所述2009年2月一政协委员提案建议:用10年时间以繁体字取代简化字。其理由之一为“有利于两岸统一”。人们也有理由追问:这个理由的前提假设成立不成立?

2.有些虚假判断在人们的实际思维中是当作真实判断对待的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曾有这样一首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对于这首儿歌,有一年级小学生提出了质疑:闪闪的星星与蓝蓝的天不可能同时出现。对于这种质疑,老师认为是“善于观察,值得赞扬”;天文学家认为是“幼童质疑,有科学依据”;作家认为是“文学作品,重在意境”。参见《每日新报》2002年1月20日第2版。

从文学作品角度讲,作家的说法应该有道理。意境感发了心情,契合了心境,而“感发”和“契合”就是一个心灵映射与逻辑联系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诗论中有“滋味说”:“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南朝)钟嵘:《诗品》。否则,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便没法读了。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意境的渲染);“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至于“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日来吞了/我把月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比喻)郭沫若:《天狗》。这真是疯啦。

3.判断与语句并非一一对应

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即含义一样,词语解释不一样。

例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美国人听了很生气:能不能让我们美国队也赢上一次?

又如,“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前句只是陈述事实;后句除了陈述事实外,还加进了气势,含义一样,但所表达的情感却不同了。

4.语境的作用

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国制定了一个“伊拉克解放计划”(Operatiom Iraqi Liberation),缩写为OIL(石油)。这真是有点“露馅”了,于是美国又赶快改成“伊拉克自由计划”(Operatiom Iraqi Freedom)。

在人际沟通中,不同的知识背景会构成不同的交际语境。因此,在沟通语境中,“说什么”应该用沟通双方都能听得懂的语言,不能用过分的修饰妨碍想要完成的目的。否则,鲁迅碰上豆腐西施,话语系统不一样。

如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喊:“荷薪者汝来!”卖柴的人只听懂一个“来”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面前。秀才又问:“其价几何?”卖柴的人又听懂一个“价”字,于是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的人实在是哪个字也听不懂了,便担上柴走了。

而据报载,有位装修师傅,面对经济学博士的女业主无休无止的“最小运营地”、“最大跨度地”财政计划说明,终于忍无可忍地甩手而去。

5.应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受不同文化心态的影响,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作者以自己的文化眼光来做判断,从而使许多事实真相因选择、评价立场的不同,在媒介的传播中消失、变形。如果我们不加滤色地接受任何信息,就会不自觉地将别人的视角和语气变成自己的视角和语气,接受其或隐含或直露的价值判断,从而在不自觉的习惯中“失色”、“失声”,丧失了自己做独立判断的能力。

例如,“国际社会”这一词组,如今在很多场合是少数国家为了更体面地追求自己利益而打出的旗号,它往往掩盖了绝大多数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缺少话语权、国际组织被个别强势国家操纵的残酷现实。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大有讲究。如在海湾战争前,英国首相梅杰在一次电视访谈中说“西方”要对萨达姆采取军事行动,但他立刻意识到“西方”一词用得不妥,于是在后来该用“西方”的时候一律改用“国际社会”。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中就直率指出,梅杰的所谓“口误”恰恰暴露了真相:“‘国际社会’这词组已变成取代‘自由社会’的委婉语式的集体名词,它使旨在维护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利益的行动具有全球的合法性。”

又如,在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中,仍有一些人从购房能力分类的角度,认为房价并不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我们也应在逻辑的分析、评价中,完善地拷贝真实信息,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